服装的总体设计原则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4893903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9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服装的总体设计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服装的总体设计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服装的总体设计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服装的总体设计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服装的总体设计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服装的总体设计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装的总体设计原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步 服装总体设计,服装总体设计概述服装商品企划中服装总体设计模块是品牌价值构造阶段的开始,将品牌的战略构成结果付诸实施。(一)总体设计与商品企划及生产之间的关系一件成衣商品的制成涉及企划设计、生产加工以及流通销售等方面。商品企划和营销活动对一个服装品牌的创设具有突出作用。商品企划包括确定品牌的设计理念,决定新季节商品的设计主题等工作;规划整个生产过程的时间、资金、人员安排以及选用面料、生产设备、缝纫工序等。确定服装品牌的总体设计原则是商品企划的中心工作之一,生产是保证商品企划的内容得以及时准确地实施的手段,是将设计从构想转化为成品的过程。从服装企业的角度,概括服装商品从企划到设计、生产的流

2、程。包括四项任务:服装商品企划、设计、采购材料、生产(缝制); “总体设计”工作,是 “服装商品企划”中实施阶段中决定款式、色彩、材料的活动,因此,“总体设计”侧重于确定所创设的服装品牌在款式(廓型及细部结构特征)、色彩、材料方面总的原则和特征;它区别于 “设计”的任务:具体设计第一阶段“商品企划”中确定的商品,用服装效果图或款式工艺图加以明确表达,并打样试制。决定“廓型及细部特征、色彩、面料”的总体设计与用效果图来表达的具体设计之间并不对立。前者是后者的指南,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实施。,一、服装总体设计的前提,服装设计属于工业产品设计中的一类,服装品牌商品的设计过程与以艺术创作为目的的服装艺术设

3、计不同。而且随着品牌的风格、针对的目标消费者、产品生产批量大小的不同,服装设计的过程也不尽相同。现将品牌运作过程中进行总体设计时应该考虑的内容归纳为5W ,1H和2C.1. W (Why) 服装总体设计为什么2. W (Who) 服装总体设计为了谁3. W (When)服装在何时穿,4. W (Where)服装总体设计涉及哪些地点与场合5. W (What)服装设计需考虑什么内容6. H (HOW)如何运作7. C (Cost)服装成本有多少8. C (Communication)服装的交流功能如何,一、造型概念,(一)造型与细部结构设计造型与细部结构设计决定了服装的整体造型与结构特征。习惯用

4、“款式”来描述服装的造型与细部结构组合产生的造型特征。在确定好服装的整体造型后,再审视构筑细部结构。这种由整体到局部的操作适合品牌服装的企划工作。在每一季的时装发布会中,通常都会推出新的廓型,并成为该季节流行趋势的焦点和特征;也会有一些旧廓型与其他流行元素(如颜色、设计细节等)相结合,以新的面貌重新出现,与新的廓型一样成为流行焦点。服装中的结构线,是塑造廓型最基本的手段。决定造型的要素有很多,其中较为重要的有:腰围线和臀围线的上下移动位置;肩线、腰线的宽与窄及立体感的强弱;分割线或省道的形状和方向。服装材料对服装的廓型也有很大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描述服装外形特征的基本要素,廓型在一定程度上

5、取决于穿着者自身的体型和仪态。,二、色彩概念,色彩是服装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塑造品牌风格形象的有效手段。这里从商品企划的角度分析色彩的实际效用。商品企划的目的是通过品牌商品这一手段来吸引某一类消费者,满足他们的着装需求,最终导致既有利于商品生产商又有利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商品企划的本质并不在于要策划生产什么样的商品,到什么地方去销售,而在于如何找到需求(或潜在需求)某种商品的消费者,并通过一系列的商品企划活动吸引这群消费者。购买行为最终是否发生,取决于商品的品质(包括对色彩的把握运用)、顾客的喜好程度、销售渠道的组织管理。是否能使消费者对该品牌商品一见钟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装的色彩冲击力与卖场

6、形象。色彩企划在品牌的经营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色彩企划,(一)、时代背景用色彩塑造生活的时代在人们追求个性化、追求生活丰富多彩的消费背景下,突出的色彩组合能力以及相应的商品企划能力逐渐成为服装企业渗透市场、立足市场、拓展市场的一种核心竞争力。服装营销的一个方面就是利用色彩具有的魅力,将消费者某种抽象的、朦胧的欲求形象化、具体化,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使品牌具有更好的市场前景。(二)色彩体系与色彩搭配对于服装商品企划,色彩的价值在于能促进商品销售。商品企划中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寻找能促进销售的色彩与色彩搭配。通过利用记号化的色彩体系(如蒙塞尔色彩体系、奥斯特瓦德色彩体系),可以分析色彩

7、以及色彩搭配的规律,并运用到色彩企划中,提高设计工作的效率。“将色彩记号化,并采用易于使用的形式”来进行系统的设计工作。运用计算机来记录、管理、设计色彩,方便、快捷、高效。,(三)服装行业中的流行色管理1流行色的产生与变化(1)流行色的产生:流行色产生的原动力是人的心理。(2)流行色的变化:流行色与所处时期人们的生活环境、心理变化、社会经济密切相关。流行色的变化有其客观规律性。2流行色的利用(1)常用色与流行色:常用色易于搭配、适合多种场合。流行色是具有某一倾向的一系列色彩,代表一定时期的时尚形象,通常能给人强烈的印象。品牌企划中,针对本品牌的商品群,结合当时的流行色形成的一组色彩可作为品牌的

8、主题色通过各种配色设计,构成该季节品牌商品的形象背景。流行色与常用色是相对的常用色可能会转换为流行色;某些流行色也可以成为较长一段时期内的常用色。(2)如何读懂流行色色卡:世界各地的流行色预测机构,通常以色卡的形式推出成组流行色彩,这些色彩可以划分成三大类时髦色彩、点缀色彩、常用色彩。(3)利用流行色进行配色:配色时针对三类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原则:主题商品,选用正在流行的和即将流行的时髦色彩;畅销商品,主要选用正在流行的时髦色彩加人一定量的常用色彩作为调和辅助色,增加品牌的色彩设计层次感;长销商品,主要用常用色彩,加人少量的正在流行的时髦色彩作为点缀与补充。点缀色彩在三类服装中均可运用,但用量

9、一定要少。(4)常用色与流行色商品的构成比例:在服装商品企划和设计中配色相当重要。饰件和小配件,由于生产量很少,通常选用比较抢眼的色彩。常用色与流行色的商品若是以大众化消费者为对象,那么常用色商品占60一70%,流行色商品只占少量。即使是时尚感很强的品牌,商品也并不是全部采用流行色。针对不同的商品,色彩的使用也不同。,3流行色的控制与管理一个服装生产企业,如果获得的流行色信息不正确,或对流行色运用不当,会造成极大的损失,并可能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转而依靠其他的方法来弥补企业在流行色上失误造成的损失,又容易使消费者对品牌的信赖感下降,影响品牌形象。因此,加强对流行色的控制与管理,有利于商品的企

10、划与生产操作,并稳定价格。对于消费者,如果新买的商品与已购买的商品能够搭配,就能带来更多更好的组合可能性。这样可以使不同消费者在服装组合搭配方面制造出更多差异性;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消费者手中原有商品的利用率。因此,对流行色进行控制与管理既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又减少了不必要的消费。4流行色的发布及权威机构国际流行色协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for Color in Fashion and Textiles)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色彩研究机构,每年两次发布约两年后的国际流行色。其他流行色权威发布机构还有国际纤维协会(International Fiber Associati

11、on)、国际羊毛局(InternationalWool Secretariat)、国际棉业协会(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tton)等。中国流行色协会是国内的流行色发布机构,每年预测、发布春夏及秋冬两季的流行色。公开发行的流行色方面的杂志有流行色、中国纺织美术等。,罗曼蒂克型:这一类人对少女时代的梦想难以忘怀,喜欢浪漫、甜蜜、感性的生活。颜色上偏爱玫瑰色系以及淡色系、奶油色系。休闲开朗型:这是一个喜欢运动,性格开朗、活泼、善于社交的群体,喜欢将各种面料表面肌理粗糙的服装搭配在一起。对棉麻制品情有独钟,颜色上以明亮色系为主。崇尚自然型:崇尚自然的人们热爱自然,生

12、活质朴、简单。一般穿着牛仔风貌的服装,喜欢自然的木质、藤编、竹编家具。颜色上以驼色、深灰色以及明亮色系为主。成熟优雅型:这一群体通常是看上去比较成熟、庄重的女性,她们祟尚高雅、优美的生活,选用洗练、高品位的服装。以白色、淡紫色、米黄色、中性色为主。清纯可爱型:这一群体比较年轻、充满活力、性格开朗,给人清纯、可爱的感觉。图案以清晰简单的花型为主。色彩较偏向于冷色调。现代时尚型:这一类人群生活丰富多彩,对时尚事物非常敏感,注重生活层次、注重交际,选用的服装通常颜色对比强烈。室内装饰颜色单纯,常采用黑、白、灰以及冷色调,图案以黑白条纹、大理石纹样、动物图案印花居多。职业洗练型:大多数的职业女性属于这

13、一群体,她们喜欢独立、自由的生活,常穿着较男性化的大衣、外套。喜欢用厚重、硬挺的面料来装饰房间。图案简单,多为几何形状。颜色倾向于深色、暗色。经典传统型:这一群体的女性做事严谨认真,生活独立但遵循社会的传统观 念,对社会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很少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四)色彩企划的流程色彩企划是商品企划设计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在企业运作中,色彩企划与管理也 是一项重要的组织活动。结合服装总体设计的统一要求,以下简要介绍服装品牌商品色彩企划与管理的流程。1收集和分析信息根据所确定的品牌理念风格收集有关色彩的各种信息资料。色彩信息可分为对上一季不同色彩的服装销售情况的总结和流行色预测机构发布的流行色信息

14、两类。2确定色彩理念并选色色彩企划是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的兼具功能性和艺术性的活动。要求在参考流行色 信息和市场信息的基础上,根据品牌的理念、目标市场的特性、材料的倾向、商品的品类等来设定色彩理念、色彩主题及进行基本配色和图表化表现。按主题理念、产品种类选定产品的具体用色,包括基调色和主题色。基调色指消费者普遍接受的、稳定而热卖的颜色;主题色指从品牌形象出发推出的颜色。运用时,应考虑两者之间的平衡,合理地将各种色彩进行组合搭配。,3推广色彩理念和内容(1)面料确定以色彩主题为依据:针对棉、麻、丝、毛、化纤等不同种类的面料以及其厚薄等,决定采用何种颜色。服装的色彩应随纤维种类(毛、麻、棉、化纤等)、

15、纱线结构、织物组织、表面肌理、后整理工艺等的不同而变化。不同品类的产品,对应于不同的用途,色彩的应用条件也不相同。例如在羊毛衫上使用效果很好的颜色,在裤子上就不一定适用。另外在配色上,色与色之间的分量、比重以及对比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2)广告宣传应用色彩主题:在品牌的广告宣传中有效运用品牌的主题色彩, 发挥功用。4色彩信息的记录和保存建立品牌的色彩资料信息管理系统。随着POS系统的运用,利用计算机可对公司 每日的销售情况进行信息的记录和管理。不仅将销售的数量等数据输入电脑,还应将顺色代码输人信息管理琴统。尽管可以利用一些市场上销售的色卡来进行市场调查采购、订货等,但在进行商品企划时

16、,还可根据色彩企划要求,准备本企业(或本品牌)的色彩手册。,三、面料概念,“服装是布的雕塑”,材料是服装总体设计的三大要素之一。服装市场的成熟化与高感度趋向,使材料在塑造服装风格形象与产品差别化方面的重要性日趋突出。服装市场的激烈竞争导致一些以色彩、款式为卖点的服装容易被“剥样仿效”,这使得材料逐渐成为开发服装新品的核心要素;另一方面,不少国内服装品牌采用国外或台湾等地区的面料,材料的独特性与新颖性几乎等同于品牌的盈利性。从这种角度讲,当前的服装业正处于“材料时代”,完全不同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迷你裙”风靡全球,廓型是服装商品的卖点。服装材料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纤维制品、皮革制品、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等,这里所讲的服装材料主要针对纺织品面料。,(一)材料企划的依据服装品牌的商品企划,在材料企划时应吻合设定的品牌理念、风格形象及适合不同品类服装的要求。在材料选定时有六项考虑要素: 适合性,与本品牌的理念、风格以及季节主题等的吻合程度; 功能性,运动功能、气候适合性、生理卫生功能、防护功能、穿着舒适性等; 经济性,适当的价格、洗涤保管的便利性、耐久性等; 造型要素,色彩、图案的表面肌理质感、风格等; 缝制加工要素,可缝性、褶桐成形性、立体造型性、与衬料的配伍性、熨烫的条件和温度等; 物流要素,物流运输、最小批量、成本、品质保障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