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单元整合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890163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X 页数:11 大小:69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单元整合3 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单元整合3 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单元整合3 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单元整合3 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单元整合3 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单元整合3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单元整合3 (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 元 整 合,一、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二、20世纪苏俄(联)的经济政策与改革,三、罗斯福新政与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1.相同点 (1)都面临严峻的国内形势,在经济出现危机的情况下推行的。 (2)都缓解了危机,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巩固了统治。 (3)都注意利用不同经济制度的长处。 (4)在农业政策上,两者都主张国家对农业生产和分配进行干预或调节,以调动积极性,促进农业恢复和发展,从而巩固政权。 2.不同点 (1)背景不同:新经济政策是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完成了它应完成的任务后,又引发了新的社会危机,他是为解决新的社会危机而实施的;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给社会造成极大危害后的经济改革。,(2)性质和前提条件不同:新经济政策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改革;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改革。 (3)根本目的不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巩固工农联盟;罗斯福新政是要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秩序,减轻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 (4)方式不同:新经济政策是以市场调节为主,利用市场与商品关系来扩大生产,国家放松对经济的干预;罗斯福新政是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 (5)侧重点不同:新经济政策以农业为主,用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罗斯福新政是以工业为主,实行工业复兴法。 (6)作用不同:新经济政策使苏俄(联)的工农业生产恢复到战

3、前水平,巩固了工农联盟;罗斯福新政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试题回放 1.(2018课标全国)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 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斯大林模式。从题干“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可知,当时的苏联仍然优先发展重工业,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仍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故A项正确。苏联应对马歇尔计划

4、的措施是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故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这与材料的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苏联重视发展重工业,未强调国家加强对经济的控制,故D项错误。 答案:A,2.(2018天津卷)1930年,美国通过了极端贸易保护主义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该法案提高了890种商品的进口税率,一经实施即有33个国家提出抗议,随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幅度增加关税,引发了全面的贸易战。当时这种措施( ) 体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 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下滑 诱发了国际自由贸易体系的崩溃 推动了本国经济的恢复 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美国通过的关税法案引发了其他国家的抗议及关税战和贸易战,这一现象必然恶化国际关系,从而加剧经济危机,不利于国际自由贸易的发展,故C项正确。题干中的贸易保护主义不属于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故排除;贸易保护主义会恶化国际关系,不利于经济的恢复,故排除,因此排除A、B、D三项。 答案:C,话题归纳 就高考来看,本单元的考查内容侧重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特点、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体制。苏联经济政策的考查主要侧重于背景和内容,要注意相关内容的表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