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2课神权下的自我课件人民版必修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887982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2课神权下的自我课件人民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2018_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2课神权下的自我课件人民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2018_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2课神权下的自我课件人民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2018_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2课神权下的自我课件人民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2018_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2课神权下的自我课件人民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_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2课神权下的自我课件人民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2课神权下的自我课件人民版必修(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 神权下的自我,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学习目标,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内容索引,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一、古典文化的“再生” 1.背景 (1)政治:封建的基督教神学占统治地位。 (2)经济:西欧经济复苏、发展和 的兴起。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原因) (3)思想:人们追求 的乐趣(与基督教的禁欲主张相矛盾)。 (4)文化:意大利保留了较多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城市,世俗人生,2.发源地:在14世纪城市经济比较繁荣的 。 3.含义: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这就是所谓的“文艺复兴”。 4.旗帜: 。,意大

2、利,人文主义,易混易错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并揭露了教会的腐朽、罪恶,但并未放弃天主教,其作品大多以宗教人物为素材,在宗教人物身上表现人性,反映他们顺从人性、追求人性至上的精神。因此,他们不会对天主教进行“彻底地批判”。,1.文艺复兴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兴起的?,提示,提示 (1)政治上,中世纪欧洲的神权统治; (2)经济上,西欧经济的复苏和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城市兴起; (3)价值观上,一些市民和世俗知识分子要求建立自己的文化。,学习思考,2.(教材第104页学习思考) “文艺复兴”是一场复古运动吗?,提示,提示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从表面上看,文艺复兴是一场复兴古希腊、罗马文

3、化的运动,是一场复古运动,但从深层含义看,它却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是一次思想领域的变革。这是因为,它是新兴市民阶层借助复兴古代理性主义文化来反对非理性主义、神秘主义宗教文化的运动,是一场以“人本主义”反对“神本主义”的运动。因此,文艺复兴的实质是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二、人性的启蒙 1.初期概况 (1)代表人物:“三杰”但丁、 、薄伽丘。 (2)表现形式:肯定人的欲望、歌颂自然的 。 (3)作品内容 神曲:赞颂人的伟大,揭露教会的贪腐。 十日谈:讴歌人性;讽刺 的虚伪与腐败,揭露和批判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再次提出了人类平等的思想。虽然讴歌了人性,但主要集中在人

4、性中的 方面,说的大多是男欢女爱。,彼特拉克,人性,基督教会,本能,2.高潮期概况 (1)代表人物:英国戏剧作家 。 (2)发展走向:从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 (3)作品内容:歌颂人间的仁爱和友谊,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 。,莎士比亚,尊严,思维点拨 薄伽丘主要关注的是人的本能,而莎士比亚则更注重人的精神世界。二者的共同点是都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赞美人的力量和智慧,强调以人为中心,否定神的权威。,3.(教材第105页学习思考) 莎士比亚对人的赞美与薄伽丘对人性的肯定有哪些不同?,提示 薄伽丘主要关注的是人的本能;莎士比亚更注重人的精神。,学习思考,4.(教材第105页学习思考) 资料显示了文艺复兴时

5、期的主流思潮是什么?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提示 文艺复兴时期的主流思潮是人文主义。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赞美人的力量和智慧,强调以人为中心,以现实生活的创造为中心,崇尚现世享受。,提示,三、与上帝直接对话 1.背景 (1)文艺复兴在欧洲的影响。 (2)中世纪的德国受天主教会的剥削和压迫最重。 (3)1517年,教皇大量出售“ ”。 2.开始:马丁路德发表 。,赎罪券,九十五条论纲,3.思想主张 (1)人的灵魂的得救要靠自己虔诚的 。 (2)人人有权阅读 ,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圣经代表着理性和思想自由。 4.影响 (1)创立了路德教。 (2)传播和发展了 。 (3)使西欧人从长期的基督教神权统治

6、中解放出来。 (4)为 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信仰,圣经,人文主义,启蒙运动,易混易错 宗教改革是披着宗教外衣进行反封建的斗争,反对的是宗教的繁琐仪式和教皇的特权地位,并不是从根本上否定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而是要把原来为封建统治服务的教会改造成为资产阶级服务的精神工具。,5.右图所示是宗教改革时期的一幅画。画面的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而天平的左端站的是教皇、红衣主教等,他们被翘起。这反映的实质是什么?,学习思考,提示 图画体现了对教皇、教会权威的否定,宣扬了信仰即可得救的主张。,提示,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主题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1.从十日谈看人文主义思想

7、史料 十日谈故事摘录之绿鹅的故事: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年轻漂亮的姑娘,青年问父亲这些是什么东西,虔诚信仰天主教的父亲答道:“她们全是祸水,叫绿鹅。”他嘱咐儿子低下头去,眼睛盯着地面,别去看她们。谁知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去吧!” 教你读史 指中世纪对人性的禁锢和压制,指人性的复苏。,问题思考 (1)薄伽丘用这个故事来说明什么道理?该故事体现出什么思潮?,提示,提示 道理:人的自然天性是无法压制的。思潮:人文主义。,(2)从这个故事中,你能体味出人文主义的哪些含义?,提示 含义:提倡人性,强调人的地位和价值;肯定世俗生活的享受和乐趣,追求现世的幸福,反对泯

8、灭人欲的观念。,2.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中的人文思想 史料,图一 蒙娜丽莎 图二 西斯廷圣母,教你读史 蒙娜丽莎亲切自然,西斯廷圣母温柔又具有牺牲精神,这表明文艺复兴中的画作不论是世俗题材还是宗教题材,都蕴涵着人文主义精神。 问题思考 (1)两幅名画是如何反映作者思想感情的?,提示,提示 蒙娜丽莎通过对女主人公亲切自然的形象描绘,体现了作者人文主义的思想情感。西斯廷圣母尽管取材于宗教故事,但拉斐尔将圣母表现为温柔且具有崇高牺牲精神的母性形象,可亲可近,同样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和善的追求,是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2)作品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什么特点?,提示,提示 人文主义的精神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9、的结合,构成了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特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核心内涵 (1)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2)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崇尚科学,追求知识。 (3)主张立足于现实生活的精神追求,反对教会禁欲主义。,史论总结,1.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思想 史料 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主题二 宗教改革的人文主义,教你读史 “因信称义”说是指信徒可以由于信仰而直接成

10、为义人,可以免去天主教会规定的繁文缛节。,问题思考 结合史料,说明你怎样理解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说?,提示,提示 马丁路德的主张体现了这一时期蓬勃发展的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神学束缚,打破天主教会精神独裁,争取精神自由和反封建的强烈愿望。,2.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比较 史料 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它的意思。我日夜思索着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拉丁文作品第一卷序言,教你读

11、史 画线部分说明马丁路德的观点是“因信称义”,挑战了教廷的权威,与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是一致的。,问题思考 马丁路德的核心主张是什么?这同教会的主张有什么冲突?同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有什么联系?,提示,提示 主张:只要信仰就可以成为义人。 冲突:教会认为只有购买“赎罪券”,人的灵魂才能升入天堂,而马丁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 联系:这一主张否定了教皇与罗马教廷的权威,质疑了各种形式赎罪的真实性,这与人文主义思想是一致的,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反封建要求有相似之处。,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点 (1)相同点 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处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

12、历史年代。 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 两次运动在与统治者的关系上也是相似的,人文主义者需要教皇、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宗教改革与统治者的关系更是紧密,马丁路德就得到了封建诸侯的保护。,史论总结,(2)不同点 采取的斗争形式不同。文艺复兴借助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宗教改革借助宗教异端的形式,把斗争矛头直指罗马天主教会。 兴起和开展的范围不同。文艺复兴首先从意大利开始,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主要表现在思想领域和社会上层;宗教改革首先从德国开始,它是一场社会各阶层都参加的社会运动。 产生的作

13、用不同。文艺复兴把人们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宗教改革在思想和社会领域里扫荡了封建势力,在改革过程中产生的新教思想还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武器。,记知识纲要,课堂小结,背核心术语,1.文艺复兴是新兴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新文化运动。 2.马丁路德的思想核心是“因信称义”,每个人都可以凭借自己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1.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 A.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

14、的古典文化 B.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C.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D.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答案,1,2,3,4,5,解析,解析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应从经济角度上去分析。材料中“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也说明了这一点。“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反映出当时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2,3,4,5,2.“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他们的中心主题。”这说明文艺复兴 A.完全没有摆脱神学的束缚 B.用理性批判

15、宗教神学体系 C.以宗教形式表现人文精神 D.继续倡导天主教的价值观,答案,1,2,3,4,5,解析,解析 由材料中的“完全世俗、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他们的中心主题”说明当时文艺复兴时代的学者是在借助于宗教形式来表现人文精神,故选C。,3.文学艺术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意大利著名画家 拉斐尔创作了许多关于圣母的画像,右面这幅画中 母亲的柔美、圣子的可爱,反映了人间母子的亲情。 他的创作反映的时代精神是 A.倡导人文主义 B.面向现实世界 C.崇尚科学民主 D.追求自由平等,答案,1,2,3,4,5,解析,解析 这幅画像是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的代表作之一,从中可以明显地看出重视人、重视情感的人文主义精神。,4.“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这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是 A.极力反对教会神学 B.信仰即可得救 C.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D.主张因行称义,答案,1,2,3,4,5,解析,解析 “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换句话说就是信仰上帝就不用再信仰他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