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6课 三民 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863453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6课 三民 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6课 三民 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6课 三民 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6课 三民 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6课 三民 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6课 三民 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6课 三民 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3(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你知道孙中山一生中的大事吗?,投身民主革命,创办兴中会等革命团体,创建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推翻封建帝制与捍卫共和制度,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即新三民主义),1.背景: (1)改良道路行不通:鸦片战争之后,挽救民族危亡的活动都以失败告终 (2)走上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孙中山上书改革碰壁之后,认识到必须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3)民族危机的加深,一、三民主义的提出,2.提出: 1905年,创建了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以暴力推翻

2、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同盟会宣言 (一)驱除鞑虏 : 今之满州,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其满洲,汉军人等,如悔悟来降者,免其罪,敢有抵抗,杀无赦! (二)恢复中华: 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创立民国: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平

3、均地权: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肇造社会的国家,俾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敢有垄断以制国民之生命者,与众弃之!,3.三民主义的评价,(1)进步性: 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代表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 。 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 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2)局限性: 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主张,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因此辛亥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二、三民主义的实践,失 败

4、,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活 动,结 果,辛亥革命,临时约法,两次护法运动,1.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时,2.1912年,建立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创建共和,二 次 革 命,维护共和,护国运动袁世凯复辟,护法运动失败时(1917年),“南与北一丘之貉!”,思维拓展,(1)三民主义不能指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思考:孙中山领导的一些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先后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2)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3)向西方学习不能挽救中国。,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1.提出背景,A.孙中山接受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

5、失败教训致力于探索新的革命道路。 B.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2.提出: 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广州),核心内容: 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3.新三民主义的评价:,()新三民主义被中共称为“革命的三民主义”和“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 ()它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4.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性质:都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内容:都把民族、民权、民生紧密结合都以民权为核心目的:都以挽救民族危亡为目标影响:都成功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1)相同点:,(2)不同点:,内容不同: 民族主义: 旧主要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 新增加了

6、对外反帝、对内主张民族平等的新内容。,民权主义: 旧是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为目标; 新主张民权为一般的平民所共有,把建立资产阶级专政发展为建立反封建的各革命阶级联合政府。 民生主义: 旧只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 新三民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的内容。反封建革命性增强。,影响不同: 旧三民主义是指导辛亥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指导国民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有力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新三民主义与中共革命纲领有何异同?,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一致(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不同:,1、民主革命阶段:有八小时工作制、彻底实现人民权力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中共),2、社会主义革命阶段(中共):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之间的关系: 1、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是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核心。 2、新三民主义是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纲领和目标的方法和手段,两者紧密联系。,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