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论文

上传人:liy****100 文档编号:54862325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原理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育学原理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育学原理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育学原理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育学原理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原理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原理论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从心理学方面看儿童教育问题从心理学方面看儿童教育问题【摘要摘要】 :儿童的成长环境和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幼儿的启蒙老师,紧接着大多数幼儿会进入托儿所、幼儿园接受集体教育。教师应该结合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有规律的进行教育。本文在对幼儿园和家庭环境对幼儿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关键词关键词】 :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儿童心理: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儿童心理有研究调查过,我国很多城市的儿童都或多或少的或少的出现过心理问题,其实心理问题比生理问题更需要解决。由于心理问题属于隐性的,不像生理疾病很容易看出来并被治愈,所以儿童心理问题,往往被人们忽

2、视。儿童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都是由幼儿的发展的水平所决定的。儿童认知年龄成长理论体现在对错误的认知。很多研究表明,3-5 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中,4 岁是儿童心理发展发展的最最关键期,主要的标志是对于一级错误的认知;5 岁左右可以从一级认知升级到二级认知,也表明了其认知的发展的进步性,这个时候儿童开始懂得与他人分享,活动时也会想到他人;这个时候他们也有了同情心,知道关心他人逐渐学会了移情。所以,在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应该注意到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培养。儿童出生后的第一个教育环境就是家庭,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就是以学校为中心。我就从多方面搜集资料,总结出从学校和家庭教育,双

3、方面入手,对儿童的心理健康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一、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响一、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家庭环境是孩子的启蒙课堂,也就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成长意义重大。(一)父母文化水平的层次体现出儿童家庭教育的大环境基本上是文化程度高的父母,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少,相对来说父母文化程度低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较多。(二)父母对幼儿的教育方式不同2既是经常采用鼓励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存在的问题会少些;经常采用打骂消极方式教育孩子,那么这样成长的儿童心理问题自然会多些。(三)儿童和家长的精神交流能有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以上是通过对各种文献总结出

4、来的,是在各项研究的基础之上得出的结论,是有理可据的。家长的教育方式应该是民主和开放的,应该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成长,用良好的教育方式提供给孩子以奠定其人格健康的基础。但是有些家长还是或多或少受到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什么“不打不成材” “棍棒下面出孝子”等错误的教育理念。一旦孩子考试考的不理想,或者犯点小错误,家长动辄就用棍棒相逼,这种方法是错误的。如果孩子长期处在家长的高压力教育下,那么孩子就会表现出敏感、恐慌、多疑、幼稚和神经质等不良的心理问题。更严重的是有一部分极端的孩子会形成暴力倾向行为。另外一部分家长采用的教育方式是放养式的,这也是一种极端。他们大都会认为孩子的成长过程是自然而然

5、的,当达到一定的年龄的时候,很多道理也都是水到渠成的会理解的,很多事情也会顺其自然的会做的,这导致了他们对孩子的关注很少,甚至孩子的内心想法都不去想。在这种家庭教养环境下的孩子,平时得不到分母的太多的关爱,不跟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私、冷漠、自我、甚至放浪不羁的性格,更严重的是会走上犯罪。二、家庭教育的方式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的意义重大二、家庭教育的方式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的意义重大家长的文化水平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教养方式。家长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的认知程度,也就决定了其对子女的教养行为。所以家长应该多学习些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相关知识,努力提高自己与时俱进的育儿理念是无可厚非

6、的。在上面我提到的一些家长对于孩子成长的错误认知,包括“水到渠成” 、“自然而然” 、 “不打不成材”等教育观念是值得进一步改进的,家长应该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至于此,我想提出有实际意义的建议:(一)注意培养良好的家庭氛围环境良好的家庭氛围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意义很大。有关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得出的结论是:家庭氛围和睦,家庭成员在一起欢声笑语多一些的家庭的孩子比压抑的家庭氛围的孩子智商都要高一些。研究人员还发现在在气氛融洽的家庭环境中生活和学习,孩子更容易适应新的环境,情商都相对来说较高,社会3性也发展的相对较好。反之,所以对于父母来说,形成和睦的夫妻关系对于孩子们的心理教育有潜在的巨大作用。

7、学教育学的我们都知道,在目前青少年犯罪活动中,大多数青少年犯罪的青少年都是来自于单亲家庭,就其原因是单亲家庭的孩子的成长环境多是单一、不够融洽,孩子与单亲家长的沟通也是通常会比较极端,一方面是由于家庭经济压力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家长长期以来性格趋向的问题,综合起来说,家庭氛围多儿童的心理等各方面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二)要善于采用积极的鼓励教育方式 通过从前面的比较可以看的出来,积极的民主的教育方式和采用打骂暴力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在教育效果来看,明显积极的教育方式成效优于消极的教育方式,消极的教育方式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且对幼儿的个性品质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所

8、以在以后的教育方式中,应该多采用积极的、鼓励式的教育方式,能够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更能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影响家庭氛围,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会受益匪浅。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3)民主的、亲和的交流方式是和子女交流的最佳途径父母与子女的沟通,主要是父母对子女的思想动态、信息、心理动态等以语言为基础的基本交流方式,通过亲子之间的交流,可以达到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理解、信任与相互支持,也是解决矛盾的好机会。亲子之间的沟通的质量、内容和方式将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判断和自信心的形成,良好的沟通可以促成儿童的道德判断的形成、世界观的形成和心理问题的化解。所以在平时的亲子交谈中,父母应该多有意无意的与孩子进行

9、交谈,多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与想法,要及时的给予帮助,可以多看看儿童心理方面的书籍,有助于更进一步的帮助儿童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四)家长应该注意平时生活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家长对孩子要有一定的期望值,孩子才会有动力。孩子会因为你对他的期望而更加努力去实现这一期望,当一旦达成这个期望值,你表现出某些赞赏的喜悦时,他会觉得很有成就感,也就增加了其自信心。当然孩子是有自尊心的,不要在很多人面前批评孩子,也不要在孩子面前拿所谓的优秀的孩子来跟自己的孩子进行他不擅长的短板比较,要看到孩子的优势,这也是培养孩子自信心4的一种方法。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曾经说过儿童的自尊心就像是露珠一样,是非常脆弱的,

10、我们成人要学会去呵护,一不小心,他们的自尊心就会被我们伤害,这是不无道理的。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找到合理的情感宣泄方式,处处维护着孩子的自尊心,适当的控制着孩子的脾气,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孩子的脾气也就可以得以改进, ,孩子的心理问题也会慢慢的减少。经过上面的一些总结,我们知道在家庭环境中,父母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的问题处理是采取什么的样的策略,显而易见,家庭环境是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三、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三、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总所周知,现在的儿童都要在幼儿园,有的要在托儿所度过他们生命的头几年的大多数时间,在儿童阶段,其心理和生理各方面发展是最迅速也是最

11、易塑造的阶段,其心理、认知、控制力都处于萌芽不确定时期。所以在学校中,老师不仅仅从知识角度给予孩子们的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注重在心理方面多关注这个时期的儿童。同时,在学校以为的家庭社会生活中,家长和周围与儿童打交道的成人也要深切的关注到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就学校而言,其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主要有:教材的内容的影响、学校教师风格气质的影响、学校的建筑等显性环境的影响以及影响环境的影响。下面就学校对儿童的心理影响具体方面,我来做出如下的总结:(一)教材的选择本身也是一种社会文化选择的结果儿童的价值观的形成本身,多数也是由社会文化因素灌输的因素决定。从另外一种方面来说,教材本身就给儿童提供了参考或

12、者说是效仿的工具,所有学校都要用教材,也就早就了教材对儿童的重要性,从而间接性的影响到儿童的方方面面。所以对教材的选择的重要性是无可厚非的,对教材的选择性应该多选择其对儿童心理方面的影响内容,以促进其道理品行和心理健康的进一步发展。(二)教师对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师幼互动模式中,多是教师与儿童的对话为主,如果良好的课堂气氛能够促进孩子与教师的距离拉近,也有助于孩子的胆量的形成,敢说,结果就能更进一步的促进其良好心理发展。比如语言课上,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诗歌或者艺术课上老师有感情的唱诵,能够启迪儿童的心灵,丰富儿童的感情,让儿童5感觉到对生活的喜爱,这就是教师课堂中对儿童心理的影响。授之于鱼不如

13、授之于渔,教师应该在授课的同时,教孩子们怎么去阅读,怎么跟生活把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以更好的适应学习,学会调节自己的生活。(三)学校的显性和隐性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学校显性环境主要是学校的建筑、风景等外在的环境。良好的环境,能够让儿童身心处在一个愉快的氛围中,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都说在文明的环境中,人会变得不得不文明,儿童也一样。在美丽、干净、整洁的校园中,孩子们的身心愉悦,同时环境也能在某些方面净化孩子的心灵,好的显性环境,其所附带的隐性环境也会好,隐性环境,也就是校风,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的影响最大。如果周围的孩子们都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全的人格、发展良好的社会性,那么,自

14、己也会随着周围的环境朝好的方向变化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吧。因为周围良好的环境就会对孩子有良好的暗示作用,甚至能够对孩子不良心理起到净化或者引导他们走向更有益的方向。很多家长觉得自己在孩子身上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但是结果去差强人意,甚至有的是适得其反,究其原因,基本是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要么就是严加管教,亦或者是放任自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层次不仅仅要在孩子的知识认知层次,更应该是在心理方面给予的辅导和关注,对儿童的教育方式应该采取正确的引导方式。学校的教师是儿童的第二任老师,其对孩子的教育时间并不比家长少。就像上面说过的,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是注

15、意角色的转换,要加强对孩子心灵的启迪和浇灌。在教材的内容选择,自身的各种素质和学校的显性、隐性环境的方方面面多加用心,这样,在学校与家庭的双管齐下的作用下,相信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将会展现出一片蔚蓝的天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1 高莉,魏俊彪,李妍妍. 儿童自我意识影响因素的研究述评J. 中国健 康心理学杂志, 2010,(08) 22沈鉴清,吴惠娟,赵梅青. 父母养育方式对儿童行为和心理健康影响的研6究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6,(02) 33刘国艳,李晶,王文军,宋烨,周军艳. 611 岁儿童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J.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0,(01) 44罗红玲.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青少年发展研究综述J. 考试周刊, 2007,(02) 55 郑志萍. 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 天津师范大学, 2011 66谢言梅. 家庭教养方式及其与子女心理健康关系研究述评J. 大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6,(11)77于颖. 不同家庭养育方式对正常婴儿运动发育的影响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9,(0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