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简易通(新课标)三级排查大提分配套课件:专题1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860139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简易通(新课标)三级排查大提分配套课件:专题1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简易通(新课标)三级排查大提分配套课件:专题1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简易通(新课标)三级排查大提分配套课件:专题1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简易通(新课标)三级排查大提分配套课件:专题1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简易通(新课标)三级排查大提分配套课件:专题1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简易通(新课标)三级排查大提分配套课件:专题1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简易通(新课标)三级排查大提分配套课件:专题1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 分类及化学用语,三年考向 知识点1:物质的组成与性质 2013上海,1 2013重庆,8 2013海南,2 2012天津,3 2012海南,2 2011四川,8,知识点2:物质分类及化学反应的分类 2013上海,2 2013四川,2 2013天津,1 2012浙江,7 2012山东,7 2012全国新课标,8 2011山东,9,知识点3:化学用语的规范使用 2013浙江,26 2013江苏,2 2012海南,9 2012江苏,2 2011上海,4,主要考点 (说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 错误的在括号内打“”。) 1.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但冰水混合物

2、有固定的熔沸点。 ( )。 2.SO3的水溶液和Cu都能导电,所以它们属于电解质;BaSO4投入水中,所得溶液与水的导电能力几乎无变化,所以BaSO4属于非电解质。 ( )。 3.NaHCO3溶液呈碱性和NaHSO3溶液呈酸性的原理虽然不同,但二者都属于弱酸的酸式盐。 ( )。,4.Na2CO3既属于钠盐又属于碳酸盐,这是交叉分类法。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这是树状分类法。 ( )。 5.化合物既可以分为酸、碱、盐和氧化物等,又可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 )。 6.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硅单质具有金属光泽,但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 )。 7.浓H2SO4

3、既属于强酸、二元酸,又属于含氧酸,还属于氧化性酸。 ( )。,8.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但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 )。 9.酸性氧化物不一定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如SiO2;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2;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 )。 10.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是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 ( )。,答案 1.;2.(正确为:SO3的水溶液是混合物,Cu是单质,二者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BaSO4难溶解于水其水溶液导电能力尽管很弱,但溶于水部分全部

4、电离仍属于电解质。);3.;4.;5.;6.;7.;8.;9.;10.(正确为: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胶体粒子的直径大小在1100 nm之间);11.;12.;13.,1聚乙烯、淀粉、玻璃、水玻璃、冰醋酸(CH3COOH)、合金、H2与D2混合、O2与O3混合、正丁烷与异丁烷混合、CuSO45H2O等物质中,哪些属于纯净物?为什么?,易错警示(1)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2)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O2与O3混合后是混合物。,2O3转化为O2、16O转化为18O、电解质溶液导电、加热NH4Cl固体、NO2气体受热或遇冷时颜色变化、加热碘固体等变化中,哪些属于化学变化?为什

5、么?,3王水、氨水、氯水、冰水、汽水、泥水、蒸馏水、鸡蛋清溶液、雾、盐酸中,哪些不属于分散系?哪些属于胶体?为什么?,易错警示 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而不是丁达尔效应。,4SO2、SiO2、H2O、CO、NO2、Na2O2、CuO、Al2O3中,哪些属于酸性氧化物?哪些属于碱性氧化物?易错警示Al2O3不属于酸性氧化物,也不属于碱性氧化物,而属于两性氧化物。,5如何用实验方法区别溶液、胶体、悬浊液、乳浊液?6如何分离溶液与浊液?如何分离提纯胶体?,易错警示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决定了三种分散系的分离提纯方法。,猜想依据(1)命题导向:化学用语是中学化学的基础学科语言

6、,是历年来高考的必考内容。(2)命题角度:化学用语的正误判断。,答案 A,猜想依据(1)命题导向:物质和化学反应的分类是高考的热点。(2)命题角度:从不同角度、按不同标准对物质和化学反应进行分类。,问题设计 2下列逻辑关系图示中正确的是 ( )。解析 A、B、C三项正确的逻辑关系图示应分别为:答案 D,3实验室里常用的干燥剂有:浓硫酸(98%),无水氯化钙,变色硅胶硅胶的主要成分是硅酸失水后的聚合物,在其中掺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钴(CoCl2)作指示剂。无水氯化钴呈蓝色,吸水后变为CoCl26H2O呈粉红色,五氧化二磷,碱石灰(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氧化钙,制法是:把生石灰加到浓的烧碱溶液中,再加强

7、热蒸干)等。,(1)写出制取干燥剂碱石灰过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上述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A BC D全部 (3)上述干燥剂中,不宜用于干燥氯化氢气体的是_。 (4)上述,其主要化学成分依次属于_ (填写各物质所属的类别)。,猜想依据(1)命题导向: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高考的热点。(2)命题角度: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及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问题设计 4下表中有三组物质,每组均有甲、乙、丙三种物质(酸、碱、盐均为溶液)。,根据该表回答问题: (1)第组中有一种物质能与第_组中的所有物质反应,这种物质是_。 (2)不跟第组中所有物质发生反应的是第_组物质中的_,且能与第组中所有物质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 _、_。,答案 (1) H2SO4 (2) NaOH 2NaOHCu(NO3)2=Cu(OH)22NaNO3 2NaOHH2SO4=Na2SO42H2O 2NaOHMgCl2=Mg(OH)22NaCl,走向考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