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山保税港区的发展情况及对“区港联动”等问题的一点思考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846785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6.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洋山保税港区的发展情况及对“区港联动”等问题的一点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洋山保税港区的发展情况及对“区港联动”等问题的一点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洋山保税港区的发展情况及对“区港联动”等问题的一点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洋山保税港区的发展情况及对“区港联动”等问题的一点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洋山保税港区的发展情况及对“区港联动”等问题的一点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洋山保税港区的发展情况及对“区港联动”等问题的一点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洋山保税港区的发展情况及对“区港联动”等问题的一点思考(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年5月11日,Yangshan FTPA,洋山保税港区的发展情况及 对“区港联动”等问题的一点思考,一、洋山保税港区发展情况,2005年6月22日,国务院批复设立洋山保税港区 2005年12月10日,洋山深水港开港,洋山保税港区封关启用,港区距国际航线104公里 可全天候满载靠泊第五、第六代集装箱船,洋山保税港区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功能载体,陆域园区,小洋山港口区域,东海大桥,小洋山港口区域:,目前封关面积2.14平方公里,洋山保税港区集装箱码头泊位情况,2008年洋山保税港区港口运作情况,保税港区陆域部分:,加工制造区,港口辅助区,仓储物流区,国际中转区,采购配送区,口岸查

2、验区,商贸服务区,封关面积6平方公里,洋山保税港区的产业和功能,集装箱 装卸 运输,集装箱 口岸 增值 业务,采购 和 配送,仓储和 商业性 加工,国际 贸易,展示 交易,加工 制造,研发 创新,金融 服务,航运 物流等 服务,一号卡口38个车辆通行道口二号卡口13个车辆通行道口区内总长30公里市政道路建成“七通一平” 已经到位现代化物流仓库近80万平方米建成堆场70多万平方米建成深水港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园区联网监管平台投入使用,保税港区陆域园区基础建设基本到位,2008年园区招商引资和运作情况,保税仓储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供应商库存管理国货复进口集装箱国际中转进出口分拨航运服务(货代、船代、报关

3、等),洋山保税港区已起步开展的业务功能,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和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基地 亚太地区集装箱国际中转和我国进出口贸易货物中转运输的枢纽中心 国际物流增值(集拼、采购、配送、分拔为核心业务)和专业物流集成(汽车零部件、电子产品、医疗产品等为重点方向)的服务中心 国际贸易和大宗商品交易基地,洋山保税港区功能拓展的方向,主城区,重装备产业区,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 4月14日,国务院以国发200919号文正式下放此意见 。,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新的政策情况,到年,基本建成航运资源高度集

4、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 “三个基本形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的总体目标要求,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 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体系 探索建立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 完善现代航运发展配套支持政策 促进和规范邮轮产业发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主要任务和措施,与洋山保税港区直接相关的具体政策,完善航运服务规划布局,进一步拓展洋山保税港区功能。 对注册在洋山保税港区内的航运企业从事国际航运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注册在洋山保税港区内的仓储、物流等服务企业从事货物运输、仓储、装卸搬运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允许企业开设离

5、岸账户。,与洋山保税港区直接相关的具体政策,实施起运港退税政策,鼓励在洋山保税港区发展中转业务。 探索创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管理制度,更好发挥洋山保税港区功能。 支持境内期货交易所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内探索开展期货保税交割业务。,上海市政府即将出台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的实施意见,三、关于“区港联动”,特殊监管区的优势,11=2 ? 1+12 ? 112 ?,港口区域优势,洋山保税港区区港一体化发展现状,还没有满意解决的问题: 港、区投资开发运作主体和活动基本分离 港口区域管理基本保持传统渠道,相对独立 港、区信息系统没有融合 港、区的业务功能延伸十分有限 港、区地域概念(或区域概念)时有分离,体现了优势的方面: 一个卡口体系和区域围网 海关、检验检疫等主要监管条线管理实行一个机构覆盖 入区(入港区)退税,区港联动和区港一体化发展的出路,从立法上设计解决(区域管理的简化是港区融合的最好措施) 监管部门从流程技术上进行革新 实行深入的信息共享(海关、检验检疫、港区、口岸、税务、园区客户等信息的互通) 开发运作主体在利益上的融合是区港联动或一体化的“最佳催化剂” 有关业务功能的突破(国际集装箱的拆拼箱中转、国内出口货物与国际集装箱的混合拼箱等) 深化区域行政管理一体化,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