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研究学习体会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823785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案研究学习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个案研究学习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个案研究学习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个案研究学习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个案研究学习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案研究学习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案研究学习体会(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意识vs行动 个案研究学习体会,海宁市桃园小学 姚伟国 2007年1月,引 言,现代教学标准化、同步化的单一教育模式,实现了教育的大面积普及,但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教育思想,至今闪射着灿烂的光辉。对学生开展“个案研究”,是实施因材施教的基础,此举可弥补现代教学模式的不足。朱震东(中学物理特级教师 )具体请登录:http:/ 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人而具体研究的方法。 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前者如对一个或少数几个优生或差生进行个案分析,后者如对某先进班级或学校进行个案研究。(微观和中观层面) 个案研究一般对研究对象的一些

2、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也就是所谓“解剖麻雀”的方法。 个案研究不仅停留在对个案的研究和认识的水平上,而且需要认识教育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提出一些积极的教育对策,以便因材施教。 例如:特级教师朱震东实施 43年跟踪研究的学生已有3900多名,个案研究法的特点 :,一、研究对象的个别性与典型性(个体一般) 二、研究内容的深入性和全面性(纵向横向) 三、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常规专业),教育个案研究的意义,它适用于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的研究。如:班级中优差两头学生的研究、个别品行不良学生的研究、对个别学生采取特殊教育的追踪研究,对某个学生的心理问题和价格偏差的诊断研究等。适用于对

3、那些不能预测、控制,或由于道德原因不能人为重复的事例进行研究。如某个学生的犯罪过程与原因研究。,教育个案为什么适合于教师研究,对象少、规模小。 自然状态下进行。 有因材施教的实践意义。 积累实践经验的意义。,具体方法及实施介绍之一 追踪法,追踪法。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连续跟踪单个的人和事。 适用情况: 第一种:探索发展的连续性。 第二种:探索发展的稳定性。 第三种:探索早期发展对以后其它教育现象的影响。 比如:对一些单亲家庭的学生进行追踪调查,看看父母离异对儿童发展带来的影响。 又比如:性格内向的学生在新环境方面的适应表现。,个案追踪法的操作步骤,确定课题(对象、目的、内容、方法等) 实施跟踪研

4、究(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运用规定的手段收集有关的资料,尤其注意重要信息不能遗漏) 整理和分析收集到的各种资料(整理、分析、判断、揭示规律。) 提出改进个案的建议(根据 研究结果,提出建议,实施因施教的策略。),个案追踪法的优缺点分析,优点:能真实趋势地获得研究对象发展变化的第一手资料,能深入了解个人或某一教育现象的发展情况,弄清发展过程中的个别差异现象。(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关键期,以及复杂教育现象的发展变化,某一教育理论的验证及教育措施的实施、方法的探索都有重大意义。 缺点:费时且难以实施,无关因素的干扰,研究对象的流失等。,方法二:追因法,含义 :根据发生的结果去追究其发生的原因。如

5、:某学生成绩的突然下降等。 操作步骤: 第一步:确定结果和研究的问题。(注意:在确定结果真实的情况下进行研究) 第二步:假设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假设尽可能全面,只要合理不怕条目多。) 第三步:设置比较对象。(两种方法进行比较:设置结果相同的若干对象比较设置结果不同的若干对象比较) 第四步: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对比。(考虑原因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找到关键原因。) 第五步:检验。(把这一结论当作是下轮研究的假设,进行检验) 比如科学实验:种子在有光照的地方发芽快还是在黑暗的地方发芽快? 又比如:*品行不良学生的观察分析(找到可能影响的因素,进行追因分析,排除无关因素,开展针对性指导。),方法三:临

6、床法,含义:往往以谈话法的形式进行,故又称临床谈话法。 适用对象: 第一种:陷 入困境的儿童。(解决个案) 第二种:正常儿童。(由特殊个案发现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 比如:进入青春期的学生的典型行为及表现的观察。 再比如:从某个教学内容的学习看正常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探索有效教学的一种手段。),临床法的操作步骤,第一步:由教师、父母或学生本人提出具体的行为问题或学习问题需要胳膊,然后观察他的行为。 第二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教育测量情况、同伴评价、家庭情况,以及在各种环境下的表现,明确当前的情况。 第三步:了解学生的发展史,找出其行为的一般规律。 第四步:根据可能的假设设置处理方案。 第五

7、步:根据初步处理的结果判断假设是否正确,是否需要修改或 推翻。 第六步:为了提高研究的科学性,一般用实验法再加以检验。,方法四:产品分析法,含义:通过分析学生的活动产品,如日记、作文、书信、自传、绘画、工艺品等,了解学生的能力、倾向、技能、熟练程度、情感、知识范围。 分析学生的智能特点、性格类型、学习水平、情感倾向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校个案研究的情况,收获的地方:桃园花开的资料记载了我们成长的每一个脚印。 有一整套研究的过程资料:基本资料的收集、家访情况、谈话情况、观察记录表、典型表现记录、其他干预、综合素质月评表、期末总评表。 有一本学生个案研究的选集:研究方案、个案精选。,一些思考,我

8、们从哪些方面去入手? 我们研究的主题是什么? 我们研究的过程是怎么规划的? 我们研究应该学习哪些新的技术? 我们研究的成果是怎样表达的? 我们的研究带来了什么变化?,也许我们可以从别人成功的经验中得到点什么?,比如:一个德育案例:一个攻击型智残儿童的回归教育研究(小学德育2006年第9期) 教师的文章展现了她整个研究的过程: 一、启动经典性的激励;(第一次理想化的教育:写作方法:思考+叙事) 二、实施边缘化的制裁;(第二次灰心心态下的教育:写作方法:叙事+思考)三、回归善的起点;(四个策略:写作方法:叙事+学生作品+教师思考) 四、写在后面的话。(更加坚信一个想法:不离不弃,将爱的激励进行到底

9、。) 请问:这个德育案例是怎么写成的?,我的推测:,总的来说是做出来的! 怎么做的? 问题想法(人性本善,可教也)付诸实践(尝试失败调整成效)再思考(文本案例很清楚地交代了这个过程) 支持这个案例的材料:教师的叙事(典型事件记录教师的回忆)、教师的反思(理性思考有心理学、教育学层面的讨论。) 她平时怎么做的?基本情况分析、典型事件的记录与思考、采取的干预措施、评价(活的评价!)等。,这是一份对特殊学生的个案研究报告,给我们的启示:,教师有研究问题的需要,研究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发表一篇文章。 教师有研究问题的主题:攻击必智残儿童的回归教育。 教师有研究问题的过程:方法、记录、思考。 教师

10、有研究问题的技术:观察、叙事、理论的分析与运用。 教师有研究的成果表达:把平时的研究资料整合成一篇案例。 教师有研究的收获:坚信了一个理念:教育是爱的事业。,看一个我身边的个案,一个多动、倔强的孩子 我和我的同事合作写成的,当时很满意,现在想想很不足。 对事件的描述明显不够,很多事件是在回忆中写成的,缺少教师当时的心理感受。 对学生个性分析缺少心理学知识的支持,对学生变化的描述比较笼统。 采取的干预措施比较泛,针对性不强。,个案研究的另一个领域:教学。,教学上是一个能产生优秀教学案例的地方。 教学上的个案研究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组对象。 研究的目的是:直面教学问题,反思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策

11、略。,教学个案的研究建议,班级中优差两头学生的研究 班级中男女生学习差异的比较 学生学科学习分化的研究(2006、78期中小学数学:对新课改中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的分析) 新课程下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2004、12中小学数学) 学困生的学习分析 中等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观察 ,研究的过程,从制订计划开始。 我们来看一份计划:,计划要求,主题明确(取好题目) 个案研究的提出(价值及意义)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具有可操作性) 研究的过程(预设、设计好相应的研究方法、记录工具等) 研究的结果(为写研究成效做准备),个案研究是一个探索的过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增长智慧! 我们站在别人的经验和做法基础上去做,收获快乐也许并不是一件难事!,建议:,不当之处,欢迎指正!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