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4812195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30.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2016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2016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2016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2016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感染管理,开远市人民医院感染控制办 林 海 春 2016年4月1日,目录,全面监控 突出重点,血的教训,2009年,天津蓟县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院感事件,血透感染丙肝:2009年后媒体的新闻标题,卫生部通报20名太原血透染丙肝事件 安徽霍山血透病人复检 28人确认感染丙肝病毒 安徽安庆30余名血透病人感染丙肝病毒 安徽再现“丙肝事件” 寿县16人感染 透析期间14名病人患上丙肝,白银市医院成被告 无锡滨湖医院血透病人惊爆丙肝交叉感染 尿毒症病人血透治疗后染丙肝 告医院索赔140万 大理州医院血透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陕西镇安县医院发生血透感染事件 受感染者26名,基层医疗机构其他医院感染暴发案例,

2、某私人诊所医生,采用所谓“祖传秘方”自配药液对病人进行穴位注射,导致多人出现注射部位感染,且经久不愈。 福建南平市一个体诊所36位患者在肌肉注射后偶发分枝杆菌感染; 某口腔诊所,数名病人拔牙后出现局部感染。,基层医疗机构: 感染控制的薄弱环节在哪里?,医疗废物 手术室 呼吸道传染病 消毒隔离 手卫生 一次性医疗物品,抗生素管理 消毒供应室 口腔科 实验室生物安全 食堂,7,管理不规范、领导不重视、人员配备不到位、措施不科学、预防投入不足、搞形式主义应付检查等,是导致我国医院感染发病率居高不下、恶性暴发事件频繁的重要原因。,基于我国多地基层医疗机构多次发生医源性感染事件,2013年8月中旬,国家

3、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组织专家赴6省基层医疗机构,对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2013年12月23日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制定下发,1、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要求分4章,共28条,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和制度制定,人员要求和培训。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础措施。医院感染管理涉及到医院多个部门,是一项平台性工作。医疗机构各个部门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有一些共性的原则和措施需要遵守。 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的管理。主要对部分重点部门的布局流程、消毒灭菌、流程管理,以及无菌操作、手卫生等重点环节进行了规范。 附件1-3为卫生行业标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

4、菌技术操作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节选。,基层医疗机构 主要是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诊所(个体口腔诊所、私营眼科诊所等) 乡镇卫生院 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 (还应包括学校、工厂等单位的医务室),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 适用机构,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 组织管理,3方面,(一)健全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1、实行主要负责人负责制。 明确责任人,医疗机构规模再小,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要求不能降低。 2、配备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承担医院感染管理和业务技术咨询、指导工作。 3、专(兼)职人员应当经过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或医疗机构

5、组织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岗位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取得合格证。 医院感染专(兼)职人员应当具备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并能够承担起该机构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同时能够承担本机构的业务指导、技能指导工作。,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 组织管理,感染预防与控制活动的监控人员,全面监控 突出重点,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三级监控网络),(二)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一定是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 一定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内容包括: 清洁消毒与灭菌,隔离,手卫生,医源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监测及暴发报告制度,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管理,医务人员职

6、业卫生安全防护,医疗废物管理等。,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 组织管理,3、制定感染预防与控制项目的依据,全面监控 突出重点,(三)培训和学习,由院感专(兼)职人员负责,对全员进行培训。全员培训计划?,培训内容: 消毒,灭菌,隔离,手卫生,医源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诊断与监测及暴发报告,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管理,医务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医疗废物管理及相关法律法规等。,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 组织管理,二、基础措施,布局流程应遵循洁污分开的原则,诊疗区、污物处理区、生活区等区域相对独立,布局合理,标识清楚,通风良好。,二、基础措施,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其受到

7、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清洁用具应分区使用,标志清楚,定位放置。,二、基础措施,医疗器械、器具、物品的消毒灭菌应达到如下要求: 1.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灭菌;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存在问题:大量的手术器械用戊二醛浸泡,二、基础措施,2.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消毒。 3.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4.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5.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

8、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有关规定执行。,二、基础措施,基层医疗机构设消毒供应室的,应当严格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310.2-2009)规定对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清洗,并使用压力蒸汽灭菌法灭菌。(“5.8.1.压力蒸汽灭菌”节选见附件1)。,二、基础措施,无菌物品、清洁物品、污染物品应当分区放置。 无菌物品必须保持包装完整,注明: 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以及检查打包者姓名或编号、灭菌器编号、灭菌批次号等标识-六项标识 按灭菌日期顺序置于无菌物品存放柜内,并保持存放柜清

9、洁干燥。如:左进右出,不合格的消毒供应,六项标识不全,仍在使用储槽盛放无菌物品,脏污的打包台,器械包不符合感控要求,器械表面脏污,不合格的清洗意味着灭菌失败!,灭菌容器盒及使用中物体表面脏污,不合格的清洗意味着灭菌失败!,无菌柜?,未使用的物品与使用中的物品混放,二、基础措施,从无菌容器中取用无菌物品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镊)。 从无菌容器(包装)中取出的无菌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入无菌容器(包装)内,应重新灭菌处理后方可使用。,二、基础措施,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应由医疗机构统一采购,购入时索要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 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及附件、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等证明文件, 并进行质

10、量验收,建立出入库登记账册。,二、基础措施,用前应检查小包装的密封性、灭菌日期及失效日期,进口产品应有相应的中文标识等,发现不合格产品或质量可疑产品时不得使用。 使用中发生热原反应、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上报医疗机构主管部门。 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按医疗废物进行处置。,二、基础措施,应根据消毒对象选择消毒剂的种类,所用的消毒剂必须由医疗机构统一采购,购入时索要 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等证明文件, 建立进货验收和出入库登记账册。,二、基础措施,严格按照消毒剂使用说明书中的使用范围、方法、注意事项正确使用。医务人员应掌握消毒剂的使用浓度

11、、配制方法、消毒对象、更换时间、影响因素等,保证消毒效果的可靠。具体选择原则和适用方法参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版)(WS/T367-2012)“附录C常用消毒与灭菌方法”的要求(节选见附件2)。,二、基础措施,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规范抗菌药物的种类、剂量、给药时间和途径,严格遵循“能口服的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不静脉注射”的用药原则。,三、重点部门:手术室,1.独立设置、分区明确、流程规范、标识清楚、清洁卫生。连台手术之间、当天手术全部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2.凡进入手术室的人员应更换手术室专用的衣、帽、一次性外科口罩、鞋。非感染手术和

12、感染手术应分室进行,如在同一手术间进行,应先安排非感染手术、再安排感染手术。 3.手术器械与物品使用后尽快清洗,器械必须一用一灭菌,清洗、包装、灭菌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耐湿耐高温器械与物品应使用压力蒸汽灭菌。灭菌后的手术器械包应存放在清洁干燥的存放柜内。 4.麻醉用具定期清洁、消毒。可复用喉镜、螺纹管、面罩、口咽通道、简易呼吸器等须“一人一用一消毒”,清洁、干燥、密闭保存。,三、重点部门:产房(人流室),1.区域相对独立、分区明确、标识清楚,邻近母婴室和新生儿室;建议产房(人流室)使用面积不少于20m2。 2.凡进入产房(人流室)人员应更换产房专用衣、帽、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鞋,严格执行无菌技

13、术操作。接触产妇所有诊疗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产床上的所有织物均应“一人一换”。 3.对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及未进行经血传播疾病筛查的产妇,应采取隔离待产、隔离分娩,按消毒隔离制度及规程进行助产,所用物品做好标识单独处理。分娩结束后,分娩室应严格进行终末消毒。 人流室参照产房执行。,三、重点部门:口腔科,1.布局合理,诊疗室和器械清洗消毒室应分开设置。如开展拔牙、口腔外伤缝合等项目的应设置口腔外科诊室。器械、器具等诊疗用品配置数量应与诊疗工作量相符合,使用防虹(回)吸手机。 2.进入患者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根据诊疗需要和消毒灭菌原则,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的要求。在进行可

14、能造成粘膜破损的操作时,所用器械必须灭菌。 3.口腔综合治疗椅、操作台面及所使用仪器、物体表面至少每天清洁和消毒,有血液、体液污染应立即清洁消毒。,三、重点部门:中医临床科室,1.保持物体表面及诊疗床清洁,定期更换床单、枕套等,如被污染应及时更换。配有洗手设施和干手用品。 2.进行针灸穿刺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进行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针灸针具(毫针、耳针、头针、长圆针、梅花针、三棱针、小针刀等)做到“一人一针一用一灭菌”,火罐“一人一用一消毒”。 3.进行拔罐、刮痧、中药足浴等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必要时进行操作部位的皮肤消毒;相关器具和物品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一

15、人一用一灭菌”。 4.一次性针灸针具、中药足浴一次性塑料袋连同足浴液严禁重复使用,用后按损伤性医疗废物处理;可重复使用的针灸针具及拔罐、刮痧、中药足浴器具、物品使用后按规定进行清洗与灭菌。,三、重点部门: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1.保持室内物体表面、地面清洁。室内应设流动水洗手池,洗手液、干手设施(用品),速干手消毒剂等;手消毒剂应标启用时间,在有效期内使用。 2.治疗车、换药车上物品应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利器盒放置于治疗车的侧面;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速干手消毒剂。 3.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照先清洁伤口、后感染伤口依次进行。 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等

16、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感染性敷料应弃置于双层黄色防渗漏的医疗废物袋内并及时密封。,洗手设施设备不符合感控要求,没有干手物品,没有干手物品,早已过期,三、重点部门:普通病房,1.床单元应定期清洁,遇污染时及时清洁与消毒。直接接触皮肤的床上用品一人一换,遇污染及时更换。 2.病人出院或死亡后应对床单元及其相邻区域进行清洁和终末消毒。,四、重点环节,(一)安全注射 1.进行注射操作前半小时应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活动。严禁在非清洁区域进行注射准备等工作。 2.配药、皮试、胰岛素注射、免疫接种等操作时,严格执行注射器“一人一针一管一用”。 3.尽可能使用单剂量注射用药。多剂量用药无法避免时,应保证“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严禁使用用过的针头及注射器再次抽取药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