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基础教育管窥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801089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基础教育管窥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美国基础教育管窥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美国基础教育管窥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美国基础教育管窥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美国基础教育管窥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国基础教育管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基础教育管窥(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态下、有效率与生本化 我看“一堂好课”的三个维度,“有效教学”论坛,萧山区教育局教研室、教科所 徐和平,叶澜的“好课”观,(一)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 (二)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 (三)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 (四)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 (五)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观点】,郑金洲的“好课”观,(一)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二)学生学习的主动化 (三)师生互动的有效化 (四)学科教学的整合化 (五)教学过程的动态化 (六)教学资源的优化 (七)教学内容的结构化 (八)教学策略的综合化 (九)教学对象的个别化 (十)教学评价的多元化,【观点】,朱永新的“好课”观,参与度:全员参

2、与、全程参与、有效参与。亲和度:主客体之间、教学环节之间。自由度:时空上、学习面貌、训练中。整合度:三维目标整合,教学方法、手段与目标整合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练习度:有动口、动手、动脑的全方位训练、体现学以致用意识、练习题。延展度:时间上、内容上、教学生成上、学生发展上。,【观点】,我们的“好课”观,(一)是一堂常态下的课(看课堂“真”不“真”)(二)是一堂有效率的课(看课堂“实”不“实”)(三)是一堂生本化的课(看课堂“新”不“新”),【观点】,是一堂常态下的课,普适性:成本合理真实性:过程真实,【观点】,是一堂有效率的课,(一)“有效”的教学目标(教是因为需要教)(二)“有效”的

3、教学行为(促成教学目标的高达成)(三)“有效”的教学结果(绝大多数同学达成了目标),【观点】,教学目标辨析“错位”与“换位”。1.乔丹离开NBA去打棒球,以失败告终,最后回归NBA。2.田亮离开跳水队进军娱乐界,现在回归跳水事业。3.李煜当皇帝,南唐灭亡。4.邻居“纵是相逢应不识”。5.勾践被俘成为阶下囚,卧薪尝胆,忍辱负重,最后灭吴。,【课例:高中语文,作文讲评】,教学目标会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运算;能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体验转化思想方法的奇妙。,【课例:小学数学,计算器】,教学过程在尝试中体验计算器使用的困惑。在游戏中感受使用计算器的前提。视听中了解

4、计算工具发展的历史。挑战中享受借助并超越计算器的快慰。,【观点】,有“参与”之形而无“参与”之实有“合作”之形而无“合作”之实有“探究”之形而无“探究”之实有“生成”之形而无“生成”之实有“表扬”之形而无“表扬”之实有“辅助”之形而无“辅助”之实,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统一战线建立后,领导国民革命运动取得了哪些成果? 北伐的目标是什么? 北伐的主要对象是什么? 北伐军分哪几路? 北伐的主要战场在哪里? 北伐军的主力是哪一路? 东路的讨伐对象是谁? 北伐的过程是怎样的? 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课例:中学历史,北伐战争】,“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

5、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课例:高中语文,林黛玉进贾府】,问题:图视”提供不了经典阅读所需的足够的“空白点”;“图视语言”代替不了文本语言的“深度思维”。,“真合作”还是“假合作”?(一)需要“合作”。并非所有的任务都适合于合作学习,有许多因素,其中之一就是需要“助人和求助”。(二)学会“合作”。合作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认知的需要,而且有着更广泛、深刻的意义。

6、,【观点】,【观点】,是一堂生本化的课,教学方案(设计)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并且是循序、完整地经历一个学习(接受、体验、探究、发现等)的过程。,(一)教学目标: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三)教学过程:依据学情生成教学。,实施教学方案过程中遇到“学生意外表现”时,能及时调整方案,该生成的抓住不放,不该生成的巧妙避开,那是教学的完美境界。,【课例】,(一)教学目标: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目标。 三维目标思考教学目标的一条重要原则。 三维目标不会弱化知识与技能教学。,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

7、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智能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 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情感目标: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课例:小学数学,统计】,教学目标复习并巩固一年级所学的有关统计的知识。能从自己的生活中举出含有统计内容的例子。独立或合作将一组数字变成统计图。结合统计图,说明“以1当2”的含义及其意义。,【课例:小学数学,统计】,【观点】,整个教学过程,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并且是循序、完整地经历一个学习(接受、体验、探究、发现等)的过程。这样的话,就能达到理想的教学状况:学生在

8、兴趣盎然中,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掌握了知识和技能。,(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课例:高中语文,面朝大海】,教学流程: 教师激趣。 学生初读本诗,说说自己的原初体验。 再读本诗,推测一下诗人的情况。 教师介绍诗人的情况。 三读本诗,说说自己新的理解与感悟。 四读本诗,欣赏体会

9、本诗的艺术价值。 教师介绍一篇他人的赏析文章。 反省自己的研读欣赏,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教师再介绍一篇关于海子的诗与死的文章。 五读此诗,深入体会。 说说此时的阅读体会。 每人说一句最有感触的话,作为学习本诗的 结束语。,【课例:高中语文,面朝大海】,【课例:中学数学,勾股定理】,图,图2,【课例:中学数学,勾股定理】,图3,图4,【课例:中学数学,勾股定理】,【课例:中学数学,勾股定理】,【课例:中学数学,勾股定理】,【观点】,(三)教学过程:依据学情生成教学,“预设之内的生成”: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明确需要努力实现的三维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大体教学进程,并虚拟地进入头脑中的“课堂”,让自己、学生、课程、情境等因素通通动起来,设想很有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当这些情况时,自己能够从容不迫地接纳和拥抱,并胸有成竹地将其引向“精彩”。“预设之外的生成”: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教师能根据需要巧妙地生成为“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