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伦理与相关法律20136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54797882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4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伦理与相关法律20136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护理伦理与相关法律20136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护理伦理与相关法律20136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护理伦理与相关法律20136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护理伦理与相关法律20136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伦理与相关法律2013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伦理与相关法律20136(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护理伦理与相关法律,护理部 吴 静,主要内容,一、护理伦理,二、护理相关法律,三、医疗纠纷个案讨论,一、护理伦理,南丁格尔誓言诠释护士应有的伦理道德:从事护理工作时,要忠于职守,不做有损患者的事,尊重患者隐私,慎言,遵医嘱行事,为提高护理专业标准而努力。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系统学习护理伦理学,提高伦理道德水准,达到自身完善。,一、护理伦理的概念 护理伦理是指专业护士必须具备的道德规范,也就是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时必须为病人提供专业的护理措施,并避免不道德行为。护理伦理的基本范畴是对护患之间、护士之间、护士与其他医务人员以及护士与社会之间最本质、最重要、最普遍的道德关系的概括和反映。,护理人员站在道

2、德的立场要随时自问“何种护理行为是对病人最好的、最有利的?”,“我们应该为病人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二、护理伦理的现代价值 护理伦理不仅调解护理人员与患者、护理人员与医际之间的关系,而且已经扩展到护理人员与社会群体、护理事业与全社会的关系,既包括社区护理、家庭护理、特殊护理等,做好各种人群的治疗、预防、保健、康复、宣教和计划生育。 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医学高新技术逐步进入医院、社区和家庭,大量的新技术和新操作应用于护理过程中,带来了护理模式的转变以及护理内容的更新,这些变化都推动了护理伦理的发展。,三、护理伦理的特殊性 1、护理工作的广泛性、社会性与护理道德关系 的多维性 2、护理工作的严

3、格性与道德的进取性 3、护理工作的整体性:良好的道德修养+丰富的 护理学知识 4、护理工作的艺术性:护理道德与护理实践的统 一,四、护理伦理的基本原则 1、自主原则:尊重病人自己做决定的原则,指医护人员 在为病人提供医疗照护活动之前,实现向病人说明医护活动的目的、益处以及可能的结果,然后征求病人的意见,由病人自己决定。最能体现病人自主的方式是“知情同意”。 2、不伤害原则:指不给病人带来本来可以避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损失、疾病甚至死亡。它实质上就是“权衡利害”原则的运用。,四、护理伦理的基本原则 3、公正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平等对待病人,二是合理分配医疗资源。要求护士面对各种不同种

4、族、肤色、年龄、职业、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文化水平的人,给予公正的护理。公正的实质是平等,即护士应对病人一视同仁,平等待人。 4、行善原则:指医护人员对病人直接或间接履行仁慈、善良和有力的德行。要求护理人员积极做对病人有益的事,包括采取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伤害;排除既存的损伤、损害、伤害或丧失能力等情况。,实例分析,一女患者,12岁,精神状态正常,因车祸需要行截肢手术,手术前其父母要求医务人员勿告诉患儿实情。此时,作为她的责任护士,你认为怎么处置是最适当的?依据什么伦理原则?,我院护士应遵守的护理伦理规范: 中华护理学会护士守则 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 湖南省攸县人民医院护士长管理工作守则

5、湖南省攸县人民医院护士服务准则 医院订制的各项管理制度、工作职责、流程、预案等 都属于伦理的范畴,与伦理密切相关。,护士守则,1、护士应当奉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的专业职责; 2、应当对患者一视同仁,尊重患者,维护患者的权益; 3、应当为患者提供医学照顾,协助完成诊疗计划,开展健康制度,提供心理支持; 4、应当履行岗位职责,工作严谨、慎独,对个人护理判断及职业行为负责; 5、应当关心爱护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护士守则,6、发现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应当积极采取保护措施; 7、应当积极采取公共卫生和健康促进活动,参与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护; 8、应当加强学习

6、,提高执行能力,适应医学科学和护理专业的发展; 9、应当积极加入护理专业团队,参与促进护理专业发展的活动; 10、应当与其他医务工作者建立良好关系,密切配合、团结协作。,2013年患者安全目标十个目录,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目标二、提高用药安全 目标三、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目标四、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目标五、严格执行手卫生,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目标六、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目标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 目标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目标九、主动报告医疗安全(

7、不良)事件 目标十、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护士长管理工作守则,1、严格执行医院各项护士长工作管理制度,履行岗位职责。 2、科室人员着装整洁,佩戴胸牌上岗,精神饱满,团结协作,接待来访者热情周到,使用站立式服务及礼貌用语。 3、保障整体责任制护理班公平、公正、合理,责任护士包干管理病人服务到位。 4、保持病房整齐、清洁、安静、安全、舒适,工作人员做到走路轻、说话轻、关门轻、操作轻。,5、护士站、治疗室、处置室、办公室、值班室、病房、库房等工作场所物品定位规范、摆放有序、取拿方便、无灰尘、无杂物,使用后及时归位。 6、工作人员出入护士站、医生工作站等工作区和病房及时关门。 7、病房探视管理到位,

8、陪人流动量小,各关口有醒目的探视告知牌。 8、护士长上午时间不许离开病房,下午要有去向告知。 9、护士长、各岗位责任护士工作流程上墙、公示,科室人人理解、遵照执行。,护士服务准则 (医院护理服务文化),全体护士心愿: 选择职业,忠于职业,坚守职业,当班当责,我的病人我负责。 全院护士要: 热爱职业、崇尚职业、尊重职业、维护职业,做好履行职业责任之使命“生命所系,责任所在”工作负责、履责、尽责、守责,以此传承“仁术”护理文化,升华护理服务理念。,护士服务准则 (医院护理服务文化),责任护士服务目标 责任护士要下沉到病房,服务到病床,让病人感受在生理,感激在心里,满意在嘴里。 医院护理服务境界 一

9、是病人有感受; 二是环境有改善; 三是护士有责任。,护理伦理与道德相结合,希望大家能遵守各项护理规范,在临床工作中带着爱护、同情的感情不厌其烦地为患者的痛苦,要在平凡的职业工作中,不断努力刻苦学习各种理论知识、勤奋工作,提高自身的业务技术,关心体贴照顾患者,对病人一视同仁,促进患者身体早日康复。,二、护理相关法律,随着我国法制的逐步健全,人们的法制观念日益增强,护理工作中的纠纷与法律问题越来越多,法律与护理的关系也越来越多地收到护理人员的重视。,我国护理立法已被列为国家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每个合格的护理人员不仅应该熟知国家法律条文,而且应明白护理工作中与法律有关的常见问题,以便自觉遵纪守法,保

10、护病人的权益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护士执业法规的演变过程:,1993年3月26日中华 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 (2010年12月28日废止),1994年1月1日期施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护士法,2008年5月12日起施行的护 士条例,中华护理学会计划在十二五期 间出台护理法,护士条例公布5月12日起施行,2008年5月12日,护士条例的颁布施行从法律层面明确了护士的权利和义务,是新形势下推动护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里程碑。作为临床护理工作者,学习和贯彻护士条例应当成为当前和今后长时期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护士条例的颁布严格规范了护士的执业行为和法律责任。,目录,1,护理相关法律法规,2,护理工作

11、中的法律问题,护理相关法律法规,一、护士条例(共六章35条) 为了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规范护理行为,促进护理事业发展,保障医疗安全和人体健康,2008年1月23日国务院第206次常务会议通过了护士条例,2008年5月12日起施行。 护士条例相对于以往的相关法规而言,在总体思路上把握了以下三点: 一是充分保障护士的合法权益; 二是严格规范护士的执业行为; 三是强化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护理相关法律法规,护士条例第三章明确规定护士应当承担五方面的义务: 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的规定; 在执业活动中,发现患者病情危急,应立即通知医师;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应先行实施必要的紧

12、急救护; 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规定 的,应当及时向开具医嘱的医师提出; 应当尊重、关心、爱护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有义务参与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护理相关法律法规,护士条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第一部关于护理工作者的法规,对推进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护士条例充分体现出对护士权利的保护,强化了医疗机构的职责,明确了护士应该享有的权利,严格规范了护士的执业行为,细化了护士的法定义务和执业范围,明确了护士不履行法定义务,不遵守执业范围的法律责任。,护理相关法律法规,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共七章六十三条) 在医疗实践中,因医患双方对医疗后果及

13、其造成的原因,在认识上发生分歧或当事人一方要求追究医疗责任和赔偿损失时常引发医疗纠纷。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中,医疗事故是常见的原因。为了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保护病人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2002年2月20日国务院通过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护理相关法律法规,1、定义(第一章第二条)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病人人身损害的事故。,造成患者 人身伤害,违反部门 规章,违反医疗 管理法律,违反行 政法规,违反诊 疗护理 规范、

14、常规,医疗事故,护理相关法律法规,2、医疗事故的分级(第一章第四条):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根据对病人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病人死亡、重度残疾的;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病人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病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病人,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护理相关法律法规,3、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情形(第三章第三十三条): 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病人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在医疗活动中由于病人病情异常或者病人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 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

15、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 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护理相关法律法规,4、病历管理(第二章第十条): 病人有权复印或者复制其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化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病历资料。医疗机构应当提供复印或者复制服务并在复印或者复制的病历资料上加盖证明印记,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时,应当有病人在场。,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 护士的资格问题 执行医嘱的法律问题 渎职问题 护理记录的法律问题 药物管理中的法律问

16、题,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一、护士的资格问题 护理工作必须由具备护士资格的人来承担,才能保障护理质量和公众的就医安全,要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经护士执业注册后方能从事护士工作。护生尚未获得执业资格,法律上讲,她必须按照卫生部的有关规定,在执业护士的严密监督和指导下,为病人实施护理。护生在职业护士的督导下,发生差错事故,除本人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外,带教老师也应承担相信的法律责任。,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二、执行医嘱的法律问题 仔细核查医嘱单无误后,认真及时准确执行医嘱,不可随意篡改或无故不执行医嘱; 若护理人员发现医嘱有明显错误,有权拒绝执行,并向医生提出;反之,若明知该医嘱可能给病人造成损害,酿成严重后果,仍照旧执行,护理人员将与医生共同承担所引起的法律责任;,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病人对医嘱提出疑问时,护士应首先核实医嘱的准确性后再决定是否执行; 当病人病情发生变化,应及时通知医生,并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与医生协商,确定是否继续或暂停或修改医嘱; 慎对口头医嘱和“必要时”等形式的医嘱,一般不执行口头医嘱或电话医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