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蓝图技术.ppt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54797750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2.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服务蓝图技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服务蓝图技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服务蓝图技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服务蓝图技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服务蓝图技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服务蓝图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务蓝图技术.ppt(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服务蓝图技术,1,产品可以用图纸、规格对其质量特性进行描述, 但由于服务具有无形性, 较难进行沟通和说明, 这不但使服务质量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我们的感觉和主观判断, 更给服务设计带来了挑战。 80 年代美国学者G. Lynn Shostack 和Jane Kingmam Brundage 等人将工业设计、决策学、后勤学和计算机图形学等学科的有关技术应用到服务设计方面, 为服务蓝图法的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另两位在服务质量管理和服务营销领域里进行研究长达20 年之久的美国女专家Valarie A. Zeithaml 和Mary Jo Bitner 在她们1995 年出版的服务营销一书

2、中, 则将服务蓝图法作了综合性陈述。,服务蓝图:由来,2,服务蓝图:概念,服务蓝图是一种准确地描述服务体系的工具,它借助于流程图, 通过持续地描述服务提供过程、服务遭遇、员工和顾客的角色以及服务的有形证据来直观地展示服务。经过服务蓝图的描述, 服务被合理地分解成服务提供过程的步骤、任务及完成任务的方法, 使服务提供过程中所涉及的人都能客观地理解和处理它, 而不管他们是企业内部员工还是外部顾客, 也不管他们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什么。更为重要的是顾客同服务人员的接触点在服务蓝图中被清晰地识别, 从而达到通过这些接触点来控制和改进服务质量的目的。,3,顾客行为 外部相互作用线 接触员工行为(前台) 可见

3、性线 接触员工行为(后台) 内部相互作用线 支持过程,服务蓝图:要素,4,服务蓝图的六大功能,针对客户体验 安排服务过程,服务蓝图为内外部营销 建立了合理的基础,完善前后台操作 程序,明确职责,有助于识别失败点和服 务活动链的薄弱环节,利于前后台、 各部门协调,利于引导客户参与,明 确接触点和有形证据,服务蓝图的 六个功能,5,建立服务蓝图的步骤,识别欲建立服务蓝图的服务过程, 明确对象。对将要绘制服务蓝图的过程的识别取决于建立蓝图的潜在目的。,1、识别服务过程,从顾客的角度用流程图的形式来表示服务过程。在这一步, 首先要明确顾客是谁, 明确顾客体验服务的过程, 这一点非常重要, 也很有帮助。

4、然后用图表列出顾客的购买、消费和评价服务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或所经历的选择或行动。,首先画外部相互作用线和可见性线, 然后图示从一线员工的角度所理解的服务过程, 区分前台(可见) 员工行为和后台(不可见) 员工行为。建立蓝图的人员必须了解一线员工的所作所为以及哪些活动是完全暴露在顾客面前的, 而哪些活动是顾客所看不见的。,3、图示前、后台接触员工行为,画出内部相互作用线, 这样可以识别接触人员活动和内部支持活动之间的联系。这一步还使内部支持活动对顾客的直接与间接影响变得清晰易见。从与顾客的联系的角度看, 某些内部服务过程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而有些则没有明显的联系予以去除。,可以在服务蓝图中, 加入

5、表示顾客在整个服务体验过程的各步骤中, 所看到的或所接受到的服务的有形证据, 如车(内外部的整洁及舒适美观状况) 、驾驶员的制服、计价器、发票。,5、加入服务证据,2、服务过程图形化,4、图示内部支持活动,6,服务蓝图建立的方法论 (1) 建立服务蓝图不是某个人或某一个职能部门的事, 它往往需要建立一个开发小组, 吸收各方代表的参与, 尤其是一线服务人员的积极参与。 (2) 对已存在的服务过程建立服务蓝图时, 必须按照实际发生的情况描述过程, 而不能按所策划或认为是理想的情况来描述3 。 (3) 如果不同细分市场的顾客经历服务的方式不同, 就要对每一细分市场建立单独的服务蓝图。 (4) 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可见性线的划分更趋复杂, 而且使可见性的含义更加丰富。例如在出租汽车服务的蓝图例子中, 当调度中心的调度员和驾驶员交谈时, 顾客也听到了。这就使后台的员工在某种意义下走向了前台, 也使服务证据的内涵更加丰富。 (5) 在进行服务蓝图设计中, 可借助计算机图形技术。 (6) 服务蓝图技术可广泛用于各个服务行业,当前有必要首先在服务行业组织应用学习培训。,7,(美)菲期克(Fisk,RP),(美)格罗夫(Grove,SJ) 美)钓翰(John,J)著;张金成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8,感谢您的关注!,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