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形工艺与成形模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796351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8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形工艺与成形模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成形工艺与成形模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成形工艺与成形模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成形工艺与成形模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成形工艺与成形模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形工艺与成形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形工艺与成形模(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块五 成形工艺与成形模,成形模设计,包职院模具教研室,概述,一、概念成形工序是指用各种局部变形的方法来改变坯料或 工序件形状的加工方法,他们常和其他冲压工序组合在一 起,加工某些复杂形状的零件。 二、具体工序主要包括胀形、翻边、缩口、校形、旋压等加工工序。 三、成形工序加工的零件,成形模设计,学习项目一 胀形,一般将空心件或管状件沿径向向外扩张以及在坯料的平面 或曲面上使之凸起或凹进的成形统称为胀形。,a)、b)平板坯料胀形 c)、d)管状件胀形,成形模设计,一、变形特点变形区位置:胀形凸模下方材料。变形特点:变形区大部分材料受 双向拉应力作用而变形,其厚度变薄、 表面积增大,形成一个凸起。

2、应力分析:径向和切向受双向拉 应力作用。主要破坏形式:胀裂。,成形模设计,二、起伏成形平板坯料在模具的作用下,产生局部凸起的冲压方法称为 起伏成形。,成形模设计,1. 压加强筋由于压筋后零件惯性矩的改变和材料加工后的硬化,能够 有效地提高零件的刚度和强度,压加强筋的工艺在生产中应用 广泛。 (1)极限变形程度的表示方法式中 分别为起伏成形前后的材料长度。材料的伸长率。,成形模设计,(2)冲压加强筋的变形力计算 式中 F变形力(N);K系数,K=0.71(加强筋形状窄而深时取大值,宽 而浅时取小值);L加强筋的周长(mm);材料厚度(mm);材料的抗拉强度(MPa)。,成形模设计,2. 压凸包压

3、凸包时,有效坯料直径与凸模直径的比值应大于4。此时 坯料外区是相对的强区,不会向里收缩。变形属于局部胀形, 否则便成为拉深。冲压凸包的高度因受材料塑性的限制不能太大,平板坯料 压凸包时的许用成形高度可由书中表查得。 如果零件凸包高度超出极限 值,则可采用右图所示的方法, 第一道工序用大直径的球形凸模 胀形,达到在较大范围内聚料和 均匀变形的目的,用第二道工序 最后成形得到所要求的尺寸。,成形模设计,三、空心坯料的胀形空心坯料胀形是迫使材料沿径向伸展,胀出所需的凸起曲 面,可用于制造许多形状较为复杂的零件。 1. 胀形方法 刚性凸模胀形:模具结构复杂,成本高,零件精度差。软凸模胀形:模具结构简单

4、,坯料变形均匀,能成形复杂 形状的零件 。液压胀形:可加工大型零件,且液体的传力均匀,零件表 面质量好。,成形模设计,2. 胀形的变形程度胀形系数:式中 胀形处最大直径;D空心坯料原来的直径。 胀形系数K和材料伸长率的关系为,成形模设计,3. 胀形的坯料计算为便于材料的流动,减少变形区材料的变薄率,在胀形时 坯料端头一般不予固定,使其能自由收缩,因此坯料高度要考 虑增加一个必缩量并留有切边余量。坯料直径:坯料长度:变形区母线长度(mm);坯料切向拉伸的切向伸长率(%);b切边余量,一般取515mm;0.30.4为切向伸长伸长而引起的高度减小所需的系数。,成形模设计,5. 胀形模的结构 结构可分

5、为整体式和分块式两大类。整体式凹模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因为工作压力都由它承 受。受力较大的胀形凹模,可带有铸造加强筋或 预应力圈。分块式胀形凹模必须根据零件合理选择分模面,分块数应 尽量减少。在闭合状态下,分模面应紧密贴合,形成完整的凹 模型腔,在对缝处不应有间隙和不平。分模块用整体模套固 紧。 橡胶胀形凸模的结构尺寸需设计合理。由于橡胶凸模是主 要的承力和传力件,所以必须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硬度和弹性 的橡胶。,成形模设计,1-下模板 2-螺栓 3-压包凸模4-压包凹模 5-胀形下模 6-胀形上模 7-橡胶 8-拉杆 9-上固定板 10-上模板 11-螺钉 12-模柄 13-弹簧 14-螺母 1

6、5-拉杆螺钉 16-导柱 17-导套,罩盖胀形模,成形模设计,成形工序成形的零件,成形模设计,用刚性凸模的胀形 1-凹模 2-分瓣凸模 3-拉簧4-锥形芯块 5-零件,成形模设计,软模胀形 1-凹模 2-零件 3-橡胶凸模 4-下凹模 5-软垫块,成形模设计,液体胀形 加轴向压缩的液体胀形1-上模 2-轴头 3-下模 4-管坯 5-零件,成形模设计,学习项目二 翻边,概念:翻边是在模具的作用下,将坯料的孔边缘或外边缘 翻成竖立直边的成形方法。分类: 内孔翻边 伸长类翻边外缘翻边 压缩类翻边翻边零件,成形模设计,a)b)c)d)-内孔翻边e)f)-外缘翻边,一、圆孔翻边1. 圆孔翻边的变形特点与

7、翻边系数 变形区:内径为d、外径为D的环形 部分。 变形特点:切向:材料伸长 厚度减薄 易裂;径向:同心圆之间的间距基本不变 径向变形很小 翻边系数:,d翻边前孔径; D翻边后孔径。,成形模设计,翻边系数的影响因素:(1)材料的力学性能:塑性好的零件,极限翻边一系数可 以小些。(2) 孔的边缘状况:翻边前孔边表面质量高(无撕裂,无 毛刺)时就有利于翻边成形,极限翻边系数可小些。(3) 翻边的孔径d和材料厚度的比值越小,即相对坯料厚 度大时,在断裂前材料的绝对伸长可以大些。因此,较厚材料 的极限翻边系数可以小些。(4) 凸模的形状:球形(抛物线 或锥形)凸模较平底凸模对翻边有利, 因为前者在翻边

8、时,孔边圆滑地逐渐 张开,所以极限翻边系数可以小些。,翻边凸模的头部形状,成形模设计,2. 圆孔翻边的工艺计算 (1)平板坯料翻边的工艺计算 预冲孔直径:又有:带入后整理得:,或,则:,上式为一次翻边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可用于判定能否一次 翻成。,成形模设计,(2)先拉深后冲孔在翻边的工艺计算在拉深件底部冲孔翻边时,应 先决定翻边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h, 然后根据翻边高度h及工件高度H来 确定拉深高度。 翻边所能达到的高度翻边所能达到的极限高度,预冲孔直径:,拉深高度:,成形模设计,二、外缘翻边1. 变形程度,外凸的外缘翻边属于压缩类翻边,类似拉深,内凹的外缘翻边属于伸长类翻边,类似内孔翻边,外

9、凸的外缘翻边变形程度,内凹的外缘翻边变形程度,成形模设计,2. 坯料计算外缘翻边可根据翻边形式来计算,对于外凸的外缘翻边, 坯料形状按浅拉深件坯料的计算方法;对于内凹的外缘翻边, 坯料形状按一般孔的翻边方法计算。3.翻边模(1)内孔翻边模(2)落料、拉深、冲孔、翻孔复合模(3) 翻边凸模的结构形式(4)翻边模间隙,成形模设计,内孔翻边模,成形模设计,落料、拉深、冲孔、翻孔复合模 、凸凹模 冲孔凸模 推件块4落料凹模 顶件块 顶杆 7固定板 卸料板 10垫片,成形模设计,圆孔翻边凸模的形状和尺寸,成形模设计,学习项目三 缩口,一、变形特点在压力F的作用下,模具工作部 分压迫坯料的口部,使变形区的

10、材料 基本上处于两向受压的平面应力状态 和一向压缩、两向伸长的立体应变状 态。变形主要是直径因切向受压而缩 小,同时高度和厚度有相应的增加。主要质量问题: 变形区的起皱和 传力区的弯曲失稳。,成形模设计,二、缩口系数缩口变形程度用缩口系数m表示式中 d缩口后直径;D缩口前直径。缩口系数越小,零件的变形程度越大,不同材料的极限缩 口系数与坯料厚度、模具对坯料的支撑方式、模具的粗糙度、 坯料的表面质量等因素有关系。如零件的实际缩口系数大于极限缩口系数,则可一次成形; 否则需要多次缩口,并增加中间热处理工序。,成形模设计,三、缩口模,无支撑衬套缩口模 1-卸料板 2-缩口凹模 3-定位座,成形模设计

11、,1-上模座 2-垫板3-凸模4-紧固套 5-导正圈 6-凹模 7-凹模套 8-下模座,倒挤式缩口模,成形模设计,气瓶缩口模 1-顶杆 2-下模座 3、14-螺钉 4、11-销钉 5-下固定板 6-垫板 7-外支撑套 8-缩口凹模 9-顶出器 10-上模座 12-打料杆 13-模柄 15-导柱 16-导套,成形模设计,学习项目四 校平与整形,校平和整形属于修整性成形工序,大都是在冲裁、弯曲、 拉深等冲压工序后进行,主要是为了提高冲件表面的平面度或 把冲件的圆角半径及某些形状尺寸修整到符合零件的要求。 这类工序的特点是: 1变形量很小,通常是在局部地方成形以达到修整的目的,使冲件符合零件图样的要

12、求。 2. 要求校平和整形后,冲件的误差比较小,因而模具的精度要求比较高。 3. 要求压力机的滑块到达下极点时,对冲件要施加校正力,因此,所用设备要有一定的刚性。这类工序最好使用精压机,若用一般的机械压力机,则必须带有保护装置,以防损坏设备。,成形模设计,一、校平 1. 校平变形特点与校平力在校平模的作用下,坯料产生 反向弯曲变形而被压平,并在压力 机的滑快到达下极点时被强制压紧, 使材料处于三向压应力状态。校平 的工作行程不大,但压力很大。校平力式中 p单位面积上的校平压力(MPa)A校平面积(mm2),成形模设计,2. 平板校平模平板冲件的校平模分光面校平模和齿面校平模两种。,平板校平模对

13、改变材料内部应力状态的效果较弱,卸载后零件的回弹大,校平效果差。,齿面校平模由于齿压人坯料形成许多塑性变形的小网点,有助于彻底地改变材料原有的和应力应变状态 ,卸载后零件的回弹小,校平效果好。,a)光面校平 b)齿面校平,成形模设计,齿形校平模常见齿形,尖齿校平 1-方形尖齿 2-菱形尖齿,平齿校平,成形模设计,二、整形 1. 弯曲件整形 弯曲件的整形方法主要有压校和镦校两种。,压校时材料的变形与弯曲变形相同,不能改变材料的原有应力状态,所以整形效果一般,镦校时材料在长度方向上受压,改变材料的原有应力状态,使之处于三向压应力状态,所以整形效果好。,成形模设计,2. 拉深件整形 (1)拉深件筒壁

14、整形对于直壁拉深件的整形,一般采用负间隙拉深整形法,整 形模凸、凹模间隙 ,整形时直壁稍有变薄。(2)拉深件圆角整形圆角包括凸缘根部和底部的圆角。如果凸缘直径大于筒部直径22.5倍时 ,圆角区变形相当 于变形不大的胀形,所以整形效果好且稳定。 如果凸缘直径小于22. 5倍的筒部直径时,整形圆角时凸 缘可产生微量收缩。,成形模设计,学习项目五 旋压,将平板或空心坯料固定在旋压机的模具上,在坯料随机床 主轴转动的同时,用旋轮或赶棒加压于坯料,使之产生局部的 塑性变形。,1-主轴 2-模具 3-坯料 4-顶块 5-顶尖 6-赶棒或旋轮,成形模设计,旋压的优缺点:优点:设备和模具都较简单,除可成形各种

15、曲线构成的旋 转体外,还可加工相当复杂形状的旋转体零件。缺点:生产率较低,劳动强度较大,比较适用于试制和小 批量生产。1.变形特点坯料与赶棒点接触,发生以下两种变形:(1)赶棒直接接触的材料产生局部凹陷的塑性变形;(2)坯料沿着赶棒加压的方向大片倒伏。 2.旋压的基本要求(1)合理的转速(2)合理的过渡形状(3)合理加力,成形模设计,2.旋压成形极限 变形程度以旋压系数表示:坯料直径可按等面积法求出,但旋压时材料的变薄较大 些,因此应将理论计算值减小57。 圆筒形件的极限旋压系数可取为: 圆锥形件的极限旋压系数可取为: 当工件需要的变形程度较大(即较小)时,便需多次旋 压。多次旋压时必须进行中间退火。,成形模设计,几道连续工序的旋压,成形模设计,不同支撑方式的缩口,成形模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