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诊断影像学治疗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54793195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5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梗死诊断影像学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脑梗死诊断影像学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脑梗死诊断影像学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脑梗死诊断影像学治疗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脑梗死诊断影像学治疗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脑梗死诊断影像学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梗死诊断影像学治疗(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1,脑 梗 死 济南神经康复医院 2014.09.10,精品,2,概念:脑梗死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 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 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精品,3,一、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斑块破裂,泡沫细胞,单核细胞,黏附分子,胆固醇,精品,4,病因和发病机制,1.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在管径500m以上 高血压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常见部位: 颈总动脉与颈内、颈外动脉分叉处大脑前、中动脉起始段椎动脉进入颅内段基底动脉起始段和分叉部椎动脉在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精品,5,病因和发病机制,2.

2、动脉炎:动脉炎(结缔组织病&细菌、病毒、螺旋体感染等) 3.少见原因:药源性(可卡因、安非他明);血液系统疾病(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血栓栓塞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镰状细胞贫血、抗凝血酶缺乏、高凝状态等);蛋白C 和蛋白S异常;脑淀粉样血管病、Moyamoya病、肌纤维发育不良、夹层动脉瘤等,精品,6,病理和病理生理,1. 病理:闭塞血管内可见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炎,血栓形成和栓子。 梗死区脑组织软化、坏死, 伴脑水肿和毛细血管周围点状出血。大面积脑梗死可发生出血性梗死。脑梗死发生率: 颈内动脉系统约占80%, 椎-基底动脉系统约20%病变血管部位依次为: 颈内A 大脑中A

3、 大脑 后A 大脑前A 椎-基底A,精品,7,精品,8,病理和病理生理,脑缺血性病变病理分期: 超早期(1-6h): 部分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星形胶质细胞肿胀, 线粒体肿胀空化。 急性期(6-24h): 缺血脑组织苍白、轻度肿胀, 神经细胞、胶质细胞、内皮细胞明显缺血改变。 坏死期(24-48h): 大量神经细胞消失, 胶质细胞坏变, 中性粒细胞、淋巴、巨噬细胞浸润, 脑组织水肿 软化期(3d-3w): 病变区液化变软 恢复期(3-4w后): 坏死脑组织被格子细胞清除, 脑组织萎缩, 小病灶形成胶质瘢痕, 大病灶中风囊,精品,9,病理和病理生理,脑组织对缺血、缺氧损害极敏感;阻断血流30秒

4、脑代谢发生改变;缺血1分钟神经元功能活动停止;完全性脑缺血5分钟脑梗死。神经元缺血损伤具有选择性轻度缺血:仅某些神经元丧失;完全缺血:神经元、胶质C、内皮C均坏死。,精品,10,病理和病理生理,急性脑梗死病灶:中心坏死区-完全缺血脑细胞死亡 周围缺血半暗带:存在侧支循环&部分血供,有大量可存活神经元,如血流恢复、脑代谢改善,神经细胞仍可恢复功能。 缺血半暗带脑细胞损伤的 可逆性是急性脑梗死患者急 诊溶栓的病理学基础。,精品,11,病理和病理生理,缺血半暗带脑组织损伤的可逆性是有时间限制的,即:治疗时间窗,脑缺血超早期治疗时间窗在6h之内。 脑血流再通超过此时间窗,脑损伤可继续加剧,甚至产生再灌

5、注损伤。,精品,12,颈动脉 椎动脉 系统 模式图,精品,13,基底动脉系统 血液循环颈内动脉系统 大脑前A 大脑中A 椎-基底A系统大脑后A,精品,14,病理和病理生理,再灌注损伤机制:自由基“瀑布式”连锁反应。神经细胞内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细胞毒性作用和酸中毒等; 抢救缺血半暗带,关键是超早期溶栓; 减轻再灌注损伤,应积极进行脑保护; 缺血半暗带和再灌注损伤概念提出,更新了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观念。,精品,15,临床表现,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 他们病理表现相同,但起病形式有所区别: 脑血栓形成:多于安静或睡眠中发病,局灶性体征在发病后10余小或1-2天达高峰。 脑栓

6、塞:常于活动中突然发病,可立即或数小时内达到高峰。 腔隙性脑梗死:可毫无征兆或有轻度症状体征。 均可有TIA前驱症状:如言语不清、肢麻、无力等。一般意识清楚,基底动脉或大面积脑梗死可出现意识障碍,精品,16,临床表现,不同脑血管闭塞的临床特点 1. 颈内动脉闭塞 可无症状(取决于侧支循环);单眼一过性黑矇;偶见永久性失明(视网膜动脉缺血);Horner征(颈上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受损);伴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同向性偏盲等(大脑中动脉缺血);优势半球伴失语症, 非优势半球可有体象障碍;颈动脉搏动减弱和血管杂音.,精品,17,临床表现,2. 大脑中动脉闭塞 主干闭塞病灶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和对侧均等性

7、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偏盲(三偏)。 优势半球完全性失语, 非优势半球体象障碍。,精品,18,临床表现,2. 大脑中动脉闭塞 皮质支闭塞上部分支卒中(眶额额部中央前回顶前部分支);病灶对侧面部、手、上肢轻偏瘫和感觉缺失;优势半球伴运动性失语,非优势半球伴体象障碍;无同向性偏盲。,精品,19,临床表现,2. 大脑中动脉闭塞 皮质支闭塞下部分支卒中(颞极颞枕颞叶前中后分支) 对侧同向性偏盲(下部视野受损较重); 对侧皮质感觉明显受损(图形觉实体辨别觉); 病觉缺失、穿衣失用、结构性失用等, 无偏瘫; 优势半球感觉性失语, 非优势半球急性模糊状态。,精品,20,临床表现,2. 大脑中动脉闭塞 深穿

8、支闭塞对侧中枢性均等性偏瘫, 可伴面舌瘫;对侧偏身感觉障碍, 可伴对侧同向性偏盲;优势半球出现皮质下失语 (音量小、语调低).,精品,21,临床表现,3. 大脑前动脉闭塞前交通动脉前主干闭塞-无症状(对侧代偿)前交通动脉后闭塞-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和下肢瘫;尿潴留、尿急(旁中央小叶受损);淡漠、反应迟钝、欣快、缄默等(额极胼胝体受损);强握、吸吮反射(额叶受损);优势半球出现运动性失语和上肢失用。,精品,22,临床表现,3. 大脑前动脉闭塞 皮质支闭塞对侧中枢性下肢瘫;可伴感觉障碍(胼周和胼缘动脉闭塞);对侧肢体短暂性共济失调、强握反射、精神症状(眶动脉和额极动脉闭塞)。 深穿支闭塞对侧中枢性面舌

9、瘫和上肢近端轻瘫。(累及内囊膝部和部分前肢),精品,23,临床表现,4. 大脑后动脉闭塞 主干闭塞对侧同向性偏盲(上部视野受损较重);黄斑视力可不受累(大脑中后动脉双重供血);优势半球枕叶受累-命名性失语、失读、不伴失写。,精品,24,临床表现,4. 大脑后动脉闭塞中脑水平大脑后动脉起始处闭塞:垂直性凝视麻痹、动眼神经瘫、核间性眼肌麻痹;眼球垂直性反向偏斜;双侧大脑后动脉闭塞:皮质盲、记忆受损(累及颞叶);不能识别熟悉面孔(面容失认)、幻视、行为综合征。,精品,25,临床表现,大脑后动脉深穿支闭塞 丘脑穿通动脉红核丘脑综合征:病侧小脑性共济失调,意向性震颤;舞蹈样不自主运动;对侧感觉障碍。 丘

10、脑膝状体动脉丘脑综合征:对侧深感觉障碍,自发性疼痛,感觉过度;轻偏瘫,共济失调,舞蹈-手足徐动症等。,精品,26,临床表现,5. 椎-基底动脉闭塞 基底动脉&双侧椎动脉闭塞脑干梗死, 危及生命。眩晕、呕吐、四肢瘫、共济失调、昏迷和高热;中脑受累-中等大固定瞳孔;脑桥病变-针尖样瞳孔,眼球垂直性反向偏斜。娃娃头,冰水试验眼球水平运动缺如或不对称;眼球向偏瘫侧同向偏视, 垂直性眼球运动可受损。,精品,27,临床表现,椎-基底动脉中脑支闭塞Weber综合征:同侧动眼神经瘫,对侧肢体瘫(动眼神经交叉瘫)。Benedit综合征:同侧动眼神经瘫伴对侧不自主运动。,精品,28,临床表现,椎-基底动脉脑桥支双

11、侧闭塞闭锁综合征:意识清醒,但只能以眼球上下运动示意,眼球水平运动以下的一切运动都不能。脑桥腹外侧综合征(Millard-Gubler synd.):同侧外展和面神经瘫,对侧肢体瘫。 脑桥腹内侧综合征(Foville syndrome):同侧凝视麻痹、周围性面瘫伴对侧偏瘫。,精品,29,临床表现,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基底动脉尖是指以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的2cm直径范围内5条血管交叉的部位,即左右大脑后动脉、左右小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形成一个“干”字。主要供血中脑、丘脑、 小脑上部、颞叶内侧、枕叶。,精品,30,临床表现,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是特殊类型的脑干血管病,病变累及的供血部位包括丘脑、中脑、

12、小脑、枕叶、颞叶内侧以及丘脑下部等,其病死率、致残率高,发病迅速,治疗效果差,发病率约占脑梗死的4-10%,其中以丘脑及中脑缺血最为常见。,精品,31,临床表现,血栓多见于基底动脉中部, 栓塞多在基底动脉尖。 临床表现多样: Facon等认为基底动脉尖梗死的病人,最突出症状为睡眠过长与动眼神经麻痹; 一过性或持续数日意识障碍; 眼球运动障碍及瞳孔异常; 幻觉,主要表现为幻听、幻视;对侧偏盲和皮质盲(枕叶受累);严重记忆障碍(颞叶内侧受累)。,精品,32,临床表现,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诊断:中老年卒中突发意识障碍又较快恢复;瞳孔改变,动眼神经麻痹,垂直注视障碍;无明显运动,感觉障碍;皮质盲和偏盲;严

13、重记忆障碍。确诊-CT和MRI双侧丘脑枕叶颞叶中脑病灶,精品,33,临床表现,小脑后下动脉闭塞( 延髓背外侧-Wallenberg)综合征-脑干梗死最常见类型眩晕、呕吐、眼球震颤(前庭神经核);交叉性感觉障碍(三叉N脊束核和对侧交叉脊髓丘脑束);同侧Horner征(下行交感神经纤维);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疑核);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绳状体和小脑受损)。,精品,34,临床表现,特殊类型的脑梗死 1.大面积脑梗死 颈内动脉主干、大脑中动脉主干及皮质支完全性卒中;病灶对侧完全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向病灶对侧凝视麻痹。 椎-基底动脉主干梗死 意识障碍、四肢瘫、多数脑神经麻痹, 进行性加重;

14、明显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征象, 甚至发生脑疝。,精品,35,临床表现,2.分水岭脑梗死 是相邻血管供血区分界处和边缘带(border zone)缺血;典型为颈内动脉严重狭窄和闭塞伴血压降低;心源性和动脉源性栓塞;卒中样发病症状较轻恢复较快。,精品,36,临床表现,2.分水岭脑梗死皮质前型-大脑前、大脑中动脉分水岭梗死:病灶位于额中回;以上肢为主的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情感障碍、强握反射、局灶性癫痫;主侧病变出现经皮质运动性失语。,精品,37,临床表现,2.分水岭脑梗死皮质后型:大脑中、大脑后动脉,大脑前、大脑中、大脑后动脉皮质支分水岭梗死:病灶位于顶、枕、颞交界区;偏盲, 下象限盲为主;皮质性感觉

15、障碍, 无偏瘫或较轻;情感淡漠、记忆力减退和 Gerstmann综合征(朊病毒感染,小脑共济失调伴有痴呆和脑内淀粉样蛋白沉积,多为家族性);主侧病变-经皮质感觉性失语, 非主侧-体象障碍。,精品,38,临床表现,2.分水岭脑梗死皮质下型-大脑前、中、后动脉皮质支与深穿支分水岭梗死;或大脑前动脉回返支(Heubner动脉)与大脑中动脉豆纹动脉分水岭梗死。病灶位于大脑深部白质、壳核、尾状核等;纯运动性轻偏瘫、感觉障碍、不自主运动等。,精品,39,临床表现,3 出血性脑梗死 脑梗死灶动脉坏死使血液 漏出并继发出血;常见于大面积脑梗死后。 4 多发性脑梗死2个以上不同供血系统 脑血管闭塞引起的梗死:反

16、复发生脑梗死所致。,精品,40,辅助检查,1. 神经影像学检查CT检查, 病后24h逐渐显示低密度梗死灶,病后2-15d见均匀片状和楔形低密度灶;大面积脑梗死伴脑水肿和占位效应;出血性梗死呈混杂密度;病后2-3w“模糊效应”,CT难以分辨病灶;梗死吸收期, 水肿消失和吞噬细胞浸润。,精品,41,辅助检查,MRI清晰显示早期缺血性梗死, 梗死后数小时: 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病灶,出血性梗死混杂T1WI高信号, 钆增强敏感。DWI发病2h内可显示病变。图: MRI显示右颞枕叶 大面积脑梗死(A: T1, B: T2) 右侧外侧裂池明显变窄, 脑沟几乎消失。,精品,42,辅助检查,DSA发现血管狭窄和闭塞部位;显示动脉炎、Moyamoya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图: DSA显示闭塞大脑中动脉,精品,43,辅助检查,2. 腰穿检查无条件做CT检查和临床难以区别脑梗死或脑出血者:脑压和 CSF常规正常。 3. 经颅多普勒(TCD)发现颅内外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斑、血栓形成。 4. 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心脏附壁血栓、心房粘液瘤、二尖瓣脱垂。 5.血液化验和心电图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