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外肌病和弱视1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789859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9.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眼外肌病和弱视1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眼外肌病和弱视1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眼外肌病和弱视1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眼外肌病和弱视1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眼外肌病和弱视1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眼外肌病和弱视1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外肌病和弱视1ppt课件(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眼外肌病和弱视,眼球的运动,第一节 眼外肌与双眼视,眼外肌的功能,水平位直肌(内、外直肌),垂直位直肌(上、下直肌),斜肌(上、下斜肌),眼外肌的解剖和功能,第一节 眼外肌与双眼单视,眼外肌是眼球附属器的一部分,眼球靠眼外肌的收缩和松弛而产生协调的运动,正常的双眼协调运动是实现双眼单视功能的基本条件之一。 眼肌学主要涉及斜视、弱视和眼球震颤。眼外肌的运动手神经支配。,眼外肌的功能 1. 肌肉的运动方向决定其具体的作用 2.协同肌 拮抗肌 配偶肌,二.双眼视觉 1.双眼单视 双眼单视(binocular single vision):物体在双眼的视网膜上分别成像,经过大脑融合成单一的立体像。2.

2、感觉融像和立体视觉,双眼视觉,双眼单视:双眼共同注视的目标同时成像在 视网膜中心凹,经过大脑融像作 用成为单一清晰像。 感觉融像和立体视觉将双眼信息融合成单一像的能力 双眼协调运动是保持双眼单视的基本 条件之一 视网膜对应点,第二节相关基础研究,一、眼球运动基础理论 (一)运动中心与转动轴 (二)眼球运动法则 (三)两眼运动的协调性 二、影响视觉发育的因素在视觉发育的可塑性敏感年期内,某一眼的冲动受到干扰,则另一眼就可能占优势,幼儿的视机能于6岁特别是2岁以前是视觉功能形成的关键期,在此期缺乏视觉经验,将造成长期的不良影响。,三.斜视的双眼视觉改变 1.复视 2.抑制 3.异常视网膜对应 4.

3、偏心注视 5.弱视,第一眼位:双眼向正前方平直注视时的眼位。此时眼肌的主要动作称为主要作用,其次要动作称为次要作用,协同肌:单眼某一眼外肌行使主要作用时,还有其他眼外肌来协助完成 拮抗肌:单眼中眼外肌相互限制制约,以免超出所需要的运动范围 配偶肌:双眼朝同一方向共同运动时,使双眼向同一方向运动的肌肉,第二节 斜视,一.定义 二.检查 (一)一般检查 (二)特殊检查 1.定性 2.定量 3.其它,斜视(strabismus),定义:当眼肌肌力因某种原因而发生不平衡时,就会 产生眼球位置异常和眼球运动阻碍,即为斜视。,第三节 斜视(strabismus),双眼的协调运动由大脑皮层中枢所管制,当眼球

4、运动系统处于完全平衡状态时,分开的两眼能够成为同一个功能单位,不出现偏斜,称为正位眼。 双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视轴呈分离状态,其中一眼注视目标,另一眼偏离目标,称为斜视。 斜视可分为共同性斜视、非共同性斜视及特殊类型斜视三大类。,斜视分类,共同性斜视非共同性斜视(麻痹性斜视),三.斜视 (一)分类: 共同性(非麻痹性)斜视,麻痹性斜视 (二)内斜视 先天性内斜视,获得性内斜视 1.非麻痹性内斜视 (1)非调节性内斜视 (2)调节性内斜视 (3)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2.麻痹性内斜视,(三)外斜视 1.间歇性外斜视 2.固定性外斜视 (四)A和B型斜视 (五)垂直斜视 (六)隐斜,(一)斜视检查法

5、询问病史 视力检查和屈光检查 眼球偏斜方向 眼球运动检查 斜视的定量检查1.角膜映光法2.三棱镜加遮盖试验3.视野弧法4.三棱镜加马氏杆法5.同视机检查法,斜视的双眼视觉改变,复视(diplopia) 抑制(suppression) 异常视网膜对应 偏心注视 弱视,斜视的定性和定量检查,遮盖试验1.交替遮盖试验 2.遮盖去遮盖试验 角膜映光法 三棱镜法 同视机检查法 复视试验 歪头试验 视觉感知检测,二.共同性斜视(concomitant strabismus),是指眼球运动无障碍,各注视方向斜视度无明显差异的眼位偏斜,第一斜视角等于第二斜视角。 共同性斜视主要分为:共同性内斜视和共同性外斜视

6、。,共同性斜视,眼的感觉神经方面发生障碍,眼球肌肉及神经供给无器质性病变,眼球运动不受限。某一对拮抗肌的力量不平衡所引起,使得两眼视线形成一定的角度。即眼球向任何方向运动时所形成的角度都维持不变。,(一) 共同性内斜视 (concomitant esotropia),病因:不清,认为与神经支配、机械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一眼偏向鼻侧 ,无复视,眼球运动正常。 治疗:矫正屈光不正;治疗弱视眼;正位训练;手术治疗。,共同性内斜视,一眼眼位偏向鼻侧。遮盖健眼,眼球运动基本正常,任何方 向的斜视角均相等。第一斜视角与第二斜视角相等。无复视,形成视网膜异常对应点。,(二)共同性外斜视 (concomit

7、ant exotropia),病因:可能与中枢性辐辏兴奋和分开兴奋不平衡有关。 临床表现:少数有复视,可有异常视网膜对应和弱视。 治疗:1.矫正存在的屈光不正;2.小度数外斜可用三棱镜矫正;3.正位训练;4.手术治疗。,共同性外斜视,一眼眼位偏向颞侧。眼球运动无障碍。第一斜视角与第二斜视角相等。无复视。,共同性斜视治疗原则,矫正屈光不正治疗弱视正位训练手术矫正,三、非共同性斜视 (non-concomitant strabismus),非共同性斜视主要指麻痹性斜视,是由神经核、神经或眼外肌本身器质性病变而引起的单条或多条眼外肌完全性或部分性麻痹所致的眼位偏斜。 分为两种类型:先天性和后天性。,

8、病因:1.先天性:先天发育异常产伤和眼外肌缺如;2.后天性:外伤,炎症,血管性疾病,肿瘤,代谢性疾病。 临床表现:1.复视和眩晕2.代偿头位3.眼位偏斜4.运动障碍5.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非共同性斜视的治疗:1.病因治疗2.药物治疗3.应用三棱镜4.手术治疗,四、特殊类型斜视,(一)眼外肌广泛纤维化综合征先天性疾患,眼外肌和筋膜发育不全。表现:眼位偏斜。 (二)Duane 眼球后退综合征原因有: 眼外肌和筋膜纤维化、节制韧带和肌肉附着点异常、神经错位支配。表现为眼球运动受限、睑裂变窄、眼球后退。 (三)垂直后退综合征眼球上、下转动时眼球后退, (四)Brown上斜肌鞘综合征原因为:上斜肌

9、鞘缩短或纤维化。,弱视,amblyopia,第三节 弱视 (一)定义 (二)原因及分类 (三)检查 (四)治疗,定义,以功能性因素为主引起的单眼或双眼远视力矫正低于0.8者,为弱视。,弱视(amblyopia),弱视定义:在视力发育期间,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视觉细胞的有效刺激不足,从而造成矫正视力低于同龄正常儿童,一般眼科检查未见黄斑中心凹异常。 定义:眼球没有器质性病变而视力又达不到正常者称为弱视。,病因:1.斜视性弱视 2.屈光参差性弱视3.屈光不正性弱视 4.形觉剥夺性弱视5.其他原因引起的弱视:微小眼球震颤,急产、难产引起的新生儿视网膜、黄斑、视路出血。分度:1.轻度弱视: 矫正视力0.6

10、-0.82.中度弱视: 矫正视力0.2-0.53.重度弱视: 矫正视力0.1,分类,1、斜视性弱视 2、屈光性弱视 3、形觉剥夺性弱视 4、遮盖性弱视,分类,斜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临床表现,视力减退眼位偏斜异常固视眼球震颤,临床表现:1.视力不良2.拥挤现象3.异常固视4.视觉诱发电位异常5.双眼单视功能障碍6.排除心因性、中枢性、幼稚性等视功能不良。,诊断要点,视力 外眼及眼底检查 验光 斜视检查 固视性质检查,双眼单视检查 视网膜对应检查 融合功能 立体视检查,检查,1.弱视检测 出生后不久的婴儿-角膜映光法、红光反射、 瞳孔反射、眼底检查 婴儿至2周岁交替

11、遮盖观察反应、注视有趣 目标、优先观看法、电生理 2岁-4.5岁视力达0.5且双眼均等 4.5岁以后视力、验光 2.斜视检查 3.红光反射 4.检眼镜检查 5.瞳孔反射,检查,一、视力检查,优选法,注视法,视力表,二、屈光检查,三、斜视检查 四、红光放射 五、检眼镜检查 六、瞳孔反射,治疗原则,消除抑制训练黄斑固视和融合功能矫正斜视建立正常中心固视,中医眼科学眼屈光学,70,我国弱视发病率约为2.86%。分为斜视性弱视、 屈光参差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 视及其他类型弱视五大类 治疗 根据不同性质弱视进行矫正斜视及屈光不正,消除抑制,训练黄斑固视和融合功能,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能取

12、得较好疗效,治疗,早期发现弱视和斜视是治疗的关键5岁以下的斜视性弱视遮盖治疗有较好效果,5-9岁取决于年龄、弱视程度和对治疗的依从性。注意遮盖引起的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眼镜矫正,4-8周双眼有视力差异,应遮盖治疗双眼单视训练:同视机手术治疗:先天性内斜,弱视治疗,关键: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弱视治疗,1、屈光矫正,弱视治疗,2、遮盖治疗,3、弱视治疗仪辅助治疗,中医眼科学眼屈光学,76,弱视治疗仪,4、建立立体视觉,中医眼科学眼屈光学,78,预防与调护儿童弱视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十分重要,年龄越小治 疗效果越好,因此应: 1普及弱视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家长和托幼工作者了解

13、和和掌握有关弱视防治基本知识。 2定期为婴幼儿检查视力,一般要做到6个月检查1次,以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中医眼科学眼屈光学,79,33岁前为儿童视觉发育关键期,此年龄前检查视力最为重要。3岁以上儿童视力检查发现双眼视力差异2行、双眼视力0.8者应及时到眼科就医。 4. 弱视治疗需要较长时间,因此需医患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医务人员应将弱视的危害性、可逆性、治疗方法、注意事项及可能发生情况告知家长,取得合作。,第四节 眼球震颤,(一)定义 (二)原因及分类 (三)检查,The End,第五节眼球震颤 (nistagmus),为一种有节律的眼球摆动,可分水平性、垂直性、斜向性、旋转性和混合性四种。 原因为:中枢神经系统、眼外肌、视觉系统和内耳迷路等疾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