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法

上传人:依依 文档编号:54713127 上传时间:2018-09-17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7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法(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专题复习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 B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C 筛选文中的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考试大纲要求,考点阐释,考试大纲中规定应该掌握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有两种考查形式: 一、选择题的形式: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二、在文言文翻译中考查实词的含义。,话说实词,不论是理解文言文内容,还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判断上,因而掌握实词至关重要。那么,如何要正确理解和解释文言

2、实词的意义? 首先,必须通过一定量的诵读,增强语感; 其次,要掌握一批常用实词的常用义项和用法; 再次,就是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例1:有飞骑犯法,善才(人名)绳之例2:进之此时案腰间刀伺道济,有异言,则杀之。道济趋下阶,叩头曰:武皇帝在上,臣道济如有异心,速殛之。,绳之以法,约束、制裁,杀死,一、字形分析推断 二、结构分析推断 三、语法分析推断 四、联想分析推断 五、语境分析推断 六、古今比照推断 七、代入检验推断 八、通假分析推断,推断词义技巧,一、字形分析推断,可以独飨白粲 丰则贵籴,歉则贱粜 冀得一归觐,飨:食用;粲:上等

3、的米,籴:买进粮食;粜:卖出粮食,觐:拜见,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形声字的 形旁有表意的功能。会意字则本身就表意。,字形分析推断根据汉字是表意文字的特点,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来推断词义。,1、从“刂(刀)、弓、矛、戈、斤(斧)”与兵器有关,2、从“马、牛、羊、豕 、犭、 鸟、虫”者与动物有关,3、从“(言)、辶(走)、彳(行)”者与 人的行为有关,禾-,五谷,贝-,金钱,歹-,死亡,皿-,器具,纟-,丝麻,宀-,房舍,求-,眼,毛皮,目-,髟-,毛发,用“贝”作偏旁的字与“钱财”有关。例: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赂:贿赂,购:悬赏征求

4、,重金收买,用“ 糸 ”作偏旁的字与“丝织品、绳索”有关。 例:一曲红绡不知数自缢于庭树 夜缒而出,见秦伯,绡:丝织品,缢:上吊,吊死,缒:用绳子往下吊,1、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2、抚军亦厚赉成名。 3、富翁某,商贾多贷其赀。 4 彀士十万人 5、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 6、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用鞭棍等打人,赏赐,钱财,弓箭手,小箱子,双目失明,一、语境分析推断 二、结构分析推断 三、语法分析推断 四、联想分析推断 五、借助字形推断 六、古今比照推断 七、代入检验推断 八、通假分析推断,推断词义技巧,二、结构分析推断,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

5、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性、词义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疲劳”,“年幼”,如: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赤壁之战),如: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 (三国志),示例:,如:求全责备 / 文过饰非,求、责:要求;全、备:完备,完美 文、饰:掩饰;过、非:错误,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通五经,贯六艺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忠臣不一定被任用啊,贤者不一定被推荐,(更加,越来越),(安逸享受),(排斥、排除),(攻下

6、),(险固的地方),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庶竭驽钝,攘除奸凶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忧懈怠, 则思慎始而敬终,(谨慎),分析:C项“纠”与“劾”同义对举,当为同义复词,“劾”是“弹劾”的意思,因此推知“纠”应为“检举、告发”之义。,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徒高谈虚论 徒:只是 B、及有试用,多无所堪 堪:胜任 C、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 纠:纠正 D、本为羁旅 羁旅:寄居,C,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上下句 “而”相连,表并列关系,据“亡国破家”这个并列结构可推知“圣君治国”亦当为并列关系,译为“圣明之君,太

7、平之国”。,04年北京卷第7题判断“去郑而之许”中“去”与现代汉语的异同,“郑”和“许”同为地名,都作宾语,“之”为动词“到”,“去”与“之”相对,可见应为“离开”,刚好与现代汉语相反。,(05年浙江)庭除甚芜,堂屋甚残 除:废弃,句中“庭除”“堂屋”均作句子主语,“除”翻译为动词“废弃”显然不对,应译为“台阶”才讲得通。,根据字词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 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 定语是由名词 、代词充当 状语是由副词充当,三、语法分析推断,将军身披坚执锐,讨伐暴秦,功盖寰宇!从句子成分看,“坚”“锐”分别充当“披”和“执”的宾语

8、,因此解释为:坚硬的盔甲和锐利的兵器,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籍” 后跟了“吏民”做宾语,所以“籍”应该是动词,翻译为:登记。,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如:到,往,去,示例:,如:烟涛微茫信难求,如:楚王贪而信张仪,“信”作副词,解释为的确。,“信”后跟宾语应该是动词,解释为信任。,如:左右欲刃相如,如:拜住(人名)袖其疏入谏,如:时权豪之家多尚奢丽,续(羊续,人名)深疾之,答案:D 结合上下文,“行旅”在句中作主语应为名词,是行人商旅的意思。D项解释为动词,故错。,如: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 至孝:极为孝顺。 B郡中连旱二年,祷请无所获

9、 祷请:向神灵祈求。 C太守殷丹到官,访问其故 访问:咨询,打听。 D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 行旅:旅行,游览。,D,如: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威自京都省之 省:探望。 B.不审于何得此绢 审:知道。 C.躬放驴,取樵炊爨 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信:使者。,“樵”字前有动词“取”,后有动词“炊爨 ”,上下联系,可以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是名词,应该是“木柴”的意思。,C,如: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和:应和 分析:“和”接代词宾语“之”,当为动词,而不能理解为形容词“和睦”;再联系上文“鸣”,可知“和”应为“应和”。,如:予分当引决,然隐忍以行。昔人

10、云:“将以有为也。”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杨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下列蓝色的词与“草行露宿”中的“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外连横而斗诸侯 B.常以身翼蔽沛公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B,四、联想推断,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教材中学过的典型的实词意义要及时积累、灵活运用,迁移到

11、课外。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联系成语,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词义会有很大的帮助 。,联想教材 联想成语,联想教材语句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孔雀东南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使老弱女子乘城 乘彼垝垣(氓),交错通连,登,值大风雨,避身岩下 游园不值,遇到,如:李超,字魁梧,淄之西鄙人 - (鄙:粗俗?),联想:“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如: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联想:我有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 鸿门宴 河东凶亦然 寡人之于国也,边境,恰逢、这个情况,如: 绩曰:“是固有罪,然皆饥羸病乏,不足胜杖,姑涅臂以戒,亦可已。”使者怒,欲并劾绩,绩力争不变

12、,使者不能夺。 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足胜杖,姑涅臂以戒 胜:能承受 B绩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 夺:强迫,B,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鸿门宴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陈情表 ,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徂:通“殂”,死亡。(2006年福建卷)我安适归矣,联想: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逍遥游,高考示例,适:往,到,如: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氓,屡试不爽,如:二年正月,泽至开德,以孤军进,都统陈淬言敌方炽,未可轻举,

13、泽怒,欲斩之,诸将乞贷淬,使得效死。泽命淬进兵,遇金人,败之。 宋史,诸将乞贷淬 (贷:借出?),严惩不贷,联想合适成语,如:势拔五岳掩赤城,出类拔萃,宽恕,1、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焉2、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大法不立矣。,试试看:,(踩、踏),(饶恕),3、常德军乱,夜纵火而噪。(董)槐骑从数人于火所,且问乱故。乱者曰:“将军马彦直夺吾岁请,吾属将责之偿,不为乱也。”槐坐马上,召彦直斩马前,乱者还入伍中。 吾属将责之偿 责:谴责,(要求),4、湖南之为邦,北枕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 (06年湖南卷)北枕大江,南薄五岭,5、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殚精竭虑,7、臣所陈虽小,可以喻大。(

14、05年辽宁卷),联想:家喻户晓、不言而喻,6、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韩轨遂投城遁走。(2004辽宁卷),联想:投笔从戎,日薄西山、义薄云天,薄:接近,(殚,竭尽),投:扔掉,舍弃,喻:明白,五、语境分析推断,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莫忘“道歉,谢罪” “告诫”,示例:,试试看:,绐(di):欺骗,项王至阴陵, 迷失道, 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左, 乃陷大泽中, 以故汉追及之。,如:隆庆时,绍兴岑郡候有姬方娠。一人

15、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己,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冯梦龙古今谭概) 理解:弄璋弄瓦,生男孩 生女孩,艰:父母的丧事,如:杨砺,字汝砺。 父丧,绝水浆数日。服除,以禄不足养母,闲居无仕进意,乡旧移书敦谕,砺乃赴官。岁余,又以母疾弃官。开宝九年,入迁光禄寺丞。丁内艰,(后)起就职。宋史列传第四十六,六、古今比照推断,汉语词汇中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不同,最忌望文生义。,如: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一是指“南边”,即表示方位的“南面”,在这个意义上古人单说“南”而不说“南面”; 二是古代以面朝南为尊位,君主临朝南面而坐,因此把为君叫做“南面为王”、“南面称孤”等。句中的“南面” 是指乐毅想谋反后为君,用的是古代的意义。,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往往有其固定义项。,江东虽小,地方千里项羽本纪地方:土地方圆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中间:其中夹杂,如: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政缓禁止 禁止:制止,不许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教育/培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