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四板块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662534 上传时间:2018-09-17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6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四板块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四板块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四板块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四板块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四板块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四板块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四板块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板块,专题练习针对化,语基练习常态化,作文序列(四),写作提示,语基练习常态化,第四板块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专题练习针对化 1选 解答概念题,要特别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本题主要 错在概念的外延上。“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而不是C项所说“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构成了传统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 2选 A项,第一段论述了家族的中心地位使伦理对中国传统的 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起到的重要作用,选项故意混淆“家族的中心地位”与“伦理”的关系。C项,第三段首先论述中国人的文化人格就是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再强调人与兽之分在于有无德性;选项属顺序颠倒之误。D项,文章最后引古代哲人之语

2、论述“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具有坚定节操的文化人格就逐渐形成”的问题,选项谈及的“人格尊严”是“尊道贵德”精神的体现,与古代哲人之语无关。,C,B,3选 A项,正确,见第一段开头两句。B项,“形而 上”“道德化的实践理性”是中国哲学的特点,不是西方哲学的特点。见第二段第二句。C项,无中生有,原文只论述“中国的文学艺术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未谈及“利用、厚生”的问题。见第二段第四句。D项,从第三段内容看,“道德至上的文化精神”是“逐渐形成”的,而不是“一贯坚持”的。,A,语基练习常态化 1选 A项,j,un,bn;B项,shn,ji,b/bi;C 项,sh,zho/zhu,dn;D项,chn/qi

3、n,ch,b。 2选 A项,必毕;B项,工功,消销;C项,渣 碴,稍少。 3选 A项,纷呈:纷纷呈现。B项,粉墨登场:化装上台 演戏,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C项,百花齐放:比喻不同形式和风格的各种艺术作品自由发展;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D项,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A,D,B,C,作文序列(四),写作提示根据题中材料,考生可从三个角度分析立意。一是从魏女士的角度分析:不是一生气就推翻具有创新精神的“自助”,而是设法亡羊补牢,守护好自己经营的生活天地。二是从买菜人的角度分析:要自觉约束自我,提升诚信道德水平;不劳而获,做盗为贼是道德缺失。三是从“监视器”

4、的角度分析:魏女士请人画的那幅漫画本身就是一个无言的“监视器”。,由此,考生根据上段中的立意分析一,可用“真情告白”法,拟题为“坚守自助,不断创新”“寻求帮助也是一种策略”等;根据立意分析二,可用“蕴涵中心”法,拟题为“摒弃道德缺失,提倡为人诚信”“生活处处有教育”等;根据立意分析三,可用“妙用修辞”法,拟题为“监视器,一把考问心灵的利器”“上帝的望远镜不是万能的”等。,语基练习常态化 1选 A项,塞(si)翁失马;B项,锐不可挡锐不可当;D 项,风姿绰(chu)约。 2选 B项,题提;C项,鬼诡;D项,代带。 3选 A项,纵横捭阖: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 或分化。用于此处合适。B项,

5、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用于此处不合语境。C项,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用于此处不合语境。D项,八面玲珑:原指窗户宽敞明亮,后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不得罪任何一方。用于此处使用对象不当。,C,A,A,.,.,4选 A项,“根据显示”杂糅,可改成“根据这项历 时近半年的全国大学生调查结果”或者“这项历时近半年的全国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B项,“极寒天气”是“短暂阶段”,搭配不当。D项,缺少动词,改为“维持体液酸碱平衡”。 5(1)奉命于危难之间 (2)纤歌凝而白云遏 (3)譬如朝露 (4)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5)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 分也 (6)暧暧远人村 (7)侵晓窥檐语 (8)怎敌他、晚 来风急,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