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健康与重大疾病预防12—6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54654638 上传时间:2018-09-16 格式:PPT 页数:124 大小:3.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健康与重大疾病预防12—6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人体健康与重大疾病预防12—6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人体健康与重大疾病预防12—6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人体健康与重大疾病预防12—6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人体健康与重大疾病预防12—6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健康与重大疾病预防12—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健康与重大疾病预防12—6(1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人体健康与重大 疾病防御,第一节 人体免疫与防御系统 第二节 主要致病因素和病原体 第三节 几种重大疾病简介与预防 第四节 保持身体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第一节 人体免疫与防御系统,一、免疫器官与系统 二、免疫应答,1、人为什么会生病? 2、为什么绝大多数人又不易生病?,答案1:病原体入侵 答案2:通常人有一定的抵抗,问题,即使非典型肺炎是流行最严重的地区,也不是人人都会得病!因为,冠状病毒虽然厉害,对于免疫功能强大的人,它也是无能为力的!,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哺乳动物特别是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侵害形成了特殊的防御机制,这种抵制疾病的机制称为免疫,相应的防御系统称为免疫系统。,一、免疫器官

2、与系统,人体免疫器官包括以下各部分: 骨髓: 各种血细胞生成场所。 胸腺:T淋巴细胞成熟场所。 脾脏:贮存淋巴细胞的场所。 淋巴结和淋巴管:构成淋巴细胞贮 存运输系统。,人体免疫系统,胸腺,脾脏,骨髓,淋巴结和 淋巴管,宿主的免疫力,非特异性特异性(第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外部屏障 内部屏障,抗菌物质 吞噬作用 炎症反应 淋巴结的”过滤”作用,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是先天遗传的,不针对哪一种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非专一性),只能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防御作用,对其它的病原体无效。(专一性),人体对病原体侵害的三道防御防线: 第一道防线:皮肤、口腔、消化道和呼吸道 黏

3、膜及其分泌物非特异性防御 第二道防线:淋巴系统非特异性防御 第三道防线:抗体特异性免疫,吞噬细胞正在攻击细菌,T细胞攻击并杀死癌细胞,免疫应答,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免疫应答(或免疫反应):指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对抗原分子的识别、自身活化、增殖、分化及产生免疫效应的全过程。,二、免疫应答,第二节 主要致病因素和病原体,一、疾病的概念和发生原因 二、细菌 三、病毒,一、疾病的概念和发生原因,1.疾病的概念疾病是由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后,机体的稳态被破坏,导致代谢、功能和结构的损坏,同时引起机体的抗损伤反应的过程。机体的稳态则指机体的结构与代谢的平衡与稳定的状态,还包括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

4、整体上的协调统一的状态。,2.致病原因,(1)生物感染性因素 (2)遗传因素 (3)免疫性因素 (4)物理性因素 (5)化学性因素(营养缺乏、过剩、毒性物质伤害) (6)精神性因素(精神、心理、社会因素等),致病微生物,细菌:肺炎、痢疾、结核、鼠疫、梅毒、破伤风,病毒:艾滋病、流感、非典、麻疹、天花,真菌:皮肤与指甲的感染,支原体:类胸膜炎,原生动物和低等动物:血吸虫病、绕虫病、阿米巴痢疾、疟疾等,(1)生物感染性因素,非典型肺炎冠状病毒,艾滋病病毒(HIV),埃博拉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特征,有具生命特征的病原体; 有感染性和传染性; 有流行性、地方性和季节性; 有免疫原性; 有暴发性。,(2)

5、遗传因素,机体细胞遗传物质的异常改变,包括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等可直接引起遗传性疾病。例:镰形红细胞贫血症,正常红细胞和镰形红细胞 镰形红细胞在体内易于破裂,也不能像正常红细胞那样通过毛细血管,因此产生贫血障碍,并可能导致机体死亡。,(3)免疫性因素,免疫缺陷型疾病,例艾滋病 自身免疫病,起因于抗体或敏感的淋巴细胞失去了分辨自身与入侵者的能力,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溶血性贫血、红斑狼疮等 过敏症,这是另一类免疫系统失调引起的疾病,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发生强烈的反应而引起变态或超敏反应,如某些药物(青霉素)、花粉、特殊食物可引起某些免疫异常 的个体发生过敏性休克、哮喘、麻疹等,(

6、4)物理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包括暴力、交通事故、自然伤害、工伤事故、极端温度或气压、噪音、电流、紫外线、激光、辐射等造成的机体表面的创伤、内伤、体残、骨折、脱臼、烧伤、冻伤、电击伤等。它们的致病程度主要取决于这些物理致病因素作用的强度、部位、持续时间。,(5)化学性因素,化学性因素致病则是强酸、强碱、化学毒物、生物毒物、非生物药物、环境中的有害物质等作用与机体表面或内部造成的器官损害。,(6)精神性因素,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社会活动会对机体产生负面的精神、心理效应,使机体的内稳态异常并导致疾病。,四种疾病的基本特征,细菌(bacterium)是属于原核生物(prokaryotae)

7、的一种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具有细胞壁和原始核质、无核仁和核膜,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的单细胞型微生物。,狭义则专指其中数量最大、种类最多、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细菌。,广义的细菌泛指各类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二、细菌,1.病原菌的致病作用的影响因素,通过感染引起机体生理功能失常的细菌病原菌。病原菌的致病作用取决于侵袭力和细菌毒素的毒性。,2.致病菌感染人体的主要途径,经空气传播和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的疾病有肺结核、白喉、百日咳、军团病等; 消化道感染伤寒、痢疾、霍乱、食物中毒等胃肠道疾病都起因于摄入了被细菌污染的水和食物,不洁的手指和苍蝇等是消化道疾病传播的重要媒,接触感染淋病、麻风病、梅毒等属于带菌

8、的人与人或动物密切接触而感染的疾病,人类鼠疫是由鼠蚤叮咬传播的疾病; 创伤感染由于创伤使皮肤或黏膜破损,随处分布的致病性葡萄球菌、链球菌等侵入引起化脓性感染,如破伤风杆菌经皮肤伤口进入,产生外毒素,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另外,还有些致病菌可通过以上多种途径进行感染。,白喉毒素的运输与作用机制,病毒 (virus)是一类个体十分微小(0.2m以下),没有细胞结构的,专性寄生在活的敏感宿主体细胞内以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的超微小生物。,三、病毒非细胞结构的生物,1886年,A. Mayer 发现具有传染性的烟草花叶病(tobacco mosaic virus,TMV) 。,1. 病毒的分类,病毒几乎可以感

9、染所有的细胞生物,并具有宿主特异性。,动物病毒(animal viruses)植物病毒(plant viruses) 噬菌体(phage),流感病毒,2. 病毒的增殖,病毒不能单独地进行自我增殖,它们只有进入宿主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的分子遗传机制才能进行增殖。,噬菌体的增殖过程,二者可交替进行。,噬菌体的增殖过程,流感病毒的增殖过程,普列昂 (Prisons)也称朊病毒(Virino),一种无抗原性、能在细胞内复制的疏水性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2700030000,许多Prion通常聚集在一起形成杆状。可引起人或动物神经退行性的病变:疯牛病(又称牛海绵状脑病)克雅氏病(又称进行性早老性痴呆病)羊

10、瘙痒病(Serapie) 库鲁病(Kuru,又称人震颤病),致病prion的 感染导致正常蛋 白产生错误的折 叠并相互聚集, 常形成抗蛋白水 解酶的淀粉样纤 维沉淀,产生毒 性而致病,表现 为蛋白质淀粉样 纤维沉淀的病理 改变。,3. 病毒侵入机体的途径,一般常见的病毒性疾病主要有艾滋病、流行性感冒、乙型肝炎、麻疹、脊髓灰质炎狂犬病、登革热等。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某些病毒能使动物产生肿瘤。,病毒侵入机体的途径包括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昆虫或其他动物叮咬感染、接触感染、血液(输血)感染、经胎盘或产道感染、性接触感染等。病毒感染后一般情况下可以诱导机体产生抗病毒的免疫应答反应。,干扰素是一类抗病

11、毒蛋白,当一个正常细胞受到病毒侵染时, 可诱导细胞核中干扰素基因的表达,从而产生干扰素以活化 相邻细胞表达抗病毒蛋白,这种抗病毒蛋白可阻止病毒在该 细胞中的复制和增殖。,第三节 几种重大疾病简介与预防,一、癌症 二、心血管疾病 三、艾滋病 四、传染性疾病,一、癌症,癌症又称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 是正常细胞生长与分裂失控,导致异常分裂的 细胞团,即肿瘤不断增大。肿瘤细胞分裂产生的子代细胞也是肿瘤细 胞,肿瘤细胞还能通过淋巴管和血管等扩散和 转移到机体的其他部位,形成新的肿瘤。,胃癌的发生模型 人体胃部个别上皮细胞发生癌变,形成异常分裂的细胞团(肿瘤)。随着肿瘤不断增大,癌

12、细胞又通过血管和淋巴管侵入到其他组织,形成新的肿瘤。,1. 致癌因素,环境中的化学致癌物质、放射性物质、病毒等等是导致癌症发生的最主要因素。另外,电离辐射、紫外线等也都可以引发基因突变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现代医学研究进一步证实,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基因可以发生随机突变,这些突变在更多的情况下是一些环境因素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使之结构、功能异常,从而诱发细胞癌变的结果。,(1)化学致癌物质,化学致癌物质是指能引起人或动物形成肿瘤的化学物质,目前已发现环境中有2000多种化学物质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由化学致癌物质引发的癌症约占人类癌症病因的80以上。,化学致癌物质大部分是一些有机

13、化合物, 它们主要包括多环芳烃类、亚硝基化合物、 烷化剂类、芳香胺类、偶氮染料、生物毒素等。 石棉、无机砷等物质也具有致癌作用。,(2)病毒感染,1911年,美国科学家Peyton Rous发现Rous肉瘤病毒(Rous avian sarcoma virus,RSV),该病毒可以诱发小鸡成纤维细胞形成肿瘤。RS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RNA病毒),当这种逆转录病毒感染宿主细胞时,便以病毒RNA为模板转录生成DNA,然后插入到宿主细胞的DNA中。,逆转录病毒,指一类在宿主细胞内以RNA为模板,合成 互补的DNA片段,并可插入到宿主细胞DNA中 的RNA病毒。,意义:,对中心法则的扩展和补充。,DN

14、A,RNA,蛋白质,DNA,人类和其他动物细胞中的癌基因起源于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1)概念原癌基因是一些与调节和控制细胞生长、分裂和细胞周期相关的基因。,2. 原癌基因,在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通过对逆转录病毒的研究,首次发现了癌的形成与遗传基因相互作用的例证。第一个癌基因src RSV中的一个能够使正常的鸡细胞转化为恶性癌细胞的基因。该基因得发现使人们认识到:鸡细胞中原来就有能引起肿瘤的src基因。,原癌基因的发现,RSV中的src基因是一种合成催化酪氨酸磷酸化反应的酪氨酸激酶基因。,基因扩增和增强 染色体易位 基因转座 点突变以上4种突变的机制都是增加细胞生长调

15、节蛋白的活性,使得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即形成了癌。,(2)原癌基因转变为癌基因的4种类型,基因扩增和增强就是每个细胞中的原癌基因数目比正常细胞多好几倍,产生过量的刺激细胞生长的蛋白。,染色体易位和基因转座都使得癌基因被调整到新的连接区,处于一个活性更高的启动子的控制之下,也产生过量的刺激细胞生长的蛋白。,点突变则是直接将原癌基因转变,使之表达出编码刺激细胞生长的蛋白,这种刺激细胞生长的蛋白活性更高,比正常蛋白更不易于被降解。,3.抑癌基因,有一些抑制细胞过度分裂的基因也与癌的发生相关。这些编码防止细胞无节制分裂的蛋白的基因称为抑癌基因或肿瘤抑制基因(tumor-suppressor gene)

16、。,目前已发现的抑癌基因有10多种,其中p53基因是1979年发现的第一个抑癌基因,p53还有启动另一组促进细胞凋亡基因。任何使抑癌基因失活或减少表达的突变可以导致癌的发生。,p53肿瘤抑制基因在细胞周期中调控细胞分类的作用,癌的发生是多因素的,与癌基因、抑瘤基因、细胞凋亡基因等多个基因的活化或突变密切相关。因此,癌的发生往往是一个多次突变积累的复杂过程。,4. 与癌症作斗争,(1)手术切除肿瘤 (2)杀死癌细胞放疗、化疗关键在于 :区别癌细胞和正常细胞;降低癌细胞的抗药性。 (3)激活病人免疫系统 (4)新思路免疫治疗抗血管形成药物其它,多弹头射频技术(天津市南开医院) ,有效的烧死患者体内的癌细胞。,多弹头射频治疗针,二、心血管疾病,心脏和血管组成了人体的循环系统。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泵”,它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内往复地流动。,心脏的血流主要靠冠状动脉供给,即通过冠状动脉里的血液为心肌细胞供氧,保证了心脏这一“耗能大户”收缩和舒张所需的能量。,在整个心血管循环系统中,动脉是血液输 出的管道,毛细血管是物质交换场所,静脉 是血液回流管道。以高血压(hypertension)和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为主的心血管疾病是全世界最常见和最严重的疾病。全球每l0万人口中就有约160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因此它是危害人类健康最凶狠的恶魔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