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文言实词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631776 上传时间:2018-09-16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文言实词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2011文言实词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2011文言实词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2011文言实词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2011文言实词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文言实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文言实词(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文阅读,考纲解读,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 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3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备考方略

2、,1、回归课本,做好知识积累。高考文言文的命题原则是材料出课外,但考点的内容根基在课内。 2、掌握答题技巧实词理解题,可以用代入法 3、坚持“直译”,培养语境意识 建议:认真阅读史传类人物传记方面的文章。,文言文阅读 文字,简介,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汉字是汉族人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 汉字在使用的过程中,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音、形、义都发生了变化,字音,汉字的读音古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我们可以用现代的字音去读古代的书,基本上不会影响对古书文意的理解。 一、多音字 为:(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2)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3)若属皆为所虏。,二、异读音(字形相同而古今

3、读音不同) 1、破音异读 又称为“读破”“破音”。指用改变字(词)的读音以区别不同的意义或词性的一种方法。沛公欲王关中。(四声,动词,称王) 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传统上把前一种读音叫“本音”,后一种读音叫“破读”“读破”。,2、通假异读 就是指甲字通假为乙字,即读乙字的音。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通“悦”)河曲智叟亡以应至莫夜月明张良出,要项伯或师焉,或不焉赢粮而景丛,3、古音异读 有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姓氏等,因为专有,就有固定性,读时仍读保留下来的古音。 人名:墨翟(d ) 郦食其(yj) 地名:天姥 燕国 官名:可汗 器物名:周景王之无射也 姓氏:单于、冒顿

4、md 大月氏(zh),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含义与范围,实词:动词、名词、形容词、量词常用文言实词古今异义 实词 一词多义特殊用法 词类活用通假字偏义复词,(一)古今异义,b、单音节古今异义的词(一个字) 涕 举例:悲愁垂涕相对古义指眼泪,现转移为“鼻涕”了,a、双音节古今异义的词(两个字) 智力 举例:可谓智力孤危。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 古义:智,智谋;力,力量。,2、古今词义不同的数量较多,1、实词古今词义相同的数量少人、树、牛、山、水、云等。,实词变化的规律: 1.词义扩大,好:,古 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今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可以修饰限制。 “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

5、女”(西门豹治邺),江: 古 长江,今泛指一切大的河流,河: 古 黄河,今河流的通称,诗: 古 诗经,今所有的诗歌,2.词义缩小:指词的古义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变得狭小的现象。,禽: 古飞禽走兽的总称丈夫:劝:,今专指鸟类家禽,古男子的通称,可指成年男子,也可 指小男孩,今指妻的配偶。,古鼓励、劝勉、劝说,今只有劝说之意,饿:古义指严重的饥饿,已达到死亡威胁的程度。如“饿其体肤,空乏起身。”今指一般的肚子饿。 怨:古义“恨”。“屈平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今指“不满意,责备”,如任劳任怨。 臭:古代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气味。 子:最初是孩子的总称,不分男孩、女孩都称子。现在只指“儿子

6、”。,3.词义转移:,币: (秦)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 币委质事楚(拿着丰厚的礼物送给楚国作为见面礼,表示愿意侍奉楚王。 走: 去: 勤: 赞: 偷:,古指礼物 今指钱,古代跑,逃跑 今步行,古离开某地 今到某地去,古辛苦 ; 今做事尽力,不偷懒。,古引见介绍, 今赞扬。,古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今偷窃。,4.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a、(古)褒(今)贬 明哲保身:爪牙: 衣冠禽兽:,古一个人有聪明,有智慧,善于适应环境 。 今不坚持原则,只顾自己的处世态度。,古勇士、武将 今帮凶、狗腿子,古官服上绣的禽和兽的图案 今指穿衣服、戴帽子的畜生,比喻道德败坏者,b、贬(古)-褒(今) 乖

7、:锻炼:,古 偏执,不驯顺 今 听话、安顺,古玩弄法律,陷人入罪的意思。 今通过体育运动使身体强壮,培养勇敢、机警的品德。,古议论,批评他人过失 今 恶意中伤,c、中性(古)-褒、贬(今) 谤: 祥: 风骚:,古指预兆,有凶有吉 今多指吉兆,古姿容俏丽,今女子举止轻佻。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单音词与复音词,文言文单音词居多数,现代白话双音词居多数。文言文中单音词发展为白话双音词有以下三种情况:,(1)单音词前后加辅助成分(前缀、后缀)。如师老师,担担子,(2)单音词前后加一个同音或近义词。如,亡逃亡,诱诱惑,(3)换为完全不同的另一个词。如,悟明白,寐睡觉,因此,不要把文言的两个单音词误认为白

8、话的一个双音词。(一字一理解,把每个字翻译成双音节词),“中间”,文言文中是两个词,中间夹杂,“地方”,文言文中指土地方圆,也不要把文言文中的双音词拆成单音词来理解,联绵词:彷徨、仿佛、蜘蛛、飘摇、匍匐、 望洋(抬头向上看的样子),叠音词:融融(和悦,暖和)荡荡(平坦,广大)区区 (少、小,诚挚),常用古今异义见核按钮附录207216页,(二)偏义复词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要判断一个词是否是偏义复词,须联系上下文的语境来考察,如“我有亲父兄”(孔雀东南飞)和“兼仗父兄之烈”(赤壁之战)两句中,前者即是,而后者不是。,

9、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 如:便可白公姥 我有亲父兄 昼夜勤作息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 如: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爷娘闻女来,好自相扶将(将,扶助) 沃野万里,士民殷富。 味甘甜。(同义复词),注意:两个语素只是相近,但决非相同,二者必有差别,如相同,则是同义词的重叠使用。,(三)通假字古今通假,就是两个字通用,或者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他们之间只有语音相通、相近,并没有意义上的联系。,1)本无其字的通假字 如:莫春者,春服既成 莫:会意字,傍晚;后”莫”表示否定,本意让给新造的“暮”字。(古今字) 2)本有其字的通假字。(古人写了错别字) 君子

10、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性) 注通假字,通什么,念什么。,河曲智叟亡以应。 五万兵难卒合。 张良出,要项伯。 则仆偿前辱之责,(通“无”,声母相同),(通“猝”,韵母相同),(通“邀”,同音代替),(通“债”,形近相通),注意:当一个字作本字含义解释不通时,应考虑是否有与之音同或音近的通假字。,(四)词类活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1.把握一般的词性(从现代汉语的词性去看),2.把握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定)主语+状谓语+(定)宾语,主语+ 状 谓语+ 宾语,3.把握古代汉语的句子成分,名词,名词,动词,1、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名词(代词) 前一个名词若非定语或前面有副词,即活用为动词 沛公

11、军霸上。 (名词+名词) 买五人之头函之。 (名词+代词) 范增数目项王。 (副词+名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能愿动词+名词) 唐浮图慧褒舍于其址 。 (名词+介宾) 驴不胜怒,蹄之 (名+宾语) 置人所罾鱼腹中 (所+名词) 翻译方法: 名词原意加动作,名词活用,2、名词作状语 方法:名词+动词 名词若不作动词主语,即作状语,天下云集响应,如:吾得兄事之,如:卒廷见相如,一夫夜呼,乱者四应,A、表示比喻 可译为:像一样。,B、表示对人的态度 可译为:像一样; 当成一样,C、表示处所、时间 可译为:在;从;向,E、表示动作趋向:可译为“向”“往”操军破,必北还,D、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方

12、式 可译为:用,如: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能面刺寡人之过者,3、名词活用为使动: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4、名词活用为意动: 宾客其父 襟三江而带五湖,翻译方法:主语使宾语怎么样。“使-为”主语把宾语看成怎么样。“以-为”,1、动词活用为名词:(在文言句中,动词受定语修饰,活用为名词,译为“-的东西”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动词作主语或宾语,活用为名词)欲流之远者止增笑耳,动词活用,2、动词活用为使动:主语+使(让、给)+宾语+动词谓语,译为“使-怎么样”项伯杀人,臣活之可烧而走也 3、动词活用为意

13、动 “认为(宾语)怎么样”,可译为“以为”或“把当作”这种用法多数是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 且庸人尚羞之,1、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名词 形容词若非定语,即活用为动词 亲贤臣,远小人。 素善留候张良。,形容词活用,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介词)+形容词 形容词+动词 (在文言句中,形容词作宾语或主语)择善而从之。小学而大遗。将军身披坚执锐 (在文言句中,形容词受定语修饰)吾未见其明也,3、形容词作使动 必固其根本 何必劳神苦思,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4、形容词作意动 吾妻之美我者 乐盘游,则思- 而耻学于师,主语+使+宾语+形容谓语,译为“使-怎么样”主语+以+宾语+形容谓

14、语,译为“以-(认为-怎么样”,数量词也可活用为动词 如: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有三次)用心一也,数词活用,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秦爱纷奢 不爱珍器重宝肥绕之地 吴广素爱人,通薆 隐藏,喜欢,吝惜 吝啬,爱护,复习重点:附录152187、课文练习、阅读积累,一词多义,实词推断方法,一、联系课文推断法。2003年 “讽帝大征四方奇技”中“讽”的意思,联系邹忌讽齐王纳谏,推断为“劝告”义。,2001年 “齐人追亡逐北”,联系过秦论中的“追亡逐北,伏尸百万”一句,推知“北”就是指“败逃者”。,二、借助成语推断法。,文言实词的某些义项,在现代汉语的口语中一般不 使用了,但他们仍然

15、在一些固定词语中保留着,尤其在成语中。,如“孙膑期曰暮见火举而齐发(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期”的意思和成语“不期而遇”的“期”义是相同的,均为“约定”。,1)至单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不速之客)招致,2)芳不得薄兮。,(日薄西山)迫近。,三、字形推断法(形训法)。通过字形结构分析来解释词的本义。,3、势拔五岳掩赤城。,(出类拔萃:超出,高出),4、有飞骑(皇帝的侍卫军士)犯法,善才绳之。,(绳之以法:动词,依法制裁),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到、去,爨,烧火煮饭,粜,籴,“公父母春秋高,冀得一归觐。”,觐:拜见,四、同位语法,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等并列结构较多,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意义相近或相反,运用这种方法很容易由已知推出未知,由易推难。,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同义对应:,反义对应:,1、党同伐异,伐:讨伐党:袒护,2、革故鼎新,革除鼎:建立,五、分析语法推断法。,如“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处于“之” 前,为动词,“辅助”义。,六、语境法,语境法也就是根据上下文相互制约的关系,推断出该词的含义。“词不离句,句不离词”。要把握一个实词的含义,决不能离开它生存的语境,有时上下文之间存在着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这恰恰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