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指南解读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630969 上传时间:2018-09-16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肺复苏指南解读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心肺复苏指南解读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心肺复苏指南解读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心肺复苏指南解读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心肺复苏指南解读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肺复苏指南解读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肺复苏指南解读ppt培训课件(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心肺复苏指南解读 2010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黄 俊,心肺复苏的意义,当人突然发生心跳、呼吸停止时,必须在4至8分钟内建立基础生命维持,保证人体重要脏器的基本血氧供应,直到建立高级生命维持或自身心跳、呼吸恢复为止,其具体操作即心肺复苏。 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上最紧急的情况 70%以上的猝死发生在院前 心跳停止4分钟内进行CPR-BLS,并于8分钟内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ALS),则病人的生存率43% 强调黄金4分钟:通常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有32能救活,4分钟以后再进行心肺复苏,只有17能救活。,猝死的诊断,病人意识突然丧失,

2、昏倒于任何场合; 心音无、大动脉无; 心跳呼吸停止; 面色苍白或紫绀,瞳孔散大; 心电图:一直线、心室颤动和心电机械分离。 对初学者来说,第一条最重要!,心肺复苏指南,美国心脏协会(AHA)每五年根据临床和科研的最新进展推出一个新版本的“心肺复苏指南”。该指南系统提供心肺复苏应遵循的原则并提供临床实践的操作指南。,2000年版,1. 婴儿和儿童CPR时,按压/通气比为5:1;成人CPR时,按压/通气比为15:2; 2. 未强调胸外按压的质量和速率,胸腔完全恢复状态,以及减少中断胸外按压的重要性。,2005年版,1. 强调胸外按压的质量和频率,要求“用力而快速的按压,按压频率100次/分”; 2

3、. 所有单人CPR时,按压/通气比均为30:2; 3. 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完全恢复到正常位置,压/放时间50%:50%。 4. 应尽量控制中断胸外按压的时间。,2010年版,1. 2010年指南,调整了心肺复苏的流程,由A-B-C更改为C-A-B,把心脏按压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 2. 在除颤之前进行胸外按压,在除颤1次结束之后马上再进行胸外按压。 3. 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cm. 4. 连续按压,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 持续按压,不过早放弃病人。 5. 可以在治疗科室使用机械按压。,概述,2010年1月31日2月6日国际复苏联合会(ILCOR)和美国心脏协会(AHA)共同在美国

4、达拉斯洲际酒店举行的2010心肺复苏指南(CPR)暨心血管急救(ECC)国际科学共识推荐会既要。 2010年10月18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公布最新心肺复苏(CPR)指南。 此指南重新安排了CPR传统的三个步骤, 从原来的A-B-C改为C-A-B。这一改变适用于成人,儿童和婴儿,但不包括新生儿。,2010 CPR指南讨论的主会场,2010年1月31日2月6日国际复苏联合会(ILCOR)和AHA(美国心脏协会)共同在美国达拉斯洲际酒店举行的2010心肺复苏指南(CPR)暨心血管急救(ECC)国际科学共识推荐会,原有步骤 修改后步骤,A.保持气道通畅。 C.胸部挤压。 B.人工呼吸。 A.保持

5、气道通畅。 C.胸部挤压。 B.人工呼吸。,A:即判断有无意识、畅通呼吸道。,可以轻拍病人面部或肩部,并大声喊叫名字或其他称呼。 如果没有反应,说明意识已丧失,可用手指掐其人中,同时立 即高声呼救,呼唤其他人前来帮助救人,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 120或附近医院电话。 使病人去枕后仰于地面或硬板床上,解开衣领及裤带。 畅通呼吸通道,清理口腔、鼻腔异物或分泌物,如有假牙一并清除,畅通气道。(只有气道畅通后,人工呼吸提供的氧气才能到达肺部,人的脑组织以及其他重要器官才能得到氧气供应) 开放气道手法:仰面抬颌法、仰面抬颈法、托下颌法。,开放气道手法,仰面抬颌法要领:用一只手按压伤病者的前额,使头部后仰,

6、同时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及中指将下颏托起。,B:即人工呼吸,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帮助病人呼吸,是心肺复 苏基本技术之一。 开放气道后要马上检查有无呼吸,如果没有,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最常见、最方便的人工呼吸方法是采取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口对鼻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时要用一手将病人的鼻孔捏紧(防止吹气气体从鼻孔排出而不能由口腔进入到肺内),深吸一口气,屏气,用口唇严密地包住昏迷者的口唇(不留空隙),注意不要漏气,在保持气道畅通的操作下,将气体吹入人的口腔到肺部。吹气后,口唇离开,并松开捏鼻的手指,使气体呼出。观察人的胸部有无起伏,如果吹气时胸部抬起,说明气道畅通,口对口吹气的操作是正确的。,吹起毕,松开

7、口鼻。 口对鼻人工呼吸与口对口人工呼吸类似,一般用于婴幼儿和口腔外伤者。,C:即人工循环,人工循环的基本技术是胸外心脏按压。在心脏停止跳动后 ,用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使得心脏被动射血,以带动血液循环 。只要判断心脏停止跳动,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 压。 实施心脏按压首先要找准按压的位置,正确位置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抢救者将一手的中指沿病人一侧的肋弓向上滑移至双侧肋弓的汇合点,中指定位于此处,食指紧贴中指并拢,以另一手的掌根部紧贴食指平放,使掌根的横轴与胸骨的长轴重合。此掌根部即为按压区,固定不要移动。此时可将定位之手重叠放在另一只手的手背上,双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使下面手的手指抬起

8、 (以避免按压时损伤肋骨)。,按压位置左手的掌根部放在按压区,右手重叠在左手背上,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双肩正对人胸骨上方,两肩、臂、肘垂直向下按压。平稳地、有规律地进行,垂直向下按压,每次抬起时,掌根不要离开胸壁,保持已选择好的按压位置不变。,以掌跟按压,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按压方法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轴,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进行按压,与2005主要变化,1生存链: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 1)早期识别与呼叫; 2)早期CPR:强调胸外心脏按压,对未经培训的普通目击者,鼓励急救人员电话指导下仅做胸

9、外按压的CPR; 3)早期除颤:如有指征应快速除颤; 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ALS); 5)完整的心脏骤停后处理。,与2005主要变化,2几个数字的变化: 1)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min改为“至少100次/min” 2)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为“至少5cm” 3)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不变 4)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气道 和呼吸 5)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CPR 6)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无脉电活动(PEA)者常规使用阿托品 7)维持自主循环恢复 (

10、ROSC)的血氧饱和度在94%-98% 8)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 9)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与2005主要变化,3整合修改了基本生命支持(BLS)和高级生命支持( ACLS)程序图 2010年AHA(美国心脏学会)的CPR和ECC(心血管急救)指南最新 发生变化是将成人和儿童患者(不包括新生儿)BLS中“ABC”( 气道,呼吸,胸外按压)的步骤更改“CAB”(胸外按压,气道, 呼吸)。其重要性是减少开始首次胸外按压的时间,这一步骤顺 序变化需要所有人重新学习心肺复苏术。,指南推荐变化的理由如下:,绝大多数心跳骤停发生在成人,据报告所有年龄 心

11、脏骤停者CPR存活率最高均属被目击的室颤或无脉 搏性室性心动过速(VT)患者。这些患者CPR早期最 关键要素是胸外按压和电除颤。,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1.发现病人倒地,确认现场是否存在危险因素,以免影响救治。 2.判断病人意识,(注意做到轻拍重唤!)如无反应,立即呼救并请求他人拨打电话,与急救医疗救护系统联系。如现场只有一个抢救者,则先进行1分钟的现场心肺复苏后,再联系求救。 3.立即将病人置于复苏体位(平卧位),触摸颈动脉,未触及立即施行胸外心脏按压!不再强调心前区捶击的作用。 4.按压30次后立即开放气道,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比例为2:30。 单纯进行胸外心脏按

12、压时,每分钟频率至少为100次。 有条件要及早实施体外除颤。,2010心肺复苏方法,2010心肺复苏方法,2010心肺复苏方法,一手的鱼际处紧贴在按压部位上,双手重叠握紧,双臂绷直,双肩在病人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按压,按压力量应足以使胸骨下沉大于5厘米,压下后放松,但双手不要离开胸壁。反复操作,频率大于100次/分钟。,婴幼儿胸外心脏按压方法,定位:双乳连线与胸骨垂直交叉点下方1横指。 幼儿:一手手掌下压。 婴儿:环抱法,双拇指重叠下压;或一手食指、中指并拢下压。 下压深度:幼儿至少2.53.5厘米,婴儿至少1.52.5厘米 按压频率:每分钟至少100次。,心肺复苏终止指标,病人已恢复自主呼

13、吸和心跳。 确定病人已死亡。 心肺复苏进行30分钟以上,检查病人仍无反应、无呼吸、无脉搏、瞳孔无回缩。,新指南20条核心建议,(1)进一步强调胸部按压的重要性,建议尽量减少胸部按压的中断; (2)强调“跟踪和触发系统”可以检测病情正在恶化的患者,且能预防院内的心搏骤停; (3)增加了在院外设置心源性猝死相关的警告标识的认识; (4)对于院外、非急诊医疗服务人员目击的电除颤,不推荐特殊的CPR时间点; (5)在除颤器充电时持续行胸部按压,减少电击前后的间隔。,新指南20条核心建议,(6)不再强调心前区捶击的作用; (7)在心导管室或心脏外科术后立即出现的室颤和无脉室速,可使用3次快速、连续电击;

14、 (8)在不能建立静脉通路时,不再建议气管插管内给药,可通过骨髓腔途径给药; (9)在治疗室颤或室速时,应在第3次电击后、胸部按压再次开始时给予肾上腺素,然后每35 min给药1次。第3次电击后,也应给予300 mg的胺碘酮; (10)在心室静止或无脉电活动时,不再建议应用阿托品。,新指南20条核心建议,(11)早期行气管插管的重要性下降; (12)进一步强调了CO2图的重要性,CO2波形图能够证实气管插管的位置,持续监测气管插管的位置和CPR的质量,能为恢复自主循环提供一个早期标识; (13)超声成像在高级生命支持中的潜在作用得到认可; (14)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高氧血症的潜在危害也

15、得到了认可。一旦自主循环恢复,应认真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吸入的氧气浓度应该被滴定,以使动脉血氧饱和度达到9498; (15)对于心脏骤停后综合征进行了更多的细化和强调。,新指南20条核心建议,(16)一个有结构的复苏后治疗计划可改善ROSL后心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这一点已得到认可; (17)进一步强调初期经皮冠脉介入术在ROSL后患者(包括昏迷)的应用; (18)修订了血糖控制的建议:ROSC后成人血糖值超过10 mmol/L应进行治疗,但要避免低血糖; (19)应用治疗性低体温治疗心搏骤停后昏迷的存活者; (20)承认目前许多公认的预测因子不可靠,尤其对已用治疗性低体温进行治疗的情况下。,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