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传媒业现状(第三讲)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592451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传媒业现状(第三讲)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中外传媒业现状(第三讲)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中外传媒业现状(第三讲)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中外传媒业现状(第三讲)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中外传媒业现状(第三讲)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外传媒业现状(第三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传媒业现状(第三讲)(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讲 传媒业现状,一、世界传媒业现状 二、中国传媒业现状 三、传媒业所有制,一、世界传媒业现状,1、国家放松管制(传媒跨类别限制、下属子媒体数量、特定市场占有份额可更多运作更加自由、规模可更大。)生产力扩张。 2、全球化(国内市场开发的延续) 3、产业化(营利成为潮流) 4、私有化(1980年后,西欧广电开始私有化浪潮;,到1990年代,西欧、日本形成公私双轨模式;中国民营传媒企业),5、技术革命 (1)清晰度、还原度更高。 广电数字技术:清晰度、还原度更高。 ( 2 )传输容量更大。 广电改数字信号后同一线路传输频率、频道数量增加。 (会导致业态变化:内容产品需求增加内容产品生产、销售环节

2、膨胀;广告渠道增多,广告利润摊薄,传媒广告业务重要性下降传媒产业重回“内容为王”模式。),(3)传输速度更快。 互联网宽带更快。 (4)接受终端变革。 旧终端融合: 手机=手机+照相机+收音机+电视+电脑、电脑=电脑+电视+收音机 新终端出现: 移动电视、楼宇电视等。,二、中国传媒业现状,所处环境(PEST分析法) 状态,所处环境:,(一)政治环境(Political) 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中国传媒业特性:1论、两为、双重属性特殊内涵、双重目标及处理原则、个体身份特色。 (中国传媒经济主导因素、运作规律不同。),(二)经济环境(Economic) 1、 “以

3、经济建设为中心”,国家任务。 2、20012020年(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012005年(十五计划): 主题:发展 主线:(产业)结构调整(?) 动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科技进步 根本出发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十一五规划: 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3、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转型: 两个全局性根本转变: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 导致:中国传媒业的转型:纯宣传系统有产业功能的宣传系统产业部分日益增加的宣传系统。,(三)社会与文化环境(Social and cultural) 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恩格尔系数降低、人均GDP超1000$)导致对精神生活需求水平的提高。,(四)技

4、术环境(Technical) 重视科技,“第一生产力”,传媒业也重视。,传媒业也处在技术革命中: (1)清晰度、还原度更高。 (2)传输容量更大。 (3)传输速度更快。 (4)接受终端变革。 (时间上先外后中;普及上要更慢。),补充:广电、报业的技术革命:,广电: (源起数字化改造) 清晰度、还原度更高。 传输容量更大。 电视数字化改造后增加:数字频道、广播频率、各类文字资讯、电子游戏等。 接受终端变革。 电视:电视+收音机+电脑 (广电数字化改造的现在状态:试点后开始推广从最早的青岛、佛山、杭州向更多地区; 2008奥运直播全部数字化;2015年实现整体转换。),报业: 接受终端变革,历程:

5、 06.8.5,总署报刊司发起并组织实施的“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启动探讨数字化、网络化的内容显示介质技术、信息传播技术和运营模式,实现传统纸介质出版向数字网络出版的转型。 11 .15,数字报业实验室第一届理事大会成立,确立广州日报、解放日报等17家理事单位,并达成数字报业发展8点基本共识。,手机报大量出现; 4.14,解放日报在全球范围内首次试验推出电子报纸; 8.1 ,Bo播报; 9.28,杭州日报“多媒体电子纸”; 10 .27,烟台日报集团各主要媒体进入“电子纸时代” 。 报业正向新业态转变。 接受终端:纸报接受数字化内容的各种接受终端; 报社:变成数字化内容提供商。 (变化幅度比广电

6、业大。),状态,(一)当前中国传媒业头等大事 (二)中国传媒业经济总量及发展趋势 (三)中国传媒业数量 (四)中国传媒业主体结构,(一)当前中国传媒业头等大事,中共中央实施文化体制改革。 决定传媒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产业属性日益凸显。,附:政策:,06.1,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国家文化安全”等原则下,继续深化。06.10、11,刘云山都提到“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培育新型文化市场主体,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力求在解决制约和影响发

7、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上取得新的突破”;“提高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关产业属性发挥,(二)中国传媒业经济总量及发展趋势,2003,总收入在电信、机械设备、旅游之后,第四。 2005, 报业广告收入256亿、期刊24亿、广播50.58亿、电视406.53亿;总收入737.11亿;占GDP(18.2321万亿元)0.404 %。 我国网络广告(不含搜索引擎在内)收入32.29亿元。 广播电视总收入931.15亿元,占GDP 的0.51 % ; 电影票房48亿。,19922003四大传媒广告年收入发展趋势(单位:亿元),2003四大传统传媒广告收入之和是1992的13.48倍,平均每年比上年增长1

8、27%,大大超过同期GDP年均8%左右的增长率。,(三)中国传媒业数量,2005年主要类别: 报纸1931种、期刊9468种、出版社573家、 电台273个、电视台302个 、广播电视台1932个、 通讯社2家。,(四)中国传媒业主体结构*,主体:建国后至今的报纸、广播、电视 结构:334 第一个3:报纸、广播( 94.48) 、电视( 95.81) ; 第二个3: 报纸:党委机关报;晚报、都市报;专业报 广播:综合台;文艺台;经济、交通台等专业台 电视:无线传输、有线传输、卫星传输 4:4个行政级别(广播、电视改三级办,但未整体性改动) (辅之以:互联网2006.12.31,1.37亿、期刊

9、等。),三、传媒业所有制,(一)世界三种类型 (二)所有制在世界传媒业的存在状态 (三)中国传媒业的所有制状态,(一)世界三种类型,私有制、国有制、公(共所)有制。,1、私有制 传媒业产生之初是私有制。 运作特点: 1、产权归个人所有; 2、追求利润最大化; 3、以迎合受众为宗旨; 4、广告为主要收入来源; 5、内容产品以大众化(通俗化)为特色,部分呈低俗化。,2、国有制 由国家所有的传媒。 运作特点: 1、产权归国家所有; 2、运作方针由国家制定,负责人由国家任命; 3、经费全部或大部来自于国家; 4、内容产品注重社会效益,风格严肃、庄重; 5、经济效益相对较差。,3、公(共所)有制 公(共

10、所)有制存在于西方广播电视业,其中的一种运作体制,名为公共服务广播电视,现在西欧与日本最发达。,起源: 首先,该体制由西方政治哲学里的“公共”理念催生认为独立于政府、个人之外还有一个由所有个人组成的“公共空间”正因有这样一个“公共空间”的概念,才为广播这种社会资源找到了所有者和服务对象。,其次,公共服务广播电视起源于英国。 具体历程: 1922.11.1,私有商营的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mpany,简称BBC)开始营业,14日在伦敦开始日常广播,由此翻开了英国广播业的历史。,BBC由母公司出售收音机和其它电器产品的收入来支持广播业务,同时按收音机执照收取收

11、听费,政府禁止其刊播广告。,该公司成立后,鉴于广播社会影响大、频率资源(自然资源)属于公共资源等原因,公众对其由私人所有并控制表示不满英国议会于1923、1925分别成立希可斯委员会、克劳佛德委员会研究解决英国广播业运作体制问题。,研究结果认为广播既不应由商业团体独占,也不能完全由政府当局控制,建议组建为公众利益服务的公共广播公司。(其中有BBC创始人约翰里斯JohnReith的思想给予广播更大的独立性,超越商业利润与娱乐的狭窄视野和来自政府的压力,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社会性的、宗教性的、民族性的节目体系,命名为“公共服务广播” 。),针对这个结果,社会公众、英国政府等多方达成共识1927元旦,

12、公共服务性质也即公有制的BBC(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成立。公有制的开端、公共服务广播电视的开端。,公有制运作特点: 1、产权归社会公众所有; 2、以独立法人身份运作,由社会各阶层、集团的代表组建管理机构,不受政府控制; 3、运作方针是对社会公众负责;财务目标是收支平衡,如有盈余,须用于事业发展,而不能分配给个人。(如BBC由皇家特许状规定:应将所有收入用于公司服务目标的实现;NHK案例);,4、以视听费为主要收入来源; 5、内容产品注重社会效益,风格严肃、庄重; 6、经济效益较差; 7、原则上不播广告。(瑞典、丹麦等国插播数量有限的文化、教育类广告

13、,如图书、电影、电脑等。),(二)所有制在世界传媒业的存在状态,复杂: 空间上丰富性: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所有制状态不一样; 时间上动态性:同一国家或地区在不同时间的所有制状态不断变化。,一,传媒业采取何种所有制形式,主要取决于国家的政治制度,另外,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也对所有制形式的确立产生重要影响; 二,传媒所有制是动态变化的,不断适应传媒生产力发展而变动,总体看有向私有制转化的趋势;,三,绝大多数国家的传媒都是三种所有制并存,并因国情不同而各占不同程度的重要地位,如以一种所有制形式为主体、其它为辅等。,四,从政治制度上看,资本主义国家的传媒以私有制为主流,且市场经济越发达,私有制比重越高(如

14、美国,除少部分电台、电视台等传媒外,私有制传媒占极大比重;) ;社会主义国家国有制为绝对主流;发展中国家则多种所有制并存,但有影响的传媒一般有政府、或政党背景。,五,从传媒类别上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因传媒类别不同,所有制有较大差别。一般报纸、期刊等印刷传媒以私有制为主体,而广播电视则更多地呈公私双轨制状态。 六,从地理区域上看,美国私有制占绝对主流;西欧、日本的广播电视以公私双轨制为特色;中国则是国有制为绝对主流,部分已允许非国有资金进入。,(三)中国传媒业所有制状态,1、当前状态 2、趋势,当前状态:,国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纯国有制衍变而来; 直接诱致因素国家融资政策。 “1

15、7号文”; 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 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等。,具体分4块:,第一块有传播权组织除电影集团外国有制。 有关该方面的最新政策: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第九条:“非公有资本不得投资设立和经营通讯社、报刊社、出版社、广播电台(站)、电视台(站)”。,第二块传媒组织经营业务剥离成立的公司国有资本绝对控股前提下,非国有资本可参股。(非纯国有制)第三块电影集团国有资本绝对控股前提下,进入资金无身份限制。(非纯国有制),第四块发行领域: 对民营资本全面放开;(进入领域、持股比例无任何限制) 对境外资本目前只在总发行等极少领域限制。 (非纯国有

16、制、放开力度最大),发行领域对民营资本全面放开历程:,(1)应加入WTO承诺,中国须在2004年底前实现出版物发行市场开放,对资金身份、比例放松限制。 (2)政策上的反应: 03.5.1,总署颁布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管理办法,规定自2004.12.起,外资、合资企业可申请从事国内出版物的批发业务。 03.9.1,总署开始实施出版物市场规定,主要内容是对国内民营资本开放。,(3)市场反应: 03.9.19,文德广运发行集团组建中国第一家获出版物国内总发行权的民营企业,此前只邮局、新华书店等少数国有单位有,此后,北京时代经纬、上海英特送等民营公司也相继获总发行权。,04.4.20,山东世纪天鸿书业有限公司被总署授予出版物国内总发行权、全国性连锁经营权国内第一家获两权的民营企业。此前只有新华书店同时拥有。发行方面在所有制上不是纯国有制,而且放开力度很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