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习题目:探索从唐代到现代的饮茶习惯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587189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习题目:探索从唐代到现代的饮茶习惯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研习题目:探索从唐代到现代的饮茶习惯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研习题目:探索从唐代到现代的饮茶习惯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研习题目:探索从唐代到现代的饮茶习惯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研习题目:探索从唐代到现代的饮茶习惯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研习题目:探索从唐代到现代的饮茶习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习题目:探索从唐代到现代的饮茶习惯(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研習題目: 探索從唐代到現代的飲茶習慣,組員名單:吳統賢、黃博昕、邱朗、翁浩鈞 完成日期:2007年12月20日,聖公會聖彼得小學(下午校),2,作品簡介,本作品探索從唐代到現代的飲茶習慣,唐、宋元、明、清各朝代及現代人的飲茶習慣,透過閱讀書籍、瀏覽網頁及參觀茶具文物館以認識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的飲茶歷史。 另外透過實地考察、訪問茶客及進行問卷調查,取得現代人飲茶習慣的資料,整理及分析資料後,將報告分享給大家。,3,茶的始創人,陸羽茶經:茶之為飮,發乎神農 由此可見,神農氏是茶的始創人。,資撮自,于觀亭(2003):中國北京 ,中國農業出版社 ,4,茶的出現,茶出現的說法 神農氏給人治

2、病,在大樹下煮水,水滾了,水中掉了幾片樹葉,水立刻變成黃色。 由此可見,茶最初是一片片從茶樹掉下來的樹葉。,資撮自,于觀亭(2003):中國北京 ,中國農業出版社 ,5,茶經的出現,茶經是唐代陸羽所著,成書於公元780年,是我國,也是世界第一部系統簡述茶葉科學知識和生產實踐的專著。 此外,茶經也記載了唐代以前不同的神話、寓言、史籍、藥理、詩賦、傳記和地理等書籍 。,資撮自,于觀亭(2003):中國北京 ,中國農業出版社 ,6,唐代的飲茶風氣盛行於皇室、貴族及平民,陽羨唐貢山所產的貢茶,是皇室喜愛的珍品。 貴族喜愛飲茶。 平民的飲茶風氣也十分流行,大都市中,茶肆是到處可見茶肆。,資撮自 : 台灣

3、教育部,瀏覽日期:7122007、http:/culture.edu.tw/history/smenu_photomenu.php?smenuid=430&s_level=&subjectid=586,7,茶興盛和普及的時期,興盛時期(宋代、元代、明代) 根據歷史,茶應該在宋代至明代為最鼎盛的時期,茶文化踏入了空前繁榮的地步。 普及時期(元代、明代) 約在元代到明代,茶文化平凡起來。茶的種類同時增多了,而茶壺亦同時多了很多種類。茶文化也得以改進。,資撮自,于觀亭(2003):中國北京 ,中國農業出版社 ,8,清代皇帝的飲茶喜好,康熙皇帝喜歡太湖碧螺春 乾隆皇帝喜歡西湖龍井,資撮自,于觀亭(20

4、03):中國北京 ,中國農業出版社 ,9,參觀,十一月二十四日到茶具文物館及羅桂祥茶藝館參觀 透過參觀茶具文物館,我們對以下各點加深了認識: 茶的歷史、中國歷代的備茶方法及茶具 早在漢朝,人們已懂得把茶葉和薑蔥等混煮來喝 在唐代,飲茶的風尚自南方的發源地推廣至北方及邊疆地域 在中唐時,茶已被譽為舉國之飲,10,參觀,宋代的飲茶風氣比前代更盛,以茶款客已成為遍行天下的禮儀;文人常相聚品茗,皇室官冑亦多精於茶藝。飲茶的樂趣不單只是品茶味,更著重備茶時的每一個環節 明代初期多以大壺泡茶,後期則以較細的茶壺 在清代,人們選用茶壺泡茶,又或選用蓋杯沏茶,11,參觀,名為品茶圖 陳洪綬(1598-1652

5、) 可見古代人的生活中也有飲茶習慣,圖片攝於茶具文物館,12,參觀,參觀羅桂祥茶藝館 我們從外觀望該處的茶室,13,實地考察,十一月二十八日早上到位於中環的蓮香樓進行實地考察 我們親身用茶壺泡茶及用蓋杯沏茶,體驗兩種泡茶方法,14,實地考察,我們觀察到茶客的喝茶習慣 茶客多是獨自或偕同一名親友到該茶樓喝茶 茶客會吃一至兩籠點心 茶客與服務生會打招呼 茶客多是老年人(約60-80歲),圖片攝於中環的蓮香樓:茶客多是老年人,15,訪問,中環的蓮香樓實地考察完畢後,於茶樓門外進行訪問活動 另外,各組員於假日與家人飲茶後於茶樓門外進行訪問活動 訪問對象:茶客,樣本日期: _ 名字:_ 地點: _ 喝茶

6、次數: 一個月約_次 你對喝茶有什麼看法? _,16,訪問結果,17,訪問結果,18,問卷調查,19,問卷調查的分析,根據我們所得的資料, 大多數人有喝茶的習慣(80/113) 大部分行政及專業人員(23/27)有喝茶的習慣,而當中有10位的每月喝茶次數多於16次 大部分文職及服務人員(13/16)有喝茶的習慣 全職主婦(10/18)有喝茶的習慣 受訪者中有兩名為退休人仕,其每月喝茶次數多於26次 學生(24/40)有喝茶的習慣 4059歲(26/36)有喝茶的習慣 20-39歲(21/26)有喝茶的習慣 10-19歲(25/40)有喝茶的習慣 多數人常用茶葉(55/80) 多數人喜歡用茶葉冲

7、茶(58/80) 有部份喜歡用茶包冲茶(22/80) 多數人都與家人一起喝茶(65/80) 除了茶樓以外, 受訪者多數在家中喝茶(57/80) 除了茶樓以外, 受訪者採用茶包泡茶佔半數(39/40),20,問卷調查的分析,大多數人有喝茶的習慣 (113名受訪者中有80名有喝茶的習慣),大部分行政及專業人員有喝茶的習慣,而當中有10位的每月喝茶次數多於16次 (27名受訪行政及專業人員中有23名有喝茶的習慣),21,問卷調查的分析,大部分文職及服務人員有喝茶的習慣 (16名受訪文職及服務人員中有13名有喝茶的習慣)全職主婦(10/18)有喝茶的習慣 (18名受訪文職及服務人員中有10名有喝茶的習

8、慣),22,問卷調查的分析,受訪者中有兩名為退休人仕,其每月喝茶次數多於26次學生(24/40)有喝茶的習慣 (40名受訪學生中有24名有喝茶的習慣),23,問卷調查的分析,4059歲(26/36)有喝茶的習慣 (36名受訪者中有26名有喝茶的習慣)20-39歲(21/26)有喝茶的習慣 (26名受訪者中有21名有喝茶的習慣),24,問卷調查的分析,10-19歲(25/40)有喝茶的習慣 (40名受訪者中有25名有喝茶的習慣),25,問卷調查的分析,大部分人常用茶葉 (80名有喝茶習慣的受訪者中有55名常用茶葉)大部分人喜歡用茶葉冲茶 (80名有喝茶習慣的受訪者中有58名喜歡用茶葉冲茶) 部分

9、人喜歡用茶包冲茶 (80名有喝茶習慣的受訪者中有22名喜歡用茶包冲茶),26,問卷調查的分析,大部分人都與家人一起喝茶 (80名有喝茶習慣的受訪者中有65名家人一起喝茶),27,問卷調查的分析,除了茶樓以外,大部分受訪者在家中喝茶 (80名有喝茶習慣的受訪者中有57名除了茶樓以外,大部分在家中喝茶)除了茶樓以外,半數受訪者採用茶包泡茶(39/80) (80名有喝茶習慣的受訪者中有39名除了茶樓以外,半數受訪者採用茶包泡茶),28,總結,由唐代至今,飲茶活動都活躍於人的生活中;可見飲茶習慣之普遍性。唐代的飲茶風氣盛行於各階層,在中唐時,茶已被譽為舉國之飲。宋代、元代、明代為飲茶習慣最鼎盛的時期,

10、而其中元代及明代普遍起來。清代,康熙、乾隆都喜歡喝茶。,29,總結,現代人的飲茶習慣,大部分茶客都以一至兩籠點心作伴食。部分人從小與家人一起飲茶,長大後仍維持這飲茶習慣,同時亦保留著中國的傳統文化。,30,總結,大多數人有喝茶的習慣,各行各業的人,不論是行政及專業人員、文職及服務人員、全職主婦、退休人仕抑或學生都有喝茶的習慣。各個年齡組別的人,老、中、青都有喝茶的習慣。 另外,大部分人仍以茶葉為常用的備茶方法,而有部分人較喜歡用茶包冲茶,估計是香港人生活節奏急速而求方便快捷以茶包冲茶。,31,總結,喝茶可幫助家人間的關係,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人與家人一起喝茶,及除茶樓外, 受訪者多數在家中喝

11、茶;這看來喝茶也是家庭活動之一。 以前的人用茶盅泡茶的,現今多改用茶壺或較方便的茶包泡茶。無論泡茶方式怎樣改變,相信喝茶文化在中國社會的赤地位依然會屹立不倒。,32,附,33,作品簡介,本作品探索從唐代到現代的飲茶習慣,唐、宋元、明、清各朝代及現代人的飲茶習慣,透過閱讀書籍、瀏覽網頁及參觀茶具文物館以認識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的飲茶歷史。 另外透過實地考察、訪問茶客及進行問卷調查,取得現代人飲茶習慣的資料,整理及分析資料後,將報告分享給大家。,34,組員分工表,35,參考資料,于觀亭(2003):,中國北京 ,中國農業出版社 。 台灣教育部: ,瀏覽日期:7122007、http:/cult

12、ure.edu.tw/history/smenu_photomenu.php?smenuid=430&s_level=&subjectid=586,36,鳴謝,指導師:關凱華老師、張月珠老師、馮妙珊老師 香港教育學院校友會,37,版權聲明,本作品只作非商業用途,無意侵犯別人的知產權等,38,個人感想,參與這次專題研習,大大提高了我對茶的認識和興趣。茶是中國傳統文化,這次研習讓我對中國傳統有進一步的認識。 我希望再有機會跟組員一起研習。透過這次經驗,我希望多品嚐更多不同的品種的茶。 組員:黃博昕,39,個人感想,經過這次專題硏習,我學到的東西有很多,例如與人溝通、面對問題、加快做事的效率等。唯一

13、令我最印象深刻的都是有人出水痘。當時,關老師冷靜地處理這件事好讓我明白要冷靜地處理任何突發事件。這次專題硏習也讓我明白怎樣和別人合作。 組員:吳統賢,40,個人感想,參加了這次的專題,我對中國茶又加深了認識識。然而,我學習了其他東西,例如:與人合作;研習其間,一名同學因出水痘而沒有上學,所以我們三個人來做四個人的事情,那後時間,做事雖然十分吃力,但也是值得的,希望下一次也能參加這類研習比賽吧! 組員:翁浩鈞,41,個人感想,經過這次專題研習,我明白到分工合作的重要。在這短短的一個多月研習時間,其中,我有八天因病沒有回校。回想起來,我們居然能在這個限期內完成,真神奇,要是大家不合作,就很難在這個限期內完成。 組員:邱朗,42,小組合照,43,絡方法,學校名稱:聖公會聖彼得小學(下午校) 電話:2546-2624 地址:香港山道八十八號 網址:http:/stpeterschool.edu.hk/ 組長的電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