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2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4530189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8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2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管理学2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管理学2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管理学2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管理学2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2(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 理 学,前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教学手段 参考书目 中文刊物 英文刊物,课程性质和目的,适用专业: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 学时数:48学时 学分:3学分 性质:为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必修课程。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形成管理思维模式,掌握管理的概念、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初步具备解决一般管理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管理类专业课打基础。,教学手段,多媒体课堂教学 案例分析讨论 看VCD 专家专题讲座,What shallI do?,案例分析的目的,目的:其目的不在于寻找“标准答案”,而在于培养学生的感觉能力和反映能力。 5个目标: 明白经理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观察不同行业、

2、不同背景的企业经营活动和技巧。 为企业诊断提供实例。 摆脱对权威教授和教科书的依赖。 强迫深入不同行业、企业,走出象牙塔,融入真实的商界。,参考书目,1.李培煊,管理学,中国铁道出版社 2.徐国华 赵平,管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3.邢以群,管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4.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 5.杨文士,管理学原理,人民大学出版社 6.斯蒂芬 罗宾斯,管理学,人民大学出版社 7.哈罗德孔茨,管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交大管理学课程组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中文刊物,1、中国软科学 2、管理世界 3、管理现代化 4、管理工程学报 5、企业管理 6、管理者 7、管理文摘,英文刊物

3、,1.Journal of Management 2.Journal of General management 3.Association Management 4.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5.Management Review,1. 管理与管理学,1.1 管理的概念与特点 1.2 管理的性质与作用 1.3 管理的主体与职能 1.4 管理的原理与方法 1.5 管理学性质与对象 1.6 管理学科体系结构 讨论题 案例分析,学习内容要求,管理的概念、 意义、目的、 二重性、职能、 基本原理、方法,1.1.1 管理的概念,几种说法 : 管理就是领导(穆

4、尼)。 管理就是决策(西蒙)。 管理就是谋取剩余(泰勒)。 管理就是经由他人完成任务(孔茨)。 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法约尔)。,管理 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人为中心,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便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投入资源,管理过程,达到目标,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不是盲目无计划的、本能的活动。 管理是围绕着某一共同目标进行的。 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协调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和利益关系,它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的始终。 管理包括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职能,即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工作强调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

5、,确保组织的效率和效果。 管理是在特定环境下开展工作的,有效的管理必须审时度势,根据环境的特点进行活动。 管理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实践活动。,本人观点什么是管理?,管理就是让人做事并取得成果 (通过别人完成任务)。 让:命令与启发。 人:引/选/用/育/留。 做、取得:措施手段。 事:客观事物,主观选择。 成果:需要兼顾多重伦理准则。,1.1.2 管理的要素,管理主体 管理客体 管理目标 管理职能 管理手段,1.1.3 管理学特点,一般性 综合性 模糊性 实践性,1.2 管理的性质,管理工作不同于作业工作 管理的科学性 管理的艺术性 管理的二重性 管理的战略性 管理的有效

6、性 管理的他人性 管理的多样性 管理的有界性 管理的目的性,管理工作不同于作业工作 如何做一个有效的管理者,管理者的角色 管理一个组织 管理管理者 管理工人,管理工作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科学:有一套科学客观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客观性 实践性 系统性 发展性艺术:灵活运用管理知识、技能的技巧和决窍。,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如何理解?,部分内容是科学,部分内容是艺术; 经过系统整理的管理知识是科学,管理知识的应用,亦即管理实践是艺术 认知性的知识或可编撰的知识(Codified knowledge) 体验性的知识或意会的知识(Tacit knowledge) 体验性或意会的知识如何学?如

7、何教?,管理的科学性,高效。生理、理性、被动工具。 20世纪初,泰勒、甘特、吉尔布雷斯:动作、时间、计划研究,培训工人,提高个体生产率。 法约尔、韦伯等的组织管理原理:分工、专业化,机械、非人性的职能设计,改善组织生产率。,管理的艺术性,愉快。心理、情感、能动主体。 20世纪中,梅奥、卡内基、马斯洛、麦格雷戈等:人际关系、群体合作、行为科学、人性假设、人力资源。 各种心理疗法:动力、行为、认知、人文等。以解决“人们总在忙碌,而不能轻松地工作”的问题。,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管理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具有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管理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具有社会属性。,管理的战略性,正

8、确。精神、道德、意义方向。 20世纪末,大企业存在意义、使命目标、共同愿景,非盈利性组织作用,竞争合作互动关系反思。 跨国经营、环境生态、技术两难、企业伦理、社会责任、人类前景、全球命运。,管理的有效性,资源是有限的 若资源无限则不需要管理 没有效率压力就不需要管理 管理可以提高效率,管理的他人性,管理需要他人的努力 只会管理自己不叫管理 管理的原理也可以用来管理自己 指挥他人是管理的一大挑战,管理的多样性,管理对象包括人财物 管理过程包括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 管理部门包括生产、财务、销售、人事等 任何组织都有管理问题,管理的有界性,管理是组织内资源的配置 对组织外的资源无调动权 管理是一个

9、等级链,“在人类的历史上,还很少有什么事比管理的出现和发展更为迅猛,对人类具有更为重大和更为激烈的影响。”Peter Druke,美国为什么领先? MBA年薪比博士高 破产企业90%是由于管理不善 国有企业80%是管理问题,管理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管理。 管理和科技是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两翼。 中国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管理,设计和维持一种体系,使之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等),实现组织既定的目标。 低成本 高收益,招财进宝,管理的目的性,管理的基本目的,在于提高工作的效率(efficiency)和效果(effectiveness) 。 效果是解决“做什么”的问题,它要求确定正确

10、的目标; 效率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它要求选择合适的行动方法和途径,以求比较经济、比较快地达到既定的目标。 相对而言,效果是第一位的。好的管理就是要做好对的事。,管理追求效率和效果,资源利用,目标实现,手段:效率,结果:效果,低浪费 高成就,目标,Do things right Do right thingsDo things fast,1.3.1 管理的角色,谁是管理者 管理者的角色 如何做一个有效的管理者,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有效管理的五个领域,领域管理自我 领域管理工作 领域管理人员 领域管理人际关系 领域管理具体情景罗伯特K伯

11、恩斯博士 芝加哥大学企业关系中心的创建者和领导者,有效管理的八个步骤,评估结果 我们到达哪里? 分析需要 我们现在在哪里? 设立目标 我们应该做什么? 怎样衡量进展? 确定责任 何人何时做何事?,有效管理的八个步骤,衡量进展 我现在做得怎么样? 你现在做得怎么样? 我们现在做得怎么样? 评价表现 我完成得怎么样? 你完成得怎么样? 我们完成得怎么样? 认可工作进步 将如何奖励你 规划未来 接下来我们要做什么? 我们应该停止哪些工作? 哪些东西要进行改革?,有效管理者的框架,行为原则,指导力,统率力,对自己所做的工作具有挑战的能力和意志,作为一个社会人该有的多方面的常识,作为一个职业人应有的知识

12、技能和使命感,促进 业绩的 责任感,理解部下心理的能力 站在他人立场去思考的能力,使工作系统地进展的能力 改善工作方法的能力,管理者的角色模型,经典的管理理论指出管理者在三个方面承担着管理角色。,人际 关系,传递 信息,作出 决策,管理者的人际关系,不同管理职能的时间分布,组织 24%,计划 15%,领导 51%,控制 10%,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控制 13%,计划 18%,组织 33%,领导 36%,计划 28%,组织 36%,领导 22%,控制 14%,1.3.2 管理者的定位,西方的观点,本书的观点,计划:为组织确定任务、宗旨、目标;实现目标的战略、措施、程序;以及实现目

13、标的时间表和预算。 组织:根据组织的目标、战略和内外环境设计组织结构,并为不同岗位配置人力资源的过程; 领导:对组织成员施加影响,以推动其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控制:衡量和纠正下属活动,以保证事态发展符合计划要求的过程。,计划 组织 领导 控制,1.4.1 管理学原理,系统原理 人本原理 信息原理 责任原理 效益原理,系统原理,管理具有系统性 统筹兼顾,整体优化 分工协调,优化配置 组织与环境相协调 动态性,自然界系统,系统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的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特征: 集合性 层次性 相关性 系统原理的要点 整体性原理 动态性原理 开放性原理 环境适

14、应性原理,人本原理,人是管理系统中首要的因素;“以人为中心”,充分发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人企业管理的主体 管理者应重视满足员工的合理需要 管理为人服务,以人为本,信息与反馈控制原理,信息流管理的神经系统 建立发达的信息渠道。(MIS、DSS) 重视信息收集、整理和运用,力求全面及时,准确可靠。,现代管理系统,责任原理,合理分工、明确规定组织各部门和个人的任务和责任。职位设计和权限委授要合理 明确每个人的职责 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效益原理,管理的最终目的效益 效益有效产出与其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正确处理效率、效果和效益三者关系效果:通过努力获得的有用成

15、果效率:单位时间的成果量效益:社会认可和接受的成果 建立正确的效益观(生产为中心转为效益为中心),1.4.2 管理学方法,按管理职能类别:预测方法、决策方法、计划方法、组织方法、指挥方法、控制方法、激励方法 按所用方法的定量化程度:定性管理方法、定量管理方法 按管理对象的范围:宏观管理方法、微观管理方法 按管理活动的类型:生产管理方法、物资管理方法、信息管理方法、技术管理方法、人事管理方法 按用于制定决策还是用于实施决策的不同功能:管理认识方法(观察方法、调查方法、实验方法、逻辑方法等)和管理实践方法(强制性控制方法、动机激励方法、思想教育方法、社会推动方法等) 按管理者类型:专制型管理方法、民主型管理方法和放任型管理方法 按管理组织形式类别:长制管理方法、委员制管理方法、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制管理方法和参与式管理方法等 按管理方法产生的前后时序:统管理方法、现代管理方法,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系统分析方法与结构分析方法 自组织分析方法 归纳法 试验法 演绎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