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企业经济统计学6企业劳动工资统计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518168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2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企业经济统计学6企业劳动工资统计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自考企业经济统计学6企业劳动工资统计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自考企业经济统计学6企业劳动工资统计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自考企业经济统计学6企业劳动工资统计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自考企业经济统计学6企业劳动工资统计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考企业经济统计学6企业劳动工资统计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企业经济统计学6企业劳动工资统计ppt培训课件(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企业劳动工资统计,企业劳动工资统计,第一节企业从业人员统计,一、企业从业人员统计的范围及原则 从业人员是指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全部劳动力。 包括企业在岗职工和企业其他从业人员。不包括离开本企业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全部职工;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私营业主; 个体农户;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乡镇企业从业人员; 农村从业人员;其他从业人员,(一)从业人员统计包括的范围 1.企业在岗职工。学习、伤、产假 2.企业其他从业人员。不包括在企业工作并领取劳动报酬的在校学生。 (二)从业人员统计不包括的范围 1.离开本企业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2.生产经营性原因离开本企业仍保留

2、劳动关系的职工。 3.企业内部退养职工。,(三)从业人员统计的原则 根据统计分析的不同需要,企业从业人员统计可以有两个口径: 一是作为企业生产要素的企业劳动者 二是反映规模的企业全部劳动者。 为了进行企业经济核算和避免企业间统计上的重复,企业从业人员的统计原则上是:“谁发工资谁统计”。,1.企业从业人员期末人数 指企业在报告期最后一天的从业人员实有人数(月末、季末、年末人数)。 统计指标: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在岗职工期末人数、其他从业人员期末人数等。,二、企业从业人员数量与构成统计,2.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每天拥有的全部从业人员人数。 表明报告期内占有劳动力的一般水平,使计算拉

3、动生产率和平均工资以及其他有关指标的基础。 平均人数=人员增减变动不大的企业, 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期初人数+期末人数)/2,(2)在实际的统计工作中,计算平均人数如下注意:报告期内节、假日的人数一律按节、假日前一天的人数计算。 (3)开工不满全月的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分母也是报告月的日历日数,全部从业人员 平均人数,(二)企业从业人员的构成统计 1.按用工期限分组 2.按工作岗位分组 3.按工人在生产中的作用分组 4.按工种和熟练程度分组 5.按文化程度分组,(一)从业人员绝对量变动统计 期末人数=期初人数+本期增加人数-本期减少人数 1.本期增加从业人员人数 增加人数是指在报告期内,本

4、企业招收、录用和调入的全部从业人员数。,三、企业从业人员变动统计,增加方面: 从农村招收:户口在农村的劳动力 从城镇招收:城镇社会青年、失业人员 录用的退役军人:复员军人和专业军人 录用的大、中专、技工学校毕业生 调入人员:由市内、外单位调入的人员 其他增加人数,减少方面 减少人数是指在报告期内,离开本单位且不再由本单位支付报酬的人员。 离休、退休、退职人员。 开除、除名、辞退。 离开本企业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终止、解除合同 调出人员 其他减少人员,(二)从业人员相对量变动统计 从业人员总数变动程度指标,从业人员人数 变动程度指标,=,100%,第二节 企业劳动时间统计,一、劳动时间的核算

5、(一)劳动时间的计算单位 一般是以工日或公时为计算单位 在八小时工作制度下,一个工日就相当于一个工人做工八小时; 一个工人劳动一个小时就叫一个工时 在某些特定的要求下,例如,在制定劳动消耗定额和核算单位产品劳动消耗量时,也用“分”作为计算劳动时间的单位 。,(二)劳动时间的构成(图) (三)劳动时间的核算 1.报告期日历工时(日) 报告期日历工日按制度规定每天工作小时数 报告期日历工日:每天(包括公休日)的工人实际工作与实际未工作的天数之和 企业日历工日数:按工日计算的工人在一定时期内所拥有的全部可能劳动时间。 企业日历工日数=每日工人人数=期内工人平均人数日历日数,2.制度公休工时(日) 制

6、度公休工时=制度公休工日按制度规定每天工作小时数 制度公休工日,休息日及法定休假日中工人应休息的天数之和 3.制度工作工时 工人应该工作的天数 制度工作工时=日历工时数-制度公休工时 报告期工日应该工作的工日总数=规定工作天数工日平均人数,4.出勤与加班工时(日) 一个工人在轮班内出勤,不论是否工作了一个轮班,均算一个出勤工日 工人因公出差,虽未上班,也视为出勤。 出勤工日数=出勤工人,5.缺勤、停工、非生产公时(日) 缺勤工时(日):病假、产假等 停工工时(日):由于某种原因未能从事生产工作的工时 非生产工时: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未从事本企业生产的工时 停工、非生产工时:不算缺勤工时,但也不

7、能算实际工作工时。,6.实际工作工时(日)与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日) 一个工人实际工作一小时:包括加班工时和加点工时,不包括非全日的缺勤、停工、非生产等时间。 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实际从事生产的工时总数。实际工作工时-加班加点工时数 实际工作工日数:实际参加生产的工日总数。 实际工作工日数=每日实际参加生产的工人人数,(一)工人出勤率 工人出勤率= 出勤率+缺勤率=100% (二)出勤工时(工日)利用率 出勤工时利用率=受非生产工时和停产工时的影响,二、劳动时间利用情况统计指标,(三)制度工时(工日)实际利用率 制度工时实际利用率=,制度时间实际利用率=出勤时间利用率工人出勤率,(四)劳动日

8、利用率 劳动日利用率=,(一)劳动时间平衡表的构成 劳动时间平衡表有劳动资源与劳动消耗两个部分组成,左边部分是劳动资源,它是以制度工时总数为基础,作为最大可能工作时间。右边部分是劳动消耗,除列出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外,对未使用的时间要加以分类,并按其发生的具体原因逐项列出。,三、劳动时间平衡表,1.分析劳动时间未能充分利用的原因 2.分析劳动时间未能充分利用而造成的损失,由于工时未能充分利用而损失的劳动力,由于工时未能充分利用而减少的劳动力,=,每一实际工作 工时平均产量,未能利用 工时数,3.分析加班加点情况,加班加点 强度指标,=,加班加点 强度指标,=,4.分析劳动时间未被利用的潜力,第三

9、节 企业劳动生产率统计,一、劳动生产率统计指标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 (一)劳动生产率的表现形式 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正指标),(负指标),(二)劳动生产率的分类 1. 按不同从业人员范围计算的劳动生产率指标 工人劳动生产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人劳动 生产率,工人在全部职 工中所占比重,2. 按不同时间尺度计算的劳动生产率指标 时劳动生产率=日劳动生产率=月劳动生产率= 日劳动生产率=时劳动生产率实际工作日平均长度 月劳动生产率=日劳动生产率实际工作月平均长度=时劳动生产率实际工作日平均长度实际工作月平均长度,

10、3. 按不同劳动成果计算的劳动生产率指标 (1)企业实物量劳动生产率 (2)企业劳动量劳动生产率(3)企业价值量劳动生产率,企业实物量 劳动生产率,企业劳动量 劳动生产率,企业价值量 劳动生产率,(一)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动态分析 为了反映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动态变化,需要计算企业劳动生产率指数。 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受两个因素的影响,即受企业内各生产单位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影响,以及受(劳动生产率不同的)各单位劳动力人数占总人数比重的结构变动影响。,二、企业劳动生产率的统计分析,企业劳动生产率 可变构成指数,=,企业劳动生产率 可变构成指数,企业劳动生产率 结构影响指数,(二)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分析 1

11、. 劳动力结构变化对全员劳动生产率影响分析 2.劳动时间利用情况对企业劳动生产率影响的分析,全员劳动生 产率指数,工人劳动生 产率指数,全员劳动生 产率指数,=,月劳动生 产率指数,实际平均工作 月长度指数,实际平均工作 日长度指数,时劳动生 产率指数,=,3.劳动力的技术装备程度及其利用情况变动对劳动生产率影响分析,劳动 生产率,劳动力技 术装备率,固定资产 利用率,=,固定资产 利用率,固定资产的 技术效率,生产能力 利用率,=,劳动 生产率,劳动力技 术装备率,固定资产的 技术效率,生产能力 利用率,=,(三)企业劳动生产率变动对劳动成果及劳动力影响的分析 1.企业劳动生产率变动对劳动成

12、果的影响分析 (1)以活劳动消耗为条件甲酸的劳动生产率对企业劳动成果的影响,企业劳 动成果,劳动 生产率,企业劳动力 平均人数,=,(2) 以劳动时间消耗为条件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对企业劳动成果的影响,企业劳 动成果,时劳动 生产率,实际工 作工时,日劳动 生产率,实际工 作工时,时劳动 生产率,实际平均工 作日长度,实际平均工 作月长度,平均 人数,=,2. 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对劳动力数量影响分析 若以Q表示劳动成果,以T表示劳动力数量,则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而节约(-)或浪费(+)的劳动力数量T为:,生产定额有产量定额和工时定额两种表示方法 1、产量定额 用每个班组或个人在单位时间内规定应完

13、成的产品数量来表示 2、工时定额 用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每道工序规定应消耗的劳动时间来表示。,三、企业生产定额统计及其分析,(二)企业生产定额统计 1.基本工时定额和补充工时定额 基本工时定额:在企业正常劳动条件下对单位产品规定应消耗的工时。 补充工时定额:由于企业实际生产条件不正常而规定增加的定额工时 2.合格品产量和非工人过失的废品量,3.实际耗用劳动时间统计 4.各种定额工时的计算。,(三)企业生产定额分析 1.企业生产定额基本分析 时生产定额完成率,=,合格品定额 工时完成率,劳动条件失常消耗工时 占实际消耗工时的比重,=,日生产定 额完成率,=,月生产定 额完成率,2.生产定额完成情况

14、分析 (1)单一产品生产定额的计算,例:某企业的一个生产班组的产品产量定额为40件/小时,某班工人在8小时的工作中生产了352见,即单位时间内实际产量为44见,则:,生产定额完成率=44/40100%=110%,例:某工人在8小时的工作中生产了352件,单位产品实用工时为0.022727小时/件,该产品工时定额为0.025小时/见,则: 生产定额完成率=0.025/0.022727=110% (2)多种产品生产定额完成率的计,第四节 企业工资统计与分析,一、企业工资和福利 (一)企业工资制度 1.技术等级工资制 2.岗位技能工资制 3.职务等级工资制 4.结构工资制,(二)企业工资形式 工资形

15、式是指企业核算和支付从业人员报酬的形式,属于直接的劳动报酬。,计时工资 计件工资,奖金 津贴,基本形式,辅助形式,1.计时工资 根据从业人员工资等级相应的工资标准和工时间来计算和支付报酬的一种形式。 2、计件工资,个人计 件工资,工人生产的 合格品数量,计件 单价,=,集体计 件工资,集体生产 合格品数量,计件 单价,=,3.奖金 从业人员超额工作的报酬,是工资的辅助形式。 要体现按劳分配。 4.津贴 补偿从业人员额外和特殊的劳动消耗,弥补实际工资降低而实行的。,(三)企业保险与福利 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除工资以外,还享受保险和生活福利待遇。 1、保险 保险具有社会互助性质,不是职工从事生产

16、经营活动获得的报酬 2、职工福利 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一种形式,间接的劳动报酬,不属于按劳分配范畴。,工资是指企业以货币形式或实物形式,根据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技能、工作强度和实际贡献等,分配给劳动者个人的劳动报酬。 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和本企业其他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两部分。不包括离开本企业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生活费。,二、企业职工工资总额与构成,(一)企业职工工资总额 企业职工工资总额,就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年、季、月)内直接实际支付给本企业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1.职工工资总额的统计范围 职工工资总额的计算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依据。 2.职工工资总额不包括的项目,(二)企业职工工资构成职工工资总额构成是指将工资总额按其职能及发放形式区分的若干项目。 1、计时工资 (1)对已做工作按计时工资标准支付的工资 (2)新参加工作职工的见习工资 (3)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病假、事假、探亲等原因按计时工资标准或计时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 (4)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的企业支付给职工的技能工资和岗位工资 (5)职工按规定缴纳的不超过本人标准工资一定比例的退休养老基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