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标准说课ppt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517212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将进酒》标准说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将进酒》标准说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将进酒》标准说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将进酒》标准说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将进酒》标准说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将进酒》标准说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将进酒》标准说课ppt(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将进酒说课,说课人:冉丽双,一、教学设计的凭据,(一)教材:将进酒是高中语文必修第五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主要学习李白和杜甫的诗歌。要求学生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联系已学两人的作品,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学习,从而领会他们不同的艺术风格。,将进酒是李白古体诗的代表作,但也是争议最大的一篇。创作此诗时,诗人正处于积极用世和怀才不遇、向往官场和蔑视权贵的矛盾之中。所以学生稍有不慎,就会理解为诗人想表达的是及时行乐、悲叹人生的消极思想,从而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负面影响。因而学习本文,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学情:高三阶段的语文学习,特别是古诗词的学习,不仅要

2、求要读懂,还要求学生学会鉴赏。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和高中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念态度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古诗词的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二、教学设计及其理由 (一)总体设计及其理由1、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情特点,根据新课标诗歌鉴赏能力的要求,在教学中,我计划重点达到以下教学目标:,A、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重难点字词,如“将”、“馔”、“沽”等字词的音义。 (2)积累古诗文名篇名句,达到熟读成诵的目标。,B、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讲解和师生互动的过程中,通过鉴赏诗歌,掌握比兴、夸张等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C、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诗人内心的矛盾,鼓励学生珍惜时光,学习诗人面对困难时豪放洒脱的情怀。,2、教学重点:诗歌的学习,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包括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念态度的能力,所以我特设立以下几个教学重点: (1)了解李白乐府歌行体的特点; (2)阅读诗歌、背诵诗歌、体味诗 人感情的跌宕起伏; (3)鉴赏此诗的比兴、夸张等艺术特色。,3、教学难点: 根据教材特点可知,在创作此诗时,诗人正处于积极用世和怀才不遇、向往官场和蔑视权贵的矛盾之中,所以他纵酒作乐、借酒消愁。这样就容易使学生误解为诗人想表达的是及时行乐、悲叹人生的消极思想

4、,从而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负面影响。所以本诗的教学难点在于:体味作者思想情感的复杂性、矛盾性,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学生发表自我见解,再由教师引导,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4、教学方法诗歌的学习,需要学生全身心走入作者的情感境界,并对诗歌的思想内容有主观思考和理解。因此我采用诵读、讲授、提问的教学方法。 (1)通过诵读法,品味诗歌的语言及意境,对课文初步感知; (2)通过讲授法,使学生深入了解作者作品; (3)通过提问法,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其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5、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 6、教学时数一课时,(二)具体设计及其理由 1、教学设计及其理由 A、开门见山,直接

5、导入(2分钟)“良好的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就是一堂课好的开端。导入不仅宣告一节课的内容,更是调整学生学习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起点。,由于将进酒全篇贯穿一个“酒”字行文,处处流露出诗人与酒的不解情缘。所以我将以杜甫饮中八仙歌中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诗句导入,通过介绍李白与酒的不解之缘引出新课。,B、朗读熟知,整体感悟(3分钟)这个过程主要采用朗读法。朗读有助于学生疏通文意,初步感知文章思想情感。而诗歌的学习就在于诵读。所以我将先安排学生齐读,并让其在朗读过程中为生字词注音;然后由我范读,纠正学生朗读中的错误,使其对课文有初步感知。,C

6、、题目解读,知识积累(7分钟)这个过程主要采用讲授法。首先介绍题目“将进酒”是汉乐府旧题,作者采用旧题是为了借古说今,反映了其歌行体特点;其次对难点字词如“将”“馔”“沽”等进行解释,比如“将” 字,我会联系诗经卫风氓诗句“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中将的意思加深学生对诗题的理解;最后讲解本诗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D、思路梳拟,提问思考(24分钟)这个环节,主要采用提问法。让学生自由思考,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通过介绍文章的创作背景从而使学生理解诗意和诗人情感变化。,(1)李白为何要狂喝痛饮“三百杯”?从诗歌的内容里找出原因。学生讨论后老师明确:可能是酒逢知己千杯少。最后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也就是

7、借酒消愁。,(2)好友相聚,本来是人生快事;宴逢知己,更应该把酒言欢。李白却为何有违常情,不喜反愁呢?学生讨论后老师明确:我会联系李白被“赐金放还”八年之久的背景说明他壮志难酬的悲愤愁苦之情帮助解题。,(3)找出能表现李白情感过程的相关句子,并说明分别表现了哪些情感。 学生讨论后老师明确并板书(板书附于后),E、课堂总结(2分钟)这首诗整体基调是豪放的,但是诗人的情感是复杂的,矛盾的。作者一方面大喊“钟鼓馔玉不足贵”表现出蔑视权贵世俗的人生态度,一方面又高呼“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抱负。全诗感情跌宕起伏:悲欢愤狂。我们应该学习他面对困难时豪放洒脱的情怀,而不是纵酒作乐的消极行为。,F、作业布置(2分钟) (1)掌握重难点字词的读音和注释(如将 qing、钟鼓馔玉等); (2)预习杜甫兵车行,并结合两位作者生平,试比较兵车行与将进酒写作风格的不同;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2、板书设计及其理由,狂 愤 欢 悲,理由:全诗感情跌宕起伏。因此板书设计应该围绕作者情感变化展开,并从作者的感情变化中剖析他的思想变化,从而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借酒消愁,狂放不羁 蔑视权贵,愤世嫉俗 壮志难酬,把酒言欢 时光易逝,青春难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