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与教案编写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54480507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1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材分析与教案编写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教材分析与教案编写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教材分析与教案编写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教材分析与教案编写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教材分析与教案编写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材分析与教案编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材分析与教案编写(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材分析与教案编写,象山县教育局教科研中心 蒋忠明,第一部分 教材的特征与功能,教材的概念界定,根据教学大纲及社会实践需要为师生教学编写的材料 根据一定学科的任务,编造和组织具有一定深度和范围的知识技能的体系,教材的基本属性,1教材的工具性。教材史表明,教材是在教学矛盾相互作用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种产物或特殊的知识载体,它是帮助教师施教,学生学习,并最终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工具。,教材的基本属性,2教材的系统性。教材与其他知识载体相比较,区别在于教材是为教学服务的,因此教材设计要符合教学论要求,同时在整体上形成知识网络或知识链,一方面要保持自身的系统性;另一方面要与直接关联的教材在内容上相衔接。

2、,教材的基本属性,3教材的科学性。教材的首要功能是传递人类文化知识经验的精华,反映现代科技发展水平,因此教材所选择的内容,要切实保证其科学性和逻辑性。,教材的基本属性,4教材的教育性。教材作为道德教育与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具有重大的教育价值。5教材的规范性。教材内容显得相对稳定,在教材的编制体例、印刷规格、符号、质量要求等方面相对统一标准。,教材的基本属性,6教材的教学性。编制教材的目的是为了教学,因此教材不仅是一部科学著作,而且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性,深入浅出,循序渐进,这是教材不同于一般科学著作的特性,它明确反映在教材的结构和内容上。,教材的基本属性,7教材的规范性 8教材的艺术性 9教材的

3、实践性10教材的发展性 11教材的民族性与国际性,教材在教育系统中的功能,(一)教材的一般功能 1传递人类文化遗产和科研成果的功能。从教材的特性中可知,教材中包含了人类千百年来积累起来的文化知识精华,其内容反映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各个方面,并且经过教育学观点的精选而加以重构,担负传递经验,使个体尽早完成社会化的历程。优质的教材本身就是人类文化精华的浓缩与集中。,教材在教育系统中的功能,2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功能。教材是为学生学习而研制设计的,因此教材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包含促进学生展开积极学习活动的事例,以及生活经验与学习体验本身。,教材在教育系统中的功能,3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

4、量的功能。教材是学校办学的三项基础建设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学术水平。因此,教育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材的优劣。,教材在教育系统中的功能,4促进学校教育改革和功能。教育改革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改革课程教材。因此,教育改革的方向也就决定了教材建设的方向,反过来教材建设的方向也表征着教育改革的方向,教材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有力地推动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材在教育系统中的功能,5教材的社会教育功能。教材是系统地、有计划地、大规模地进行社会教化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工具及主要内容。从教材发展史上可知,教材自产生起,就具有社会教化和培养人才

5、的双重任务。教材文化影响着每一个人。,教材在教育系统中的功能,6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功能。教材既是对人类科技成果最系统、最简单的总结和继承,同时也是科技成果的重要储存和传播手段,更重要的是,教材通过启迪受教育者的心智,使其富有创造性,丰富人类文化知识宝库。,教材在教育系统中的功能,7教材建设对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功能。教材建设是学科建设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它要为学科建设服务;课程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教材建设的成就。所以,教材建设是一件非常具体的基础建设,如果缺乏教材建设的保证,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只能是空想而已。,教材在教育系统中的功能,8促进国际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功能。从现代角度看,教材不再是“

6、文化教育侵略”的工具,而是成为国际间文化教育交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某些优质教材(如外语教材、自然科学教材)已成为国际通用的教材,这是教材国际化的一个重要象征。,教材在教育系统中的功能,(二)教材在教学系统中对教学其他要素的作用 1教材对教学目标的作用。现代教学目标不仅要体现教学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还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因此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一定的教材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教材是教学目标的最直接体现者。,教材在教育系统中的功能,2教材对课程的作用。课程主要体现社会及学科知识和教学的要求,它们逐步落实教学目标,而教材则是课程得以实施的具体保证,是课程的“物化形态”

7、。没有教材作保证的课程只能是空中楼阁。,教材在教育系统中的功能,3教材对教师的作用。教材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或者说是其 “剧本”。它可以减轻教师工作量,缩短讲述时间,为教师采用创造性教学策略提供有利条件。有利于统一规范教师的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教材在教育系统中的功能,4教材对学生的作用。教材作为“无言的教师”,打破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垄断,并使学生减轻了笔记抄写和记忆的负担。教材成为系统、高效有序地获取知识的主要工具,也是培养思维能力和形成社会道德的重要途径,同时为自学提供了便利条件。,教材在教育系统中的功能,5教材对教学环境的作用。表面上看,教学环境处于教学活动的外围,其作

8、用表现为相对静止,但实际上它却以特有的影响力干预教学活动的过程,影响教材的展示,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教材在教育系统中的功能,6教材对教学策略的影响。既定的教材制约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但教材并没有限定教学策略的作用,同一教材可由不同的教学策略来实施。,教材在教育系统中的功能,7教材对教学评价的作用。教材是教学评价的重要工作内容,是课程评价的具体内涵,具体反映了学什么内容及用什么标准来测评教学的质量,因此教材的结构优化、设计与运用成效亦可作为检查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和内容。,教材在教育系统中的功能,8教材对教学观的作用。教材与教学观形成紧密的联系,一方面,教学观指导教材的编制与设计;另一方面,教

9、材具体反映一定的教学思想并使之得到具体表现。 9促进学习的作用。教材是促使学习活动得以从潜在形态转化为现实的教学媒体,学习者通过学习各类教材,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教材在教育系统中的功能,10实现多种学习策略的功能。借助各种类型的教材,可以展开集体学习、小组学习和个别学习。教材的编制与设计主要服务对象是学习者,学习者可依据自己的特点进行选择。各类教材因其特性和使用范围不同,教师学生可依据教学需要进行选择,一旦选择就意味着教学策略的确定,从而为实现多种学习策略提供基础。,第二部分 教材的分析与处理,教材的阅读,对于教材的分析与处理,教师的首要工作是精通教材,而精通教材必须阅读教材以及与教材有关的

10、书刊。这项工作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通读、精读、多读。,教材的阅读,通读:是指把整个学段某一学科的教材通读一遍,不论哪个年级的任课教师都应如此。通读的目的是对整套教材内容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从而领会教材的宏观结构和基本内容,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内部联系。作为某一学科的教师,如果不了解本学科上下年级的教材内容,教学中将会出现前后脱节或时紧时松的现象,难以有计划地完成教学任务。,教材的阅读,精读:是指对将要使用的教材细心阅读,大至教材系统脉络,小至概念内涵都要认真领会,仔细推敲。精读的目的是吃透教材,对教材内容不仅知其梗概,而且要掌握内涵。教师理解教材越深越透,处理教材时越得心应手。,

11、教材的阅读,多读:是指多读点参考书,读的范围尽可能广一些,思考尽可能深一些,这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备课”过程。各课教师不仅要读本学科方面的书,还应该读些有关学科和相关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教材的分析,理解教材的特点 分析教材的内涵 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 理清教材的知识点,理解教材的特点,1、着眼于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新教材注重创新时代对学生素质提出的新的要求。教材还注重结合学科特点,挖掘教材中德育要素 。还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所需要具备的正确观念,如科学技术发展观、环境保护观、可持续发展观等等。,理解教材的特点,2、重视整套教材整体性,综合发挥教材的整体育

12、人功能。合理安排教材结构,注意与其他学科教材的横向联系,努力做到学科体系与学生认知规律的和谐统一,以提高全套教材的整体效益。,理解教材的特点,3、重视教材内容的基础性,建立合理的教材结构体系。在知识方面,精选最基本的,突出主干知识,突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现代观点讲述科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根据学科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建立与学科自身特定的教育教学功能相适应的结构体系。,理解教材的特点,4、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材的安排注意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在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各科教科书注意体现学科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他

13、们独立获取、运用和扩展知识的兴趣和愿望。,理解教材的特点,5、重视教材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理论联系实际新教材在设计和编排上注意使学科知识联系生产实际、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和学生生活的实际,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意识和能力。,理解教材的特点,6教材编写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之上,体现创新精神教材重视研究学科发展和学科新观念对教材编写的意义,还重视教育科学领域研究的新发展对教材编制的要求。,分析教材的内涵,教师对教材内容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达到理解透彻,融会贯通,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真正做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对教材只有理解深刻,才能挖掘教材精髓。,

14、分析教材,就其角度而言,主要包括,编者的角度。从编者的角度分析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理解编写意图,有利于居高临下地把握教材。 学生的角度。教师应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分析教材,这样就会比较准确地把握教材的兴趣点、疑难点、动情点、背景介绍点,从而增加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教师的角度。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抓好两个“统一”,一是编者与学者的统一,二是编者与老师的统一。,分析教材,就其内容而言,主要包括:,(1)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2)分析知识结构和特征。 (3)分析教材所涉及的技能和能力。 (4)分析教学的要求。,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所谓重点,是教材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中心内容

15、,是教师安排教学结构的主要线索,是教师必须着重阐明的部分,学生必须牢固掌握的部分。 所谓难点,是指学生感到难以理解或接受的内容。,确定重点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1)要明确重点的相对性。 (2)根据教材的主次确定重点。 (3)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确定重点。 (4)根据学生的已知或未知情况确定重点。,难点产生的原因有三:,(1)是由于知识本身抽象、复杂难以理解而成为难点 (2)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属于宏观或微观世界,不能全面地、直接地感知,难于形成真实的表象而形成难点 (3)是一些区域性的事实材料多而复杂,容易混淆不便记忆,也可能成为难点,教材的处理,适当精简内容 适当补充内容 适当调整顺序 注

16、重内在联系,适当精简内容,精简就是对课本正文的某些内容,可以略讲或不讲。凡是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内容,无论是事实材料还是理论知识,都不要当作新知识传授,一些重要的内容,如须再现,则可采用复习提问的方式。教学内容多,而课时又不足情况下精简。,适当补充内容,补释术语,例“流向”与“走向”、“水文”与“水系” 补必要的基础知识 补浅近的说明 补图形的不足 补实际事例 补生动的描述,适当调整顺序,一是课本中已有的内容,或因安排欠妥,或因叙述不明,需要进行调整或剪裁,整理成前后连续,条理分明,层次清楚,符合逻辑顺序,以利教学。 二是为了内容的完整性。但无论怎样调整都要符合学科的科学性。,注重内在联系,分析和研究前后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内容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便准确地掌握本节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第三部分 教案的编写,教案的格式,文字式 表格式(附表) 程序式,文字式,文字式教案分详案和略案两种。文字式教案一般由六部分组成(1)课题名称;(2)教学目标;(3)教学重难点;(4)直观教具;(5)板书设计;(6)课的过程。课的过程包括每一节课的时间估算,复习旧课(课题和方法),新课引入,传授新课的详细提纲,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测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