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与上海城市规划原理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4400137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PPTX 页数:15 大小: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与上海城市规划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西安与上海城市规划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西安与上海城市规划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西安与上海城市规划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西安与上海城市规划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安与上海城市规划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与上海城市规划原理(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规划原理,西安,西安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八水润长安。全市下辖11区2县,2 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2015年末常住人口870.56万,其中城镇人口635.68万,城镇化率72.61%。,城市定位:,西安是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古都、旅游名城;中国重要的教育、科研、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交通枢纽城市; 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中西部的主城区;陕西省省会。 今后,西安将建设成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老城区与新城区各展风采,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的国际性 现代化大城市。,城市规模:,人口规模:2010年市域总人口规模为955万人;市区(碑林区、莲湖区、新城区、未央区

2、、雁塔区、灞桥区、长安区、临潼区、阎良区以及户县),人口规模为695万人;主城区人口规模为525万人。2020年市域总人口规模为1030万人;市区人口规模为765万人;主城区人口规模为600万人。 用地规模:2010年市区用地规模为695平方公里;主城区用地规模为525平方公里;2020年市区用地规模为788平方公里,主城区用地规模60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城市形态:组团化分散式布局,采取拉大城市骨架,发展外围新区;优化布局结构,完善城市功能;降低中心密度,保护古城风貌;显山露水增绿,塑造城市个性;南北拓展空间,东西延伸发展的城市布局原则,城市未来主要向西南、东北方向发展;远

3、期主要向北跨过渭河发展。 布局形态为九宫格局,棋盘路网,轴线突出,一城多心。 未来西安城市将按照九宫格局、虚实相当的总体结构,形成几个外围副中心,即在西南方向形成以户县为主的副中心;在东北方向形成以新筑、临潼为主的副中心;在北部方向形成以阎良为主的副中心;在渭北方向形成以高陵(跨过渭河)、泾河工业区为主的副中心;在南部方向形成以长安为主的副中心。,政治:,长安自古帝王都,其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王朝在西安地区建都。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起点。丰镐都城、秦阿房宫、兵马俑,汉未央宫、长乐宫,隋大兴城,唐大明宫、兴庆宫等勾

4、勒出“长安情结”。,经济:,西安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文化、商贸中心,新亚欧大陆桥及黄河流域最大城市。 2014年,西安市生产总值(GDP)5474.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9%,增幅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14.55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2205.37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3054.85亿元,增长9.0%。,上海市面积6340.5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0.06%,南北长约120千米,东西宽约100千米。其中区域面积5299.29平方千米,县域面积1041.21平方千米。境内辖有崇明、长兴、横沙三个

5、岛屿,其中崇明岛面积1041.21平方千米,是我国的第三大岛。,上海的城市定位:,21世纪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水平的国际化大都市。到2010年,基本形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国际化大都市,基本形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主体框架;基本形成国际性大城市的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基本形成国内外广泛联系的全方位开放态势;基本形成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运作方式;基本形成具有高度文明的社会文化结构和与国际中心城市相称的健康向上的社会风貌。浦东作为上海现代化的象征,成为开放度最高、体制最新、设施最完善的世界一流水平的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区。,上海的城市规模:(超大城市),人口:至2016年末,全市常

6、住人口总数为2419.70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439.50万人,外来常住人口980.20万人。全年常住人口出生21.84万人,出生率为9.0;死亡12.08万人,死亡率为5.0;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0。全年户籍常住人口出生12.92万人,出生率为9.0;死亡11.4万人,死亡率为7.9;户籍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到2020年,城市规划规模为全市实际居住人口1600万左右,其中,非农业人口1360万,城市化水平达到85%,集中城市化地区城市建设总用地约1500平方公里中心规划人口约8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约60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约75平方米,市郊区城镇规划人口约为560

7、万人,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120平方米。 用地:上海市面积6340.5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0.06%,南北长约120千米,东西宽约100千米。其中区域面积5299.29平方千米,县域面积1041.21平方千米。境内辖有崇明、长兴、横沙三个岛屿,其中崇明岛面积1041.21平方千米,是我国的第三大岛。,上海的城市形态:(分散式卫星状),从上海城市形态和空间布局的现状来看,还是以中心城区为主。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一是中心城区形成了“圈与点”组合的形态结构。有内环、中环、外环三个“圈”;有中央商务区、金桥、张江、虹桥、漕河泽等多个“点”。二是外环线以内开始以第三产业和都市工业集群,形成具有世界级

8、城市特征的中心城区产业体系,并预示着仍将有一部分存量或增量的制造业产能以及相应的人口溢出中心城区。三是从六大支柱工业转化,逐渐形成东、西、南、北四大工业基地,并且呈现点状增强增大以及“东西吸纳增量为主,南北吸纳存量和增量并举”的发展格局。四是全郊区散布着130多个城镇、近300个各类经济开发区,以及生产规模较小、生产组织高度分散的农业生产体系。,城市文化 吴越文化作为上海的文化基础对于上海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首先,吴越文化是水之文化。从上海老城厢中可以看到,传统的城市形态是一个布局相当合理的水乡都会,整个老城依水而建,四周宽阔的城濠和外河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干线,城墙中开有六处城门,其中有三处

9、就是水门。城内河巷相依,纵横有序,呈现出江南城市典型的城市形态,现今的肇嘉浜路、陆家浜路都是在原来水道基础上填筑而成。因此,水曾经是上海城市形态中一个相当主体的元素。 其二,吴越文化中经济与文化是并重的。上海城隍庙老城厢是自明代建庙宇以来逐步形成的庙市结合的商业、完宗教活动区,各类商铺、摊贩借城隍庙会之光,形成了至今仍名扬四方的城隍庙集市。将封建祭祀场所与文人雅士隐名遁业之处变为热闹的商业集市,也正是吴越地域文化中重商重利的映射。 其三,吴越文化具有开敞气质。上海西联内陆,东濒大海,自开埠以来就是一个中原文化、闽粤文化与吴越文化融会贯通之地。从豫园湖心亭(建于1784年)的极为自由的建筑形式便

10、可略见一斑,其多边形不规整的平面,大小各异的尖顶和短脊歇山屋顶,前后参差、高低错落,呈现出一种放任不羁的非正统体态。,1843年上海的开埠是上海城市形态演变有的又一次转折。西方文化的引入对城市形态构成一种强烈的冲击。许多西方建筑师,在西方复古主义和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影响下,将学院派的构图规则和个性化的修辞手法融为一体,并且兼收并蓄,这一时期的建筑作品几乎囊括了西方复古主义时期和建筑运动初期各国的典型建筑风格。因此上海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也有“西洋文明最精美的复本”之名。这一时期上海城市形态开始由传统的吴越文化造就的水乡都会转向一种多元、复杂的城市形态,是一种充满矛盾的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

11、方的并存。这种强制性的文化冲击,使上海千百年来的城市精神受到震动,使得城市形态既有协调和谐、也有矛盾与冲突的方面,既有历史的沉积、又有着东西方文化之间的断层。上海在1920年至1940年间大量建造的石库门里弄住宅、联立式新里、独立式住宅和花园住宅连同它们在城市空间中的分布都反映了这一时期上海城市形态的变异。 今天上海居住形态具有相当的兼杂性,不同时代片段中形态的变异也形成了上海城市形态具有“拼贴”痕迹的个性特征,形成了独特的“海派文化”。上海是有着浓郁东方文化根基的都市,海派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几十年中,一直在遵循着一种自觉的追求,用以表现对某一传统场所精神的尊重。然而,海派文化从来又都是西方文化

12、元素的混合体,在被动性交流的早期,东西方文化元素是一种相持与并存的状态,在磨合数十年的今天,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出现文化共生。这种文化的共生,创造了地域性与国际性、历史与未来、东方与西方对话的语境。在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中,上海城市空间形态已从苏州河畔、黄浦江的内向集聚,随着时光的推移,向着东海之滨、更宽广的地域扩展,由历史上的江南小镇挤身于世界大都市的行列,迎着新世纪的到来阔步走向新的未来。,上海随着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的签订,向外国开放扬子江畔的通商口岸,大量外国侵略者的进入和外国租借的建立,上海的城市发展逐渐受到商业因素的影响。从此以后,上海作为吸收西方城市特点引发城市变革的一个开端,越来越受到1

13、9世纪欧洲城市发展的冲击和影响。尽管在建国初期,南京路上的一些著名商业中心和外国银行出现过萧条,但如今上海的创业者和外国投资者正在紧凑的商业区内蓬勃发展。上海新城市规划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贯穿城市新旧发展区域,创立一系列的商业中心:南京路、淮海路、虹桥区、徐家汇、天目路、陆家嘴和宝山路。每个商业中心,以商业为特征的商业销售和写字楼正逐渐代替居住区和工业区。这些新的商业中心的建立既是上海20世纪中叶传统商业模式的复兴,也是一个建立在分散建设新规划理论上的一次扩展。为了复兴上海传统的商业特征,由上海市规划局和同济大学在1991年共同制订的一个保护计划,即在上海规划6个传统的商业中心,同时沿着四川路制

14、定一个餐饮服务业的区域。 尽管工业用地在中心城市呈下降趋势,上海的中心城区仍然保留了较为高度的工业发展。这部分反映出上海仍然继承着建国初期工业用地高密度发展的分布特色。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通过在郊县发展卫星城以分散工业发展的努力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成果。在早期,卫星城发展的失败归因于1960年代初的经济萧条;后来,当这项运动在1970年代初期又重新开始的时候,部分地受到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制约,比如说交通的建设。这也使得完成工业从中心城区向周边扩展的设想化为泡影。在城市的中心区域(包括近郊),19%的工业企业坐落在最核心的区域,60%坐落在1950年代集中发展的区域,21%坐落在最近几年新发展

15、的近郊。改革开放以后,上海的规划工作被集中在充分使用开发区所带来的一切积极因素,以此促使工业企业用地分散化的实现。尽管这个开发区的策略比以前的努力要高明一些,但是上海的工业基地目前仍然呈碎块状分布。,上海的开发区以功能的专门化为设计目的。而且,它们的商业和工业的范围被广泛地定义为“高新技术发展”或“出口加工”。其中,最大的新区是浦东新区。它包括了广泛的功能性区域。浦东新区坐落在黄浦江畔的东边,是中国最高层次的国际型开发区之一,其规划是为实现上海中心城区在空间上和功能上的延伸。它主要以国外市场为导向来组织生产,同时又大量利用外资。这个拟定的350km 2的发展区域是上海中心城区面积的两倍。在19

16、93年,38km 2 的新区已经被建成了,到2000年另外60km 2 区域也完成了建设。这个区域中的5个地区均以各类专业化的经济活动为目的,比如说出口加工、贸易和金融服务、商贸及物流。这些项目牵涉到大量的基础设施和房屋建设,同时也带来了生产车间,办公场所和仓库的建设。除此之外,上海还有三个高新技术工业开发区。它们在功能和空间上相互补充。这三个开发区是虹桥、漕河泾、闵行。它们都在中心城区的南部和西部。虹桥开发区正在被作为一个传统城市中心的陈列。它为外国领事馆,银行和一系列的管理机构配备了大量的服务设施。虹桥开发区坐落在上海中心城区和虹桥机场之间的高速公路一旁。由于这个独特的地理位置,它被设计为

17、一个外资公司和外国领事馆的服务中心,包括了集中的居民住宅和以外国人为主体社区的一系列服务设施。漕河泾坐落在上海市的西南部,是上海最早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研发中心。有许多研究机构在其附近。然而,在这一地区,为新的工业所产生的预期中的外来人口而建造的居民住宅尚处在起步阶段。许多大型的跨国公司比如说福克斯波罗、瑞侃、飞利浦、亨斯迈聚氨酯公司都在那里设立了生产型企业,同时竖立了高大而醒目的宣传牌。闵行区位于上海中心城区西南30km处,早在1958年就被创立,最初的目的是作为上海工业项目发展的一个卫星城。1983年它被重新设计成了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接着又发展成了一个重工业基地,同时也吸收了一些非高新技术的制造业的工业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