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政 治意涵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329302 上传时间:2018-09-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政 治意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政 治意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政 治意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政 治意涵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政 治意涵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政 治意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政 治意涵(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论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政治意涵论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政治意涵 论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政治意涵关于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思想,国内外的研究著述颇多。但大 多数著述均缺乏政治的视角。本文意欲在此方向上稍做努力,探讨 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背后的政治涵义,因为借此我们可以对鲁迅的 道德和价值关怀有更为深入的体会,并由此进入到其在思考现实政 治时所形成的思想矛盾中去。 一、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独特 性 正如诸多论者所一再指出的那样,改造国民性并非鲁迅的原 创,而是那个时代一种颇为流行的思潮。在鲁迅之前,日本和中国 的思想界对此已有很多讨论。国民性一词(或译为民族性或国 民的品格等),最早来自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

2、现代民族国家理论,是 英语的 national character 或 national characteristic 的日译,19 世纪的 欧洲种族主义国家理论中,国民性的概念一度极为盛行。晚清以来, 如何建设一个西方式的强大的民族国家成为知识人关心的话题,若 我们回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也可以认定,这样的机遇在那个时代在 理论上似乎是存在的。于是,国民性开始在中国思想界成为一个重 要的话题,按照刘禾的看法,国民性话题在中国的流行以新文化运 动为分水岭大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代表人物有梁启超、 孙中山等,在他们眼里,改造国民性是为了向现代化的民族国家靠 近,其背后隐含着一种进化的思想基调

3、;第二阶段的代表人物是陈 独秀等,在此阶段,国民性被置换为国民劣根性,并同传统文化相 联系,国民性话语开始向本质论过渡。国民劣根性的改造遂成为解 决中国其他一切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的根本途径。 基于后殖民 视角的理论认为,国民性概念把种族和民族国家的范畴作为理解人 类差异的首要准则(其影响一直持续到冷战后的今天),以帮助欧洲 建立其种族和文化优势,为西方征服东方提供了进化论的理论依据, 这种做法在一定条件下剥夺了那些被征服者的发言权,使其他的与 之不同的世界观丧失存在的合法性,或根本得不到阐说的机会。但 是,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考虑后殖民理论对于我们进入当时生活世 界的适用性。因为此处的后殖民理

4、论的洞见预设了一个本真的中国 人的经验世界,这个经验世界不能借助于外来的具有霸权性质的概 念加以描述,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后现代的这种本真性预设和它所 致力于批判的国民性的本质论似乎并没有质的区别。 从鲁迅自 身的经历来看,他是跨越了上述两个阶段的。表面上看,鲁迅关于 国民性的思考似乎也可以从上述划分的两个阶段视之,但是,若仔 细考察,会发现,隐藏在鲁迅国民性言说背后的思想基调既非简单 的进化论,也不是全盘文化改造的主张,更非纯粹的学理兴趣,而 是一种指向自身的矛盾。恰恰是这个矛盾的存在,使鲁迅的国民性思考既没有站在后殖民理论的洞见之基础上,也没有成为西方人俯 视东方的工具。接下来做一些具体的分

5、析。 国民性问题并非鲁 迅首次提出,甚至鲁迅也没有对其做系统的学理层面的分析,但恰 恰是这两个遗憾,在某种意义上促成了鲁迅依靠国民性批判而成名。 在鲁迅生活的年代,对国民性问题的思考通过新兴的大众传媒如报 纸、杂志等的讨论业已逐渐成为知识人阶层所关心的一个话题,这 为鲁迅通过小说这一当时非常流行的启蒙的载体将其发扬广大起到 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另外,放弃了艰深晦涩的学院派的言说方式, 鲁迅以其特有的文字风格感染了当时有相当数量的关心时局和文明 前途的青年人,使得他的对国民性的批判以一种简单便携的口号的 方式得以流传,成为五四时期反传统思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鲁 迅当年以青年导师的面相得到青年知识

6、阶层的认同与此有很大关系。 甚至到 20 世纪的 80 年代初,这种看法也一直保持着其主流的地位 。这些看法意在强调鲁迅思想的重要性和独特贡献,但事实上, 正如前面所讲,这种视野下的国民性批判并没有触及到鲁迅思想的 独特贡献,尽管鲁迅凭借其高超的小说和杂文艺术使知识人阶层与 普通民众把他树立为一个批判国民性的大师,而国民性也借由小说 和杂文的媒介迅速成为当时的流行话语。我们与其把鲁迅的国民性 批判本质化与固定化,毋宁将它当作进入鲁迅思想矛盾的一个切入 点。 另一方面,有学者将鲁迅的国民性思想同后殖民思潮联系 起来论述,认为鲁迅成功地超越了国民性批判的只限于被言说的单 面性:鲁迅的小说不仅创造了

7、阿 Q,也创造了一个有能力分析批评 和否定阿 Q 的中国叙事人。由于他在叙述中注入这样的主体意识, 作品深刻地超越了斯密思的支那人气质理论,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大 幅改写了传教土话语。将鲁迅的作品放到跨语际实践的主题下进 行解读固然是一个不错的学术尝试,但是我们要问:这样的解读是 否掩盖了鲁迅国民性思考中更为重要的一些东西呢?毕竟我们的问题 不能等同于鲁迅的问题,我们不能仅仅从外在视角把鲁迅的思想予 以正当化。这样做的后果之一就是:忽略了鲁迅国民性思想最重要 的特征矛盾。 更进一步说,上述两种解读的思路很大程度上遗 忘了鲁迅真实的生活世界以及他自己在那个时代所特有的问题意识。 鲁迅虽然自认为不是新

8、文化运动的旗手,他对新文化运动的态度是 颇为矛盾的:一方面,强烈的现实感使他拒绝对传统作出独特的、 黄金世界般的想象;另一方面,他很早就意识到全盘移植西方文化 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事情,从一开始,鲁迅就是以一种谨慎的、反思 的、批判的态度加入到新文化运动当中,在呐喊自序 中,鲁迅回忆了自己参加新文化运动的两难: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 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在做着好梦的青年。在这个意义上,鲁迅所 思考的就不是跨语际实践如何可能的问题,而是如何实现国人道德 与政治状况的自我更新,这种更新,在鲁迅看来,不能通过精英式 的对传统经典的再阐释来获得,而必须

9、关注当下的中国现实,提倡 可用于实践的新文化和新道德。在对学衡派的批评中,鲁迅明确表 达了对精英的重新阐释经典以更新传统的方式的不满:总之,诸公 掊击新文化而张皇旧学问,倘不自相矛盾,倒也不失其为一种主张。 可惜的是于旧学并无门径,并主张也还不配。在这里,有一个关键 点需要注意:鲁迅对复兴国学和传统之思路的攻击是基于当下的, 也就是说,他的着眼点并不是完全否定学衡派思路的意义(事实上, 学衡派的思路涉及到价值认同等因素,这本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对 错问题),他强调的是学衡派思路背后所隐含的危险,这种危险在纯 粹的学理殿堂中是表现得并不突出,对于鲁迅这样一位经历过辛亥 革命并对革命有深刻反思的人来

10、讲,他认为知识和思想不可能在现 实中保持自身的纯粹表达,他更关心的是知识和思想如何被现实改 造,从而与人的弱点结盟:商人遗老们的印书是书籍的古董化,其 置重不在书籍而在古董。遗老有钱,或者也不过聊以自娱罢了,而 商人便大吹大擂的借此获利。还有茶商盐贩,本来是不齿于士类 的,现在也趁着新旧纷扰的时候,借刻书为名,想挨进遗老 遗少的士林里去。知识人在关怀实践时始终未曾进入到真实 世界中并意识到任何思想主张一旦面临实际的约束条件都要付出代 价、作出妥协。这是鲁迅批评学衡派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同时,也 是他反思新文化的一个重要视角,铁屋子之外清醒的寂寞始终困扰 着他。而这,事实上,也是其庞大的国民性批判

11、体系中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他不仅将批判的矛头指向难以启蒙的民众,更指向本身履 行国民性批判和启蒙之责任的知识人阶层。以及,其后我们将要分 析到的,他也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自身(这并不是简单的自我批判, 而是一种深度的自我剖析),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鲁迅真正地 丰富了国民性批判的内涵,在这一点上,他是独特的。 二、对 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政治解读 基于以上的理解,我们还需要 问的是:除了鲁迅所独有的精神和思想气质,还有什么可以解释鲁 迅在这一问题上的独特态度?也许答案是政治。或者,更确切地讲, 是鲁迅对他所身处的现实政治的独特观感。鲁迅对国民道德和精神 之关注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政治。尽管有学者对

12、鲁迅留日期间所发生 的幻灯片事件的真实性有所怀疑,但正如竹内好所讲,关于此事件 真假的辨析对于理解鲁迅思想意义不大。在关于幻灯片事件的争论 中,问题的核心不在于此事件是否真的存在,而在于,鲁迅为什么 会选择并重点叙述这一事件(哪怕它是虚构的),并将其作为自己思想转变的一个关键促成条件?本文认为,在这背后,隐藏着鲁迅对于 政治的思考。这来源于他所生活的充满价值冲突的现实世界。需要 说明的是,我们不能全盘使用今天的关于政治的常识(这源于当代日 益细密的学科分工)去理解鲁迅对此的思考。鲁本文由.收集整理迅在 日本期间所写成的发表于河南杂志上的一系列文言文中,都涉 及到政治问题,但他切入政治的角度却是

13、精神和道德。这在他当时 的思想世界里,乃是理所当然的。传统的政治秩序在西方现代性的 冲击下岌岌可危,如何理解政治在当时本身就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 题。不管是对英雄志士的批判,还是对世界人主张和国民说的批判, 青年鲁迅都对当时流行的知识人所主张的支撑政治的道德精神进行 了质疑。在他眼里,中国的政治走向何方固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然而,更为根本的问题却是:要实现这种政治转型需要什么样的道 德精神?新的政治秩序将会由什么样的新人来塑造?如果没有适应新 形势的新道德精神的产生,政治仍将是一团乱象。在这个阶段,我 们可以说,青年鲁迅的国民性批判的矛头已然指向了满怀热情迎接 启蒙和现代的知识人阶层。回国以后

14、,经历了民元革命的失败以及 随之而来的十年沉默,鲁迅对自身的认定有了一个深刻的转变,他 意识到留日期间的那种简单的精神界之战士的思路无法真正应对现 实,也无助于克服实现理想所必须直面的那些中间环节。这促使其 开始对自身进行反思,也就是竹内所说的回心。但这种回心并非竹 内所讲的那样玄虚,它只不过是鲁迅思想在现实刺激下的一个发展 阶段。它之所以具有重要意义,乃在于:对于鲁迅来说,本来已经 有了答案的什么是支撑政治的道德精神这一问题再次成为了问题 (problem)。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政治性的,脱离了对当时中国政治现 实的关注,道德精神就只有形式化的意义,只能成为无法真正应对 现实的知识阶层自我安慰的

15、精神鸦片。而这恰恰是鲁迅所不能接受 的,前述他对学衡派的批评集中体现了这一点。 事实上,也正 是对此问题的一再关注和思索使鲁迅走向这个回心或被叫做第二次 觉醒的阶段,并丰富了他的国民性批判之内涵。由此,我们可以认 为,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中最为独特的自我批判(由回心而引发)也 是政治性的,他的自我定位也具有明显的政治底色。尽管他一再表 示对现实政治的疏离,但这种疏离不是根本拒绝,而是一种颠倒的 对政治的高度关注。在故事新编中,鲁迅笔下的大禹和墨子都 是有德性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政治实践者。通过塑造这两个形 象,他表达了对现实政治(集中表现为权力运作和利益交换)的批判。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理想

16、中的政治图景。鲁迅坚持认为,具有德 性的人在政治中扮演的角色乃是关键性的:所以此后最要紧的是改 革国民性,否则,无论是专制,是共和,是什么什么,招牌虽换,货色照旧,全不行的。这似乎和我们今天的现代政治观念想抵触: 现代政治学说(以自由主义为代表)更相信制度的约束作用,期待通 过构建好的制度来实现良善的政治秩序,而主张人之道德精神的追 求应被放人私人领域,不是政治应当干涉的事务。换句话说,现代 政治不关注何为好的生活,因为这是个体在自身权利范围内的自由 选择。表面上看,这个制度设计很稳固,但从鲁迅国民性批判的独 特点自我反省来看,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完美。一旦个体被赋予了 选择权,他(她)很可能会陷入精神虚无而不是自主自由的状态。更 有可能的是,这将会是一个庸众统治的世界。影响鲁迅至深的尼采 所描述的丧失了高贵理想的末人社会不正是如此么?而这,也是鲁迅 通过自身的精神挣扎所发现的启蒙的软肋。救亡与启蒙的冲突往往 被简单化地理解要么是启蒙压倒救亡,要么是救亡压倒启蒙。其实, 从国人对救亡的持续关注中,我们恰恰可以发现启蒙话语所难以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