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会计培训[金账本]会计原理材料

上传人:luoxia****01802 文档编号:54307224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城会计培训[金账本]会计原理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南城会计培训[金账本]会计原理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南城会计培训[金账本]会计原理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南城会计培训[金账本]会计原理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南城会计培训[金账本]会计原理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城会计培训[金账本]会计原理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城会计培训[金账本]会计原理材料(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会计学习交流会计学习交流 会会计实务计实务操作操作 第 1 页会计原理材料会计原理材料第一章第一章总论总论 1. 会计的含义: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严格以凭证为依据,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借助专门的技会计的含义: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严格以凭证为依据,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借助专门的技 术方法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反映和监督企业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术方法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反映和监督企业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 活动活动 2.会计的本质是:会计的本质是:管理活动管理活动 3.在会计核算中的计量单位:在会计核算中的计量单位

2、:货币计量(主要)货币计量(主要) ,实物量度,劳动时间,实物量度,劳动时间 4.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核算和监督 5.会计的一般职能:会计的一般职能:会计预测,会计决策,会计分析会计预测,会计决策,会计分析 6. 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能以货币为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能以货币为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 动进行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记账,算账,报账,为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为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 7. 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合法性,合理性

3、进行审查的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的 功能功能 8.监督的分类:监督的分类:内部监督,外部监督内部监督,外部监督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 9. 会计的核心目标:会计的核心目标: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效益会计基本目标:会计基本目标: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主要目标:会计主要目标:以企业外部利害以企业外部利害 关系人所需用的通用财务报告关系人所需用的通用财务报告 10.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基本会计假设):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基本会计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会计主体

4、,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11. 会计主体: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它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会计主体: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它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 围包含三层含义:围包含三层含义:1、企业只能核算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只能核算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2、企业的经营活动独立于企业的投资者;、企业的经营活动独立于企业的投资者; 3、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是有区别的。、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是有区别的。 12. 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13. 交易:企业与外部主

5、体之间所发生的价值交换行为交易:企业与外部主体之间所发生的价值交换行为 14. 事项:企业主体内部所发生的价值转移行为事项:企业主体内部所发生的价值转移行为 15. 持续经营:指作为会计主体的企业,其经营活动将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持续经营:指作为会计主体的企业,其经营活动将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 面临破产,进行清算。它界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面临破产,进行清算。它界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16. 会计期间:为了定期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人为地把持续不断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会计期间:为了定期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人为地把持续

6、不断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 较短的经营期间,据以结算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较短的经营期间,据以结算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17. 会计分期按公历算分为:会计分期按公历算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18. 货币计量:会计提供信息要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货币计量:会计提供信息要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 19.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一)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一)关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关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客观性原则(也称真实性原则,可靠:客观性原则(也称真实性原则,可靠 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有用性原则)一贯性原则(一致性原则纵向对比)可比性原则性原则)相关性

7、原则(有用性原则)一贯性原则(一致性原则纵向对比)可比性原则 (统一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可理解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可理解性原则) (二)(二)关于会计确认,计量要求的原则关于会计确认,计量要求的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三)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三)会计会计 惯例修正性要求的原则惯例修正性要求的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 20. 客观性:指企业的会计记录和财务会计报告必须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会计信息的客观性

8、客观性:指企业的会计记录和财务会计报告必须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会计信息的客观性 主要包括真实性和可靠性两方面含义。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为依据,如实反应企业财主要包括真实性和可靠性两方面含义。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为依据,如实反应企业财 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1. 相关性:指会计信息要同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联,即人们可以利用会计信息作出有关的经济决策。相关性:指会计信息要同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联,即人们可以利用会计信息作出有关的经济决策。 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就是要求企业会计信息要满足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进行经

9、济决策的需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就是要求企业会计信息要满足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进行经济决策的需 要。要。 22. 明晰性:指会计记录必须清晰、简明,便于理解和使用。要在保证会计信息的客观性与相关性的前提下,明晰性:指会计记录必须清晰、简明,便于理解和使用。要在保证会计信息的客观性与相关性的前提下, 力求使会计信息简明易懂。力求使会计信息简明易懂。 23. 可比性: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相互可比。可比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可比性: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相互可比。可比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会计学习交流会计学习交流 会会计实务计实务操作操作 第 2 页

10、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在附注中说明。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在附注中说明。 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 可比。可比。 (横向对比)需要注意的是:强调可比性并不要求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绝对不变。如果原来采用的(横向对比)需要注意的是:强调可比性并不要求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绝对不变。如果原来采用的 会计程序和方法已不符合客观性与相关性的要求,企业就不宜继

11、续采用。如果存在更为相关和可靠的会会计程序和方法已不符合客观性与相关性的要求,企业就不宜继续采用。如果存在更为相关和可靠的会 计处理程序与方法,企业就不宜保持其会计方法不变。计处理程序与方法,企业就不宜保持其会计方法不变。 24. 实质重于形式:指企业应按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仅以交易或事项实质重于形式:指企业应按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仅以交易或事项 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这是因为,有时候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并不能真实反映其实质内容。因此,为了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这是因为,有时候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并不能真实反映其实质内容。因此,为了 真实

12、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就不能仅仅根据交易或事项的外在表现形式来进行会计确认、计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就不能仅仅根据交易或事项的外在表现形式来进行会计确认、计 量和报告,而应反映其经济实质。量和报告,而应反映其经济实质。 (例如: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作为自有固定资产进行核算(例如: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作为自有固定资产进行核算 25. 重要性: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重要性: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 事项。凡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有较大影响的交易或事项,应作为会计确

13、认、计量和报告的重点;事项。凡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有较大影响的交易或事项,应作为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重点; 对不重要的经济业务则可以采用简化的处理程序和方法,也不必在会计报表上详细列示。强调会计信息对不重要的经济业务则可以采用简化的处理程序和方法,也不必在会计报表上详细列示。强调会计信息 的重要性质量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会计信息的效用与加工会计信息的成本这两方面的考虑。坚的重要性质量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会计信息的效用与加工会计信息的成本这两方面的考虑。坚 持重要性原则能够使提供的会计信息的收益大于成本持重要性原则能够使提供的会计信息的收益大于成本 26. 谨慎性:也称为稳健性

14、,指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谨慎性:也称为稳健性,指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 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例如:固定资产采用双倍余额(例如:固定资产采用双倍余额 递减法计提折旧各种资产递减法计提折旧各种资产 计提减值准备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计提减值准备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 27. 及时性:会计信息具有时效性,其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降低。这就要求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及时性:会计信息具有时效性,其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降低。这就要求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 和报

15、告必须满足及时性的要求。及时性包括及时记录与及时报告两个方面:及时记录是要求对企业和报告必须满足及时性的要求。及时性包括及时记录与及时报告两个方面:及时记录是要求对企业 的经济业务及时地进行会计处理,本期的经济业务应在本期内进行处理,不能延至下一个会计期间或提的经济业务及时地进行会计处理,本期的经济业务应在本期内进行处理,不能延至下一个会计期间或提 前至上一个会计期间。及时报告是要把会计资料及时地传送出去,将财务报告及时报出。前至上一个会计期间。及时报告是要把会计资料及时地传送出去,将财务报告及时报出。 28. 权责发生制原则(应计制原则):凡是当期已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权责发生制原则(应计制原则):凡是当期已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 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也不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也不 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对应的为收付实现制)(对应的为收付实现制) 29. 收益性支出: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收益性支出: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 ,即仅与本期收益的取得有关,即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材标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