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转换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306284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转换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转换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转换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转换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转换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转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转换(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转换 一、长期股权投资后续核算方法转换的处理原则 根据 CAS2 及 2008 年的准则讲解,涉及长期股权投资后续核算 方法转换的情况可具体分为六种(见表 1),其处理原则在总体上遵循 了追溯调整原则,只是在不同情况下追溯处理的时点及依据的价值 基础不同。如表 l 所示,除减持股份导致第 2、3 类持股变为第 4 类 持股时(情况)要求在后续期间利用现金股利等进行追溯调整外, 其他几种情况均要求在核算方法转换时,将继续持有的原持股部分 按新的核算方法进行追溯调整。 遵循追溯原则的目的,是使通过不同过程取得的相同比例股份 对会计报表产生相同影响,即以相同的会计语言表

2、述相同的持股结 果,最终实现殊途同归。如 A 公司在 2007 年购入 B 公司 60的股 份,同一时点 C 公司购入 B 公司 30的股份,两者购人的单价相同, 与 B 公司均属于非同一控制情况(或均属于同一控制)。2008 年 A 公 司出售部分股份后仅保留 30股份,此后两家公司都没有再变动其 持股比例,两者持股目的也相同。那么,2008 年及以后年份 A 和 C 公司各自持有的 30股份对两者报表的影响就应该是一样的。A 公 司要遵循这一理念处理 2008 年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由权益法调整 为成本法的相关业务。 二、涉及企业合并的业务处理例解 表 1 中涉及企业合并的情况有、类,其中

3、、 类的处理原则相同。下面分别说明具体的账务处理过程,但仅考虑 个别报表的会计处理,不考虑编制合并报表时的调整抵销分录。 第一种情况:同一控制下,增持股份形成企业合并,导致在个 别报表上长期股权投资由权益法核算转换为成本法核算时,以转换 时点取得的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基础调整长期股权投资。例 1公司与 K 公司受同一主体控制,2007 年 1 月 1 日,J 公司 用 60 万元取得了 K 公司 20的股权,以权益法核算该长期股权投 资。当时 K 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 150 万元,公允价值 250 万元,差额产生于同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 1130 万元, 固定资产剩余

4、使用年限 10 年,残值忽略不计,按直线法计提折旧。 2007 年 K 公司账面净利润为 50 万元,因拨款转入导致资本公积增 加 10 万元,未派发现金股利或利润,两家公司均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2008 年 2 月 1 日 J 公司又用 200 万元取得 K 公 司 50的股权。2008 年 2 月 1 日。K 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 200 万元,公允价值 370 万元,J 公司的资本公积足够冲减。 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1)2007 年 1 月 1 日取得 20股权,因支付对价 60 万元大于取 得的净资产公允价值 50 万元(25020)。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6000

5、00 贷:银行存款 600000 (2)2007 年底按权益法核算该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 8 万元 (50-10)20(折旧差额),其他权益变动 2 万元(1020)。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80000 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20000 贷:投资收益 80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000 (3)2008 年 2 月 1 日取得 50股权,实现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 并,原 20持股部分的核算方法追溯调整为成本法核算的结果,即 将权益法核算期间长期股权投资下的“损益调整”和“其他权益变 动”科目余额调减为零,同时调整涉及的留存收益和资本公积。 借:盈余公积 8000 未分配利润 7

6、2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000 长期股权投资 600000 (转入按成本法核算的账户)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600000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80000 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20000 (4)将长期股权投资余额调整至合并日合并方享有的被合并方所 有者权益账面价值,合并方支付的对价也以账面价值处理,借贷差 额先调整资本公积,不足冲减部分再调整留存收益。本例中总控股 比例 70部分按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处理,入账价值应为 140 万 元(合并日 2008 年 2 月 1 日 K 公司净资产 200 万元70),原长期 股权投资经调整后余额为 60 万元,故调增长期股权投资 8

7、0 万元 (140-60)。 借:长期股权投资 800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20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00 编制合并报表时,再按同一控制下合并报表编制原则处理,不 要混淆个别报表与合并报表的业务处理。 第二种情况:非同一控制下,增持股份形成企业合并,导致在 个别报表上长期股权投资由权益法核算转换为成本法核算时,在转 换时点对原持股部分进行追溯调整,并以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为基 础确认长期股权投资账户的余额。 例 2承例 1,假设 J 公司与 K 公司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两家公司, 相关会计处理: 分录(1)(2)同例 1。 (3)2008 年 2 月 1 日取得 50股权,实现非同

8、一控制下的企业 合并,原 20持股部分的核算方法追溯调整为成本法核算的结果, 处理分录同例 1。 (4)总控股比例 70部分按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处理,在个 别报表上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应为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原 20控股部分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为 60 万元,新增 50支付对价 的公允价值为 200 万元,故增加长期股权投资 200 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200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00 编制合并报表时,再按非同一控制下合并报表编制原则处理。 第三种情况:同一控制下,减持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导致在个别报表上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核算转换为权益法核算时, 在转换时点以

9、原取得股份时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将剩余持股部分追 溯调整为从最初取得时起持续按权益法核算的结果。 例 3J 公司与 K 公司受同一主体控制,2007 年 1 月 1 日,J 公 司用 200 万元取得了 K 公司 80的股权,以权益法核算该长期股权 投 资。当时 K 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 150 万元,公允价值 240 万元,差额产生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 90 万元,固 定资产剩余使用年限 9 年,残值忽略不计,按直线法计提折旧。J 公 司的资本公积足够冲减。2007 年 K 公司账面净利润为 50 万元,因 拨款转入导致资本公积增加 10 万元,未派发现金股利或利润,两家

10、公司均按照净利润的 10提取盈余公积。2008 年 2 月 1 日 J 公司以 180 万元对外出售了所持有的 K 公司 60的股份。2008 年 2 月 1 日, K 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 200 万元,公允价值 370 万元。相 关会计处理如下: (1)2007 年 1 月 1 日取得 80股权,实现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 并。 借:长期股权投资(150 万元80)1200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80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00 (2)2007 年底按成本法核算该长期股权投资,因未分红不必进行 处理。 (3)2008 年 2 月 1 日出售 60股权。 借:银行存款 1800

11、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120 万元34) 90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80 万元34)600000 投资收益 300000 (4)“剩余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30 万元(120-90)”与“取得该 部分投资的初始成本 50 万元(20014)”之间的差额,调整长期 股权投资和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账户。同时比较“取得该部分投资 的初始成本 50 万元(20014)”与“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计算原投 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48 万元(24020)” ,若前者大,不予调整;若后者大,则按差额调增长期股权投资及 留存收益。因此例 3 中分录应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50000

12、0 贷:长期股权投资 300000 (原成本法核算余额) 资本公积一股本溢价 200000 若取得投资时(2007 年初)K 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 3007 万元,J 公司享有的部分就为 60 万元(30020),大于其 100 万元的初始投资成本,那么该步骤的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6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30(1000 (原成本法核算的余额)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00000 留存收益 10000 (权益法确认的营业外收入) 未分配利润 90000 (5)剩余 20持股部分在 2007 年按权益法核算应追认投资收益 8 万元(50-10)20(折旧差额),其他权益变动 2 万元(1020)。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80000 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20000 贷:留存收益 8000 未分配利润 72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000 编制合并报表时,再按同一控制下合并报表编制原则处理。 非同一控制下,减持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导致的转 换处理与例 3 的原则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