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新疆终稿)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4306913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4.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新疆终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新疆终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新疆终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新疆终稿)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新疆终稿)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新疆终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新疆终稿)(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免疫性输血不良反应及其预防对策,大连市血液中心 毕晓琳,输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救治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多种疾病,输血治疗通常可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在血液替代品和各种血液有效成分的药物制剂问世之前,输血仍是当今医疗中的一种必要手段; 输血在获得显著效益的同时,需要承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风险,甚至付出生命, 正确认识并及时处理输血不良反应,对提高输血安全将是十分重要的。,大连市血液中心,前 言,古代:使用武器开始,古人对血液非常重视,并赋予了许多神秘的色彩。,圣经,内经,古埃及人,把洗血液浴作为一种生命再生的手段。,中国的内经认为,血液中含有人的精髓。,旧约全书第一卷利未记

2、中就有“肉体中的生命存在于血液”的记载。,输血发展史,1665年,狗狗,英国Lower,后来的输血中致人死命,英国Blundell,1667年,羊人,明令禁止开展输血试验,十九世纪以后,人人,奥地利Landsteiner,法国和英国,法国Denis,1900年,发现ABO血型,法国Denis,人类,200年的发展,建立起完善的输血医学,停滞了150年,安全输血时代,输血发展史,人类真正开始研究输血是在十七世纪。,人类首次成功实 施动物对人输血,血型系统,白细胞(HLA)抗原148种,血小板17个血型系统, 24个特异性抗原,30个红细胞血型系统,308个血型特异性抗原,多种血浆蛋白型,5,至2

3、009年,ISBT确认,大连市血液中心,输血发展史,由于血液成份的复杂性和人类个体的差异性,输血反应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输血医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与输血反应不断斗争的历史。,大连市血液中心,输血发展史,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为我们展现了美好的前景,人造血液的最终应用将彻底消除输血反应,但实现以前,目前2%-10%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研究输血反应及其处理对策,提高输血的安全性,仍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大连市血液中心,输血发展史,定义:是指患者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结束后一段时间内,出现一组新的,不能用原有的疾病解释,由输血引起的的症状和体征。原因: 主要是免疫反应,由复杂的血型抗原系统引起; 其次是

4、一些非免疫因素引起,如细菌污染,空气 栓塞等。,大连市血液中心,输血反应,确认是否出现输血反应很困难,有时很难区分究竟是病人原有疾病的表现,还是输血与疾病共同的作用。 例如输血出现的体温升高; 输血后48小时内发生的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诊断和输血反应报告制度的不完善也会影响输血反应的确认。 技术水平的参差不齐、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不足,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很能确切统计,各国、各地报道均有不同,但总体呈下降趋势。,大连市血液中心,输血反应,表2 403次输血反应分析* 反应类型 反应率(%)发热反应 52.1(210/403) 过敏反应 42.6(172/403) 溶血反应 4.5(18/403)

5、心负荷过重 0.7(3/403) *美国芝加哥医疗中心报告,表3 各种血液成分的输血反应率* 成 分 反应率(%) 全 血 1.06 白细胞 6.49 浓缩红细胞 0.88 洗涤或冰冻红细胞 0.47 血小板 0.40血浆 0.44 *加拿大多伦多三所医院综合报告,发生时间,发生原因,急性反应是指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24小时内出现的反应。,迟发性反应是指输血结束24小时后发生的反 应,可以是数天、数周、数月,甚至数年后。,免疫性输血反应通常是指血液的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输血反应。,非免疫性反应一般指非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输血反应。如高热(有休克)、出血倾向枸橼酸钠中毒、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大连

6、市血液中心,输血反应分类,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过敏性反应;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 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 输血后紫癜; 血小板输注无效,大连市血液中心,免疫性输血反应,溶血性输血反应是一种严重的输血反应。 英国1996年建立SHOT,2004年43例,19例ABO血型不合,发生率1:137000. 我国未见完整报告。,大连市血液中心,溶血性输血反应,溶血性输血反应,产生原因,机理:发生了抗原-抗体反应人体免疫系统启动了清除致敏红细胞的反应,使红细胞溶血。,大连市血液中心,溶血性输血反应,机理:发生了抗原-抗体反应 起病时间: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和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根据病

7、理生理学机制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大连市血液中心,溶血性输血反应,血管内溶血,产生原因,大连市血液中心,由补体介导的细胞清除过程: 导致了红细胞在血管内的直接溶血; 致敏上补体分子的细胞,即使没有在血管内发生溶血,也会促进网状上皮系统对细胞的清除。,大连市血液中心,血管内溶血,大连市血液中心,补体介导的溶血,C1qr2s2,Ca+,抗原+抗体,C1qr2s2,C4a,C4,C4b,C2,C2a,C4b2a,C4b2a3b,C3a,C3,C3b,C3bINA,C3d,C3c,C5,C5b,C6,C7,C8,C9,C5b6789,膜破碎,C5a,补体反应路径,大连市血液中心,血红蛋白血症,

8、结合珠蛋白,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清除,肾脏,血红蛋白尿,沉积,急性肾功能衰竭,肾小管坏死,钙离子,高钙血症,心脏骤停,抗原抗体 复合物,DIC、出血倾向(少发),红细胞,血红蛋白,超出肾阈,低血压、肾血管收缩、微血栓肾缺血,目前观点,肾衰竭,过去观点,血管内溶血,作用,激活内原性凝血途径;促进白细胞和内皮细胞表达组织因子,激活外原性凝血途径。,内原性凝血途径激活激肽系统释放缓激肽,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小动脉扩张。,低血压 休克,典型的血管内溶血,但由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同时在清除受损的红细胞,常常伴随血管外溶血; 发生率往往被低估,国外资料显示:AHTRs的发生率为1:38000-1:7000

9、0; SHOT报告:2010年共发生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58例,6例AHTRs,占总不良反应的0.4%。 AHTRs发生率不高,致死率很高!,大连市血液中心,血管内溶血,发生部位:网状内皮系统,主要在肝和脾脏。,IgG致敏,补体致敏,肝或脾,单核-吞噬细胞上的受体,吞噬,TNF、Il-1、Il-6、Il-8,发热、 呼吸困难、 血压下降、 休克等,抗原抗体反应,红细胞,免疫细胞,血管外溶血,大连市血液中心,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IgG受体,巨噬细胞,红细胞,红细胞溶解,多为IgG抗体引起,激活补体能力低,Rh、Kidd血型系统是最常见; DHTRs是典型的血管外溶血,但抗体效价太高时也可发生血管内

10、溶血; 发生率往往被低估,SHOT报告:2010年共发生迟发性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52例,占总不良反应的3.6%。,大连市血液中心,血管外溶血,大连市血液中心,所有病例都会不同程度的出现贫血。 血管内溶血: 常规:发热、寒颤、恶心、呕吐、面色潮红、疼痛、呼吸困难、低血压、心率过速、出血和血红蛋白尿等,发热和寒颤最常见。 特殊情况下不典型; 严重程度取决于输入不相容血液总量、血浆中抗体效价、激活补体的能力、补体浓度、抗原的特性(抗原决定蔟的数目)抗体的特性(IgM、IgG抗体)、输血的速度等。,溶血反应症状,大连市血液中心,血管外溶血 难以解释的输血后血红蛋白浓度下降; 血红蛋白降解为游离胆红素,

11、转到但脏代谢; 胆红素浓度超过肝脏代谢能力时,出现高胆红素血症; 可能出现发热、寒颤、黄疸、疼痛意义呼吸困难等; 一般不重,少数情况会继发肾衰竭和DIC,甚至导致死亡。,溶血反应症状,大连市血液中心,急性溶血反应 根据临床症状判断 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患者出现寒战、高热、腰背剧痛、面部发红、 尿呈酱油色或葡萄酒色; 全麻状态下,手术中过度渗血或出血不止,患者发生无法解释的血压下降; 均应考虑可能是急性溶血反应。,溶血性输血反应的诊断,大连市血液中心,急性溶血反应 实验室检查: 血液免疫学检查: 血型:患者和献血者 患者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 重做交叉配血试验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溶血的证据(结合

12、急性溶血的发生机制):血浆颜色 游离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尿、高胆红素血症等检测,溶血性输血反应的诊断,大连市血液中心,35,迟发性溶血反应 对以往有输血史、 妊娠史或器官移植的患者,在输血后出现不能用原发病解释的贫血症状,或血红蛋白下降,首先应考虑迟发性溶血反应。,溶血性输血反应的诊断,36,急性溶血反应 关键是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 立即停止输血,但要保留静脉液通畅; 重点是抗休克、防止DIC、防止急性肾衰竭和换血疗法。,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治疗,37,急性溶血反应 适当注射皮质类固醇和输液以纠正低血压、低血容量、电解质失衡和酸中毒等; 换血疗法:移除循环血内不配合的红细胞及其破坏后有害物质和抗原-

13、抗体复合物; 换血疗法原则:ABO异型输血导致的严重溶血反应,无论是哪种血型的错输,均应使用O型红细胞加AB型血浆的合成血进行换血治疗; 换血量应根据病情决定,可以多到等于患者的整个血容量。,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治疗,迟发性溶血反应 轻者对症治疗; 重者按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治疗。,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治疗,原则: 避免急性输血反应发生、预防并减少迟发性输血反应发生。 衡量我们技术水平的重要依据。 输血治疗前,必须对患者和供血者血液成分作输血前的免疫血液学检查。,溶血性输血反应的预防,预防,血型的改变(获得性B、 白血病抗原变弱、输异型血出现混合外观视野、移植异型造血干细胞),质量管理体系:规章制度、操

14、作程序和规程、记录表单,责任心,避免血型错误,迟发性输血反应:妊娠史、输血史; 发生输血反应与否:抗体筛选、灵活使用各种方法,溶血性 输血反应,大连市血液中心,溶血性输血反应的预防,患者和供血者输血前血液免疫学检查!,大连市血液中心,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定义: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ebrile non-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 FNHTR)是指受血者在输全血或输血液成分期间,或输血后1-2小时内,体温升高1或以上,并排除其它可以引起体温升高的一类输血反应。包括免疫性FNHTR和非免疫性FNHTR。,大连市血液中心,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发生率:与输注的血液制品、保存时间、患者情况、反应的统计是否规范和完全有关,输红细胞0.5%-6%;输血小板20%-30%。 常规配血技术不能预防的输血反应。 特例和意外:不重视,也会发生严重的反应。,大连市血液中心,免疫性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发生机制,白细胞抗体是最重要和最常见的原因,其次是血小板抗体。 白细胞抗体是由于多次接受输血、妊娠或移植,由异体白细胞致敏产生的免疫性抗体,再次输血时,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刺激内源性热源质(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导致FNHTR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