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老品种出版物焕发新生机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305959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令老品种出版物焕发新生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令老品种出版物焕发新生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令老品种出版物焕发新生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令老品种出版物焕发新生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令老品种出版物焕发新生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令老品种出版物焕发新生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令老品种出版物焕发新生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令老品种出版物焕发新生机 【摘要】文史资料选辑从 1960 创刊至今已出版 167 辑,是我国 目前延续时间最长的连续出版物。如何令老品种出版物在历史中明 确定位,把握优势,吸引读者,笔者将担任主编 3 年来刊物改版和 编辑过程中的启发和体会整理如下。 . 【关键词】文史资料选 辑;杂志书;史料价值 【作者单位】吕潇潇,中国政协文史馆 文史资料选辑执行主编。 文史资料选辑(以下简称 选辑)第 1 辑出版于 1960 年 1 月,至今已出版 167 辑,是我国 目前延续时间最长的连续出版物,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物中名副其 实的“老品种”。2012 年底,我开始担任选辑的执行主编,在文 史类书刊的

2、组稿编辑方面做了初步探索,现将刊物改版和编辑过程 中的启发和体会整理如下,与同行们交流。 一、在历史中为 文史资料选辑定位 编刊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定位。作为一本 有历史的、并且以记录历史为己任的刊物,在明确它的宗旨、特色、 读者之外,还要意识到它在历史中的价值,它昨天的位置以及今天、 明天的姿态。 1.回望历史,曾经的辉煌不可复制 选辑 的辉煌时期应该是创办初期和“文革”结束复刊之后。1959 年 4 月, 周恩来同志动员 60 岁以上政协委员带头撰写回忆史料,半年时间全 国政协设立的专门机构就收集到各类资料 200 多万字,于是选辑 择其精华出版,内部发行。到 1966 年 5 月,6 年内征

3、集到文史资料 约 1 亿字,出版文史资料选辑55 辑,收录稿件 493 篇,约 860 万字。第二次集中出版是在 1978 年“文革”结束后,选辑复刊, 并在 1984 年由内部发行改为公开发行。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版事 业繁荣的大背景下,文史资料征集范围扩大,选辑在“文革”后 10 年间出版了 61 辑(从第 56 辑到第 116 辑)。在这两个时期,文 史资料出版的数量、质量和影响力都达到了最高点,总结其中的原 因:一是选题总量大。选辑收录的全部为历史当事人、见证人 和知情人“亲历、亲见、亲闻”的第一手资料。早期的作者很多经历 了清代、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新中国多个历史时期,他们对重 大

4、历史事件的回忆材料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无法超越。二是同类刊物 少。20 世纪 80 年代前出版品种少,以收集回忆资料为内容的刊物 更少,同时期的星火燎原和红旗飘飘两种丛刊侧重党史、 军史人物,选辑的选题则更具广泛性。作为选辑作者主体 的政协委员、文史专员,从溥仪到特赦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中共元 老、民主党派先驱到各行业的精英无所不包,选题涉及政治、军事、 文化、社会、经济等方方面面,在当时的出版物中独树一帜。三是 阅读门槛带来的紧缺型需求。公开发行前的选辑在老一辈读者 心中曾经一册难求,它严格的内部发行范围限定了阅读人群,赋予了它某种神秘感和荣耀感。 2.正视现实,必须在继承中创新 选辑经历了五十多

5、年的出版周期之后,历史的激流趋向开阔平 缓,经历丰富的作者正渐渐故去,基于个体回忆的口述历史类的书 刊大量涌现,由稀缺性产生的需求不可延续,不可否认刊物的影响 力已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2003 年到 2012 年 10 年间选辑仅有 11 辑问世,1999 年版的封面已显陈旧,经过我们对过往刊物的分析, 我们召开了座谈会征求史学界和读者代表的意见,决定对选辑 进行改版,保持特色,在继承中创新,留住老读者,吸引新读者, 让老品牌焕发新的生机。 选辑的特色是“亲历、亲见、亲 闻”,其优势是拥有政协委员这一庞大、高端的作者、读者群体。我 们明确了选辑的定位:秉承“三亲”特色,打造高端口述读物, 以全

6、国政协委员及知名人士为征集主体,着眼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 人物,要能体现文史资料征集成果的精粹。本刊定位于“高端口述读 物”,以区别其他刊物,体现其独特性,以此确定今后选辑的组 稿标准、编辑水准,并在封面及版式设计、印制环节中使刊物定位 一以贯之。 二、他山之石杂志书带来的启发 近年来, 杂志书逐渐以一种新的形态出现,并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其中 的代表如老照片读库温故历史学家茶座最小说 等。有人说,我国的杂志书是 20 世纪 90 年代出现的新型出版物形 态,其实选辑已具备所有的杂志书的特征分期出版、单册 销售、出版时间不受限制、栏目相对固定、采用书号,其兼具图书 和期刊特征,应该算是早期的杂

7、志书了。不过,正是近年问世的杂 志书使这一概念深入人心,被读者认可,其编辑方式值得借鉴。 启发一:最适合于杂志书的“中篇篇幅”。杂志书由文章汇编而成, 最合适的单篇文章篇幅是五千字三万字,五千字以内短小精干, 更适合报刊,但可能达不到深层阅读的快感;三万字以上则过于冗长, 更适合单独成书;而五千字三万字的中篇,足以把某个事件人物说 深说透,又不致阅读疲劳,也不影响其他稿件的搭配。所以选择每 期 20 万30 万字,1020 篇文章的中篇读本,符合杂志书兼具杂 志广度和图书深度的定位。 启发二:用好图片。在如今的“读 图时代”,图片的配合不可或缺,对增强文本的内容表现力和时代感 有着重要作用。杂

8、志书的篇幅可以为图片提供表现空间,同时要注 意选用高品质的纸张以确保图片质量。 三、全面改版,从形式 上焕然一新 1.重设栏目 在我们考察了以往选辑及其 他文史类刊物之后,为了减少刊物的局限性,栏目分类没有采用按 事件性质比如政治、军事、文化、社会这样的分类法。栏目命名上 直白明了,放弃了过去虚拟题、重文采的做法,符合现代人的阅读 习惯和出版潮流。在栏目常设的“纪事”“人物”之外,突出设置了“特稿”和“口述”栏目,用以安排万字以上的重头长稿件和编辑部自主采 访整理的口述稿。 2.策划老手稿珍藏彩页 全国政协文史 资料部门五十多年来珍藏的 2 万余件文史资料手稿,是我们独家的 珍贵资源,但因其长

9、年藏在地下库房中,无法发挥社会效益。于是 我们专门在每辑文末安排 8 页彩页,用较大克重的纯质纸印刷,力 图真实还原手稿原貌,并在手稿前增加了手稿书写者的简介和照片。 发黄的纸页上,作者手迹与编辑加工痕迹清晰呈现,蕴含着丰富的 历史信息,更直观地展现出文史资料的独特魅力。 3.封面、 内文设计 在形式上,贯彻刊物整体定位,力图打造“高端、有 品质”的观感,从封面设计、内文版式、纸张选择,都贯穿了大气、 雅致的风格。从刊物发行后的读者反馈来看,其影响基本达到了我 们的预期目标。 4.互联融合的尝试 在刊物封底设置二维 码,可实现在文史馆站上对选辑全文及相关扩展信息的浏览, 也架设了纸媒体与络、手

10、机终端的链接。随着“互联+”时代的来临, 我们也开始尝试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让纸媒体跟上新媒体时 代的节奏。 四、内外宜兼修,用内容延续核心价值 刊物 形式上的改版令视觉上焕然一新,更重要的是以独家的、蕴含史料 价值的内容延续刊物的核心价值。经过实践和总结,我有以下几点 比较深的体会。 1.围绕史料性,提升选题价值 史料类刊 物的根本价值在于选题的史料价值,即对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参考 价值。对史料价值的判断,我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是考量其对 历史进程的影响。判断一个选题、一篇稿件的史料价值,首先是判 断它对历史研究和还原历史真相有没有帮助,有多少帮助,也就是 考量其与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变

11、迁和转折有关还是无关,是直接 相关还是间接相关。相关性越强,史料价值就越大。作者与所描述 事件越相关,史料性越强,“亲历”“亲见”的史料性要强过“亲闻”;作 者的身份越重要,史料性就越强,一般说来“名人大事”比“凡人小事” 更能对历史的进程具有影响力。比如抗战史料中,兵团司令、军长、 师长回忆资料的史料性就要比团长、营长、排长、连长、战士的强; 改革开放的史料中,直接参与改革的决策者经历比基层执行决策人 员对历史走向更有直接相关性,回忆史料价值则更大。 二是考 量其真实性。真实是史料的生命,是口述资料的价值所在,但对于 记忆资料,无论是作者写作,还是由作者口述、编辑整理,要求作 者所写所述的一

12、切都符合“客观事实”几乎是不可能的。作者夸张或 隐瞒某些历史情节的地方在所难免,由于各种因素过滤、雕琢和干 扰无法避免,从而会形成资料的差错和谬误。诸如记忆的丢失和失 真,政治生态和意识形态的干扰和影响,人性弱点所形成的选择性 遗忘,作者自身世界观和价值取向的印记,政治立场、阶层、所处位置造成的视野和角度的局限性等等,都是不可避免的因素。我们 只可能通过掌握足够多的当事人的口述资料,对比印证,以及将口 述资料与文献、档案、日记、笔记、书信、实物等文献资料参稽互 证,来接近历史的“真实”。然而,不管是文献史料还是口述史料, 都是为了揭示历史真相、接近历史真实的,所以真实性是文史资料 的生命,是选

13、择取舍稿件的首要标准。史料编辑首先要提高自己辨 伪的能力,在整理、编辑过程中,对与现有史料、公认研究成果明 显不同的史料和判断要提出质疑,利用相关文献资料对口述资料进 行史实的核实、补充,在口述访谈过程中要提醒纠正受访者记忆的 失误。然而收集史料并非“写史”,编辑也并非专业的历史研究者, 不具备甄别一切史料真伪的能力,但编辑有责任在现有史学研究成 果范围内甄别史实,明显有据可查的史料一定要尽到核实责任。我 们的认识能力有限,历史中的公案、疑团永远存在,那么对现有条 件下甚至史学界都无法判断真伪的材料如何处理?一方面,采取多 说并存的态度,多种说法同时发表,待新的材料出现再做比对研究。 另一方面

14、,利用其他文献或旁证材料做编者注。 三是考量其是 否有新意。对一些老史料,编辑如果能挖掘新的信息,也是有价值 的。比如在组稿过程中,我们得到一套原国民党将领郑庭笈家人捐 献的郑庭笈生前的笔记本,郑庭笈曾任中国远征军第 5 军 200 师副 师长,师长是戴安澜。笔记本里有一篇郑庭笈手写的回忆印缅抗战 的文章,我读完发现文章的观点是戴安澜“师长的殉国与他主观上犯 了战略原则错误有关,由于戴师长的指挥失误,部队伤亡很大,诸 将领进言,戴师长却坚持己见,终至造成严重后果。戴师长是个个 性很强的人,不容易被说服”。我又对比了郑庭笈曾经发表在 20 世 纪 80 年代编辑的滇缅抗战亲历记中的同名文章,正是

15、这一段观 点鲜明的文字被编辑有意删掉了。戴安澜是著名的抗日将领和烈士, 殉国后,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送了挽联,当年是否要保持对他的“高 度评价”而为贤者讳?原因不得而知。后来我经过征求家属意见,将 这个“新”史料重新做了节选和编辑,在选辑163 辑中刊发,很快 就有历史研究者做了征引,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2.把 好三关,保证出版质量 把好政治关、史实关、文字关,是编辑 审稿的普遍要求,文史类编辑需要把握的问题更多更艰巨,应更加 严格要求自己,保证出版物的质量和生命线。 一是把好政治关, 避免政治性差错。坚持“征集无禁区,出版有纪律”。征集史料时可 以广征博采、不拘观点;在刊物公开出版时,

16、则要严格遵守党和国家 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考虑史料的社会效果与政治影响。刊 物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记述和评价应是客观的,不可任意褒贬、 妄加评论、混淆是非,对不当之词,包括对人物的贬损或溢美的语言,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斟酌修正。编辑还须核对一些历史人物 在政治运动中的位置,对涉及民族、宗教的史料应谨慎把关,慎重 处理,以国家稳定大局为重,对文稿中沿用旧时代有损民族感情的 用语,或带有歧视性描写的文字,必须加以改正。再有,史料中涉 及不同时期的称谓也可能存在问题,比如,在称述当年敌对营垒时 不宜不加区分地使用“伪”“匪”“贼”“寇”等词语,对一些不熟知的称谓, 要核实准确并加注释。 二是把好史实关,做到实事求是。编辑 对史料涉及的重大史实要有准确的把握,要善于利用文献、档案、 工具书和常识的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