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299050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7.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篇 昆虫的外部形态,一、昆虫形态学的定义,昆虫形态学是研究昆虫的结构、功能、起源及进化的科学。,二、学习昆虫形态学的意义,正确识别昆虫种类,正确理解昆虫生物学、生态学和生理学特征,阐明同源关系,追溯系统发生,第一章 昆虫体躯的构造,主要内容,第一节 昆虫的体节和构造 第二节 昆虫体躯的分节方式 第三节 昆虫的附肢,第一节昆虫体节和构造,一、昆虫的体节,1、体节 体节(somite, segment):昆虫的体躯是由一系列的环节组成的,称为体节。昆虫一般由18-20个体节组成。,2、作为体节的标准 胚胎时期具: 一对附肢 一对体腔囊(胚胎发育过程中,中胚层条之间成对的空隙称为体腔囊) 一对神

2、经节,3、体段tagamata 由于昆虫各体节及其相应的附肢行使不同的功能,同时肌肉也相应地发展,使昆虫的各体节按照取食和感觉中心、行动中心、繁殖和新陈代谢中心三个中心分别集合而形成头、胸部、腹部三个体段。,4、体面与骨化区 昆虫的每个中间体节像一个前后贯通的盒子,由背、腹两面及两个侧面组成,各面间有时分界不明显,有时以膜相连。,体面: 昆虫的身体或每一个体节,均可以根据附肢着生的位置分成4个体面,即: 背面:位于肢基上面的部分; 腹面:位于肢基下面的部分; 侧面:两侧附肢基部着生的位置,2个。,昆虫体躯示背、腹、侧面 a-a背侧线;b-b腹侧线,昆虫体节横切面示意图,示体面,骨化 昆虫幼虫蜕

3、皮或成虫羽化后体壁很快硬化,这一过程叫骨化。 骨板骨化的区域 按骨板所形成的区域 背板背面的骨化区称背板 腹板腹面的骨化区称腹板 侧板侧面的骨化区称侧板,沟与缝 骨板常在某些部位向下凹陷,而在昆虫体表留下狭窄的槽,称为沟。 缝是两块骨片拼接在一起而留下的分界线。,骨片 背板、腹板或侧板通常为膜质部分或沟、缝分割成若干小片,称为骨片。 由背板分割成的小骨片称背片。 由腹板分割成的小骨片称腹片。 由侧板分割成的小骨片称侧片。,内骨骼 骨板的褶陷往往使骨板的外表留有一狭条凹槽,称为沟,里面的脊状陷入(突起),称为内骨骼。按其发达程度又右分成: 内脊ridge:简单的脊状突起; 内突apodeme:扩

4、展成板状、臂状、叉状等较深的内脊; 内骨骼endoskeleton是内脊和内突的总称。,内骨骼根据所在的部位和形状,给以不同的名称。 在头部的内突,称为幕骨(tentorium) 胸部背面的内突,称为悬骨(phragma) 腹面的内突,称为腹内突或叉突(furca)、刺突(spina) 侧板上的内突,称为侧内突(pleural apophysis)内骨骼不仅可以增强昆虫体壁的承受能力,而且还可扩大肌肉的着生面积。,昆虫体壁上的沟和缝,二、体形、体型和体向,体形 外形千姿百态,大多数昆虫体躯圆筒形,少数种类纵扁或侧扁体型:体长,翅展(翼展)体向,昆虫体躯的形状,虎甲tiger beetle、竹节

5、虫stick insect、叩头虫skipjacks、 螳螂mantis、叶虫修leaf-insect和瓢虫ladybird beetle,体长,1、体长:是指头部最前端到腹部最末端的长度,不包括头部触角、口器和腹部生殖肢和尾须在内。体长是衡量昆虫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2、翅(翼)展:昆虫的翅按一定要求展开后,两前翅翅顶之间的直线距离。,翅展,二尾凤蝶 Bhutanitis mansfiedi (Riley)的翼展,最大的强喙夜蛾Thysania agrippina(产于中、南美洲)翅展可达320mm,亚历山大凤蝶Ornithoptera alexandrae翅展可达300mm,二叠纪的巨脉蜻

6、蜓Meganeura monyi(已灭绝)翅展达710mm。,一种竹节虫,最长的杆樇体长可达330mm,产于我国南部的乌桕大蚕蛾Attacus atlas翅展可达300mm,Argema Mittrei(彗星飞蛾) , one of the biggest moth of the world.,180200 mm,最小的昆虫是寄生性的膜翅目昆虫,成虫体长在0.2mm以下,比最大的原生动物还小。,大部分昆虫体长在515mm之间,翅展在1545之间。 2mm以下 微小 23mm 很小 314mm 小 3915mm 中等 9940mm 大型 100mm 巨大 200 极大,头向,尾向,昆虫的体向,头

7、向与尾向(前向与后向): 向着头部的方向称为前向, 向着尾部或腹部末端的方向称为后向。,左向与右向:向着体躯纵轴左侧的为左向,右侧的为右向。,左向,右向,背向与腹向:向着体躯背面的为背向,向着腹面的为腹向。,背向,腹向,中向和侧向(内向与外向): 向着体躯中轴的方向为中向,背离体躯中轴的方向为侧向。,侧向,中向,基向与端向:向着附肢着生处的为基向,向着游离处的为端向。,基向,端向,昆虫身体的某一结构,常常位于上述6个方向中的2个或3个方向上,例如触角,可能既是头向又是侧向,背向,因而可记为头背侧向,余类推。,除上述方向外,形态描述中还经常用到下列部位名称:,基部和端部:一般是靠近虫体的部分称为

8、基部,远离虫体的部分称为端部;但前胸背板的后方规定为基部,前方规定为端部。,外边ectal和内边intal:靠近身体纵轴的一边为内边,远离身体纵轴的一边为外边。,前缘和后缘:昆虫的身体各部分或附器与身体垂直的部分,离头较近的一方称前缘,离头较远的一方称后缘。,纵或长,横或宽:昆虫的体部和附器,凡与体躯纵轴平行的称纵或长,与体躯纵轴垂直的称横或宽。,昆虫的体色,色素色(化学色) 结构色(物理色) 结合色(混合色),第二节 昆 虫 体 躯的分节方式,胚胎时期和完全变态昆虫的幼虫,体壁上具有一系列环形的凹褶,称为节间褶,两节间褶之间为一个体节,这种分节方式称为初生分节,所形成的节称初生节。,一、初生

9、分节primary segmentation,初生节,初生分节,身体的纵肌着生在节间褶上,借以扭曲或伸缩身体。,二、次生分节secondary segmentation,是昆虫成虫期的分节方式, 体壁骨化为一系列骨板,骨板的前端包含了初生分节的节间褶,后端留有一条未经骨化的膜质部分,称节间膜 两节间膜之间骨板为体节, 这种分节方式称为次生分节,所形成的节称次生节。,纵肌着生在每节由节间褶骨化所形成的内脊上,纵肌的收缩使节与节间在节间膜处相互套叠。,次生节,红腹虎隐翅虫,在后生分节中,原初生分节的节间褶骨化、内陷形成的内脊,称为前内脊(antecosta),其外面留下的沟,称为前脊沟(antec

10、ostal sulcus)。,前脊沟将后生分节分为两部分:在背板上,位于前脊沟前面的狭窄骨片为端背片(acroter-gite),沟后面的宽大骨片为主背片(basis-tergite)。 在腹板上,位于前脊沟前面的狭窄骨片为端腹片(acrostemite),沟后面的为主腹片(basisternum)。,第三节 昆虫的附肢,并非所有体节均有附肢 昆虫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除头前叶和尾节的各体节侧面都有一对管状的外长物,以后发育成分节的附肢。但在孵化后,一部分体节的附肢已经消失,如腹部大多数节的附肢。,一、附肢的基本构造,附肢的每一小节,称为肢节(podite)。肢节的数目不超过7节,而且肢节与肢节之

11、间、肢节与体节之间都可以自由活动。若某肢节分为几个亚节时,亚节是不能活动的。 节肢动物的附肢通常分为两部分:与身体相连的一节称为基肢节(coxo-podite),其余的各节通称为端肢节(telopodite)。,在昆虫中,头部的附肢转化为取食用的口器;胸部的附肢未变化,仍为行动用的足;腹部末端的附肢转化为生殖肢。 总的来说,附肢的形态变化较大,这是因为要完成不同的功能;但其基本形态又是一致的,因为它们来源相同,属于同源器官。 (同功器官:功能相同的器官)。,节肢动物附肢的基本结构:,基内叶,端肢节,基肢节,上肢节,基肢节,上肢节,底肢节,外肢节,内肢节,节肢动物附肢的比较结构 A. 三叶虫足;B. 甲壳动物纲足,二、昆虫附肢的主要特点,不超过7节,通常6节; 基部一节着生控制其下一节活动的骨肉; 一概没有外肢节。,昆虫附肢(足)采用了与节肢动物附肢各节不同的名称。,其它节肢动物 基肢节 底肢节 坐肢节 股肢节 胫肢节 跗肢节 趾肢节,昆虫: 基节 转节股节 胫节 跗节 前跗节,昆虫的转节仅一节,在系统发育过程中,究竟保留的是第一还是第二转节,或者是第一、二转节愈合而成,详情不知。但有第二转节的昆虫,如蜻蜓,或膜翅目的姬蜂类,是由腿节基部分离出来的,可从肌肉的着生上得到证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