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导学案劝学学生好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286801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84.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导学案劝学学生好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导学案劝学学生好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导学案劝学学生好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导学案劝学学生好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导学案劝学学生好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导学案劝学学生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导学案劝学学生好(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高一语文导学案课题劝学编号: 01 编写:万爱华审核:王山业时间: 2015-9-1 学习目标:知识和能力 1. 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 用”等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于、者、而”个文言常用虚词。 2. 掌握课文出现的“有(又)、暴(曝)、生(性)、輮(煣)、 知(智)”等通假字、词类活用和文言特殊句式。 3.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过程和方法 1. 在理解基础上熟读成诵,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2. 理解文言词语和句式的能力。 3. 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中心的能力。 4、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借鉴有关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

2、论述,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明 确学习应持有的正确态度。重难点: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句式的理解和句子的准确翻译。学法:反复诵读,小组合作探究。【课前预习案】 成功总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 一、文本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荀子 ( 约公元前 313一前 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 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 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 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

3、作 用, 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 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 强调“行”对于“知” 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 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2题解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 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 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二、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其曲中 ( ) 规槁暴( ) 輮( )使之然也 金就砺 ( )则利参省( ) 跂( ) 而 望舟楫( ) 2

4、 蛟( ) 龙跬( )步骐骥( )( ) 驽马( ) 锲( ) 而不舍金石可镂 ( ) 埃( ) 土 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 三、认真查找背诵默写过程中容易写错的句子,并将易错字用红笔标记出来。 四、自主学习学法指导:独立思考1、反复读课文,学生熟练背诵课文。2、要求根据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检查预习作业】 1、背诵课文,检查默写情况 2、讲解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一情境导入 还记得初中的课文孙权劝学吗?今天我们重读经典,温故而知新,真正明白“学 不能已”的深刻内涵。二、文本知识点拨师生共同探讨 1 、2 自然段(一)重要实词 学不可以已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冰水为之虽有槁暴 金就砺则利君

5、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二)重要虚词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三)句中的通假字 1、輮以为轮 ,其曲中规 2、虽有槁暴 ,不复挺者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四)古今异义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輮以为轮(五)指出活用现象及用法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六)指出下列句式特点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3、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六)文本问题探究小组成员讨论交流 1、本文一共 4 段,是围绕哪句话展开的?每段的内容各是什么

6、? 2、第一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3、第二段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分解比喻句的含义,分析与中心论点的关系。 4、第二段哪句话回答了“学不可以已”?(用原话回答)3 小结归纳重点文言知识,并整理笔记。共同探讨第 3 自然段(一)重要实词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3、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6、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二)句中的通假字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三)指出活用现象及用法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四)、文本问题探究 1、第三段是

7、从哪个角度说“学不可以已”的?作者用了哪些比喻来说明? 2、第三段哪句话回答了“学不可以已”?(用原话回答)小结归纳重点文言知识,并整理笔记【课堂训练】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中绳( zh ng )槁暴( p )须臾( y )闻者彰( zh ng ) B.靛青( d ng )舟楫( j )蛟龙( ji o)跂而望( q ) C.跬步( ku )蚯蚓( y n)蛇鳝( sh n)驽马( n )D.可镂( lu)骐骥( j )爪牙( zh o)锲而不舍( q)2. 下列加线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1)虽有槁暴(晒)(2)輮以为轮(使 弯曲) (3)吾尝跂而望矣(抬起脚尖

8、)(4)君子生非异也(通 “ 性” ,资质、禀赋) (5)非利足也(走路)(6)筋骨之强(强壮) (7)而致千里(送达)(8)而绝江河(隔断) (9)声非加疾也(强,这里指声音宏大)(10 )而闻者彰(清楚) (11 )劝学(勉励)A. B. C. D. 3、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A.金就砺则利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C.輮以为轮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4 4. 选出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A.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D.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5、翻译句子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

9、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课堂拓展案】解释划线的字,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新劝学篇驽马与骐骥邂逅于途,就而请于骐骥曰: “愿受教于先生。”骐骥曰: “吾,神马也!生而利足,一日致千里,度关山而绝江河,虽风雨不以疾也。王者锲石镂金,为吾图形,是以名彰天下。汝,负物舆耳!寄身于槽枥之下,托命于奴隶之手,羸弱无力,跬步难行,虽学,朽物也。今乃不省乎己,而欣欣然欲学于余。甚矣,汝之不知也!”驽马曰:“君过矣。勤学而好问者,虽愚必明。吾虽驽钝,独不能有寸进乎?何拒人之甚也!”越明年,二马复遇,相逐于野。向之驽马,今之骐骥也,而昔时以千里自诩者,望尘莫及焉。1、2、3、【布置作业】1、用黑色中性笔认真默写

10、一遍劝学 2、借助非常学案翻译第四段 3、完成非常学案基础梳理部分,标记重点第二课时【作业反馈】1、检查背诵、默写、课文复习情况 2、表扬默写认真的同学 【课堂探究案 】5 一、 情境导入二、文本知识点拨师生共同探讨第四自然段(一)重点词语1、风雨兴焉 2、 而神明自得3、无以至千里 4、功在不舍5、用心一也 6、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二)古今异义1、用心一也 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三) 、重要句式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四)翻译句子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

11、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五)本段论述内容梳理 本段主要从学习要、等三个方面, 用、对比方法论述了学习的态度。小结教师点拨,学生合作完成劝学的论证提纲课文一开头提出“”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个角度展开论述: 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 ,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 第四段,学习应持、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 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课堂训练】6 1.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 ( ) A.忽然抚尺一下 ,群响毕绝 (停) B.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极) C.率妻子

12、邑人来此绝境(死) D.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横渡) 2.选出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有力的弓 ) B.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有余) C.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强壮) D.太后不肯 ,大臣强谏(强迫) 3.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乃悟前狼假寐 ,盖以诱敌(虚假,假装 ) B.大臣犯法 ,无所宽假(包庇)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 D.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凭借) 4.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吾尝跂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 (向远处看 ) B.日夜望将军至 ,岂敢反乎 (盼望) C.先达德隆望尊 (希望) D.适冬之

13、望日前后(农历每月十五日 ) 5.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入芝兰之室 ,久而不闻其香(嗅) B.以勇气闻于诸候(闻名) C.不能称前时之闻 .(见闻) D.顺风而呼 ,声非加疾也 ,而闻者彰 (听见) 6.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木直中绳 , 輮以为轮 .(使, 弯曲) B.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接近,放到 , 上) C.假舆马者 ,非利足了 ,而致千里(达到) D.上食埃土 ,上饮黄泉 ,用心一也 (使用) 7.找出与例句中加线字义相同的一句( ) (1)正中下怀() A.木直中绳B.天门中断楚江开 C.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D.百发百中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4、 A.早岁那知世事艰B.草木有生而无知 C.知小谋大D.两小儿笑曰 :“孰为汝多知乎“ (3)虽有槁暴 ,不复挺者 ,輮使之然也() A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B.昔者先生以为东蒙主 C. 七十者衣帛食肉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4)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A.令有功于国B.功败垂成 C.项燕为楚将 ,数有功D.劳苦而功高如此 8.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虽有槁暴 ,不复挺者B君子非生异也 ,善假于物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9.找出与“蚯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微斯人 ,吾谁与归B.青,取之于蓝

15、 ,而青于蓝 C. 马之千里者 ,一食或尽粟一石D.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10.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 ,下列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它三项的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 C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上食埃土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课后拓展训练】下面三节文字选自荀子 ?劝学篇,按要求完成 110 题。 (一)7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 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 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牍。 (二)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xi,污水 ), 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 邪辟而近中正也。 (三)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 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注:端而言,蝡而动。端 :微言;蝡,微动;意思是说极细微的言行。 禽牍 ,小的禽兽 .古人相见 ,常拿小禽兽作为礼物。 兰槐 ,一种香料。 1.句中划线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其渐之滫 (渐渐)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