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239688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4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材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材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材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材分析(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 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教材分析,1、单元分析 2、分课解读 3、教学示例 4、链接中考,1、教材分析 2、训练重点 3、教学目标 4、教学建议,二、训练重点: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2、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 3、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本单元的背诵量相当大。要求全文背诵的有桃花源记(309字)、陋室铭(81字)、爱莲说(119字)、大道之行也(107字)、杜甫诗三首(200字);此外,还要背诵核舟记第二至第四段(266字),总计为1082字。,桃花源记,陶渊明,陋室铭,刘禹锡,爱莲说,周敦颐,核舟记,魏学洢,大道之行也,杜甫诗三首,诵读的基本要求: (1

2、)读准字音 (2)节奏鲜明 (3)读出一点语气,三、单元目标 1、了解一些文化、文学常识。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一些文言现象,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 3、反复诵读课文,领会思想内涵及语言。 4、培养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四、教学建议 1、注重预习,自主掌握全篇大意。 2、积累文言词语,掌握一 定量的文言词语。 3、加强朗诵教学,反复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感情、意境,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2、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古今异义、一词多义); 3、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4、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 2、诵读课文

3、,理解课文深刻的主题思想,突破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指导,完成重点文言词汇和句式的积累以及对文意的疏通。 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运用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感悟方法,使学生在古文和现代译文中反复诵读体会,感受桃源美景和桃园中人的美好生活。这样,学生就能沉浸于文本,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同时自然而然地突破文章的重点。,教材分析 陋室铭是一篇语言、意境兼美的名作。陋室,是作者在和州做官期间的简易房子,作者为他作铭,托物言志,主要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但字里行间也流露初对现实社会的讽刺。,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常用诗词,翻译全文 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3、学习托

4、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常用诗词,翻译全文 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3、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常用诗词,翻译全文 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3、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教学重点: 1、掌握文言常用诗词,翻译全文 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突破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己的思考,和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使教师、学生、文本三位一体。这样,学生就能够很好的沉浸与文本,反复地研读文章,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的同时,自然而然地突破了文章的重难点。,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常用诗词,翻译全文 2、领悟作

5、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3、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教学重点:理解作品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批判,领悟作者以“莲”自况,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突破方法:通过对莲品质的认识,从而感受作者以“莲”自况的高洁品格,通过对牡丹的描述,理解作品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批判。通过教师的引导,反复地研读文章,学生就能很好的沉浸与文本,以文本为基点,进行品味赏析、拓展延伸,就自然而然地突破了文章的重难点。,教学目标: 1、积累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初步认识文言通假现象。 2、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3、学习掌握本文运用的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笔法。,教学重点:运用简洁、周密、生动的语言,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

6、,再现“核舟”的形象。 突破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核舟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性的感受“核舟”的空间位置,通过师生形式多样的朗读等环节,加强岁文本的理解,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岁文中穿透和船尾人物的位置和动作、神态等进行表现,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从而明确文章说明“核舟”的顺序没并且在头脑中立体地感受“核舟”的形象。,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重要的文言词语 2、了解先哲圣贤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感受古人敢于冲皮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的远大理想,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2、桃花源记描写的社会与大同社会相比,有无相似之处? 突破

7、方法: 教师、学生、文本、现实四位一体。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组合作探究,联系现实等方式,让学生对两篇文本进行比较阅读,在结合实际,探究讨论大同社会的问题。从而自然而然地突破文章的重难点。,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 2、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 容,准确流畅的背诵这三首诗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教学重点: 1、理解每首诗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2、领悟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感悟诗歌的意境 突破方法:在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多种方式的不同层次的朗读,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感知诗歌的内容,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桃花源记,陶渊明,一、情景导

8、入,营造氛围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漫山遍野的白色杏花,像迷雾似地向我们呈现出来;一幢幢红瓦白墙的人家,零零落落地散步在绿的如同丝绒的草地上;细雨里,果然有牛羊再低头吃草;有一个老婆婆在喂鸡;偶尔传来的狗叫声,更衬出这个村落的宁静。避秦的人,原来在这里啊!同学们这是台湾女作家三毛逍遥七岛游中的一段文字,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幽美恬静、其乐融融的迷人画面,什么人在这样美丽的景色里生活着呢?她说“避秦的人,原来在这里啊!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避秦的人,走进陶渊明,走进他的世外桃源,去感受他为我们描绘的这个充满神奇魅力、优美恬静的地方。,走进作者,了解背景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大文学家,田园诗

9、的创始人。他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少时颇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社会动乱不安,有志难酬。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不为五斗米折腰”终于在41岁坚决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写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优美的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当然也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2、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古今异义、一词多义); 3、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4、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陶渊明,东晋诗人。名潜,字元亮。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 但由于当时社

10、会动荡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他曾做过小官,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代表作有诗饮酒、归园田居,散文归去来兮辞等。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诗人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具体要求: (1)读准字音。 (2)节奏鲜明 (3)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1.把握古今异义词。 (1)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2)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3)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4)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

11、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5)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连词,条件不同和结果不变。 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重点词语 缘溪行:沿着 甚异之:感到奇怪 欲穷其林:走到尽头 桑竹之属:类 阡陌:田间小路 便要还家:邀请 便扶向路:沿着 诣太守: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规往:计划,3、一词多义 舍 :便舍船(丢弃)屋舍俨然(房屋) 寻 :寻向所志(寻找)寻病终(不久) 为 :捕鱼为业(作为)不足为外人道也(向),句式 判断句:南阳刘子冀,高尚士也。 省略句:问(渔人)所从 来。(渔人)具答之,5.出自本文 的成语。 (1)落英缤纷:鲜花盛开,花瓣纷纷飘落

12、。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 (2)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 (3)无人问津:没有人来询问渡口。比喻没人过问,受到冷落。 (4)世外桃源:指虚构的超脱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地方。也指空想的不存在的世界,“景”奇,桃林美景奇、桃源内环境奇。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人”奇,如:“悉如外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等等 “踪”奇,后人再去寻找桃源,都一无所获,不见踪影,三、深层研读,探究主题 1.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处处志之”,而后来太守等人寻找桃源“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作者为什么将桃

13、花源写得若真若幻,可望而不可即? 2.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该怎么看?,四、归纳小结,提升思想 毛泽东在登庐山中有一句诗:“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园里可耕田”“充分肯定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应该说桃花源是陶渊明理想真实又虚幻的依托。 当时代变迁到了今天,当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当祖国的一切都蒸蒸日上,若陶工生在当下,他也一定不会满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和我们每个人一样,为自己心中的“桃源”奋斗不息。,五、布置作业。 1、展开你的联想和想象:以“我心中的桃花源”为题写一篇作文。 2、“给陶渊明的一封信”以21世纪主人翁的身份给陶渊明写一封信。二者任选其,语文课程标准

14、对古诗文阅读的要求是: 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2、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培养能力 1、词语的理解能力 2、句子的理解能力 3、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4、结合文章内容,联系实际和社会实践做出判断的综合能力等,词语的考查主要有: 1、常用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古今异义词 3、多义词, 4、通假字,返回,文言文句子翻译要注意: 1、重点词和关键词要翻译准确; 2、句式的变化; 3、翻译流畅完整; 4、多关注名句翻译。,文言文内容理解概括题 文言文内容理解概括题一直是文言文考查的

15、重点,出题类型有以下几方面: 1、理解文段的基本意思; 2、理解作品抒发的感情; 3、了解归纳篇段的内容要点;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写作意图; 5、正确分析句子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6、分析作者和人物的性格特征及精神品质; 7、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 8、补充事例及名言等。,9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3分) A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予作文以记之 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橘生淮南则为橘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他们谈到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

16、带领妻子儿女和向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11. 千余年来,中国的读书人,一直把桃花源当成一个洞天福地。这是为什么?(3分)来源:学科网(桃花源社会衣食住行样样不缺,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不涉世乱、战祸,是不受人世政权管辖的世外桃源;人们精神境界怡然自乐。),12请就选文和下面链接材料,进行比较阅读。(4分) 【链接材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选文所描写的美好景象可用一个成语概括,链接材料所抒发的情怀也可概括出一个成语,请分别将其工整地填写在下面田字格内。(2分)(1、世外桃源 2、先忧后乐) 来源:学科网ZXXK (2)选文与链接材料表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试作简要说明。(2分)(选文表现了对恬静闲适、和平安乐、淡薄高远的美好生活的追求。链接材料 表现了一种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乐观积极的人生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