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2017年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54149276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PTX 页数:70 大小:13.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2017年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2017年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2017年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2017年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2017年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2017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2017年(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3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2017高考导航,考纲展示:1、地壳物质循环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考纲分析:1.识记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和对地貌的影响。2.理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3.能够运用内外力作用解释地貌的形成。,地形,地貌,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内部,外部,地质作用,由于自然界原因,引起地表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一、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地球内部,2、表现形式,(1)岩浆活动,主要有岩浆喷出(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两种形式 只有岩浆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火山,熔岩流地貌,可以瞬

2、间改变地表形态,但作用微弱,长白山天池(吉林),岩浆活动的“杰作”,岩石圈的组成物质(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变质。,大理石,石灰岩在高温高压下变软,最终重新结晶形成的 。,深处,不直接塑造地表形态。,(2)变质作用:,(3)地壳运动,主要方式,分类,方向,性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褶皱山脉,断裂带,褶皱山脉,断裂带,分类,方向,性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褶皱山脉,断裂带,隆起,高地,凹陷,低地,地势起伏海陆变迁,4.2 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大理石柱,下沉运动,上升运动,垂直运动,地壳运动具有循环往复特征,公元79年15世纪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处于哪种运动状态中?,关系,在地壳运动中,这

3、两个方向的运动是同时存在的,而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就全球规模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形成机制,板块构造学说,、学说观点,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内部有若干小板块),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稳定,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1)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中南半岛、东南亚、小亚细亚半岛、太平洋西部岛弧链位于亚欧板块;格陵兰岛、西印度群岛、火地岛属于美洲板块;马达加斯加岛属于非洲板块。,(2)冰岛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 新西兰南、北二岛太平

4、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3)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应用,裂谷、海洋、海岭,东非大裂谷、 红海 大西洋,高大褶皱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海岸山脉、海沟、岛弧,落基山脉、太平洋 西部岛弧、海沟,(2014大纲卷节选)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K岛处于 (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

5、板块界线的南侧,1.(2013广东文综)下图为“某地实景图”。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A.搬运作用 B.地壳作用 C.变质作用 D.风化作用,解析 图片显示的是褶皱山地,四个选项中只有地壳作用会形成褶皱山地。,2.(2011山东文综)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 B.、 C.、 D.、,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成大陆和洋底、山脉与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3、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二、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 可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地球外部,主要是

6、太阳辐射能。,2、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1)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地表岩石风化后,由残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化产物组成的壳层,称为风化壳。图11为不同气候植被带的风化壳厚度变化示意图。完成3233题。,32.曲线、分别代表( ) A气温、降水、蒸发 B降水、蒸发、气温 C降水、气温、蒸发 D气温、蒸发、降水,33风化壳厚度( )A甲大于丁是因为热量丰富、降水量大B乙大于丙是因为植被茂盛、蒸发量大C刚果盆地总体上大于格陵兰岛D伊朗高原总体上大于恒河平原,上述景观的发展演变过程,体现出外

7、力作用的什么过程(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 D堆积作用,冰楔作用,在岩石裂缝内所含的冰融水经反复冻融造成岩石破碎的作用。,花岗岩球状风化 形成的石蛋地貌,(2)侵蚀作用,水、冰川、空气,运动状态下,破坏地表岩石及风化产物,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 侵蚀地貌。,风力侵蚀,吹蚀,磨蚀,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 风蚀蘑菇、风蚀城堡,戈壁,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干旱、半干旱地区,罗布泊雅丹地貌,流水侵蚀,侵蚀,溶蚀,坡面破碎,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河流沟谷、峡谷,河谷加深加宽,流水侵蚀,侵蚀,溶蚀,坡面破碎,河谷加深加宽,喀斯特地貌,溶洞,钟乳石,地下暗河,

8、桂林山水,路南石林,例(2012高考北京卷)读下图,回答(1)(2)题。,(1)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苏 湘 滇 新 桂 内蒙古A BC D,(2)图中( )A甲处侵蚀作用最强烈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C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广东丹霞山,由红色砂砾岩在水作用下,沿垂直节理面不断侵蚀、搬运、磨蚀、风化后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貌类型。,丹霞地貌是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红色砾岩和砂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宝塔状、柱状、峰林状的地形。湿润地区丹霞地貌(图1)很多只露出“腰身”,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图2)几乎是“全裸”的,甚至变得圆头圆脑”。据此完成12题。,1湿润地区丹霞地貌露出“腰身”的

9、主要原因是 A“腰身”雨水冲刷严重,植物易遭破坏 B河流下切作用强烈,“腰身”陡峻挺拔 C“腰身”地势陡峻、土壤浅薄,植物难以生长 D岩石硬度不同,差异风化显著,“腰身”耸立,顶部、底部被植被覆盖,腰身“显露”,植被稀少, 土壤浅薄,2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圆头圆脑”的形成条件是 A物理风化和风沙侵蚀作用强烈 B光照强烈,对岩石破坏作用大 C气温日较差大,岩石球状风化显著 D冰雪融水冲刷地表岩石,冰川侵蚀,角峰,冰斗,刃脊,在高纬或高山地区,冰川在运动过程中不断侵蚀底部岩石和侧面岩壁,往往形成冰斗和角峰。,长白山U形谷,曲折幽深的峡湾,冰蚀平原,冰蚀洼地,海浪侵蚀,在岩石海岸,波浪不断地击打、侵蚀

10、崖壁,使其后退,常形成海蚀柱、海蚀崖等。,海蚀柱,海蚀崖,海蚀拱桥,海水侵蚀掉的泥沙哪里去了?,冰川搬运,河流搬运,(3)搬运作用,河流、风的搬运选择性; 冰川搬运不具有选择性。,风力搬运,风、流水、冰川等把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4)堆积作用,在搬运的过程中,如果外力作用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便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流水堆积,冲积扇,河流出山口,冲积平原,河流中下游,三角洲,河流入海口,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12题。,(1)该沙丘位于( )A冲积扇 B洪积平原C三角洲 D河漫滩,(2)正确示意沙丘剖

11、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A B C D,海水堆积 地貌,在沙质海岸,波浪在向海运动过程中,由于速度不断减慢,会将大量的沙子堆积在海岸地带,形成沙滩。,3读图,图中一些珊瑚岛海岸,分布着珊瑚碎屑组成的沙滩。这些沙滩形成于(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风力堆积地貌沙丘,流水堆积,海水堆积,风力堆积,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 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分选性,冰川堆积,冰川堆积不具有分选性杂乱堆积,冰碛堆,若下图为某一沉积层内的沉积物(颗粒)示意图,那么该沉积物的成因可能是( ),A.流水沉积作用 B.冰川沉积作用 C.海浪沉积作用 D.风力沉积作用,3、外力作用对

12、地表形态的影响,外力通过风化、侵蚀作用不断地对地表进行破坏,并把破坏了得物质从高处搬运到低处堆积起来,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2015全国文综)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下图,完成12题。,1.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2.推测19921997年期间(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

13、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知识拓展 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的地貌(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海滩等地貌。,(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堆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如下图所示),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形成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形成冰碛丘陵、冰碛湖等。风力作用:

14、在风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风蚀地貌;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 (3)结果: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双选)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 B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C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D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2、根据沙丘形状和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根据沙丘形状判断风向:,根据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1(2014高考安徽卷)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

15、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b)。图b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 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2000万年来,珠峰地区抬升约2万米,可珠峰海拔高度只有8844.43米,这是为什么?,想一想,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内力和外力同时存在。,但以内力作用为主。,内、外力作用的关系,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圈的组成,化学元素,矿物,矿产,岩石,聚 集,富 集,结 合,2、三大类岩石,只能由岩浆生成 如花岗岩(侵入岩)和玄武岩(喷出岩) 侵入岩坚硬致密 喷出岩常有气孔,外力作用生成 如石灰岩/砂岩/页岩 有明显层理,可能含有化石,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变质生成 如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和用途,3、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岩浆岩,岩浆,变质岩,沉积岩,冷却凝固,重熔再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