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重点古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068804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6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重点古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上重点古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上重点古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上重点古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上重点古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重点古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重点古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望岳(写景抒情诗 2015 已考) 杜甫 岱宗夫如何 ? 齐鲁青未了。 五岳之首的泰山是多么的雄伟,苍莽的青色一望无边。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大自然神奇秀丽的景色都集中在这里,山南山北,昏晓不同。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远望层山叠起,不禁心胸激荡,极目细观啊,那鸟儿已归巢。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将来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远眺,群山都会显得那么渺小。 【文学常识】 杜甫,字子美,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 之称, 其作品被称为 “诗 史”。 【主旨】 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 的气势和 神奇秀丽 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 远大抱负 ,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 的名篇

2、。 【中考演练】 1、 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 的高大雄伟 气势和 神奇秀丽 的景色。 2、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 ,时间是 从朝至暮,从精 到细 ,并由望岳联想到将来登岳。 3、“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高大 ;“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写的是 _实景 ,用_细节 描写,表达了感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蕴藏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4、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作具体解释。 首联是 远望 ,颔联是 近望 ,颈联是 细望 ,尾

3、联是 俯视 。 5、“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什么特点? 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大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 了泰山遮天蔽日、高峻奇险的形象。 6、诗歌语言讲究精炼,请从诗中选择一个你认为使用最传神的词语加以品析。 “钟”将大自然写得有情,把所有的神奇和秀美都赋予了泰山;“割”,平凡之中见出奇 险,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 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由此也可以想见山色的变幻无穷。 7、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作赏析。 此句化用了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它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 攀登人生顶

4、峰的誓言,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春望(写景抒情诗 2015 已考)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主旨】 这首诗描写了都城沦陷后春日远眺中见到的荒凉,冷落的景象, 抒发了诗人忧国思 亲的情怀,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

5、【中考演练】 1、读上面的诗,请简要说说作者是通过写怎样的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 作者通过长安城内的破败之景来表达自己忧国思家的心境。抒发了对山河依旧,世事全非 的沉痛心情。 2、此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已的感情。(感时忧国、思家念亲) 3、从“国破”、“烽火”可以看出,杜甫的这首诗与唐代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安史之乱 4、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盼。 5、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你从结构和对比手

6、法两方面谈 谈你的感受。 结构:对仗工整 对比:“国破”的衰败与“城春”的生机作对比,突出了山河破败的景象,更抒发了作者 内心的忧虑。 6、联中“破”、“深”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破”字写出触目惊心之景色。“深”字写出令人满目凄然之景。 7、“国破山河在”中“破”给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破”字写出国都长安沦陷,城池残破,处处是断壁残垣、破砖碎瓦的破败景象,使人触 目惊心。 8、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上是 写草茂人稀, 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一个“深”字,表现了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 9、谈谈你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理解。 意思是

7、感伤时势,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伤流泪;为别所恨,听到鸟儿的叫声,也 禁不住魂悸心惊。感时表现了诗人忧国的情感,恨别表现了诗人思家的情感,抒发了诗人 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而产生的沉痛和忧伤之情 10、赏析千古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战火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引人共鸣。 11、最后两句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写出了人忧愁,烦闷的情状,把忧家忧国的感情表现得更加深沉和突出。 使至塞上(边塞诗)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轻车简从出使到边疆,途中经过属国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像蓬草飘出汉塞,象归雁飞入胡天。 大漠

8、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大沙漠里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正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走到萧关恰逢候骑,都护正在燕然前线。 【文学常识】王维,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 【主旨】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至塞上的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受排挤而 孤独、寂寞、飘零的孤寂心情 【中考演练】 1、全诗以大漠、秋天为背景,选取了哪些意象来叙事写景? 征蓬、归雁、孤烟、长河、落日(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2、简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的写作手法。 运用比喻的修辞。把自己比作“征蓬”“归雁”,说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而去,又 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

9、一个负 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3、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二句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其中的“直”和 “圆”历来为人称道,你能说说这两个字好在哪里吗? “直”和“圆”两字用得逼真、传神。准确地描写了沙漠广阔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孤 寂的感受。大漠无边,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直”字荒凉孤独中透出挺拔 雄伟视野所及,黄河杳无尽头,“长河”之上,是一轮圆圆的落日,“圆”字苍茫壮阔 中显现柔和温暖。 三峡检测题 (一)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 月。 1. 解释词语含义。 略无毫无嶂峭壁蔽遮蔽曦日光

10、,这里指太阳 2. 本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 3. 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山有什么特点。(试用两个字概括)连和高 4“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重岩叠嶂,就山本身的状态写其 高,是俯视所得;而隐天蔽日,以天和日衬其高,是仰视所见。 (二)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 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

11、. 概括上文三段内容的大意。段写夏季三峡情景:水涨流速, 交通阻断段写春冬时三 峡情景:水退潭清,风景秀丽段写秋天三峡情景:水枯气寒,猿鸣凄凉。 2. 试分析一下第一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先从正面落笔,后分两层来写:以“沿溯 阻绝”概括水势险恶;以“王命急宣”的特例给人具体印象。又加上奔马和疾风的比喻,则 给人的感受更加形象而深刻。 3. 理清第二段作者的写作思路。先写俯视江中所见,后写仰视所见,由峡底写到山上,最后 作者总结,状写了四种景物。 4. 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抓住了有代表性事物猿。突出了凄清 肃杀的气氛。 5.三峡一文中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两句,

12、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李白的一首诗,这 首诗的内容是什么?请在下面默写出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 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6. 讨论: 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 夏、秋、冬的时间顺序, 而先写夏季景色。 答案要点: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夏水”为首来写。 答谢中书书检测题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 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 与其奇者。 1. 本文第一句话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全文的引子,引出下文 的写景、

13、议论。 2 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美”字。山峰,河 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儿;有静有动,有声有色。 3. 文中所提到的 “康乐” 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谢灵运;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 美的人很少。 4. 文中哪些语句写山,哪些语句写水,请在原文上用波浪线画出。写山:高峰入云、两岸石 壁、青林翠竹;写水:清流见底,沉鳞竞跃。 5. 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大意。, 共谈高峰 , 仙都 , 层:引子,引出写景层: 具体写景层:议论、抒情,点明中心。 6 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说说其作用。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明能欣赏山水美 景的人很少。 记承

14、天寺夜游检测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 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月色美,触景生情。 2. 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结合有关语句去回答。“庭下如积水空明”发挥奇特想像,用了 新奇的比喻。 3. 文中对月夜的描写有何特点,能够给人以怎样的感受?月色皎洁。空灵。 4. 文中哪些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在原文中画出)。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 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15、.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 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 6. 本文可分三个层次,从表达方式看,作者先叙事,再描写,最后议 论。 观潮检测题 (一)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 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 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 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倏尔黄烟四起, 人物略不相睹, 水爆轰震, 声如崩山。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1.

16、第一段首句和最后一句在全文结构和内容上各起什么作用? 首句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最后一句对上文作形象概括,呼应首句,又为下文作铺垫。 2. 第一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对海潮进行描写?形、色、声、势 3. 第一段文字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请从文中找出来。 比喻:仅如银线,玉城雪岭,声如雷霆。夸张:际天而来,吞天沃日。 4. 第二段文字主要写水军演习这一场面, 其描写扣人心弦,那么你认为其精彩之处表现 在哪里?船只众多,阵势变化多样,水兵技艺娴熟,战斗激烈、声势浩大,撤退迅速。 5. 一场复杂的演习活动,而结在“烟消波静”的静景上,这是运用了动 静相衬的写法,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为下文的另一场水上表演作了铺垫。 (二)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 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四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 席地不容闲也。 1. 第一段描写突出了 “弄潮儿” 的勇猛、矫健、灵活等特征。 “ 旗 尾略不沾湿”一句是对弄潮儿本领最高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