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摩托车产品强制性认证产品技术资料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01.50KB
约21页
文档ID:5402900
摩托车产品强制性认证产品技术资料_第1页
1/21

附件 1:摩托车产品强制性认证产品技术资料1、产品结构及技术参数说明 见附 录 12、车辆一致性证书参数 见附 录 23、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首次申请)4、车辆型号及车辆识别代号(VIN)编制规则(首次申请)5、产品使用说明书 (包括磨合、保养规范)6 、生产企业概况:6.1 、生产情况(为生产所申请的产品所需要的人员、设备等情况)6.2 、生产企业的主要检测仪器设备登记表(包括: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精度、检定周期)6.4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目录及机构框图(或表) 7、零部件及系统认证的有关资料(认证证书编号和/或相关资料复印件)8、 其它资料(申请人、制造商的相关资料及其他需要的资料)9、 委托人与受委托人之间订立的关于认证、检查、检测和跟踪检查等事项的委托书、合同副本和其他相关合同的副本10、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执行报告11、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WMI)证书复印件附录 1 产品结构及技术参数A. 两轮、三轮车及四轮机动车产品相关信息0 总则0.1 商标 :0.2 型式(可以有任何可能的变形和改形:每种变形和改形必须由数字或是由数字和字母组成的代码加以识别):0.2.1 商业名称(如有) [1] :0.2.2 产品型号 :0.3 产品型号的标识方法 :0.3.1 产品型号的标识位置 :0.4 车辆类别 [a] :0.5 制造商的名称和地址 : / 0.5.1 生产企业的名称和地址 : / 0.6 代理机构名称和地址 [1] : / 0.7 在车架或底盘上,铭牌的固定方式和位置:0.7.1 车辆识别代码(VIN 前 8 位) :0.8 对于部件和单独技术总成,型式认证标志的位置和固定方式*:1 车辆总体结构1.1 典型车辆的照片(前左 45°后右45°):1.2 完整车辆的尺寸图 :1.2.1 轴距 : mm1.3 车轴和车轮的数目 : / 1.4 发动机的位置和布置 :1.5 座位数 :1.6 驾驶位置 左/右* :1.6.1 车辆按右侧/左侧行驶装备 * :2 质量 [2][b] 2.0 整车干质量 : Kg2.1 整车整备质量 : Kg2.1.1 整车整备质量在各轴的分配 在各轴的分配: Kg / Kg2.2 基准质量 : Kg2.2.1 基准质量在各轴的分配 Kg / Kg2.3 厂定最大总质量 : Kg2.3.1 厂定最大总质量在各轴的分配 : Kg / Kg2.3.2 各轴最大技术承载能力* :2.4 厂定最大总质量下的最大坡道起步能力:2.5 最大可拖动质量* :2.6 最大组合质量* :3 发动机 [c]3.0 制造商 :3.1 生产企业及商标 : 3.1.1 型号 :3.1.2 发动机出厂编号打刻位置 :3.1.3 认证证书编号 [3] : 3.2 点燃式或压燃式发动机3.2.1 发动机特性3.2.1.1 工作原理(二冲程、四冲程、点燃、压燃): 3.2.1.2 气缸数目、排列、点火次序 : 3.2.1.2.1 缸径 [d] : mm3.2.1.2.2 行程 [d] : mm3.2.1.3 排量 [e] : Cm33.2.1.4 压缩比 [2] :3.2.1.5 缸盖、活塞、活塞环和缸体的图样* : 3.2.1.6 怠速转速 [2] : r/min3.2.1.7 最大净功率/相应转速 [2] : kW/ rpm3.2.1.8 最大扭矩/相应转速 [2] : N·m/ rpm3.2.2 燃油:柴油/汽油/混合燃料/液化石油气/其它 [1]:3.2.3 燃油箱3.2.3.1 最大容量 [2] : ml3.2.3.2 油箱图样(标明安装时的外廓尺寸材料):3.2.3.3 清楚表明燃油箱在车辆上位置的图样:3.2.3.4 认证证书编号 [3] :3.2.4 燃油供给3.2.4.1 化油器式(是/否) :3.2.4.1.1 生产企业 :3.2.4.1.2 化油器型号及型式 : / 3.2.4.1.3 数量 :3.2.4.1.4 调整 [2]3.2.4.1.4.1喉管直径 : mm3.2.4.1.4.2浮子室油面高度 [2] : (以浮子室结合面为基准)mm3.2.4.1.4.3浮子质量 [2] : g3.2.4.1.4.4浮子针阀直径 [2] : mm 或3.2.4.1.4.5依据空气流量绘制的供油曲线,以及为保持至该曲线所需要的设定值: 可提供附图,代替3.2.4.1.4.1、3.2.4.1.4.2、3.2.4.1.4.3、3.2.4.1.4.43.2.4.1.5 冷起动系统 [1]:(手动/自动) :3.2.4.1.5.1工作原理 :3.2.4.2 燃油喷射式 [1](仅对于压燃式) (是/否):3.2.4.2.1 系统描述 :3.2.4.2.2 工作原理 [1] (高压共轨系统,喷油泵、高压油管、喷油嘴供油):3.2.4.2.3 喷油泵3.2.4.2.3.1生产企业 :3.2.4.2.3.2型式及型号 : / 或3.2.4.2.3.3最大供油量 [2]: ml/冲程或循环,或者在泵的转速为 /min 时,或者以特性曲线表 50:3.2.4.2.3.4喷油提前角 [2] :3.2.4.2.3.5喷油提前曲线 [2] :3.2.4.2.3.6标定程序 [1]:(试验台/发动机) :3.2.4.2.4 调速器3.2.4.2.4.1型式 :3.2.4.2.4.2断油点3.2.4.2.4.2.1有负荷断油点 : r/min3.2.4.2.4.2.2无负荷断油点 : r/min3.2.4.2.4.3怠速转速 : r/min3.2.4.2.5 喷油管3.2.4.2.5. 油管长度 : mm13.2.4.2.5.2油管内径 : mm3.2.4.2.6 喷油器3.2.4.2.6.1生产企业 :3.2.4.2.6.2型号 :或3.2.4.2.6.3开启压力 [2]或特性曲线 [2] :3.2.4.2.7 冷起动系统(如适用) :3.2.4.2.7.1生产厂 :3.2.4.2.7.2型式 :3.2.4.2.7.3描述 :3.2.4.2.8 应急起动装置(如适用)3.2.4.2.8.1生产企业 :3.2.4.2.8.2型号 :3.2.4.2.8.3系统描述 :3.2.4.3 燃油喷射式(仅针对点燃式) (是/否) [1]:3.2.4.3.1 系统描述 :3.2.4.3.2 工作原理:进气管喷射(单点/多点)[1]/直喷式/其它说明 [1]:3.2.4.3.2.1供油泵生产企业 : 3.2.4.3.2.2供油泵型号 :3.2.4.3.3 喷油器开启压力 [2]或特性曲线 [2] : kPa3.2.4.3.4 喷油提前角* :3.2.4.3.5 冷起动系统3.2.4.3.5.1工作原理 :3.2.4.3.5.2工作/设定限制 [1] [2] :3.2.4.4 燃油泵 [1] :(有/无) :3.2.5 电气系统3.2.5.1 额定电压 : V3.2.5.2 发电机(或磁电机)3.2.5.2.1 型号 :3.2.5.2.2 名义功率 : Kw3.2.5.3 ECU 3.2.5.3.1 生产企业 :3.2.5.3.2 型号 :3.2.5.3.3 工作电压 :3.2.5.3.4 可调性 :3.2.5.3.5 其他集成零部件* :3.2.6 点火装置3.2.6.1 生产企业 :3.2.6.2 型号 :3.2.6.3 工作原理 :3.2.6.4 点火提前曲线或工作设定点(可附页) [2]:3.2.6.5 静态点火正时 [2] : 上止点(TDC)前 °CA3.2.6.6 触点间隙 [2] : mm3.2.6.7 闭合角 [2] : °3.2.6.8 抗无线电干扰系统3.2.6.8.1 抗无线电干扰装置的术语和图样 :3.2.6.8.2 额定直流电阻值,或每米阻尼线的额定电阻 [2]: Ω 或 Ω/m3.2.7 冷却系统 [1](液冷/风冷) :3.2.7.1 发动机温度控制装置名义设定值* :3.2.7.2 液冷3.2.7.2.1 液质特征 :3.2.7.2.2 循环泵 [1](有/无) :3.2.7.3 风冷3.2.7.3.1 风机 [1] (有/无) :3.2.8 进气系统3.2.8.1 增压器 [1]:(有/无) :3.2.8.1.1 生产企业 :3.2.8.1.2 型式及型号 :3.2.8.1.3 系统描述: : (如:最大充气压力 kPa、放气方式(适用时)3.2.8.2 中冷器 (有/无)]1[ :3.2.8.3 进气管及其附件的描述和图样(加压室、加热装置、附加空气进气):3.2.8.3.1 进气管的描述(包括图样或照片) :3.2.8.3.2 空滤器图样 :或3.2.8.3.2.1生产企业 :3.2.8.3.2. 型式及型号 :23.2.8.3.3 进气消音器 :或3.2.8.3.3.1生产企业 :3.2.8.3.3.2型号 :3.2.9 排气系统3.2.9.1 完整的排气系统的图样 :3.2.9.2 排气消音器3.2.9.2.1 生产企业 :3.2.9.2.2 型号 :3.2.9.2.3 型式 :3.2.10 进、排气管路最小截面积 (cm 2) : cm2 / cm23.2.11 进气系统或等效数据3.2.11.1 进/排气门的最大升程及相对与止点的开启、闭合角;或者其他可能系统的相关设置:3.2.11.2 参照基准和/或设定范围 [1] : 上止点(TDC)前 °CA,持续 ° 3.2.12 空气污染控制措施3.2.12.1 曲轴箱气体控制装置(只对四冲程发动机)图样及描述:3.2.12.2 附加排气污染物控制装置(如有,并未包括在其它项内):3.2.12.2.1 催化转化器(有/无) : 3.2.12.2.1.1催化转化器及其催化单元的数目 :3.2.12.2.1.2催化转化器尺寸、形状、体积 :3.2.12.2.1.3催化转化器作用型式 :3.2.12.2.1.4贵金属的含量* :3.2.12.2.1.5相对浓度* :3.2.12.2.1.6载体(结构和材料)* :3.2.12.2.1.7孔密度* :3.2.12.2.1.8催化转化器壳体的型式* :3.2.12.2.1.9催化转化器的位置(在排气管中的位置和基准距离:3.2.12.2.2 氧传感器* :3.2.12.2.2.1型式 :3.2.12.2.2.2位置 :3.2.12.2.2.3控制范围 :3.2.12.2.3 空气喷射装置(有/无)* :3.2.12.2.3.1型式 :3.2.12.2.4 废气再循环 (有/无)* :3.2.12.2.4.1特性(流量)3.2.12.2.5 其他系统(描述)* :3.2.13 光吸收系数符号的位置(只对压燃式)*:3.3 电动机3.3.1 型式(电枢/励磁) : 3.3.1.1 最大连续额定功率 : kW3.3.1.2 工作电压 : V3.3.2 蓄电池3.3.2.1 数目 :3.3.2.2 总质量 : kg3.3.2.3 容量 : A/h3.3.2.4 位置 :3.4 其它电机或电机组(电机的相关细节):3.5 厂定允许冷却系温度3.5.1 液冷3.5.1.1 排气口最高温度* : ℃3.5.2 风冷3.5.2.1 基准点* :3.5.2.2 基准点的最高温度* : ℃3.6 润滑系统3.6.1 系统描述 :3.6.1.1 润滑油油箱位置 :3.6.1.2 润滑油供给方式 [1](泵、喷入进气系统、与燃油混合、其它):3.6.2 润滑油和燃油混合3.6.2.1 百分比* :3.6.3 机油冷却器 [1]:(有/无) :3.6.3.1 图样 :或3.6.3.1.1生产企业 :3。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