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弹力图(TEG)在输血管理方面的应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020604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7.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栓弹力图(TEG)在输血管理方面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血栓弹力图(TEG)在输血管理方面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血栓弹力图(TEG)在输血管理方面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血栓弹力图(TEG)在输血管理方面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血栓弹力图(TEG)在输血管理方面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栓弹力图(TEG)在输血管理方面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栓弹力图(TEG)在输血管理方面的应用(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国血液技术公司,临床部:杨秋思18910962387(微信号),血栓弹力图(TEG),在输血管理方面的应用,为何要对输血进行管理?,“血荒”将长期存在,节约用血需“精益求精”,全国各地频发血荒,科学指导成份输血,优化输血方案迫在眉睫。,输血感染并发症 HIV 肝炎 乙/丙/丁/庚型肝炎 巨细胞病毒感染 寄生虫感染 梅毒螺旋体 疟原虫 弓形虫 其他感染 EBV感染 微小病毒感染 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输血感染并发症,临床需要输血原因,颅脑手术 腹部手术 骨科手术,血友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白血病,颅脑创伤 多发创伤,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波立维) 抗凝药(低分子肝素),输血需求,DIC 多脏器

2、功能衰竭 消化道出血,凝血因子缺乏/DIC纤溶亢进,凝血因子消耗/生成障碍 纤溶亢进 内皮受损,创伤性凝血 (低凝/纤溶亢进),手术止血不当 低凝、纤亢 肝素残留,药物过量/残留,输血管理的目标,在最恰当的时机给予最需要的患者最合适的血液制品避免患者不必要的输血,减少输血并发症最大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传统凝血检测的局限性,基础知识回顾凝血系统 凝血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凝血2条途径,内源性途径,外源性途径,血小板激活,释放,聚集,凝血酶激活,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交织,血栓形成,XII,XIIa,基础知识回顾凝血系统 凝血过程主要分为3个阶段,ADP:二磷酸腺苷;TXA2:血栓素A2

3、,凝血系统简易示意图,凝血过程3阶段: 第1阶段: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第2阶段:激活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 第3阶段:纤维蛋白原被激活,形成纤维蛋白交织网,并与血小板相互作用,形成血栓,XIIIa因子,交联,传统凝血检测指标,正常凝血,凝血瀑布,血小板,PTT PT/INR,PLT计数 出血时间 血小板聚集,D-dimers FDPs,PT/INR APTT,出血时间,D-dimer FDP,PLT计数,凝血全貌,传统凝血检测不能体现凝血全貌,仅仅反映凝血过程的一个阶段,启动,血小板栓子形成 纤维蛋白链形成,血凝块增多,最大血凝块,血凝块 降解,血凝块溶解 损伤修复,凝血主要包含3个阶段 凝血

4、启动 血凝块形成 纤溶,传统凝血检测存在很大局限性,传统凝血检测存在很大局限性,APTT和PT检测检测样本为血浆,无血细胞参与 不包括血小板对凝血的贡献(约80%的凝血块强度由血小板贡献) 不包括纤维蛋白原功能检测 PT/APTT仅能反应凝血启动阶段(只能反应4%凝血酶的生成) 不能预测血栓风险,不能判断预后 纤维蛋白原测定和血小板计数仅反映数量,未对功能进行测定 FDP和D-dimer仅反映纤溶阶段,不反映凝血过程 传统检测只能提供整个凝血过程的一些片段信息,检测过程为分段式检测,不能对凝血过程进行整体评估,传统凝血检测存在很大局限性(学术证据),新的细胞学机制,进一步强调到血小板的作用,K

5、jalke M, Thromb Haemost.1998;80:578-584. Hoffman M, Thromb Haemost.2001;85:958-965. Monroe DM,Br J Haematol. 1994;88:364-371. Monroe DM,Blood Coagul Fibrinolysis.1996;7:459-464. Butenas S,Blood.2002;99:923-930. Dougald M. Monroe,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2002;22:1381-1389,新的细胞学基础的凝血模式:启动-放大-扩增 对

6、原有级联反应模式,给予了补充,阐述了血小板的关键作用,传统凝血理论,新型细胞学理论,96%,4%,血栓弹力图能监测什么?,TEG 5000为全血检测,能够更真实体现患者凝血全貌,血凝块形成速率 血凝块强度 凝块的稳定性,凝血状态,检测整个凝血过程,检测: 血凝块强度 / 时间,TEG为全血检测,综合了凝血过程中血浆成分(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和细胞组分(PLT、RBC、WBC)以及它们的浓度对凝血的贡献,TEG有4种检测试类型,每一种检测都有明确的临床应用价值,注:r-TEG 的反应时间用ACT值,86-118s,TEG图形,激活剂,TEG图形,激活剂,TEG图形,激活剂,TEG图形,激活剂,参

7、数:R、K、a、 MA 、LY30,参数:R、K、a、 MA 、LY30,特殊价值:MAADP, ADP,AA抑制率,高岭土激活-基础图形 ADP+A激活-ADP图 AA+A激活-AA图 A激活-纤维蛋白图,TEG 的图形能综合反映凝血和纤溶2方面功能(以普通检测为例),血栓形成的动力学原理,TEG参数 凝血参数: R时间 K时间 Angle MA 纤溶参数: LY30,*,Copyright 2012 Haemonetics Corporation,TEG每个参数都有明确的临床意义,TEG技术的优势,全血检测,综合了凝血过程中血浆成分(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和细胞组分(血小板、RBC、白细胞)

8、的贡献 检测结果与临床症状相符合。 与凝血细胞机制的“三个阶段”相吻合;又检测了纤溶状态 R启动阶段 K放大阶段 a角扩增阶段,凝血酶爆发 LY 30纤溶 4. 快速检测,辅助临床治疗,TEG图形更为直观,能反应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和纤溶异常,1,2,3,4,5,1,2,3,4,凝血因子功能不足,血小板功能不足,纤维蛋白原功能不足,原发性纤溶亢进,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功能不足,血小板功能亢进,凝血因子功能亢进,凝血因子+血小板功能亢进,继发性纤溶亢进,出血风险,血栓风险,肝素酶对比检测,绿色 = 高岭土+肝素酶(KH) 黑色 = 高岭土(K),R 时间 KH = K 提示血样本中没有肝素存

9、在,R 时间 KH 10min(低凝),R-R2min,提示有肝素存在,对于临床接受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类治疗的患者(CPB手术、透析、深静脉血栓、ACS的患者),发生临床出血时,可助于判断出血是否由肝素残留/过量/反跳导致,血小板图检测-血小板功能评估的可靠工具,可监测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等药物疗效,ADP (Adenosine diphosphate) 检测ADP抑制剂 氯吡格雷 (波立维) 普拉格雷 (Effient) 噻氯吡啶 (Ticlid)AA (Arachidonic Acid) 检测 COX-1 (环氧酶) 抑制剂 阿司匹林 Full (ADP & AA),血小板图描记图,血小板

10、图3个重要参数 抑制率(ADP/AA抑制率) MAADP幅度 MACK,TEG小板图检测原理,MACK,MAADP/AA,MAA,A 全部血小板对血凝块强度的贡献 B 被抑制的血小板部分 A/B%就是药物对血小板的抑制率,A,B,枸橼酸抗凝管,肝素抗凝管,TEG的每种检测参数都有明确的正常范围和对应的临床意义,*Sambu N, et al。Heart, 2012, 98(9): 706-711.,TEG异常参数-对应临床处理措施,By Prof. Ji,Bliden K P, et 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07

11、, 49(6): 657-666.,TEG临床应用范围广泛,抗血小板药物监测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抵抗 抗血小板药物引起的出血风险 围术期凝血/出血监测 术前准备 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抗凝药物治疗者 血友病等特殊患者 术中监测 肝素抗凝效果 出血原因 成分输血 术后 肝素中和是否完全(CPB手术) 手术切口出血 2次手术风险评估 血栓事件评估(肺栓塞、支架内血栓/桥血管血栓),急危重症患者 是否合并DIC?分期? 危重程度/预后评估 出血原因/成分输血 严重外伤患者 纤溶亢进诊治 是否需要大输血 临床不明原因出血 出血原因? 成分输血? 抗凝药物效果监测(尤其反复血栓事件者) 低分子肝素/普

12、通肝素 X因子抑制剂 DTI 其他:溶栓治疗/脑卒中风险评估等,多项指南推荐使用TEG指导临床用血,多项指南推荐使用TEG指导临床用血,麻醉指南 -欧洲麻醉学会(ESA)“围手术期严重出血管理指南”(2013),欧洲麻醉学会(ESA)近期发布 “围手术期严重出血管理指南”2013,麻醉指南 -欧洲麻醉学会(ESA)“围手术期严重出血管理指南”(2013),凝血状态评估 该指南建议,根据床旁(POC)凝血监测分析,将输血原则与预定义的干预指征相结合,以此来指导心外术中出血的止血干预(1C)。 血小板功能评估 该指南建议,术前进行血小板功能检测来辨别因治疗和使用抗血小板药所致的血小板功能减退(2C

13、)。 凝血管理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1.5倍参考值,INR1.5或者TEG参数R值延长时,推荐输入FFP(1B) Fib和冷沉淀 推荐根据TEG参数K值和a角决定是否继续输入,紧急情况下,应使Fib浓度至少达到1.0g/L(1C) 血小板 推荐根据TEG参数MA值及时调整血小板输注量(1C) 如果术中出现不可控制的渗血,或存在低体温,TEG检测显示MA值降低,提示血小板功能低下时,血小板输注量不受上述限制(1C) 成分输血 应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TEG)及时调整血液成分的输注量 抗纤溶治疗 根据TEG参数指导抗纤溶药物(2C),共识摘要,成分输血 将TEG用于指导输血管理、紧急

14、情况下15-30min提供同型相容红细胞(而非直接发放O型红细胞)等观点,对严重创伤的患者的输血治疗提出了较合理的推荐意见。Fib和冷沉淀 当Fib1.5-2.0g/L或TEG表现为功能性Fib缺乏时,应输注Fib或冷沉淀,而对于产科大出血患者,Fib下降的更快,更加推荐早期补充冷沉淀。 DIC D-二聚体及TEG检测可提供早期预警信号。大量输血早期输注足量的FFP、血小板和冷沉淀,早期防治创伤性凝血病,可有效预防DIC 总则 常规的凝血指标实惠,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PT、APTT、Fib需要在血浆水平进行检测,而血小板计数,也不能反应其功能状况,缺乏实时性,不能及时反应患者的凝血功能。而TEG包括凝血和纤溶两部分,能动态反映凝血状态。 因此,对于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推荐使用TEG动态评估创伤性凝血病的特征和指导输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