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复习提纲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54020138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毛概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毛概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毛概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毛概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毛概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复习提纲(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复习,社会主义理论章节安排,第一讲:导论 第二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惧进 第三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四讲: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五讲: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六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发展战略,第七讲: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第八讲: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第九讲: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第十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十一讲:社会主义的对外开放和外交战略 第十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第一讲:导论,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和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

2、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二是将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三是把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优秀文化之中。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

3、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等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毛泽东思想是怎样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历史条件、社会实践基础、理论前提和发展阶段)?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十月革命的成功,开创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物质条件中国新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思想理论条件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

4、义革命。 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萌芽于国民革命时期;初步形成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在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得到继续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曲折中得到发展。,3、邓小平理论是怎样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历史条件、社会实践基础、理论前提和发展阶段)?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是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实践基础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

5、论来源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理论命题的提出,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在党的十二大,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理论的初步系统化,从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在党的十三大,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理论体系的形成,从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的南巡讲话。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并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使用了“邓小平理论”,并把它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怎样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历史条件、社会实践基础、理论前提和发展段)?

6、 当代世界的新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背景。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国情与党情的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我们党在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革命的党,成为一个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封锁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新党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 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视察时首次提出了“三个代表”的思想。2001年7月1日,在庆祝建党80周年纪念大会上,江泽民阐述了“三个代表”思想的基本内容和根本要求,使“三

7、个代表”思想实现了系统化理论化。2002年11月8日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5、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阔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了

8、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邓小平理论已经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和根本要求是什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根本要求(关键、核心和本质):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与生俱来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真谛和精髓。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7、科学发展观的含义、特点是

9、什么? 科学发展观是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党的十七大报告又进一步对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做了明确规定。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 第一要义是发展。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或出发点)。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指的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指的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发展”指的是要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

10、资源、环境相协调的,世世代代连绵不绝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第二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惧进、求真务实,1、什么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什么?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事物,透过现象看本质,努力掌握事物的内在联系,自觉实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什么是解放思想?它

11、与实事求是的关系如何?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要求我们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前提和基础;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保证和条件。两者互相促进、辩证统一、缺一不可。 3、什么是与时惧进?新时期开拓创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4、什么是求真务实?它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惧进的关系如何?

12、 求真是探求真理或真相的科学认识,属于认识范畴;务实是坚持实事求是态度的科学实践,属于实践范畴。求真和务实虽有其特点,但仍然受认识和实践、知和行的认识运动规律的支配,求真是务实的前提,务实是求真的保证,两者互相推进、辩证统一。 求真务实与解放思想、与时惧进一样,都是从不同角度发展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第三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1)帝国主义操纵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政治和军事力量,成为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祸害和贫穷落后的总根源,也是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 (2)中国的资本主义虽然有了某些发展,但封建剥削、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

13、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仍然占着显著的优势。他们是最反动的力量。 (3)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但力量很软弱,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力量。 (4)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性。 (5)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群众,日益贫困化甚至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在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不自由程度,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极端不平衡,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很大程度上规定着中国革命的方式方法,制约着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历史过程 鸦片战争是中国

14、半殖民地化的开始。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中日甲午战争是半殖民地化的进一步加深,使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外国资本对中国的侵略已经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马关条约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极大地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帝国主义开始操纵中国的财政。 辛丑条约标志着帝国主义已经完全控制了清政府,使中国成了典型的半殖民地国家。 3、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则是最主要的矛盾。 (2) 近代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15、: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4、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必要性和可能?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地主阶级的改良;农民革命;资产阶级维新;资产阶级革命 中国资产阶级提出的资本主义建国方案,帝国主义不能允许;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过于软弱,无法领导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 同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条件已经具备。旧民主主义革命屡遭失败,历史反复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走不通的。中国革命呼唤新的领导阶级。这是转变的社会历史条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这是转变的经济条件。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这是转变的阶级条件。

16、新文化运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这是转变的思想条件。 近代中国第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实现。 5、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联系和区别?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联系:革命的对象与任务相同,都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革命的基本动力相同,参加革命的基本队伍是由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合组成的统一战线; 革命的根本性质相同,二者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17、:革命领导权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只是追随资产阶级参加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则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 是革命的时代背景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是革命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为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是革命的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和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则要在中国建立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然后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批判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和王明的“毕其功于一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