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与美联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07621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金融与美联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货币金融与美联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货币金融与美联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货币金融与美联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金融与美联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货币金融与美联储这是一部1996 年由米塞斯学院制作的纪录片。此纪录片是为了纪念已故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大师默里罗斯巴德(1926 -1995 ) 。看完影片后感触也比较多,了解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内容, 其中一些觉得很有道理,而有一些又觉得很荒谬。以下是关于视频的一些内容以及个人的一些总结。1、货币的起源,银行券的产生以及部分准备金制度的出现钱是一种用于交换的特殊商品,它是我们日常经济生活的根基。在远古时代, 人们直接进行物品或服务的交换,这被称作“物物交换”。但物物交换在市场上有较多的局限性,因此出现了社会能广泛接受的物品被赋予了间接交换的价值,比如茶叶、海狸皮、贝壳等,较晚时间出现了金属币。

2、银行券的产生则是在16 世纪的欧洲,金匠为客户保管金币。他们收取一定的保管费,然后向存入金币的客户提供收据以用于支取。也就是说你让金匠帮你保管10 盎司黄金,于是你得到一张对应10盎司黄金的收条。 凭着这张收条, 你可以随时取回自己的10盎司黄金。这些收条很快被广泛接受,并直接用于交换,因为对大额交易来说,收条显然比黄金本身更加方便和安全。这就是银行券或者说是纸币的起源。但是这些“银行家”们并不满足于这点保管费,实际上,如果金匠有1000 盎司黄金与面值 1000 盎司黄金的收条,他可以偷偷地再印一张面值1000 盎司黄金的收条,然后把它贷出去收取利息。这样他便采用了50%的准备金比率,现在,

3、纸币与黄金再也不是1: 1 的对应关系了,只有50%的收条背后是有黄金支撑的,仓库里每1 个单位的黄金,可能对应3到 4 个单位的收条用于流通,人为地使货币供应发生“膨胀”,并将那些假收据用于放贷,收取利息,这套系统被称为“部分准备金系统”。2、杰斐逊与汉密尔顿在理念上的交锋1791 年,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成立了美利坚第一中央银行,目的是扩大纸币供应,使政府与商业银行从中受益。汉密尔顿主张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他把中央银行作为政府集权化的一种手段,籍此使政府的强权得以表达。托马斯杰斐逊反对这种主张。在他眼里,中央银行是东北部银行集团手里的工具,是不民主的,认为它使少数人受益

4、,却损害了多数人的利益。3、摩根、洛克菲勒在美联储之建立上的“ 阴谋1896 年 J.P .摩根,以及石油大亨约翰D洛克菲勒,虽然摩根与洛克菲勒互为竞争对手,而且经营行业不同,但他们都主张建立中央银行。他们希望得到廉价信贷,用不断膨胀的货币供给扩张自己的产业王国。于是这两人一起发动了媒体战,向公众兜售他们的理念,最终如愿以偿地成立了美联储。美联储的建立是为了那些金融寡头的利益,为了让他们利用美联储扩大货币供给,从而增加他们的收入,当然此项立法表决时必须换一种说法,告诉美国人民这样做是为了增加货币的“弹性”。4、美联储的构成及运作,它是如何“ 成功” 且“ 神奇” 地使 100 美元变为 100

5、00 美 元如果中央银行有价值100 美元的黄金储备, 而准备金率是10%, 那么它就可以印刷1000美元的联储券,这些联储券又成为其他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商业银行将这1000 美元,再按照 10%的准备金比率放大,他们就可以把1000 美元按部分储备放大成10000 美元。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倒金字塔结构,底端100 美元黄金被膨胀为顶部10000 美元的纸币。这10000美元进入流通领域之后,将驱使物价上涨, 降低普通民众的购买力。当人们开始花钱的时候,那些最先得到新钱的人可以充分受益,买到更多的东西;而最后得到钱的人则利益受损,因为物价已经大幅上涨,他们只能买到很少的东西。所以, 中央银行的所

6、作所为,只不过把财富和权力从经济体内的一部分人,转给了另一部分人。 一般来说,最受益的往往是政府本身、大银行、政府签约企业,以及所有和联邦政府关系密切的人。5、美国大萧条的产生,以及其后的所谓“ 罗斯福新政 ”美国参加了一战,政府暂时放弃金本位,通过大量印钞来为战争融资。政府大肆举债,国债由 10 亿美元,膨胀到270 亿美元。接踵而来的是通货膨胀,战后为了给过热的经济降温,美联储停止了通货膨胀,使利率水平在18 个月之后翻了一番,制造了一次经济快速扩张、快速收缩的周期。一战以后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但在背后,这种发展很大程度上来自美联储扭曲性的信贷扩张政策。但是繁荣掩盖了通胀真相,直到192

7、9 美联储制造的经济泡沫破灭,股票市场跌去大半的市值,投机者纷纷违约,银行倒闭,大萧条笼罩全美。1932 年,富兰克林D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很快开始实施旨在“用消费拉动繁荣”的“新政”。虽然我们更需要减税并减少消费,可罗斯福却史无前例的加大货币供给,为大型政府工程融资。1933 年 3 月 4 日,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发誓要消灭贫穷和失业,让每个人重新回归就业岗位。但这没有奏效: 中央计划经济使得萧条愈加恶化。罗斯福唯一做到的事,就是让美国的货币不再诚实。这位总统刚一走马上任,就立即宣布全国所有银行放假4天, 对那些祸起部分储备、 无法向储户还钱的银行实施破产保护。但是在银行重新开门之前,罗斯福

8、政府必须想出一个办法,让储户重新相信他们的存款是安全的。于是, 他们成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使储户产生一种安全感。事实上,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自有资金,只占他们所担保的所有存款的1%, 人们真正指望的是美联储这个充当“最后贷款人” 的机构,到 1930 年代中期,政府得到了对美联储的控制权,随心所欲地印钞票防止了大规模的挤兑事件发生。 1930 年代的另一件大事是金本位的终结。罗斯福的胃口并不满足于他的大型政府项目,美元依然绑定于黄金,这限制了美联储用印钞票的方式资助这些公共项目的能力。所以在 1933 年,政府停止对美国公民使用金本位,罗斯福下令没收人民的黄金,至此,罗斯福政府控制下的美联储的

9、印钞机开足马力。事实上政府为增加财政收入,必须要征收更多的税,但这显然会引起民众的不满,因此只能通过大肆印钞以降低民众手中货币的购买力,变相的增税,这是一种赤裸裸的掠夺。6、在凯恩斯爵士的指引下,终达成了布雷顿协议,而黑兹利特则精确预言了布 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二战结束后, 美国希望建立一套全球性的通胀体系,他们的想法是既保留黄金,又能实施通胀。 于是这个 “准金本位” 制度下的 布雷顿协议诞生了,然而杰出的撰稿人亨利黑兹利特, 早就预言了这一制度注定要失败,因为美国政府无法抵御大量印钱的诱惑,外国政府接受这些美元,但他们不会轻易要求兑换黄金,要求查账。 而其后布雷顿体系的瓦解也证明了他是完全正

10、确的。7、什么是 100% 金本位制度及其意义货币必须100%以黄金支撑,美元严格绑定于黄金,而非绑定于美联储所谓的“法币储备” 。对支票与活期帐户,银行有义务完全保留储户存款不得外借,这种情况下银行可以从储户收取黄金托管费。而对借贷型金融,投资者可以按固定期限把他们的钱交给银行,并让银行支付利息。 只要实施金本位,任何储户都有权在任何时候支取他们的存款,投资者则有权查看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而对整个国家来说,政府花费则被牢牢约束了。以此消除金融周期,物价将变得相对稳定,民众将从中得利。总结:本片用简明生动的方式告诉大家什么是诚实货币,为什么只有100%准备金下的金本位才是真正对社会有益的货币制度

11、,它还介绍了美联储的形成背景,以及这个机构对社会的危害。部分准备金与中央银行制度,才是通货膨胀与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当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人民与银行家们终有一战。然而就个人观点来看,这种100% 金本位制度只是个理想,照这么做,存款准备金是100% ,所以任何人的流动资金都是自己的,银行不能贷出去大量的流动资金被冻结,这样的话,国家需要发行很大量的现钞,贵金属终究是稀缺的,因此它所绑定的货币数量有限,因此这种小国寡民的运作方式不适合美国这种大国,中国也是。而且,这种制度下,银行只能依靠贷出定期存款作为收入来源,还要支付储户的利息,以此私人的商业银行将不愿继续运营,剩下的只有政府维持

12、的中央银行,那结果就不难想象了,没有一个政府不希望通过印钞来增加收入的,比如现在的中国正在大肆的印钞来促进经济的增长,政府具有垄断的权利,又能控制消息的隐蔽,人民不知不觉中所谓的100% 金本位制度就烟消云散。而所谓的消除经济危机更是有点困难了,马克思说这是资本主义的必然结果,其实社会主义也一样, 没有人不希望通过手段赚取别人的钱,政府也是,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在通胀, 在飞速的上升,不知道会不会有经济危机,反正如果资本主义发生了大萧条,我们也是必然逃不过的,这又涉及了经济全球化问题了。买了美国3 万亿国债随着钞票印来印去,又不知道还值多少钱了,反正视频中提到的100% 金本位制度站不住脚,就像实现共产主义一样,我想这是结局经济危机的最好方法了,虽然他很遥远。09 年美国就在法案中提到这些,但结果很明显了,我们还需要不懈的努力。其实这始终是一个货币信用的问题,与黄金挂钩目的,无非就是为了确保货币信用。不采用金本位,就无法约束各国央行印钱的冲动,无论欧美还是中国都一样。只能期望与中国政府能够成为一个具有强大公信力的政府,能够实现货币市场的稳定,能够做出强有力的调控,能够增加民众收入不仅仅是名义上的数量变多,显然我们的政府做的还不够,我们展望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