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内固定复位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老年稳定型胸腰段骨折的比较研究(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3847651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路内固定复位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老年稳定型胸腰段骨折的比较研究(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后路内固定复位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老年稳定型胸腰段骨折的比较研究(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后路内固定复位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老年稳定型胸腰段骨折的比较研究(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后路内固定复位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老年稳定型胸腰段骨折的比较研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路内固定复位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老年稳定型胸腰段骨折的比较研究(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后路内固定复位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后路内固定复位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 疗中老年稳定型胸腰段骨折的比较研究疗中老年稳定型胸腰段骨折的比较研究 (1)(1)作者:徐海栋,孙建忠,侯铁胜,傅强 【摘要】 目的比较中老年患者稳定型胸腰段骨折后路内固定复位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治疗效果。 方法研究 XX 年 6 月-XX 年 6 月施行 2 种手术方法的两组病人,均为 30 例,随机施行 2 种不同手术方式。采用伤椎高度恢复度 R 值(伤椎前缘高度/临近椎体前缘高度的均值100%) 、伤椎后凸 Cobbs 角以及患者疼痛的 VAS 量表进行比较。 结果术后随访均超过 1 年。两组 R 值、Cobbs角以及

2、 VAS 疼痛指数术后与术前比均明显改善(P 【关键词】 胸腰段骨折;内固定;微创;后凸成形术腰段脊柱由于其特殊的生物力学和解剖学特点,是常见的脊柱骨折好发部位。致伤的外部原因多为暴力打击,个体因素有骨质疏松、伤椎基础疾病。针对中老年患者稳定型的胸腰段骨折即 AO 分类的 A 型骨折的手术有常规的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复位术和经椎弓根的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两种方式。从 XX 年 6 月-XX 年 6 月期间,本院对这类病人采用随机分组方式选择这两种手术并随访超过 1 年,现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两组病例数量相等,均为 30 例。内固定复位组为男11 例,女 1

3、9 例;平均 53. 5 岁。椎体后突成形术组为男9 例,女 21 例;平均 57. 2 岁。两组病例症状以腰痛为主要症状。所有患者在术前常规进行 X 线片、CT 扫描以及MRI 成像,诊断为骨质疏松的病例占 85%。骨折部位为T11L3,60 例 82 个伤椎。1. 2 手术方法患者均俯卧位于可透视手术床上,术前及术中两次定位。内固定复位组采用 Wesinstein 技术在固定椎体进针定位,透视满意后安装螺钉,复位撑开,部分椎体压缩严重者减压合并横突间植骨。椎体后凸成形术组使用 SKY 骨扩张系统为主,术中 C 型臂 X 线机透视监测,气囊撑开骨水泥注入,椎体高度恢复满意后终止手术。1. 3 术后处理术后 3d 拍 X 线片,常规术后药物应用,卧床 3周,早期床上功能锻炼,后期腰围保护下地活动。每 3 个月随访,进行 X 线片复查。1. 4 疗效和评估指标 内固定复位组和椎体后凸成形术组平均手术时间为 3. 5h、2. 0h,平均出血量为 650ml、250ml。采用手术前后以及随访时候患者的 X 线对比伤椎的高度、后凸角度的变化和患者疼痛 VAS 评分标准进行手术效果的统计分析。1. 5 统计学处理数据均采用 SPSS11. 0 计算机软件处理。(作者:未知本文来源于爬虫自动抓取,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系 service立即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