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十一教师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792732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4.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练习十一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练习十一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练习十一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练习十一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练习十一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练习十一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练习十一教师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宝应中学高一语文基础训练主备:明娟审核:姚炳辉包科人:许全生 2012-12-10 宝应中学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基础训练十一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坍圮( t n)祈祷(q ) 熨帖(y ) 炽热(zh ) B隽秀 (j n) 唠叨(l o) 一瞥(pi ) 蓓蕾(b ai) C虔诚 (qi n) 椋鸟(j ng) 田凫(f ) 慰藉(jia) D跌宕(d ng) 笨拙(zhu ) 摇曳(y ) 亘古不变 (g an) 答案: B(A、炽热 ch C、椋鸟 li ng D、笨拙zhu摇曳ya )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同的

2、一组是() ( 3 分)A调度/ 宏观调控降解/ 降龙伏虎搪塞/ 敷衍塞责B省视/ 省吃俭用拓本/ 落拓不羁纤绳/ 纤尘不染C圈养/ 可圈可点喷薄/ 厚古薄今重申/ 老成持重D臧否/ 否极泰来乐府/ 乐不思蜀屏蔽/ 屏气凝神答案: B(Adi o/ ti o ji ng/ xi ng sBxng / shng t / tu qi n/ xi nCju n/ qu n b ch ng / zh ng Dp yu / l p ng/ b ng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A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地铁爆炸案发生后,所有的地铁站都加强了警戒,大批携带武器荷枪实弹的警察牵着警犬守在地铁入口

3、处。B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作者塞林格去世后,无数异国他乡的读者为之黯然,短短几 天时间,全球众多报刊登载了大量缅怀他的文章。C为了应对水危机,中国政府去年对水污染防治法进行修订,施行“流域限批”和河流休养生息,并试图通过调水解决水资源紧张的问题。D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大国,中国的选择不仅决定着世界的未来,而且决定着未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发展前景。答案: B(A 重复赘余。荷枪实弹:扛着枪,装满子弹。与“携带武器”重复。 C成分残缺。“施行”后面缺少宾语“政策”。 D语序不当。应当是先决定“自身”后决定“世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 分) A.王小光同学

4、不仅认真学习,而且好为人师,班上的同学不管谁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只要找到他,他都乐意帮助。B.俗话说“人无完人,瓜无滚圆”,这一次他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是小问题,不足为训,看一个人应该看主流。C.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后,各路救援人员迅速到位,但当地的气象情况仍是翻云覆 雨,十分恶劣,所以要防止次生灾害发生。江苏宝应中学高一语文基础训练主备:明娟审核:姚炳辉包科人:许全生 2012-12-10 D.最近,一种几乎可以抵御所有抗生素的超级病菌又出现了,所以人类在疾病的防控上一定要做到见微知著,未雨绸缪。答案: D(A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老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句中望文生义,感情色彩

5、不当。B不足为训:足:够得上;训:法则,典范。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句中望文生义。C翻云覆雨:比喻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不用作本义。 D见微知著: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符合句意。 )5、 下列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阿房宫赋的作者杜牧是晚唐时期的杰出诗人,也是著名的“文赋”和古文大家。诗歌方面,与天才诗人李贺并称为“小李杜”。B、欧享利是美国杰出的小说家,被誉为“美国生活幽默的百科全书”。他的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 、 最后的常春藤叶 、 项链等,他的小说以“含泪的微笑”表现小人物的辛酸与温情,多有“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欧享利式结

6、局。C、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一生主张抗金,渴望恢复中原,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他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D、海伦 凯勒是 19 世纪英国盲聋女作家、残障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著有我生活的故事 、 愿我们充满信心 、 从黑暗中出来 、 我的后半生 。答案: C(A 选项,杜牧和李商隐称为小李杜;B 选项项链是莫泊桑的作品;D 选项海伦是美国女作家。 )6、下面是一段介绍王羲之书法文字,请用比较工整的语句(如排比)概括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主要贡献。要求:符合原意。不超过30 字。 (3 分)在书法史上,王羲之是一位富有革新精神的大书法家。他早年从卫夫人学书,后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楷书学钟繇,在

7、书法上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中晚年时,他不满当时用笔滞重、结体稚拙的局面,锐意改革,书风大变。他对楷书的结构、点画等加以变革,使楷书趋于匀称俊俏,挺拔多姿;他开创了今草,其草书用笔多变,流畅而富有韵致,比起前人有了质的飞跃;他的行书婉转灵动,俊逸妍美,从此行书取得了与篆楷草并列的地位。答案:王羲之变革了楷书,发展了草书,确立了行书的地位。二、阅读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金陵怀古王珪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珪: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江

8、苏宝应中学高一语文基础训练主备:明娟审核:姚炳辉包科人:许全生 2012-12-10 7、试分析诗歌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3 分)8、颈联锻字炼句,历来为人称道,请任选两处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3 分)9、本诗抒发了作者的哪几种感情?请作简要分析。(4 分)答案: 7、开篇点题,点明时间和地点。“ 悠悠 “ 独上 “ 满目秋 “ 等词,开篇即为全诗笼罩了一层孤寂、萧索的气氛。“怀乡访古”、“独上”与尾联的“故国凄凉 “ 谁与问“形成首尾呼应。8、用“萧萧 “ 惨惨 “修饰 “暮吹 “ 与“ 寒云 “ ,摹声绘色, 写出了晚风凄紧,寒云惨淡,也写出了作者的心绪;“ 惊“运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了秋风

9、中“ 红叶 “ 飘零的情状,也写出了诗人心头之 “ 惊“ ;“ 压“既形象地写出了寒云之重,也表现出诗人心情之沉重。(“ 萧萧 “惨惨 “ 惊“ 压 “任选两处赏析即可,每处赏析)9、望乡之思。开篇即是“怀乡”二字,颔联中的“一鸟”和“归舟”在对比中表现出作者漂泊异乡的孤寂、零落之感;怀古之悲。“江城满目秋”“寒云压旧城”沧桑阴寒之景表现出对金陵古城由盛而衰的悲慨之情。国事之忧。作者面对凄凉故国,借古讽今,“人心无复更风流”表达了作者国家命运深沉的忧虑。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 题。李贺小传李商隐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叙,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

10、备。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驉,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始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 随弃之。 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长吉将死时, 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 持一板, 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欻下榻叩头

11、,言:“阿母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勃勃有烟气,闻行车嘒 管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圃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四年,位不过奉礼太常,当世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江苏宝应中学高一语文基础训练主备:明娟审核:

12、姚炳辉包科人:许全生 2012-12-10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能苦吟疾书疾:快速B恒从小奚奴,骑距驉从:使 , 跟从C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率:全都D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竟:居然答案: D(竟:终于,最终)11作者与杜牧一样“状长吉之奇甚尽”,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这一写作特点的一组是(3 分)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恒从小奚奴骑距驉,背一古破锦囊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ABCD 答案:B(写李贺外貌之奇;写李贺创作之奇;写李贺去世之奇;未直接写李贺。)12下列对原

13、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韩愈最早了解李贺才华,杜牧曾为李贺集写序并详细描写他的奇异之处。李商隐依李贺之姊所叙写下本文,主要掇取轶事遗闻,有别于史传写法。B李贺的诗歌创作往往心有所感,援笔即书,从不先得题然后为诗,而是思量牵合、规定程限。诗作完成后常常弃置不再过问,所以,他的许多作品没有流传下来。C绯衣人召李贺白日升仙的记载,虽然虚妄怪诞,但是作者言之凿凿,既表现了对李贺英年早逝的悲哀,也为这位旷世奇才的诗人的去世渲染了奇幻色彩。D末段抒发了对李贺的惋惜和同情,其中亦有借题发挥之意。对自己命运和遭遇的 感愤、慨叹,也隐约曲折地表达出来。答案: B (“ 思量牵合

14、、规定程限” 是“ 他人 ” 的作诗方法,李贺与之相反。)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5 分)(1) 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3 分)(2) 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 3 分)(3)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3 分)(4)然则诸候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子愈急。(3 分)(5)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3 分)4 (1)译文:嫁到王家的李长吉的姐姐,说起长吉的事来尤其完备。(定语后置句式;语:讲 述;备:完备,具体。)江苏宝应中学高一语文基础训练主备:明娟审核:姚炳辉包科人:许全生 20

15、12-12-10 (2)译文:天帝建成了白玉楼,马上召你去为楼写记文。天上还算得上快乐,并不痛苦啊 ! ( 立: 立即,马上;为记:写记文;差:算得上。 ) (3) (4) (5)略 【参考译文 】 京兆杜牧给李长吉的诗集作序,描绘李长吉的奇特之处很是详尽,世上流传李贺的这些事 迹。嫁到王家的李长吉的姐姐,讲述长吉的事来尤其完备。 李长吉身材纤瘦,双眉相连,手指很长,能苦吟诗,能快速书写。最先他被昌黎人韩愈所了解。与长吉一起参与游历的人,以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这些人最为密切。长吉每天 早上出去与他们一同出游,从不曾先确立题目然后再写诗,如同他人那样构思附会,把作诗的规范放在心里。他常常带着一个小书童,骑着驴子,背着一个又旧又破的锦帛制作的袋子,碰 到有心得感受的,就写下来投入囊中。等到晚上回来,他的母亲让婢女拿过锦囊取出里面的诗 稿,见所写的稿子很多,就说:“这个孩子要呕出心才罢休啊! ”点灯,送上饭给长吉吃。长 吉从婢女那儿取出草稿,研好墨,叠好纸,把那些诗稿补成完整的诗,再投入其他袋子。只要 不是碰上大醉及吊丧的日子,他全都这样做。过后也不再去看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