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化诗学思想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73006 上传时间:2017-08-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狂欢化诗学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狂欢化诗学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狂欢化诗学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狂欢化诗学思想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狂欢化诗学思想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狂欢化诗学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狂欢化诗学思想(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狂欢化诗学思想狂欢化诗学思想巴赫金认为狂欢化理论不仅仅只适用于文本解读,同样也包含下列诗学思想。 (一)图腾是艺术的源头巴赫金对狂欢节的源头进行了探索。在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一书中,巴赫金有这样的表述:“中世纪的狂欢节是由更古老的诙谐性仪式(包括古代希腊罗马阶段农神节)的几千年发展所准备的,在它的几百年发展过程中,可以说形成了狂欢节的形式和象征的特殊语言,一种非常丰富的和能够表达平民复杂统一的狂欢节世界感受的语言。”1(P106)他认为,狂欢节源自更古老的诙谐性仪式。接着巴赫金又指出,诙谐性仪式是同祭祀活动、巫术活动紧密联系的

2、,“在原始民族的民间创作中,同严肃的祭祀活动一起,就有嘲笑和亵渎神灵的诙谐性祭祀活动。”1(P100)巴赫金又说:“ 这当然不是象基督教弥撒大祭那样的宗教仪式,虽然从发生学来说它们同弥撒有某种同源关系。诙谐的原则作为狂欢节仪式的组织原则,使这些仪式完全摆脱了一切宗教和教会的教理教条,摆脱了神秘主义和虔诚,它们从而也完全失去了巫术和祈祷的性质。”1(P101)巴赫金认为,民间的诙谐性仪式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说是与宗教、巫术同源的,只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了起初巫术的功能。这一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朱狄在艺术的起源中谈到,巫术活动中的巫师有一整套的工具,

3、包括假面、化装等都是用来保证巫术成功的。可见,民间的诙谐性仪式(包括假面、化装等)都是在巫术中发展起来的。而巴赫金又认为,狂欢节源自民间的诙谐性仪式。因此,狂欢节也可以说是从原始人的巫术仪式、祭祀仪式中变化而来的。巫术仪式又何以存在呢?巴赫金同意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詹•乔•弗雷泽在著作金枝中所做的解释。据金枝的记载,原始社会帝王的地位是极高的,但他承担着沉重的责任。他的生死、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世界的兴亡,影响着他的臣民,臣民的牲畜、植物的繁盛兴旺。因此,原始人想方设法保护帝王,尤其是要使他免受巫术的影响。因为在他们看来,帝王最容易受巫术的影响:一方面他自身拥有神奇的魔力,可能

4、滥施魔力;另一方面,来自别处的巫术对他可能会更容易产生影响,从而使生物遭受损伤。所以,为了保护帝王,原始人制定了一系列禁忌或仪式活动来保护帝王的平安。这种仪式活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罗马的内米湖畔,阿里奇亚的丛林中,关于“森林之神”的更替:逃亡的奴隶摘取金枝,取得与前任掌管森林的祭司决斗的权利。如果在决斗中杀死了前任祭司,这位奴隶便可取而代之。森林之王被杀死,死去的只是他开始显露虚弱的血肉之躯,而他的灵魂此时已迁移到更为健康的躯体之中。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世间万物繁盛、灵魂平安康泰。原始人的巫术仪式都遵循这种模式:杀死旧的神,产生新的神。前面我们提到的古罗马的农神节(狂欢节的

5、一种)也玩着与古代巫术仪式相似的新旧神更替的游戏。由巴赫金所提供的材料金枝中可以看出:巫术仪式是在对神的保护中衍生出的一系列活动。神是高贵而又神圣的,他的存活牵寄着整个世界的兴亡。因此,无论是“森林之王”,还是农神节里的“萨图思”,他们都已经不再是单个具体的存在,而成为一种象征,成为初民崇拜的一个形象化的符号,即图腾。图腾是至高无上的,因此原始人对它怀有一种绝对崇拜的情感,并把它供奉在神坛上,通过定期祭祀从它那里获得无限的好运和福祉。由此看来,巫术仪式是由对图腾的祭祀而产生的。图腾是宗教、巫术的源头,同样也是狂欢节的源头。因此,巴赫金把狂欢节的真

6、正源头是指向图腾的。巴赫金认为狂欢节源自巫术仪式活动,但并不是说他把狂欢节就等同于巫术仪式活动。巴赫金认为狂欢节不象古代仪式活动那样玩血淋淋的杀戮游戏:杀死旧的神,产生新的神,而只是一种模仿、戏仿,“某些狂欢节形式简直是对宗教祭祀活动的戏仿”;1(P101)或者狂欢节将血淋淋的杀戮变为象征性的仪式,如加冕脱冕。巴赫金认为,这种戏仿和象征性的仪式含有很多艺术成分,“就其形象的具体感性的性质和含有强烈的游戏因素而言,它们接近形象艺术的形式,也就是戏剧演出的形式”。1(P102)巴赫金认为狂欢节的表演形式不是“纯艺术的戏剧演出的形式&rdq

7、uo;,但“ 它处于艺术和生活本身的交界线上”,是一种艺术的萌芽。由巴赫金的分析可以看出:艺术源于狂欢节,即狂欢节将血淋淋的杀戮变为虚拟的象征仪式时恰恰萌生了艺术。巴赫金将狂欢节追溯到图腾,而艺术又是从狂欢节中衍生出来的。因此 ,在巴赫金看来,艺术的源头最终应是归结为图腾。 (二)艺术思维是狂欢思维、双声思维。巴赫金认为,艺术源于狂欢节,而且艺术在思维形式上也继承了狂欢思维的特点。关于狂欢思维,巴赫金指出:“狂欢式的问题,它的实质,它那追溯到人类原始制度和原始思维的深刻根源,它在阶级社会中的发展,他的异常的生命力和不衰的魅力——这一切

8、构成文化史上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2 (P160)巴赫金认为,狂欢节的思维与本质只能从原始人的思维中去挖掘。原始人的思维是一种“原逻辑的思维”。在原始人的意识里,神秘性是第一位的,任何事物都蒙上了神秘的色彩。因此这种对事物神秘第一性的认识遮蔽了他们对客体事物物理属性或客观属性的分析,抹杀了事物之间的差异。任何我们现在已经分类别目的不同客体存在物,在原始人那里既是它们自身,同时又可以是其它别的什么。这即是一种受非逻辑支配的“原逻辑的思维”。总的说来,原始思维的一个最关键点即为,“具有这种趋向的思维并不怎么害怕矛盾,但它也不尽

9、力去避免矛盾”,5 (P71)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或者说,原始人的思维就是一种既包括这面也包括那面的矛盾思维、双声思维。巴赫金认为,狂欢节中狂欢体形象就具有这种双声的特点:“这种形象力图在自身中能包括形成中的两极,或对照事物中的双方,并且把它们结合起来,如诞生—— 死亡、少年—— 老年、上——下、正面——背面、夸赞——斥骂、肯定——否定、悲剧性 ——喜剧性,如此等等。而且,这种二合一的形象,依据纸牌上人

10、头像的原则,上一端要反映在下一端。”3(P246)狂欢形象是集两极于一体的。巴赫金在分析狂欢节的复杂本性时也指出它的一个突出特点:“这种诙谐是正反同体的:它是欢快狂喜的,同时也是冷嘲热讽的,它既肯定又否定,既埋葬又再生。这就是狂欢节的诙谐。”1(P108)由巴赫金的阐释可以看出,狂欢思维也是原始人的这种矛盾思维、双声思维。巴赫金认为艺术思维与狂欢思维有很大的一致性。他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的结语中这样写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继承欧洲小说发展中的“对话路线” ,创建了一种新的小说体裁—— 复调小说,本书所致力的就是

11、阐明它的创新的特征。我们认为,复调小说的创立,不仅使长篇小说的发展,即属于小说范围的所有体裁的发展,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且在人类艺术思维总的发展中,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据我们的看法,简直可以说有一种超出小说体裁范围以外的特殊的复调艺术思维。这种思维能够研究独白立场的艺术把握无法企及的人的一些方面,首先是人的思考着的意识,和人们生活中的对话领域。3(P363) )在以上的表述中,巴赫金把艺术思维确定为“复调艺术思维” ,而“ 复调艺术思维”又是与“人的思考着的意识” ,即思维的双声性、对话性分不开的。在巴赫金看来,艺术思维实

12、际上就是一种双声思维,是一种集两极于一体的矛盾思维,正象狂欢思维那样。巴赫金还认为,艺术的狂欢性、双声性仍残留在现代艺术之中,例如中世纪的诙谐性作品,以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代表的现代主义作品,它们或表现为笑的二重性,或表现为人物性格的二重性、多重性。应该说,巴赫金的艺术思维是狂欢思维、双声思维的论断是很有见地的。因为首先艺术本身就是双重性、矛盾性的存在:从目的上看,它既是功利的,又是无功利的,即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从表现的方式来看,它既是形象的,也是概念的;从创作的表现态度来看,艺术既是认识的,又是情感的。另外,艺术思维规律在文本中存在着矛盾性表现。我们都知道,文学文本中存在着大量的无法为形式逻辑所

13、解释的因素。那么这些因素是不是就没有规律可循,属非理性呢?当然不是。因为既然大家都以同一种方式来理解这些“非理性” 的因素,那么这种非理性本身就有了一种理性化的程式——它不符合形式逻辑,但有自己的程式规则。因此,它们是有逻辑的,是有理性规则的。这种理性规则和逻辑规律与原始人的原逻辑,即矛盾思维有很大的相似性。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关于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的第二个诗学思想:艺术思维继承了狂欢思维矛盾的特点,艺术思维是一种狂欢思维、双声思维。 (三)艺术的本质是对话由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得出结论:艺术思维是一种狂欢思维、双声思维,也即是一种矛盾思维,那么以这种

14、方式运营组织成的艺术有什么样的特征?在巴赫金看来,艺术是什么?关于艺术本质的看法,西方批评家们各持己见。但有两种观点对巴赫金艺术本质的探索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一种观点认为艺术最根本的在于表达思想。古罗马的贺拉斯就提出“寓教于乐”,诗人的目的在于给人教益,用诗篇来传达神旨。但丁也认为诗的目的在于以寓言启迪人们。古典主义时期的布瓦洛说:“在义理的控制下韵不难低头,韵不难束缚义理”。6 (P181)可见,布瓦洛对艺术的看法也是倾向思想方面的。另一种观点认为艺术即表现。这种观点认为:艺术表现主观情感,主观情感并不是可以轻易捕捉到的,只有运用直觉才能探索得到

15、。其代表主要是克罗齐和科林伍德,科林伍德提出:艺术即直觉即表现。柏格森也赞成这一观点。巴赫金对这两种观点都进行了批判,并在其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关于艺术的看法。他分析了大量的文学文本,从文本中的作者与主人公的关系入手,来挖掘艺术的特质。在文本中,他发现了作者与主人公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下面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作者控制着主人公。也就是说主人公消融在作者巨大的权威之中,作者的立场变成了主人公的立场,主人公失去了自我独立性。以十七、八世纪的欧洲古典主义文学为例,主人公的性格命运不是由道德的自由意志决定的,而是由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理性思想决定的,这些理性思想为作者所接受和认可,作者希望通过主人公来传达。中

16、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样板” 文学,主人公也基本上失去了自我独立性。英雄人物具备什么样的品质,反衬英雄人物的反面人物有什么样的特征,都是由作者决定的。巴赫金认为,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也反映了主人公受作者控制的特征。浪漫主义文学产生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科技的进步,工业文明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但同时,人自身异化了,人不再拥有自己自由的本性。因此,浪漫主义作家们在作品中抒写主人公对自然的热爱,实际上这正是他们自己要求返回自然、返回真实自我的呼声。这样看来,主人公的思想情感实际上是作家自己的思想情感。巴赫金将人类整个文化领域分为认识、伦理和审美三个部分。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审美因素在艺术中应占主导地位。而当作者控制着主人公时,伦理因素却占了主导地位,削弱了审美性。因此,把艺术界定为思想的表达不合乎艺术自身的特征。第二种情况是主人公控制着作者。这种情况主要指作者的立场失去了稳定性,完全受制于主人公。最典型的是表现主义的文学作品。表现主义最大的特点就是移情,作者移情到主人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