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篮球理论课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3685536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6.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篮球理论课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大学生篮球理论课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大学生篮球理论课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大学生篮球理论课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大学生篮球理论课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篮球理论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篮球理论课(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篮球理论课,西南交通大学体育部,一、课程介绍,篮球运动既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性游戏,又是一个现代竞技体育的运动项目。作为游戏,它的意义在于它是一项人们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活动的手段,具有活跃身心和健身强体的功能;作为竞技体育运动,其意义在于它是一项实践奥运争光战略的重要竞技项目,通过强者间的对抗与拼斗,能显示生命的活力,激励人们树立顽强的意志、勇敢的作风、集体主义精神和克服困难、自强不息、为国争光去夺取胜利的信念。,二、课程任务,(一)通过篮球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勤学苦练以及良好的团队精神。 (二)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掌握主要篮球基本技 术、基本战术的基本知识,以及主要技术动作并能正确地示范和

2、运用。 (三)初步掌握篮球竞赛组织工作方法及篮球竞赛规则、裁判法的主要内容,并具有担任学校基层篮球竞赛组织和裁判工作的一般能力。,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与要求,(一)理论部分 1.现代篮球运动概述(2学时) 要求:明确篮球选项课的学习任务、方法,了解本课的重点教学内容,教与学的特点及教学要求。了解篮球运动的起源、发展趋势与特点以及我国篮球运动的概况。 2.篮球技术基本理论知识(4学时) 要求:了解技术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掌握好各主要技术动作方法及结构,掌握主要技术动作的分析方法。,3.篮球战术的理论知识(4学时) 要求:明确篮球战术的概念与作用,战术的结构,初步了 解全队战术的基

3、本内容和方法。侧重基础配合与快攻方法和要求的讲解。 4.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篮球竞赛场地和器材(4学时) 要求:了解篮球竞赛场地、器材和规则的主要内容和判罚依据及其罚则,了解裁判工作方法。 5.篮球竞赛组织与编排(2学时) 要求:了解竞赛组织工作秩序、内容,掌握比赛常用的编排方法,了解记录台工作内容,初步掌握篮球竞赛的记录方法。,目录,第一章 现代篮球运动概述 第二章 篮球技术基本理论知识 第三章 篮球战术基本理论知识 第四章 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篮球竞赛场地与器材 第五章 篮球竞赛组织与编排,1、起源、演变、及发展趋势: 1.1、起源:1891年由美国马莎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春田市)基督

4、教青年会干部训练学校、在加拿大出生的体育教师詹姆斯 。奈史密斯发明的。补充:A;奈史密斯先生当时是为了设计一项适合冬季在室内进行体育竞赛的运动项目,他从工人和儿童用球向“桃子篮”做投准的游戏中得到启发。起初,他设计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健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桃篮上沿离地面3.05米,以足球作比赛工具向篮筐内投掷,每投进一次算一分,最后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B;篮球运动最初称为“筐球”或“奈史密斯球”,后来,奈史密斯与他的同事商量,正式命名为“篮球”。,第一章 篮球运动发展概述:,1.2、演变:,1.2.1场地的演变1893年场地规定为长100英尺宽50英尺、长90英 尺宽45英尺或长70英尺宽35英

5、尺。1937年规定全部度量标准均由英尺制改为米制,确定球场面积为长26米宽14米。1998年规定球场面积为长28米宽15米或长26米宽14米。至今仍在延用。,1.2.2规则的演变1891年,奈史密斯制定了篮球比赛规则,宗旨是: (1)篮球运动是用手进行的运动,球是圆的。 (2)手拿着球走或跑都是不允许的。 (3)只要不影响和妨碍对方运动员,运动员可以在场上任何地方。 (4)运动员与运动员之间不允许发生身体接触。 (5)篮圈应该是水平的。根据这5条基本原则,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条比赛规则,上场比赛人数逐步缩减成每队16人、9人、7人,到1893年决定每队上场的人数为5人。,最原始的篮球

6、竞赛规则一共有13条: 1、球员可以用单手或双手向任何方向扔球。 2、球员可以用单手或双手向任何方向抢、打球,但绝对不能用拳头击球。 3、球员不能带球走。 4、球员必须用手持球,而不允许用头顶、用脚踢球。 5、不允许球员用肩撞、手拉、手推、手打、脚绊等方法对付另一方队员,任何队员违反此规则,第一次被认为是犯规,第二次再犯规,就要被暂时罚出场,直到命中一个球后才能重新上场参加比赛,如果有意伤害对方球员,就要取消他参加整个比赛的资格,而不允许替换。 6、用拳击球就是违犯第三条和第四条规则。 7、如果任何一方连续犯规3次,就是算对方命中一球。连续犯规是指,在一段时间里对方队员未发生犯规而本方队员接连

7、发生犯规。,8、如果防守都没有触到球或干扰球,当球投入篮内并停留在蓝内就算中篮,如果球停在篮筐上,而对方队员触动了篮筐,就算命中一球。 9、当球出界,球将由第一个接触球者掷进场内。若有争论,由裁判员将球掷进场内。掷界外球允许5秒钟,如果超过5秒钟,球判给对方。 10、副裁判员有权吹犯规,当某队连续3次犯规,他将通知主裁判,他有权宣布取消某队员的比赛资格。 11、裁判员是球的裁判,他可以决定什么时候球在比赛中,并决定球的命中,记录命中的次数等。 12、比赛在两个15分钟内进行,中间休息5分钟。 13、球命中最多的一方为胜方,万一平局,经双方队长同意,比赛可延至再命一球为止。,最早的13条篮球竞赛

8、规则,虽然不系统、不完整,有些条文还不够明确,但对初期篮球的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这13条篮球规则在不断修改和补充中运用了30多年,直到1932年。在1932年前,各国都已普遍开展篮球运动,但篮球规则很不统一,各国有各国的竞赛规则,由于规则的混乱,直接影响着篮球运动的发展方向,因此,篮球竞赛规则如何统一,篮球运动方向何处发展,是当时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两个重要问题。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现在的篮球规则已经发展到有八章58条。从上述篮球规则的演变和发展来看,它同其它事物一样,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内容上,都是有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全、不系统、不确切、发展到比较完全、比较系统、比较确切,只要篮球运动在不

9、停地向前发展,篮球规则就一定会伴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而发展。,1.3、发展趋势:,1.3.1 21世纪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1、强调智谋,即要求运动员、教练员用智慧进行科学的拼搏2、强调高度,即普遍重视运动员自然高度和提高制空能力3、强调准确,即以投篮准为目的的意识进一步增强4、强调速度,即普遍更重视以速度争取时间5、强调全面,即要求在全面素质、能力的基础上有特长,拥有明星队员。6、强调多变,即要求战术阵势的应变多样化7、强调帅才,即重视聘用有个性特点风格的智谋型教练员做统帅8、强调凶悍,即强调拼斗性9、女子朝男子化发展,1.3.2 我国CUBA的发展趋势根据实际可以讲一些CUBA、及我校男篮的

10、发展情况,以增强学生对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了解。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简况篮球运动自1895年由美国国际基督教青年协会派来中国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就职第一任总干事来会理(David Willard Lyon)介绍传入中国。 1896年在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进行首场表演,以后在北京和上海等华北地区传播展。 1907年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建立了健身房,供会员练习篮球。 1908年上海青年会体育训练班把篮球列为体育教材。华北地区于1910年参加了在南京举行的全国学校区分队第一届体育同盟会(旧中国第一届运动会)的篮球表演赛。 1910年上海地区参加全国运动会篮球表演赛,旧中国的篮球运动水平很低。解放前旧中国参加了1

11、0届远东运动会,男子篮球只取得第五届(1921年上海)远东运动会的冠军,第十一届(1936)、第十四届(1948)奥运会为第20名和第18名。我国解放后的篮球运动发展迅速,无论在城市或农村都兴建了很多的篮球场馆,成为我国普及最快、开展最广的运动项目。1950年前苏联国家队来我国访问,共进行了23场比赛,前苏联平均每场95.1分,而我们平均只得27分。他们良好的身体素质、攻防速度和技术的实用性,对我国篮球运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迅速提高我国篮球运动水平,1951年在北京举行全国性篮球比赛。通过这次比赛,选出了新中国的国家男子篮球队,1952年国家女子篮球队第一次组建。为提高技术水平,1954年我

12、国专门派男女篮球队去前苏联学习,由前苏联教练任教。1956年、1957年我国多次召开篮球训练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积极、主动、快速、灵活、准确”的训练方针。1959年我国篮球运动进入高潮时期,当时我国男女篮都战胜过东欧的一些强队,标志着我国篮球运动走向一个高峰。60年代前半期,我们篮球运动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男女篮球队均能与欧洲强队抗衡,达到了一定的水平。1960年我国男篮以3胜1负的成绩获得第一届,社会主义国家公安体育组织男子篮球冠军,这是我国在世界性正式比赛中第一次获得冠军。在一些国际篮球比赛和友好互访中取得的好成绩,反映了我国男、女篮球队当时已接近世界水平。但从1966年至1972年期间,

13、由于动乱的原因,我国的篮球运动发展基本停顿,致使我国篮球运动又落后于世界,拉大了与世界强队的差距。1972年篮球运动开始恢复国内的比赛,1973年以后开始恢复篮球国际间的友好交往。1974年第七届亚洲运动会,男女篮均获第三名。在第八、九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上获得冠军,女篮在第六届亚洲女篮锦标赛上获得冠军。至此,我国的篮球运动真正冲出亚洲,走向世界。80年代以后,我国篮球运动向世界先进水平进军,1981年在杭州召开全国篮球训练工作,强调发扬中国篮球运动员快速、灵活的特点和优势,制定了迅速提高我国篮球运动水平的具体措施。提出了“女篮先上,男篮紧跟”的口号。1982年女篮在九届亚运会获得冠军,二十三届奥

14、运会获第三,1992年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获第二。这是女篮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男篮在第十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上获得冠军,第十一届亚运会上获得冠军,1996年在第二十六届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获得第八名。2000年第二十七届奥运会第十名。(见附表),3、篮球运动的特点与作用,3.1特点: 1、集体性; 2、对抗性; 3、技术战术的多样性和运用的复杂性; 4、游戏性 3.2作用:1、通过比赛能提高各感受器的功能;2、能提高广泛分配和集中注意能力及空间、时间和定向能力;3、提高神经中枢的灵活性;4、提高神经中枢协调支配各器官的能力;5、通过跑、跳、投能促进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全面身体素质的发展,提高内脏器官

15、的功能;6、既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又能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第二章 篮球技术基本理论知识,1、篮球技术的概念 1.1概念:篮球技术是篮球比赛中为了一定的目的的专门动作方法的总称,是篮球运动进攻和防守动作体系的总和。他们是篮球比赛的基础 。 1.2作用:1、是篮球运动的基础2、是实现和构成战术的基础 2、篮球技术的分类、特点和动作方法 2.1分类:1、移动(它包含在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之中)2、进攻技术(传接球、投篮、运球、持球突破)3、防守技术(防守对手、抢球、打球、断球)4、抢篮板球,2.2移动技术分析:1、概念:移动是篮球比赛中队员为了改变位置、方向、速度和争取高度等所采用的各种脚步动

16、作方法的总称。2、分类:起动、跑、跳、急停、转身、跨步、滑步、后撤步。3、特点与要求: A、发挥最快速度; B、移动距离短; C、移动方向多变突然; D、身体重心要稳。 2.3传球技术分析:1、概念:是篮球比赛中进攻队员之间有目的地转移球的方法,是进攻队员场上相互联系和组织进攻的纽带,是实现战术配合的具体手段。2、分类:双手胸前传球、双手低手传球、双手低手向后传球、双手头上传球、单手肩上传球、单手胸前传球、单手低手传球、单手低手向后传球、单手肩上向后传球、单手背后传球、单手体侧传球、勾手传球。,3、动作方法:以双手胸前传球为例:这是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传球方法,用这种方法传出的球迅速有力。可在

17、不同方向,不同距离中使用,而且便于和投篮、突破等动作合运用。具体方法:两手手指自然分开,拇指相对成“八字”形,用指根以上部位持球。手心空出。两肘自然弯曲于体侧,将球置于胸腹之间的部位。身体成基本站立姿势,眼睛注视传球目标。传球时,后脚蹬地、身体重心前移的同时前臂迅速向传球方向伸出,拇指用力下压,手腕前屈,食、中指用力拨球将球传出。出球后身体迅速调整成基本站立姿势。传球距离越近,前臂前伸的幅度越小;远距离的传球,则需要加大蹬地、伸臂和腰腹的全身协调用力,而且传球距离越远,蹬地、伸臂的动作幅度就越大。双手胸前传球可在原地跑动中进行。跑动中双手胸前传球和接球是一个连贯动作。接传球时,手、脚动作必须协调配合。一般是左(右)脚上步接球后,右(左)脚上步,左(右)脚抬起在落地前出球。手的动作过程是:双手接球后迅速收臂后引,接着迅速伸前臂,手腕前屈、手指拨球,将球传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