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屈原列传2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53681047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屈原列传2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三语文屈原列传2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三语文屈原列传2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三语文屈原列传2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三语文屈原列传2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屈原列传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屈原列传2(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屈原列传,皖肥西中学石玉成制作,伟大的屈原,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李白江上吟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汩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文天祥端午感兴,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用楚辞 的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因受奸臣排挤,投汩罗江自沉而死。 有联评为: 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诗人,又是世界古代文化名人。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有离骚、九章、机规、天问、招魂等,我们曾读过他九章中的一篇:涉江。从涉江里,我们知道他即使在晚年放逐到沉湘蛮荒之地,也仍在关心楚国的朝政,眷恋祖国,仍然在坚持自

2、己的理想和节操,宁死也不与朝中的佞臣同流合污。这种崇高的爱国精神和端方正直的品格,两千多年来曾经影响我国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今天,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史记中的崛原列传,这是我国历史上出现得最早的一篇记载屈原事迹、思想、人品的文献。它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后世的研究屈原的著作,都以它为出发点:它又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鲁迅曾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篇传记就能体现这一特色,今天我们研读这篇课文,在写作方面,应充分注意这一特点。,背景材料。 (1)屈原(约前340前27幻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伟大诗人。 屈原出身于和楚王同宗的没落贵族家庭,因其“博闻

3、强志,明于治治乱,娴于辞令”,应对诸侯,后又任三闾大夫,对内主张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对外坚持联齐抗秦,以楚为中心统一中国,受到腐朽贵族集团子兰、靳尚等人的攻击,遭谗而去职。约在楚怀王二十五年左右,被放逐到汉北(今湖北省西北部)。从此,楚国国势日益衰微,怀王宠姬郑袖和大臣靳尚等旧贵族集团的人物,包围了怀王,后怀王又受到秦国使臣张仪的欺骗,与齐绝交,使楚陷于孤立,两次派兵攻秦,结果损兵折将,失去汉中六百里国土。怀王晚年,不听屈原劝阻,在子兰等人怂恿下,去秦讲和,被秦扣留,客死于秦。,顷襄王继位后,继续对秦执行投降政策,屈原又因此批评旧贵族集团误国,继续受到子兰等人的迫害。约在顷襄王十三年左右,再次

4、被放逐到江南一带。他对国家前途忧心如焚,痛恨奸佞误国,但又不肯同恶势力同流合污,继续坚持自己的高尚理想。就在他两次被放逐的前后,写了不少忧国忧民的诗篇。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泰将白起攻破郢都,他觉得无力挽救楚国危亡,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极端悲愤绝望,写了哀郢、怀沙两首诗后,相传在旧历五月五日这一天,自沉于湘水附近的泪罗江。从此这一天就被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名曰端午节,屈原的作品,史记屈原列传做中提到有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怀沙五篇。汉书艺文志载“屈原赋二十五篇”,但未指出具体篇目,东汉王逸作楚辞章句,以(离骚、九歌(十一篇)、天问、九章(九篇)、远游、卜居、渔父等二十五篇为屈原作品。所列

5、篇数与汉书艺文志相合,但未列入招魂。现代学者认为,离骚、九歌(十一篇)、天问、九章(九篇)、招魂等二十三篇,基本上可以肯定为屈原所作。但对招魂一篇尚有异说。卜剧、渔父是根据屈原传说敷衍而成,非屈原所自作。离骚是中国诗歌史上仅见的长篇抒情诗,是屈原的代表作,通篇洋溢着爱国热情和为坚持真理、理想而斗争的精神。九歌原为古代乐曲名,屈原用作这一组诗的名称,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她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是屈原在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的。前九篇是祭神的歌曲,各祭一自然神,并以神名为乐章的篇名。国殇所祭是为国捐躯的战士。末篇礼魂是祭把结束时的送神曲。,司马迁谈

6、屈原- “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惆代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构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止失明,厥有帼剧;孙子胶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司马迁报任安书,一、教学目标 ()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二)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三)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熟记通假字“离”、“反”、“濯”、“见”、“指”,“绌”“质”、“被”,正

7、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四)理解课文运用的修辞手法。,。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课文第一部分写屈原由见“任”而见“疏”。第一段首先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之?为什么“甚任之”?,分析:王甚任之:“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左徒:楚官名。相当于上大夫而次于令尹。在国王左右参预政事,起草诏令,是相当重要的职位。) “王甚任之”的原因: 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暇是楚武王的儿子,受封于屈,因以屈为氏,是楚国王族中的一支。(古代姓比氏大,后来姓氏不分。) 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闻强志,明于治

8、乱,娴于辞令”。(明、娴,形容词用作动词,这两句状语后置。),(二)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分析: 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谗之”,根子在于“争宠而心害其能”。 按:“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一句有两种理解。教学参考书的译文是:“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改动,屈平不赞同”。与课文注释相左。依教材对“夺”、“与”的注释,应译作:“上官大夫看见了想抢过去(看),屈原不给。” “因谗之日: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资料认为,“曰”、“以为”重复,疑有衍文,此说似不妥。如重新标点,作“平伐其功,曰:(王)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理解,文辞便可贯通。联系上下文,可补出“以为”前省略的主词。,(三)屈原

9、为什么作离骚?,分析: 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忧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馆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疾,恨,痛心。四句中的“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这四个主谓短语都是“疾”的宾语。,四)第3小段包括几层?作者是怎样对离骚进行记叙和议论的?,分析:分两层。 第一层从本段开头至“盖自怨生也”,第一句记叙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以下几句就“忧”“怨”展开议论,分析产生优怨的原因,寄寓作者对屈原的深切同情。 第二层第一、二句“上称帝喾靡不毕见”记叙(概述)幅规的主要内容,以下几句就其文、辞、志、行进行评论,评价其艺术成就,赞扬屈原的“泥而不滓”“与日月争光”的高贵品质。,五

10、)词语提示: (1)“齐与楚从亲”:从:同“纵”,合纵。亲:亲善。 (2)“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又因厚币”后省略动词“赂”。“而”后省略主语(靳尚)。“于郑袖”:在郑袖面前,状语后置。 (3)“秦,虎狼之国”:虎狼,像虎狼一样,名词作状语。 (4)“奈何绝秦欢”:欢:友好。 (5)“亡走赵,赵不内”:亡:逃亡。走:跑,现代的“跑”古代称“走”;现代的“走”古代称“行”。内:同“纳”,接纳,收留,(6) “复之秦”:之:动词,到。 (7) “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 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眷:眷恋。顾:念。眷顾:眷念。系心:挂念。反:同“返”。

11、冀幸:侥幸希望:“一悟”的“一”:副词,一旦,一经。“一改”的“一”:副词,都,全部。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流放在外,(仍)眷念楚国,惦记着怀王,不忘要回(朝廷中)来,盼望怀王一旦醒悟,风气全都改变。 (8)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他保全君王振兴国家而想把不利局面改变过来。 (9)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无:无论。自为。 自佐:既为自,佐自,宾语前置。,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以人物活动的时间为序进行记叙,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 叙述屈原由被信任至被疏远的坎坷经历,介绍并高度评价离骚。(1-3) 1、简介屈原。2、屈原被疏。3、述评离骚。 第二部分: 写屈原由

12、“黜”到“迁”和楚国由强到衰的过程。(4-10) (1)、屈原被黜,怀王三次被秦所骗而最终客死于秦。 ( 2)、顷襄王昏愦腐朽,屈原被迁。 第三部分: 屈原愤而自杀的经过及他对后世的影响。(11-12) 1、屈原愤而自杀的经过。 2、屈原对后世的影响。,(六)本文写作特点是什么? 分析: (1)思想内容:课文通过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攸攸相关,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作者为屈原立传,按时间顺序,以“任、疏、细、迁、沉”为线索,处处围绕屈原的“志”写:第一部分以评介离骚“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国家危难突出屈原“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其存

13、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改志篇”,第三部分以回答渔父让屈原抒发矢志不渝的信念。,(2)写作特色:和从史记中选入中学课本的其它几篇人物传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信陵君窃符救赵、毛遂自荐)相比,本文的特色是: 选材上,屈原列传不具备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根据文献记载,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迹; 写法上,记叙和议论相结合。全文四个部分都有“传”有“评”,因“传”而“评”,以“评”点“传”。议论方式各不相同,第一部分为评价式,第二部分为结语式,第三部分为陈述式,第四部分为比照式。 语言上,本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叙中有情、倾向鲜明;议中有情、直抒胸臆。作者运用对偶、对比、排比、反复

14、、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本文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http:/ 彩票群 wrf17xuz 真做,慕容凌娢说了一大长串感谢的话,就要离开。“姑娘且慢!”又怎么了!慕容凌娢不情愿的回过头。有种不好的预感,看来今天晚上真的是很难全身而退啊。“方才听姑娘弹了一曲,极为精妙,只是不知曲名是什么,忘姑娘告知。”那人还算客气,始终跟慕容凌娢保持着一米的距离。极为精妙,这是在夸我吗?居然用了“精妙”这个词,慕容凌娢就算再自恋,也会被他说得不好意思了。说实话,她的琴技非常一般,更谈不上什么精妙,也许只是单纯的曲子新鲜,才会被注意到。但不论是什么原因,受到别人赞赏,总该有所答复。“只

15、是不出名的小曲子,怎经得起公子如此赞扬。”慕容凌娢怎么会把曲子的名字说出来呢。“我说的不单单只是曲子,还有你的琴技,姑娘方才在弹琴时非常投入,又似乎是若有所思,可是想起了什么往事?”“只是单纯的喜欢而已。”古代人都这么感性吗?听首曲子都能脑补出这种感慨,总算知道为什么古人那么爱写诗了“喜欢也绝不会是毫无原因吧,在下也略晓音律,似乎从姑娘的曲子中听出了一丝落寞,可是想起了什么往事?”他的话语波澜不惊,慕容凌娢的心中却是激起了千层浪花。他莫非真的以为自己像歌词中写得那样,是个有“故事”的人吗?可她是因为喜欢这对CP,才如此喜欢这首歌的,如果非要说什么往事,也就只是怀念21世纪的一切了“是有一些特殊

16、的含义”慕容凌娢竭尽全力装出了一副娇羞的样子。既然有人都把话说得那么直白了,如果全盘否定实在是太打脸了。人家刚刚有恩于自己,还是不要戳破他的幻想比较好。“在下想与姑娘私谈,不知姑娘可否赏脸?”“公子如此诚邀,白绫怎会拒绝。”就当是慰问演出了,反正人长得这么养眼,自己浪费点时间也不吃亏。慕容凌娢努力发挥出自己颜控的一面,抱着古琴跟他走进的大厅外的一个房间。刚一走进房间,慕容凌娢就后悔了,这房间的隔音效果比自己想象的要好得多,大厅里的声音在这里居然一点都听不见,这寂静的环境也太尴尬了。没办法,自己作的死,哭着也要作完。慕容凌娢咬了咬嘴唇,率先问道,“谈人生还是谈理想?”“嗯?”那人没料到慕容凌娢会问这么奇怪的问题,先是一怔,然后就笑出了声,“不谈人生也不谈理想,弹高山流水可好?”第054章 高山流水刚一走进房间,慕容凌娢就后悔了,这房间的隔音效果比自己想象的要好得多,大厅里的声音在这里居然一点都听不见,这寂静的环境也太尴尬了。没办法,自己作的死,哭着也要作完。慕容凌娢咬了咬嘴唇,率先问道,“谈人生还是谈理想?”“嗯?”那人没料到慕容凌娢会问这么奇怪的问题,先是一怔,然后就笑出了声,“不谈人生也不谈理想,弹高山流水可好?”高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