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二 地基通病防治措施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3680087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二  地基通病防治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项目二  地基通病防治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项目二  地基通病防治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项目二  地基通病防治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项目二  地基通病防治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二 地基通病防治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二 地基通病防治措施(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二 地基和基础工程质量事故,1.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概述 2.地基工程质量事故 3.基础工程质量事故 4.建筑地基加固与纠倾技术,任务一 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概述,一、地基与基础工程的建筑要求 地基和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建筑都必须有可靠的地基和基础。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可靠的整体稳定性;二是足够的地基承载力;三是在建筑物的荷载作用下,其沉降值、水平位移及不均匀沉降差需要满足某一定值的要求。,任务一 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概述,二、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的发生 当地基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在荷载作用下,地基将会产生局部或整体剪切破坏。天然地基承载力的高低

2、主要与土的抗剪强度有关,也与基础形式、基础底面积大小和埋深有关。在建筑物荷载(包括静、动荷载的各种组合)的作用下,地基将产生沉降、水平位移以及不均匀沉降,若地基的变形超过允许值,将会影响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与正常使用,严重的将造成建筑物破坏甚至倒塌。其中以不均匀沉降超过允许值而造成的工程事故比例最高,尤其是在深厚的软钻土地区。,任务一 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概述,三、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的特点 地基和基础都属地下隐蔽工程,建筑工程竣工后难以检查,使用期间出现缺陷事故苗头也不易察觉。一旦发生事故,难以补救,甚至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建设工程中的地基基础工程的缺陷和事故,具有普遍性、地方性、隐蔽性和严

3、重性的特点。,任务一 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概述,四、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地基与基础工程是建筑施工技术复杂、难度很大的分部工程之一。主要包括无支护土方、有支护土方、地基处理、桩基、地下防水等子分部工程。地基与基础施工质量合格与否,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结构安全。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施工技术的进步,单体工程的建筑规模越来越大,综合使用功能越来越多,故地基与基础的施工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任务二 地基工程质量事故,一、地基工程事故原因分析1.地质勘查深度不足或者根本不勘察2.基础设计不调查、不计算3.软弱地基不处理4.忽视寒冷地区地基土的冻胀,任务二 地基工程质量事故,5.基础埋置

4、深度不足6.地基基础缺乏防护、防水、排水措施7.不按图纸规范施工,粗制滥造【例2-1】某市修建一座库房楼。P18,任务二 地基工程质量事故,二、地基失稳事故对于一般地基,在局部荷载作用下,地基的失稳过程, 可以用荷载试验的P-S曲线来描述。地基破坏形式一般有,局部剪切破坏、整体剪切破坏、冲切剪切破坏。影响地基破坏的因素有,土的种类、基础的埋深、加荷速率。,任务二 地基工程质量事故,【例题2-2】加拿大特斯康谷仓下沉、倾斜。 P20【例题2-3】某高速公路路堤地基失稳破坏。,任务二 地基工程质量事故,三、地基变形事故(一)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变形1.湿陷性黄土地基变形特征湿陷变形出现在受水浸湿部位,

5、变形较大。跟外部施加荷载有关跟土体饱和自重压力作用有关。,任务二 地基工程质量事故,2.湿陷变形对上部结构产生的效应基础及上部结构开裂倾斜折断,任务二 地基工程质量事故,(二)软土地基的不均匀沉降1.软土地基变形特征沉降大、不均匀沉降速率快沉降稳定历时长2.不均匀沉降对上部结构产生的效应开裂倾斜断裂,任务二 地基工程质量事故,(三)膨胀土地基膨胀或收缩1.特性胀缩变形的不均匀性与可逆性坡地变形2.膨胀变形对上部结构产生的效应建筑物开裂破坏墙体开裂,任务二 地基工程质量事故,(四)季节性冻土地基冻胀1.特性:有规律的季节性变化与温度有关2.冻胀、融陷变形对上部结构的效应墙体裂缝基础拉断天棚与内墙

6、分离台阶隆起、门窗歪斜,任务二 地基工程质量事故,【例题2-4】盘锦市宿舍楼。 P25【例题2-5】江苏某银行营业综合楼。 P26,任务二 地基工程质量事故,四、斜坡失稳事故1.斜坡失稳的特征:1)斜坡失稳以滑坡形式为主2)缓慢的、长期的、突发的。2.斜坡上房屋稳定性破坏类型房屋在坡上、中、下对应的土体破坏。,任务二 地基工程质量事故,3.滑坡治理治理措施有三类:1)消除或减轻水的危害2)改变滑坡体外形、设置抗滑建筑物3)改善滑动带土石的性质,任务二 地基工程质量事故,1)消除或减轻水的危害排除地表水排除地下水防止河水、库水对滑坡体坡脚的冲刷2)改变滑坡体外形,设置抗滑建筑削坡减重修筑支挡工程

7、,任务二 地基工程质量事故,3)改善滑动带土石性质爆破灌浆法电渗排水化学加固【例题2-6】重庆制药厂 P28,任务二 地基工程质量事故,五、基坑工程事故(一)基坑工程事故特点1.基坑工程事故普遍2.基坑工程事故影响范围大,波及面广(二)引起基坑工程事故的原因1.思想上重视不够,操作欠规范2.基础地质资料不够准确3.计算方法和设计方案不够缜密4.施工不够规范5.监测工作不够认真、规范,任务二 地基工程质量事故,(三)减少基坑工程事故的对策1.严格把好勘查设计关2.强化安全意识、抓好施工环节的管理3.协调好基坑工程与周边道路、管线和建筑物的关系4.重视基坑开挖工程的监测工作【例题2-7】某23层建

8、筑,地下室两层。,任务二 地基工程质量事故,六、特殊土地基工程事故1.特殊土地基的现象级工程危害1)湿陷性黄土2)膨胀土3)盐渍土,任务二 地基工程质量事故,2.特殊土地基的防治与处理方案(1)湿陷性黄土地基防治与处理方案1)选用适应不均匀沉降的结构和基础类型,散水坡宜用混凝土,宽度不小于1.5m。2)加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3)将基底的湿陷性土层全部或部分挖除,用灰土夯实。4)对湿陷性土层用重锤夯实或强夯法处理。,任务二 地基工程质量事故,5)采用灰土挤密桩,消除桩深度范围内黄土的湿陷性。6)采用爆扩桩、灌注桩或预制桩将上部荷载传至非湿陷性土层上。7)采用硅化或碱液加固地基。8)做好总体的平面

9、竖向设计及防洪措施,保证场地排水通畅,保持水管与建筑物有足够的距离,防止官网渗漏。,任务二 地基工程质量事故,(2)膨胀土地基防治与处理方案1)提前平整场地,使用雨水湿润,减少挖填方湿度过大的差额,使含水量得到新的平衡,大部分膨胀力得到释放。2)尽量保持原自然边坡、场地的稳定条件,避免大挖大填。基础适当埋深或用墩式基础、桩基础,以增加基础附加荷载,减少膨胀土层厚度,减轻升降幅度,但成孔时切忌向孔内灌水,成孔后,宜当天浇注混凝土。,任务二 地基工程质量事故,3)临坡建筑不宜在坡角挖土施工,避免改变坡体平衡,使建筑物产生水平膨胀位移。4)采取换土处理,将膨胀土层部分或全部挖去,用灰土、土石混合物或

10、砂砾回填夯实,或在持力层上采用人工垫层,如砂、砂砾作缓冲层,厚度不小于90cm。5)在建筑物周围做好地表排水沟处理等。散水坡适当加宽(可做成1.21. 5m),其下做砂或炉渣垫层,并设隔水层。室内下水道设防漏、防渗措施,使地基土尽量保持原有天然湿度和天然结构。,任务二 地基工程质量事故,6)加强结构刚度,如设置地箍、地梁,在两端和内外墙连接处设置水平钢筋加强联结等。7)做好保湿防水措施,加强施工用水管理,做好现场临时排水,避免基坑(槽)一浸泡和建筑物附近积水。,任务二 地基工程质量事故,(3)盐渍土地基防治与处理方案1)做好场地竖向设计,避免大气降水、工业及生活用水、施工用水浸入地基,而造成建

11、筑物的腐蚀及盐胀。2)室外散水坡适当加宽,一般不小于1.5m,下部做灰土垫层,防止水渗入地基造成溶陷,绿化带与建筑物距离应加大,严格控制绿化用水。3)对基础采取防腐措施,如采用耐腐蚀建筑材料,或在基础外部做防腐处理等。,任务二 地基工程质量事故,4)将基础埋置于盐渍土层以下,或隔断有害毛细水的上升,或铺设隔绝层、隔离层,以防止盐分向上运移。5)采用换填法、重锤夯实法或强夯法处理浅部土层。对厚度不大或渗透性较好的盐渍土,可采用浸水预溶,水头高度不小于30cm,浸水坑的平面尺寸,每边应超过拟建房屋边缘不小于2. 5m.6)对土层厚、溶陷性高的盐沼地,采用桩基、灰土墩、混凝土墩,埋置深度应大于临界深

12、度。,任务二 地基工程质量事故,7)做好现场排洪、排水等,防止施工用水、雨水流人地基或基础周围,各种用水点应离基础10m以上。8)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先施工埋置深、荷载大的基础,并及时回填好土料,夯实填土。管道敷设时,先施工排水管道,并保证其畅通,防止管道漏水。【例题2-8】灰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任务二 地基工程质量事故,七、地基事故处理1.托换工程托换技术也称基础托换,是指对原有建筑物的地基和 基础进行处理和加固或在原有建筑物基础下需要修建地下 工程,以及邻近需要建造新工程而影响到原有建筑物安全 等问题的处理技术的总称。,任务二 地基工程质量事故,托换工程分类:1)补救性托换2)预防

13、性托换3)维持性托换,任务二 地基工程质量事故,2.换脱工程具体实施步骤:1)对需要加固的原有建筑物结构进行加固;2)采取适当而稳妥的方法,将原有建筑物基础的全部或部分支托住;3)根据你刚才需要,对原有建筑物地基或基础进行加固;4)当需要在建筑物下建造地下构筑物时,在基础已支托的状态下,于原基础下开挖土方,并进行该部分工程施工;5)将荷载传到新建的地下工程上6)必要时拆除托换结构,任务二 地基工程质量事故,【例题2-9】面粉厂立筒库。 P36【例题2-10】某公司水电间基础的扩大托换。 P37,任务三 基础工程质量事故,一、基础事故原因分析一般情况下引起基础事故的原因归纳为:勘查、设计、 施工

14、不当或环境和使用情况改变几个方面。 基础事故:(一)基础错位事故(二)基础变形事故,任务三 基础工程质量事故,二、基础事故的类别及特征1、基础错位事故主要类别1)建筑物方向错误2)基础平面错位3)基础标高错误4)预留洞和预埋件的标高、位置错误5)基础插筋数量、方位错误【例题2-11】某装配式单层厂房柱基础错位事故处理。,任务三 基础工程质量事故,2.基础变形事故特征1)沉降量2)沉降差3)倾斜4)局部倾斜【例题2-12】意大利比萨斜塔。,任务三 基础工程质量事故,三、基础事故处理方法及选择(一)基础错位事故处理方法与选择1.吊移法2.顶推法3.顶推牵拉法4.扩大法5.托换法【例题2-13】某市

15、计量局测试中心楼的基础错位。P42,任务三 基础工程质量事故,(二)基础变形事故处理方法及选择常用的处理方法:沉井法、浸水法、降水法、陶土法、应力解除法等。注意事项:1.准确查清基础变形的原因;2.优化处理方案;3.认真做法矫正变形的准备工作。,任务四 建筑地基加固与纠倾技术,1.地基事故的原因是什么?2.从哪些方面考虑地基加固方法?3.针对不同的地基类型采用哪种方法?,任务四 建筑地基加固与纠倾技术,一、地基与基础加固技术加固方法:1.补强加固法2.加大基础底面积法3.加深基础法4.锚杆静压桩法5.树根桩法,任务四 建筑地基加固与纠倾技术,1.基础补强注浆加固法适用于基础受不均匀沉降、冻胀引

16、起基础裂损时加固。,隧道内注浆,任务四 建筑地基加固与纠倾技术,基础注浆,任务四 建筑地基加固与纠倾技术,2.加大基础底面积法适用于既有建筑的地基承载力或基础底面积尺寸不满足要求时的加固。,扩大基础设计图纸,任务四 建筑地基加固与纠倾技术,基础植筋,植筋抗拔检测,任务四 建筑地基加固与纠倾技术,钢筋绑扎,钢板加固,任务四 建筑地基加固与纠倾技术,3.加深基础法适用于浅层有较好的土层可作为持力层且地下水位较低的情况。,任务四 建筑地基加固与纠倾技术,4.锚杆静压桩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粉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锚杆静压示意图,任务四 建筑地基加固与纠倾技术,示意图,现场安装,任务四 建筑地基加固与纠倾技术,任务四 建筑地基加固与纠倾技术,5.树根桩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粉土等地基上既有建筑的修复和增层等。,任务四 建筑地基加固与纠倾技术,二、纠偏技术1.顶升纠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公路与桥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