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_中华民族大家庭定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675035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6.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课_中华民族大家庭定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七课_中华民族大家庭定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七课_中华民族大家庭定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七课_中华民族大家庭定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七课_中华民族大家庭定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课_中华民族大家庭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课_中华民族大家庭定(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课 中华民族大家庭,第一部分 兄弟姐妹,第一部分 兄弟姐妹,第七课 中华民族大家庭,汉族占全国人口:92%,其他民族占全国人口:8%,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各具特色;知道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我国目前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域。,苗族,是一个古老的国际性民族,发源于中国。古汉文献中又称三苗、有苗、南蛮等。苗族(英语称Hmong;越南文:Mo;泰语: / (Maew / Mong

2、 ),在2010年人口普查中,苗族总人口为9426007人,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重庆、广西等省(区)。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苗族人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谷子、小麦、棉花、烤烟、油菜、油桐等。苗族最早最久远的源头是上古时期居住在长江流域尤其是长江中下游流域的苗蛮集团。由于历史灾难,约有9成的苗族人口主要分布于中国,而在越南、泰国、老挝、缅甸、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也有相当规模的苗族。,苗族,是一个古老的国际性民族,发源于中国。古汉文献中又称三苗、有苗、南蛮等。苗族(英语称Hmong;越南文:Mo;泰语: / (Maew / Mong ),在201

3、0年人口普查中,苗族总人口为9426007人,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重庆、广西等省(区)。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苗族人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谷子、小麦、棉花、烤烟、油菜、油桐等。苗族最早最久远的源头是上古时期居住在长江流域尤其是长江中下游流域的苗蛮集团。由于历史灾难,约有9成的苗族人口主要分布于中国,而在越南、泰国、老挝、缅甸、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也有相当规模的苗族。,苗族,是一个古老的国际性民族,发源于中国。古汉文献中又称三苗、有苗、南蛮等。苗族(英语称Hmong;越南文:Mo;泰语: / (Maew / Mong ),在2010年人口普查中

4、,苗族总人口为9426007人,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重庆、广西等省(区)。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苗族人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谷子、小麦、棉花、烤烟、油菜、油桐等。苗族最早最久远的源头是上古时期居住在长江流域尤其是长江中下游流域的苗蛮集团。由于历史灾难,约有9成的苗族人口主要分布于中国,而在越南、泰国、老挝、缅甸、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也有相当规模的苗族。,“苗族是一个不断被驱赶甚至被消灭的民族,但他们一直没有对生命和祖先的放弃,自五千年前开始,爬山涉水,经历千难万苦,从中原逃到云贵高原和世界各地,朝着太阳落坡的地方寻找故乡,用血泪养育古歌和神话

5、,没有怨恨,把悬崖峭壁当做家园,梯田依山而建,信仰万物,崇拜自然,祀奉祖先,感谢仇人。”,“苗族是一个不断被驱赶甚至被消灭的民族,但他们一直没有对生命和祖先的放弃,自五千年前开始,爬山涉水,经历千难万苦,从中原逃到云贵高原和世界各地,朝着太阳落坡的地方寻找故乡,用血泪养育古歌和神话,没有怨恨,把悬崖峭壁当做家园,梯田依山而建,信仰万物,崇拜自然,祀奉祖先,感谢仇人。”2,简介与地位,历史,藏族的先民自远古时就居住于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6世纪山南雅隆部落首领,成为当地诸部的领袖,号称“赞普”(王),建成自称为“博”的奴隶制王朝。7世纪初,赞普松赞干布统一整个西藏地区,定都逻娑(今拉萨),在汉文史

6、籍中称为“吐蕃”。 吐蕃建政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进入9世纪后半期,吐蕃王室分裂,藏族地区出现长期分裂割据局面。到了元朝,政府把藏族地区的分裂局面统一在中央王朝的统治之下,在中央设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事物。这是中央在西藏设官建制的开始。明朝承袭元朝管理制度。清朝统一中国后,在中央设置理藩院,并任命驻藏大臣,会同地方办理西藏事物。公元641年赞普松赞干布与唐朝的文成公主联姻,被唐封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公元71O年,犀德祖赞又与唐朝的金城公主联姻,由于与东部中原地带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使西藏社会逐步有了很大发展。元朝把藏族地区置于中央王朝统一治理之下,设置由中央管

7、理的三个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理包括西藏在内的全部藏族地区。明朝也设置了行都指挥使司等地方行政机构。清朝,在中央设置理藩院,管理西藏、蒙古等地事务。对西藏地区正式册封达赖喇嘛(1653年)和班禅额尔德尼(1713年),设立西藏地方政府“噶厦”(1751年),并任命驻藏大臣(1728年)。历届民国政府也在中央设立了管理蒙藏事务的专门机构。1934年,国民党政府在拉萨设立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是中央派驻地方的专门机构。新中国成立后,1959年建立了西藏自治区筹备处,1965年正式建立西藏自治区。,简介与地位 壮族(旧称僮),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国内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和贵州等地

8、,国外主要分布在越南北部。壮族先人在中国古代曾先后称为西瓯、南越、骆越、濮、獠、俚人、溪峒蛮、乌浒等。宋代始为“撞”、“僮”、“仲”,明清有称为僮人、良人、土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写作“獞”,1949年后改为单人旁的“僮”字,统称“僮族”(“僮”与“壮”同音),1965年后改“僮”为“壮”。“僮”或“壮”都是壮语Cuengh的音译,并无特别的汉字含义。壮族与贵州的布依族、越南的岱依族、侬族、热依族的语言文化基本一致。2011年1月24日至29日,在央视第七频道播出12集壮族文化系列片丽哉勐僚 ,从各个领域较全面地解读了壮族。,历史,壮族的先民属古代百越族群,与百越中的西瓯、骆越一脉

9、相承,历史上从先秦时期的西瓯、骆越,汉唐时的僚、俚、乌浒,宋以后的僮(撞、獞)人、俍(狼)人、土人等一路沿续着民族血统。居住在不同地区的壮族有各种不同的自称,如布越、布依、布土、布侬、布偏等,建国后经民族识别,统一称为僮族。1965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提议和壮族人民的意愿,僮族改称壮族。 广东的壮族世居连山县境南部。历史上称这里的壮胞为“峒民”。民国17年(1928年)版连山县志记载:明代万历十年(1582年)“发兵征剿,抚其遗孽,设巡检司以管辖之”,总称“宜善九村”。到万历十-年“改程山旧治为宜善巡检司,为县佐”。至今壮区仍流传有“宜善九村外七峒,九村开辟自明朝。一半佷民一半瑶”的俗谚。 从

10、语言、风俗及宗支族谱的调查和史志书记载,以及民间传说等方面考证,连山壮族大部分来自广西。最先到连山定居的为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从广西富川迁至永丰、福堂的陆姓先民。据民国17年(1928年)版连山县志的记载,当地壮民大多是在明洪武年间从广西迁来的。永丰乡覃姓的族谱中,有洪武初来程山古县落籍的记载(连山宋代称程山,置县治于宜善)。从族谱考察,部分韦姓先祖自桂北山区的南丹、庆远、都安一带;覃姓于万历九年(1581年)从广西贺县迁来;莫姓分别于永乐、正德、万历前后从封开迁来;贤姓是天顺年间从广西崇化(平乐)迁来;梁姓于成化年间从广西藤县迁来。由此推断,壮族由广西迁来连山至少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

11、和相邻的汉、瑶族交错杂居,在生产和生活方面,关系密切。此后形成小聚居的局面,形成独特语言圈和现今的分布状况。,各民族和谐相处,团结互助,为中华民族的团结稳定,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二、平等尊重,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在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中

12、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1、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参考教材第61页第二段文字),有利于发挥地方优势,促进本民族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有利于保证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的地方事务。,有利于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大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社会稳定。,保证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何意义、作用(参考教材第61页第二段文字),材料一:,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政

13、府的其他组成人员,应当合理配备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至200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高。全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少数民族干部占到40.3%,请思考: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少数民族人大代表在投票,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所占比例都超过了其人口所占的比例。如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15名,占全国人大代表总数的13.91%,而55个少数民族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8.48%。,材料二:,请思考: 上述材料中图片和数字说明了什么?,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得到保障,

14、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三、团结互助, 共同进步,上个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中国经历了罕见的自然灾害,由于粮食匮乏,被送到孤儿院收养的孩子越来越多,上海等地的一些孤儿院人满为患,粮食和奶粉严重不足,营养不良和患病的孩子越来越多,还不时有一些孩子因为饥饿和生病死去。为解燃眉之急,乌兰夫同志代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提出由内蒙古来抚养这些孩子。自治区11个盟(市)37个旗(县)共接收来自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地的孤儿3000多名。这个超越地域、超越血缘的亲情故事,至今还在广为传诵。,材料一:,19972005年国家及各省市地区派出的援助少数民族地区的

15、干部,材料二:,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发展。,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繁荣。,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有利于巩固国防、保持边疆稳定。,4、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或国家加快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或为什么要加强和维护民族团结?(参考教材第65页第一段文字),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青藏铁路开工典礼,材料三:西部大开发系列工程,2006年7月1日 青藏铁路正式通车,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阅读材料:援藏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6、事业的领导核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解放各民族,团结各民族,振兴各民族。,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5、少数民族地区取得巨大成就说明什么?,要心系各族伙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做到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以实际行动为维护民族团结做贡献。,宣传、拥护党的民族政策,同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做斗争。,6、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中学生怎么做?(参考教材第67页文字),“手拉手”互助活动,“手拉手”互助活动是 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少 工委发起的,以城市和 农村、富裕地区和贫困 地区、健康的和有残疾 的,以及不同民族的少 年儿童互相结对、互助 互学、共受教益的一项 实践教育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