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设备维修与备件管理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3674129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设备维修与备件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现代设备维修与备件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现代设备维修与备件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现代设备维修与备件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现代设备维修与备件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设备维修与备件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设备维修与备件管理(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设备维修与备件管理,报告人:刘德峰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管理委员会 委员 专家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计算机管理应用中心 主任 广州市正泰商业数据有限公司 董事长二0一一年六月 天津,一、设备管理与维修发展史,主要维修方式,二、我国企业设备管理与维修模式的发展趋势,三、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第一部分 现代企业维修管理,四、预防维修管理体系的建立和维修的标准化管理,六、备件的科学化管理,五、设备安全与基于风险的检测(RBI)管理,一、设备管理及维修发展史,1、维修发展史自使用机械以来,就伴随有设备维修工作,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设备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在现代化生产中的作用与影响日益

2、扩大,设备管理工作得到重视和发展,逐步成为一门独立的设备管理学科。 (1)事后维修阶段事后维修就是企业的机器设备发生了损坏或事故以后才进行修理。工业生产刚刚开始时由于设备的简陋,一般都是在设备使用到出现故障时才进行修理,并且是由有经验的操作工人自行修复,这就是事后维修制度。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设备的数量和复杂化程度增加设备修理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修理难度越来越大,原有的操作工人兼做修理工人已不能满足要求,因此,逐渐从操作人员中分离出一部分人去专门从事设备的维修工作,随之也产生了较简单的设备管理。,现代维修与备件管理,(2)预防维修阶段随着机器的复杂性不断提高,以及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机器设备的故

3、障对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经济上的损失已不容忽视,于是在1925年前后,美国首先提出了预防维修的概念,设备管理开始进人防止故障、减少损失的预防维修阶段前苏联的计划预修制:苏联时期的计划预修制,这是一套较先进、完整和实用的预防维修管理体系,其基础是是设备试制阶段的满负荷试验,在劣化规律的基础上确定设备的维护保养修理时间模式。并以修理复杂系数和修理周期结构为基础建立维修计划,按设备的复杂程度制订出各种修理定额,作为编制预防检修计划的依据。 我国1956年引进,并于设备工程师、管理干部和维修技工结合,建立和健全了相应的设备管理组织,形成了企业设备管理的基本模式,且计划预修制成为设备管理和维修组织

4、的主要方法。在苏联专家撤走后,蜕变为计划维修。,现代维修与备件管理,(3)系统化管理阶段生产维修:1954年,通用电器公司提出“生产维修”概念,强调要系统地管理设备,对关键设备采取重点维护政策,以提高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将维修作为后勤工程学去研究:20世纪60年代,美国军方提出了设备管理后勤工程学观点。它是从“后勤支援”的要求出发,强调对设备的系统管理。至此,设备管理从传统的以维修为主管理转为重视先天设计和制造的系统管理。设备管理开始复杂化起来。背景是设备的复杂化。状态维修与综合管理:1970年,杜邦公司首先倡议状态检修 (CBM,Condition-based Maintenance)也叫

5、预知性维修 (PDM,Predictive Diagnostic Maintenance)。这种检修方式以设备当前的工作状况为依据,通过状态监测手段,诊断设备健康状况,从而确定设备是否需要检修或最佳检修时机。其方法是:以一定的技术和管理手段达到对设备状态的良好把握,从而使设备的维修达到最佳效果。,现代维修与备件管理,(4)设备管理的综合工程学研究设备综合工程学,是由英国的丹尼斯帕克斯于1971年提出的,是以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为设备管理目标。设备管理主要围绕四个方面进行: 对设备进行综合管理:即运用管理工程、运筹学、质量控制、价值工程等管理方法对设备进行技术、组织、财务等多方面的综合管理。研

6、究设备的可靠性与维修性:无论是新设备设计,还是老设备改造都必须重视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问题,以减少故障和维修作业时间,达到提高设备有效利用率的目的。,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以设备的一生,而不是其中一个环节作为研究和管理对象,包括设备从提出方案、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装、改造直至报废的全过程。重视设计、使用、维修中技术经济信息的反馈和费用管理:在使用过程中,记录和积累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各种缺陷,一方面反馈给维修部门,进行状态修复;另一方面反馈给到设备制造设计部门,以便研制下一代设备时加以改进。,现代维修与备件管理,(5)最近的发展及其他维修方式可靠性维修RCM,全员生产维护制T

7、PM: 全面质量计划维修TPQM 点检定修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导致设备管理成为从宏观到微观都需要确定管理思想、管理策略和管理手段的系统工程。,现代维修与备件管理,2、主要维修方法(策略)介绍预防维修PM(Prevention Maintenance):根据检修技术条件和目标要求,主要以时间为依据,预先设定检修工作内容与检修周期。点检定修:点检定修管理模式是在点检制、预防维修的条件下,将检修负荷压到最低限、强化减少维修停机时间、实现可预测的均衡修理负荷的一种维修方式。实际应用该维修方式时,往往采用可靠性维中的主动性维修策略,即定期恢复与定期报废来确定定修周期。定期恢复:要求按一个特定的工龄期限或在

8、工龄期限之前,重新加工一部件或翻修一组件,而不管当时其状态如何; 定期报废:按一特定的工龄期限或在工龄期限之前报废,不顾其状态。定期检修:定期恢复和定期报废也称为定期检修TBM(Time Based Mainten-ance)。,现代维修与备件管理,可靠性维修RCM (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该方法是以各类故障模型为基础、以故障分析和状态监测为手段、以提高设备可靠性为目标的一种设备管理方式,即在对功能部位(或元件)的可能故障对整个系统可靠性影响评估的基础上,决定是否维修的一种维修策略。要求建立故障分析模型。预知维修PDM (Predictive Di

9、agnostic Maintenance):这种检修方式以设备当前的工作状况为依据,通过对设备技术状态和使用状态的监测和分析,判断设备的健康状况,从而确定设备是否需要检修及最佳检修时机。状态检修的目标是:以一定的技术和管理手段达到对设备状态的良好把握,从而使设备的维修达到最佳效果。预知维修有时也称为状态检修 (CBM,Condit ion-based Maintenance)。事后检修/故障检修BM(Break Maintenance):当故障发生时进行修理的维修方式。,现代维修与备件管理,全面计划质量维修 TPQM:重视维修职能的十项要素。它们是质量考核标准、维修技术、管理组织、维修任务、工

10、作控制、后勤保障、组织管理、技术文件、人事和维修管理信息系统。,全员生产维护制TPM:全员、全系统、全效率,即从企业的最高领导到普通员工,从开发设计生产操作设备维护与维修的所有岗位,均为实现设备系统的极限效率而进行的系统工作。TPM的出发点不是维修,而是满足准时制生产对设备的要求。,现代维修与备件管理,3、设备管理的基本事实:维修的任务和性质第一: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性能劣化是不可避免的;对策:减缓劣化倾向以及企图恢复原有性能;第二:设备在运行过程发现存在隐患、缺陷和产生故障都也是不可完全避免;对策:及时发现、准确处理;第三:性能劣化、隐患、缺陷、故障的产生会影响正常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产品

11、质量,需要投入一定资金和技术力量进行检查、维护和修理。基于上述事实,设备管理的核心工作,就是及时发现问题、准确分析问题的原因,通过维护和维修措施,尽快和经济性地恢复性能和消除故障。检查和点检是发现问题的基本手段;故障分析和劣化倾向分析是主要分析方法,维护保养修理是恢复性能和消除故障的主要措施。维修:利用技术和经济的方法,恢复设备性能和消除设备故障的措施。,现代维修与备件管理,1、目前的三种模式 (1)国有大型企业的三种模式 以全寿命周期管理为原则的综合管理体系:即通过一定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综

12、合的科学管理。 以点检定修为主导的设备维修管理体系:这一体系受点检工作好坏的影响较大,由于点检工作的有效性不够,而需要完善和改进。 以TPM为主导、结合点检定修和综合管理形成的设备管理模式。这一模式的主要问题是TPM管理的执行有效性。,二、我国企业设备管理与维修模式的发展趋势,现代维修与备件管理,(2)企业追求的理想模式 全寿命周期管理 预防维修 点检定修 TPM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设备管模式过程中,很多企业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但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问题是: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的快速发展,使企业管理处于不稳定状态,管理组织和管理体系尚处在发展过程中; 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经过学习

13、、引入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管理效果,但尚处于与固有的管理体系相互融合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中国的企业实际进行改造和提高; 由于大型企业工艺流程复杂、设备种类多、数量大,新旧程度和技术水平差异较大,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要解决如何执行的问题,有巨大的难度。,现代维修与备件管理,技术创新 保障,信息化 保障,基础保障,组织保障,设备资产全 寿命周期管理,2、建立有效的设备保障体系和快速响应能力,现代维修与备件管理,3、以设备部为管理中心和资源统筹中心的管理体系(1)设备管理组织层级模型,以设备部为管理和任务中心,实现管理与维修资源的集中管理和优化配置,维、检、修适度分离强化现场和作业执行层的管理,现代维修

14、与备件管理,(2)设备维修在设备管理体系中位置,小维修,大维修,现代维修与备件管理,4、重要的管理经验: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按设备的重要程度和设备维修的经济性原则,确定和划分不同设备的管理模式和主要维修方式,并明确分级管理责任。(1)对设备进行分类管理从设备与生产的关系、设备与产品质量稳定性关系、设备的价值、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及环保危害性、设备的维修性(修理复杂程度、故障频次、备件供应状况)等方面,将设备按ABC分类方法,分为三类:A类设备:主要生产设备、对生产有重要影响的辅助生产设备,包括关键设备、重点设备、精大稀设备、主要动力设备、主要生产控制设备、具有安全和环境危害性的设备等;B类设备:辅助生

15、产设备和主要工艺的辅助设备;C类设备:一般设备或简单设备。,现代维修与备件管理,(2)明确设备的分级管理责任设备管理部门:负责 A类设备的管理,包括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作业标准的制定与修订,掌握A类设备的技术状态和使用状况,负责A类设备的点检监控、故障(隐患)监控、检修管理监控。二级单位设备科:负责 B类设备的管理,包括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作业标准的制定与修订,掌握AB类设备的技术状态和使用状况,负责AB类设备点检(受控点检点)、监测、故障(隐患)、检修的管理实施,按管理规定负责B类设备的任务计划审批、作业质量监控等。现场作业区:负责ABC类设备的点检、维护、小修理作业,采集和提供设备的技术状

16、态和使用状态数据信息及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按管理规定履行设备管理责任。,现代维修与备件管理,(3)不同设备的维修策略不同(维修分类管理)按照设备管理分类确定各类设备的维修管理分类,以维修管理分类作为设备管理模式的划分准则,不同管理分类的设备管理模式可以不同,维修策略理应不同。A类设备的维修模式:以预防维修为主的维修策略,行业不同,可采取预防维修与其他维修方式相结合,如点检定修、预知维修等。B类设备的维修模式:采取预防维修和事后维修相结合的维修策略,辅以定修、预知维修和事后维修。C类设备的维修模式:采取事后维修或故障维修管理策略。,现代维修与备件管理,(4)设备管理与维修策略的应用及优化问题应用要求:(1)根据分级分类管理原则,对设备逐一进行评价、确定设备所属的分类;(2)按分类分级管理原则确定各类设备的管理责任人与维修方式;(3)然后编列8个清单:设备管理分类分级清单管理标准分类分级清单功能管理分类分级清单故障管理分类分级清单点检管理分类分级清单维修管理分类分级清单备件库存控制分类清单机旁备件许可清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文化创意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