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说课稿(1)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3672698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故宫博物院说课稿(1)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故宫博物院说课稿(1)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故宫博物院说课稿(1)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故宫博物院说课稿(1)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故宫博物院说课稿(1)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故宫博物院说课稿(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宫博物院说课稿(1)(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故宫博物院说课,初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高安市上湖中学 况卫星,第一说教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四课。这篇课文是一篇介绍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说明文。故宫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体,但是作者写作本文就像一篇解说词,学生顺着作者的解说能非常清楚的了解故宫建筑的特点。作者抓住了故宫的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总体特征,采用了从南到北的空间顺序及有主到次的逻辑顺序,使文章条理清楚,脉络分明。文章结构是采用总分总,结构清楚完整。本篇文章重点介绍了太和殿,太和殿的由内而外的说明顺序,以及观察静物时使用的立足点的方法,学生学习写作说明文时可以模仿使用。,本教材的主要内容

2、: 1、对故宫的了解; 2、对祖国的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2、文中使用的说明顺序和文章的结构对我们学习、写作说明文都具有指导性。,第二、说学生 在学习故宫博物院这篇课文前,学生已学习了中国石拱桥和苏州园林这两篇典范的说明文。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如何发现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说明顺序以及如何运用,有哪些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文的语言的准确及严谨等特点,学生已能把握。所以,学习本篇课文主要是为了检验学生对这一文体知识掌握情况,使说明文的知识点能完全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此外,还需要通过实践写作来巩固所学说明文的知识。,第三、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本文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

3、路,体会文重点突出,详略的得当的写作方法,初步学写说明文。(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的恰当引导和提升之下,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具有开放性。(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从而进一步发扬民族创造精神。,第四、说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 (一)了解故宫博物院全貌,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二)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2、难点: 学会按照空间顺序来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第五、说教法与学法,(一)图示法。利用故宫博物院的平面图配合相关景物图象,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游览路线。 (二)讨论点拨法。教师设计

4、相关问题指导学生阅读讨论,在教师的点拨下,使学生理清课文中的说明顺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拓展延伸法。标新立异,转换立足点,口头介绍故宫,内化课文知识,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达到学习目标。根据以上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以下的学法: 预习清障法、自主悟读法、合作交流法。,第六、说教学注意事项 1、在教学中尽量体现小班化的特点,让尽量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尽量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得到锻炼。 2、在教学中,始终要结合文本阅读,可以采用多种阅读方法贯穿教学中,如:整体感知全文时采用默读,局部研读时采用默读朗读相结合,某个相对独立的片段结束时要朗读。 3.学生是课堂主体,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本课的学习。教

5、师主要体现引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与学生近距离接触。 4.注意教学成果巩固过程,在设计中有一个实践操作:在研读太和殿内部装饰时,学会用立足点介绍室内景物的方法。课内先讲然后课后写出小说明文我的班级,以讲台为立足点。,第七、说教学步骤 (一)导入(复习说明文的知识点):同学们在前面已学过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两篇说明文,明白应该如何来阅读说明文。同学们回忆一下阅读说明文的基本步骤。 学生回答:先找出说明对象,然后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在主体找出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同时在阅读中要注意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学生掌握了说明文阅读的基本方法,教师可以进一步进行引导) 问:说明对象一般在什么地方出现?

6、学生回答:一般在文章的第一节。例如苏州园林。 (教师引导,一般情况是如此,但中国石拱桥在讲完石拱桥的特征后,在第三节才出现本文的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 问:说明事物的特征一般在什么地方出现? 生回答:一般出现在开头第一、二节。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就是这样。,教师补充引导:一般情况是如此,但是近几年南京中考考查说明文时,事物特征却分布在几个小节的开头,或开头第二句话。如同学们才做过的古诗词中的色彩美就基本分布在文章的几个小节的开头。同学们要掌握事物的特征,还可以从主体部分作者采用的说明方法中找寻。如为了说明卢沟桥结构坚固的特征,作者采用作比较的方法,把两岸决堤和卢沟桥几乎未出过事进行比较后,事

7、物特征就出来了。 (学生和老师一起复习说明文的知识,帮助学生回忆并巩固所学知识,为学习故宫博物院打好基础。),(二)导入新课,初识故宫,神武门,东华门,太和门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宫门, 也是外朝宫殿的正门。,太和殿,太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东六宫,御花园,导读目标,1.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2.说明的对象具有哪些特征?通过学生自主悟读课文,结合导读目标,从整体上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初步领会说明文文体的特点。,(三)整体感知,走进故宫,。,(四)合作探究,游览故宫 1 .一边默读一边画出参观故宫的行踪路线,并思考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2.你认为哪个景点应重点参观?为什么?这样写对说明事物

8、有什么好处? 3.文中哪些段落是向我们介绍太和殿的?是怎样介绍太和殿的情况的?,(五)、研读重点,突出故宫 学生阅读太和殿的内部装饰部分,引导学生关注观察事物的立足点,以及文中出现的方位名词。 学生朗读课文的第六段,引导学生发现观察的立足点为朱漆方台,方位名词分别是正中、上面、背后、两旁。继续引导学生还发现雕金蟠龙也是立足点,方位词是从龙口里、周围、下面等词。,太和殿,(五)拓展延伸,重游故宫开展“我来当导游”的活动,请学生引领大家以从北向南的顺序重新游览一下故宫。并以比赛的形式选出“最佳导游小姐”和“最佳导游先生”。,太和殿,(六)课堂小结,升华故宫唐朝诗人骆宾王曾这样描述过紫禁城,“未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故宫的雄伟壮丽不仅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雄伟与精美,而且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勤劳!同学们,身为中国人,我们应是多么的骄傲与自豪啊!因此,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丽富饶!,第八、说板书设计,总四大门空分前三殿(太和殿) 间 顺后三宫 序御花园 景山总,故宫博物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